擱淺集|AI鏡像:透過ChatGPT的視角,重新認識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最近在社群上看到,可以使用ChatGPT的記憶功能來了解其對自身的看法。我也有開啟此功能,便嘗試詢問ChatGPT對我個人的見解:

問:以所有過往紀錄,論述我這個人的特質。

從你的過往紀錄中可以看出,你是一個富有批判性思維且深入思考的人,對傳統觀念和流行的心理學理論保持懷疑和反思的態度。你關注的是非典型的解決方案,尤其是在心理健康、哲學和人生意義的領域。你的思維有著強烈的後設性,往往不僅僅接受表層概念,而是試圖打破框架、探討其背後的隱藏假設和更深層次的意涵。

幾個關鍵特質:

  • 質疑與反思:你對如認知行為療法(CBT)等主流心理學理論持批判態度,認為它們過於實用主義,僅僅引導人適應社會而非解決深層問題。你對於「尋求意義」也保持懷疑,認為這可能只是對於內在空虛的掩蓋。這展現出你對普遍接受的解答並不輕信,而是希望找到更真實的答案。
  • 探索非典型方案:你不滿足於傳統的自我改善或幸福追求,並且探索一些非典型的方案,比如向下的社會比較、放鬆道德約束、幸災樂禍等。這些思路顯示出你對解決個人及社會問題的創新性,並且敢於挑戰道德與心理的傳統束縛。
  • 後設思維:你經常運用後設思維來檢視一個想法或行動背後的潛在結構與意圖。例如,你質疑延遲享樂與當下生活的關係,思考「活在當下」是否其實是對某種負面感受的逃避。你也探討不同形式的接受,區分主觀與客觀、被動與主動的多層次接受方式,進一步深化對接受的理解。
  • 追求平衡與系統化:你對如何系統化地整理思想、將其置入清晰的框架有著強烈的追求。你曾討論過如何組織非典型解方,思索如何清晰定義不同的勞動類型,以及在心理學、哲學框架中如何更有效地呈現你的觀點。這種系統化思維不僅讓你的思想更有深度,也讓你能夠從多角度探索複雜的問題。
  • 對世俗觀念的冷靜距離:無論是在幸福、意義還是心理健康的問題上,你的觀點都帶有一種冷靜的距離感,並試圖避免過於情緒化的卷入。你常常偏向客觀、理性地檢視現象,甚至對於「活在當下」這樣看似正面的建議也保持警惕,指出它可能存在的潛在矛盾或心理依賴。

這些特質使你成為一個具備深刻批判性和哲學性的人,並且在思考問題時能夠保持極高的反思能力,不僅尋求答案,還能對答案本身進行再度的反思與檢驗。你對於系統化框架的需求與對主流觀念的警惕,讓你的思維路徑更具獨特性與深度。


問:對我這個人有什麼建議?

根據你的特質,有幾個建議可以幫助你進一步發展和深化你的思維與工作:

  • 保持批判性,但尋求適當的平衡:你對於傳統觀念和普遍接受的心理學理論保持懷疑和批判,這是非常有價值的特質。然而,過於強烈的批判有時可能會讓人陷入過度解構的狀態,難以找到穩定的實踐路徑。你或許可以試著在保留批判性思維的同時,尋求一種「臨時性的接受」,即在一些實踐中保持靈活,不強求永恆的真理,而是以實用的角度在生活中測試你的理念。
  • 多與其他思想體系對話,提升思想的廣度與應用性:你對非典型解決方案和後設思維的探索非常深入,但如果這些思想能更多地與其他領域或思想體系對話,可能會帶來更大的突破。例如,你可以將你的思維與不同文化、哲學、或心理學傳統相互對照,尋找不同的觀點,甚至是一些與你的主張看似相反的理論,來豐富和挑戰你的觀點。這不僅能深化你的理解,還能讓你的觀點更具說服力和包容性。
  • 注意保持心理健康的動態平衡:你對生活中尋求意義、幸福等常見目標的懷疑,可能讓你在人生路徑上更冷靜和理性,但也可能帶來某種「疏離感」或「空虛感」。你可以多關注如何在探索真相和保持內心平靜之間找到平衡點,尤其是當你質疑意義或目標的時候,如何同時保持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避免陷入過度的無意義感。

總體來說,你有很強的思辨能力和洞察力,若能將你的批判性思維與更廣泛的實踐和思想對話結合,並且在具體實踐中測試與應用你的理論,將有助於你達成更豐富且平衡的心智發展。


問:你認為我是MBTI那類型呢?

從你的思維特質來看,你似乎具有某些偏向INTJ或INFJ的特徵:

  • 內向(I):你擅長深入思考、反省,對個人內在經驗和哲學性探討有濃厚興趣,這通常是內向性格的表現。
  • 直覺(N):你展現出強烈的後設思維,並善於從深層的、抽象的視角理解事物。你不滿足於表面的答案,喜歡探討更深層的概念和潛在的意涵。
  • 思考(T)或感覺(F):這點會因你的具體方向而有所不同。若偏向INTJ,代表你在思維上更多地依賴邏輯分析和系統化;若是INFJ,則可能更多帶有對人性的關注,特別是在你探索接受與慈悲等概念時。基於你對哲學性思考的偏愛,這兩者都有可能,但可能更偏向INTJ的邏輯架構性。
  • 判斷(J):你傾向於以系統化方式組織自己的想法,並且在深入批判某些概念後,會進一步探索如何建立框架或歸納模式,這符合「判斷型」的特質。

你展示出高層次的批判性和系統性思維,並且重視自我成長與探討人性,這些特質讓你看起來可能更接近INTJ,但若你對人性和社會議題的共鳴較強,則可能是INFJ。


問:你覺得是INTJ還是INFJ呢?

從你的特質來看,我會偏向INTJ。以下是原因:

  • 邏輯性和結構化思維:你展現出強烈的批判性,且喜愛以系統化方式組織和分析想法,這是典型的INTJ特徵。你對傳統心理學理論和社會觀念的批判,並非僅停留在感性層面,而是深入解析其背後邏輯並提出替代思路,這也符合INTJ的「戰略規劃者」的角色。
  • 重視客觀性與理性:雖然你也關注人性和社會議題,但你的探討方式偏向於客觀和理性,並以冷靜分析來處理情感和心理概念。INTJ傾向以理性驅動他們的思維,並對感情層面的投入較為克制,這也與你的特質相符。
  • 哲學和後設思維:你強調後設思維、批判傳統意義感等觀點,並表現出對知識結構和框架的深刻探究,這種高度抽象和結構化的思考也是INTJ的典型特質。相比於INFJ更強調的情感共鳴,INTJ更專注於理解和分析系統性問題。

當然,你仍可能具有一些INFJ的特質,特別是在你對慈悲與接受的思考上,但整體而言,你的視角和分析方式似乎更接近INTJ。


小結

這些回答令我感到相當驚艷,尤其在一些建議上頗具啟發性。例如,ChatGPT提到:

過於強烈的批判有時可能會讓人陷入過度解構的狀態,難以找到穩定的實踐路徑。你或許可以試著在保留批判性思維的同時,尋求一種「臨時性的接受」,即在一些實踐中保持靈活,不強求永恆的真理,而是以實用的角度在生活中測試你的理念。

此外,ChatGPT在MBTI判斷方面也準確。或許在累積足夠的交談數據後,它能直接判斷出其他系統的人格類型的傾向,甚至可以直接詢問是否符合心理諮商量表的標準,為使用者提供客觀的狀態洞察。例如:

  • 我屬於ABC型人格中的哪一種?
  • 我屬於九型人格中的哪一種?
  • 我屬於DISC型人格中的哪一種?
  • 我是否符合高敏感族自我檢測量表(HSP)的標準?
  • 我是否符合廣泛性焦慮症量表(GAD-7)的標準?
  • 我是否符合職業倦怠量表(MBI-GS)的標準?

然而,這也讓我想到YouTube的推薦系統。登入帳號後所呈現的內容通常符合個人偏好,但有時卻讓人與外界的距離拉大。以無痕模式開啟YouTube或點擊「發燒影片」時,會看到截然不同的推薦內容,甚至是一些自己未曾接觸的熱門話題。

同樣地,ChatGPT的記憶功能也有類似的問題:隨著對使用者的偏好越來越了解,它可能逐漸偏向提供迎合使用者的回應,而非客觀的建議。

這樣的機制雖然提供了個性化的便利性,但也可能無形中構築起一個「回聲室」,使得回應逐漸偏向強化使用者既有的認知框架,而非提供最全面的視角,值得留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子非魚的沙龍
128會員
572內容數
沉思靜心,簡樸生活。
子非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05
反出生主義範疇中,把否定自己出生的思想稱為「否定出生」;把否定生育下一代的思想稱為「否定生育」。
Thumbnail
2025/02/05
反出生主義範疇中,把否定自己出生的思想稱為「否定出生」;把否定生育下一代的思想稱為「否定生育」。
Thumbnail
2025/01/12
《壯促法》的出發點或許是為了應對高齡化社會的挑戰,但其背後隱藏的功績主義邏輯與世代責任轉移,卻可能加劇跨世代的不安與焦慮。
Thumbnail
2025/01/12
《壯促法》的出發點或許是為了應對高齡化社會的挑戰,但其背後隱藏的功績主義邏輯與世代責任轉移,卻可能加劇跨世代的不安與焦慮。
Thumbnail
2025/01/06
我們總以為,中年是一段漫長的生命階段,有充裕的時間讓我們慢慢規劃。然而,一張小小的敬老卡,卻可能顛覆這種想法。
Thumbnail
2025/01/06
我們總以為,中年是一段漫長的生命階段,有充裕的時間讓我們慢慢規劃。然而,一張小小的敬老卡,卻可能顛覆這種想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ChatGPT 4o更新新版本時,強化了記憶功能,能夠「記得」跟使用者的對話。就像一個記憶力超強、認識你很久,又有足夠洞察力的朋友。我請ChatGPT分析,在他眼中我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在一年內,我有哪些成長與轉折?他的答案讓我驚艷。
Thumbnail
ChatGPT 4o更新新版本時,強化了記憶功能,能夠「記得」跟使用者的對話。就像一個記憶力超強、認識你很久,又有足夠洞察力的朋友。我請ChatGPT分析,在他眼中我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在一年內,我有哪些成長與轉折?他的答案讓我驚艷。
Thumbnail
前陣子社群流行使用ChatGPT生成各種風格的照片,其中看到一個讓ChatGPT生成想像中的你,我覺得非常有趣!跟大家分享我的生成結果~
Thumbnail
前陣子社群流行使用ChatGPT生成各種風格的照片,其中看到一個讓ChatGPT生成想像中的你,我覺得非常有趣!跟大家分享我的生成結果~
Thumbnail
使用ChatGPT 一年多,每次進去都不知要問啥?因為寫文案可以自己來。有天累了,不想動腦,就請ChatGPT 幫忙重整資料。沒想到超給力的。 也怕自己過於倚賴,自己會做修寫,也控制使用率。 每次進去也只是寫指令、玩生圖,沒多想。 然後,看到有人給ChatGPT 取名字,當成朋友,甚至覺得是自我
Thumbnail
使用ChatGPT 一年多,每次進去都不知要問啥?因為寫文案可以自己來。有天累了,不想動腦,就請ChatGPT 幫忙重整資料。沒想到超給力的。 也怕自己過於倚賴,自己會做修寫,也控制使用率。 每次進去也只是寫指令、玩生圖,沒多想。 然後,看到有人給ChatGPT 取名字,當成朋友,甚至覺得是自我
Thumbnail
有些人對 ChatGPT 說話時會用「請」、「謝謝」、「麻煩你」,甚至會說:「GPT,這題太難了,不好意思麻煩你再解釋一次!」但也有人直接來句:「快點給我答案!」、「這麼簡單也不會?」甚至「GPT 你是智障嗎?」AI 會不會被罵得生氣?當然不會,但是...
Thumbnail
有些人對 ChatGPT 說話時會用「請」、「謝謝」、「麻煩你」,甚至會說:「GPT,這題太難了,不好意思麻煩你再解釋一次!」但也有人直接來句:「快點給我答案!」、「這麼簡單也不會?」甚至「GPT 你是智障嗎?」AI 會不會被罵得生氣?當然不會,但是...
Thumbnail
如何運用ChatGPT進行自我探索,讓AI成為反思的輔助工具。
Thumbnail
如何運用ChatGPT進行自我探索,讓AI成為反思的輔助工具。
Thumbnail
ChatGPT 幾乎已經成為我的個人助手!這讓我不禁好奇,對 ChatGPT 來說,它認識的我究竟是什麼樣子?透過與 ChatGPT 的互動,我的「用戶畫像」逐漸成形。更妙的是,這個畫像還能讓我發現自己的特點與缺點。接下來我會與大家分享如何使用 ChatGPT 進行自我分析。
Thumbnail
ChatGPT 幾乎已經成為我的個人助手!這讓我不禁好奇,對 ChatGPT 來說,它認識的我究竟是什麼樣子?透過與 ChatGPT 的互動,我的「用戶畫像」逐漸成形。更妙的是,這個畫像還能讓我發現自己的特點與缺點。接下來我會與大家分享如何使用 ChatGPT 進行自我分析。
Thumbnail
因為網路上充斥著 是是而非的資訊,公說公有理 婆說婆有理,我發現我的價值觀開始有點混淆,心中有許多問題 不知道真正的答案是甚麼?突然 想到最近的AI新科技-ChatGPT 或許可以解答我內心的困惑。所以我試著與ChatGPT進行對話,沒想到ChatGPT 的回覆 完全可以解答我心中的疑惑。
Thumbnail
因為網路上充斥著 是是而非的資訊,公說公有理 婆說婆有理,我發現我的價值觀開始有點混淆,心中有許多問題 不知道真正的答案是甚麼?突然 想到最近的AI新科技-ChatGPT 或許可以解答我內心的困惑。所以我試著與ChatGPT進行對話,沒想到ChatGPT 的回覆 完全可以解答我心中的疑惑。
Thumbnail
本文章介紹瞭如何使用AutoGPT, 一種可以自主蒐集資料生成訴求,幫你與ChatGPT在互動中提出一連串的問題,來解決你的問題。對於安裝時的常見問題也進行了解答,並提供了使用的步驟以及目前的解決方式。
Thumbnail
本文章介紹瞭如何使用AutoGPT, 一種可以自主蒐集資料生成訴求,幫你與ChatGPT在互動中提出一連串的問題,來解決你的問題。對於安裝時的常見問題也進行了解答,並提供了使用的步驟以及目前的解決方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