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探索事物底層邏輯的利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寫作並非只是文字的堆疊,而是一種從混沌中找出秩序、釐清事物之間底層邏輯的過程。當我們著手寫作,必須不斷梳理、篩選資訊,這過程就像雕刻一件藝術品:從一塊雜亂的素材中,去除不必要的部分,精準地呈現核心的觀點。這種對「減法」的要求,讓寫作成為發現事物內在關聯的極佳工具。




▋寫作是一條從混亂走向秩序的旅程




寫作的初期,腦海中的資訊往往是片段且混亂的,這時候我們需要反覆琢磨,思考不同訊息間的關聯,逐步將一篇文章的脈絡鋪展出來。透過篩選與組織,我們逐漸揭露了事物背後的邏輯,這不僅讓我們對主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能將這種理解有條理地傳遞給讀者。




這種從混沌中找尋秩序的過程,就像整理拼圖一樣。每個零散的訊息或靈感都是一塊拼圖,而寫作就是將它們拼湊成一個整體畫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斷地發現新的關聯,找到資訊之間的底層邏輯。




▋篩選訊息:從雜訊中提煉主訊息




在寫作中,我們面對的信息總是遠超出文章所需,這時候就需要我們作為「作者」來做出決策。我們的價值觀、目標與對讀者的考量,決定了哪些資訊被保留、哪些被捨棄,並最終形成一個精確的內容框架。這過程中,我們透過刪繁就簡,從一個混雜的素材中提煉出主題的精髓,這也是挖掘底層邏輯的過程。




每次的取捨,都像是對資訊的一次「篩選」,而這樣的篩選過程其實在無形中逼迫我們去思考:「什麼是最核心的內容?」這個問題的答案往往就是文章的底層邏輯,是所有資訊的內在關聯之處。




▋像雕刻師一樣,去繁從簡




好的寫作就像一場藝術創作。我們從一堆原始資料中雕刻出一個明確的觀點或一個清晰的故事,這種去繁從簡的過程考驗著我們的耐心與判斷力。當我們將所有的細節經過多次提煉,去除不必要的冗餘,就能呈現一個讓人耳目一新的核心觀點,這也是讀者讀完文章後的「原來如此!」的瞬間。




這種感受,就是寫作帶出的底層邏輯,是那個讓人豁然開朗的核心觀點。它能將看似無關的資訊連結起來,揭露事物的根本,讓人看到平常忽略的視角或新鮮的觀點。




寫作讓我們如同一位雕刻師,在取捨與打磨中,找到資訊的底層邏輯。透過這樣的修煉,我們不僅能夠清晰地理解所學,也能創造出有影響力的作品,讓讀者感受到「原來如此」的洞見。因此,寫作不僅是一種表達,更是一種思維的鍛鍊,是發現世界內在連結的強大工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啟樺的沙龍
630會員
2.0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王啟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理論上在創作小說時,應該每一段劇情跟每一個段落都有想要完成的目的,已達到引導讀者理解作品的效果。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如果要這麼認真去檢視每一個段落甚至到每一個字代表的功能,會花掉太多時間,通常作者也不喜歡去做樣的事情,因為其實作者在寫的時候更多是依照當下的情感或者直覺。
Thumbnail
  理論上在創作小說時,應該每一段劇情跟每一個段落都有想要完成的目的,已達到引導讀者理解作品的效果。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如果要這麼認真去檢視每一個段落甚至到每一個字代表的功能,會花掉太多時間,通常作者也不喜歡去做樣的事情,因為其實作者在寫的時候更多是依照當下的情感或者直覺。
Thumbnail
寫作不僅是表達,更是整理思緒、激發靈感的過程。本文以淺顯易懂的比喻,例如寫作像鏡子、找寶藏、煮湯等,闡述寫作如何幫助釐清想法、產生新點子,並透過修改提升思考深度。文章鼓勵讀者養成寫作習慣,藉此提升思考能力,發現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寫作不僅是表達,更是整理思緒、激發靈感的過程。本文以淺顯易懂的比喻,例如寫作像鏡子、找寶藏、煮湯等,闡述寫作如何幫助釐清想法、產生新點子,並透過修改提升思考深度。文章鼓勵讀者養成寫作習慣,藉此提升思考能力,發現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書寫頭腦裡的所有想法,本身就是一種內觀,觀照自己起心動念。重點在於誠實記錄與觀察,而非給予道德上的好壞對錯的評判。
Thumbnail
書寫頭腦裡的所有想法,本身就是一種內觀,觀照自己起心動念。重點在於誠實記錄與觀察,而非給予道德上的好壞對錯的評判。
Thumbnail
以現在AI的程度,可以將那些龐大而生硬的資料,具有邏輯,有條有理的排列出來,如果它再早幾年前出現,我就可以請它將龐大的資料濃縮再濃縮,但最後,必須內化,再進行轉化,「由繁轉簡」,再利用不同的「形式」呈現出來,這是追求寫作的真諦。(純屬個人見解。)
Thumbnail
以現在AI的程度,可以將那些龐大而生硬的資料,具有邏輯,有條有理的排列出來,如果它再早幾年前出現,我就可以請它將龐大的資料濃縮再濃縮,但最後,必須內化,再進行轉化,「由繁轉簡」,再利用不同的「形式」呈現出來,這是追求寫作的真諦。(純屬個人見解。)
Thumbnail
1.寫作的價值 思考 寫作就是思考,學好寫作,就能學好思考。 像外行人一樣思考,從個人觀點學習。 像記者一樣思考,觀察與提問讓表達更全面。訓練觀察、感受,以及獨立思考。 應用 溝通,論述核心觀點,建立價值觀。精準寫作,精準溝通。 挖掘內隱知識,並將知識系統化,脈絡化,建立創新力。
Thumbnail
1.寫作的價值 思考 寫作就是思考,學好寫作,就能學好思考。 像外行人一樣思考,從個人觀點學習。 像記者一樣思考,觀察與提問讓表達更全面。訓練觀察、感受,以及獨立思考。 應用 溝通,論述核心觀點,建立價值觀。精準寫作,精準溝通。 挖掘內隱知識,並將知識系統化,脈絡化,建立創新力。
Thumbnail
讓學習和寫作變得更有效:透視混亂的信息,找出其結構和組織 在充斥著資訊的世界裡,你是否曾經覺得困惑,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學習新知識,並將這些知識組織成有意義的形式?或者你是否為了撰寫一篇文章而苦惱,感覺想法總是在你的腦海裡無序地流動?本文將透過三種策略,引導你如何將混亂的信息組織起來,並讓你的學習和寫作
Thumbnail
讓學習和寫作變得更有效:透視混亂的信息,找出其結構和組織 在充斥著資訊的世界裡,你是否曾經覺得困惑,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學習新知識,並將這些知識組織成有意義的形式?或者你是否為了撰寫一篇文章而苦惱,感覺想法總是在你的腦海裡無序地流動?本文將透過三種策略,引導你如何將混亂的信息組織起來,並讓你的學習和寫作
Thumbnail
寫作時,是不是常常沒有靈感?當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文章系統後,透過架構連接,就可以創造出無限多種主題......
Thumbnail
寫作時,是不是常常沒有靈感?當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文章系統後,透過架構連接,就可以創造出無限多種主題......
Thumbnail
寫作要怎麼力求精準? 其實文字反映的是我們想法,所以要能夠達到「精準寫作」的地步,首先要訓練的其實是「精準思考」,然後再談如何用文字、句子、段落乃至於標題,鋪陳我們的想法。 作者洪震宇提到這本書的重點是「精簡」、「精巧」與「精深」,也就是不僅要能夠濃縮,還要濃縮得恰如其分,更要提煉出最重要的精華。
Thumbnail
寫作要怎麼力求精準? 其實文字反映的是我們想法,所以要能夠達到「精準寫作」的地步,首先要訓練的其實是「精準思考」,然後再談如何用文字、句子、段落乃至於標題,鋪陳我們的想法。 作者洪震宇提到這本書的重點是「精簡」、「精巧」與「精深」,也就是不僅要能夠濃縮,還要濃縮得恰如其分,更要提煉出最重要的精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