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還記得最初的自己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今天朋友傳了一個影片給我:[影片連結]

附帶一句話:「長大後就不開心了。」


但我看了後覺得,這個小朋友的理解沒有錯啊。

很多時候,我們太容易被外界影響,漸漸忘記了自己,忘記了快樂,甚至忘記了幸福。

這讓我聯想到希臘神話中的薛西弗斯,他不停地將石頭推上山頂,卻總是被迫從頭再來。這不就像我們現在的生活嗎?今天不斷地完成各種任務,明天又有新的挑戰等著我們。在這樣的循環中,我們逐漸忘記了「真正的自己」。但如果我們能跳脫出這個循環,就會發現,這些只是我們心中的執念而已。


最近我在閱讀《尋找你的牛》,裡面提到:「無論是誰,一開始都是帶著美麗如寶石般的『真實的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的,但在成長過程中,執念與煩惱等負面情緒逐漸掩蓋了我們,讓我們無法看見真正的自己。」


如果我們能跳脫框架去思考,就會發現,限制我們的其實是我們自己。

在工作中實現系統功能時,我也常遇到技術難題。每當這種時候,我總是試圖解開這些問題。但花了越多時間在解題上,就越執著於「解題」本身,反而忘記了最初的需求是什麼。最近我就遇到這樣的情況。當我下班回家、離開工作環境後,冷靜地反思:「解開這個難題真的這麼重要嗎?這是這次的核心需求嗎?」


結果發現,其實不是。這只是我想讓產品更好的執念,是我給自己加上的任務而已。那為什麼不放下呢?雖然心中不免會有些不甘心,想要證明自己能解開難題,但也許這並不是此刻的重點。首要任務應該是完成客戶所需的主要功能。


這樣的例子其實在我們的人生中反覆出現,讓我們壓力大到無法喘息,甚至感到焦慮。這時候,不妨停下來,察覺自己的感受: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壓力?為什麼會感到焦慮?你會慢慢發現,這只是因為我們陷入了執著,渴望成為更好的自己而已。


在這樣的時刻,我們可以停下來告訴自己:「我已經做得很好了!」、「我能撐到現在已經很棒了!」學會鼓勵自己。


很多時候,我們情緒低落或能量不足的原因來自於自身。亞洲教育背景讓我們從小習慣於謙虛,少接受鼓勵與讚美。父母看到我們的好表現時,往往不會給予太多讚賞,有時甚至會提醒我們不要得意忘形,注意風險。但這不代表我們不能給自己鼓勵。


因此,無論生活多麼繁忙,請記得在追逐目標的過程中,停下腳步,靜靜看看自己,欣賞你已經走過的路,肯定自己的努力。當思緒紛亂、壓力難以調解、不知為何感到滿滿的焦慮時,不妨想起這篇內容,輕輕問自己:『我為何而走這條路?我真正渴望的是什麼?』因為,唯有找回那個原本的自己,我們才能在暴風雨中依然步步前行,不斷跨越任何挑戰,因為我們知道,更好的自己在前方等著我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思維鍛鍊場:Charlie的成長筆記
0會員
44內容數
人生是一場修行,我在這裡書寫,也在這裡前行。 我是一名軟體工程師,也是一位探索人生道理的修行者。 熱愛學習、思考與分享,關注技術、投資、個人成長,並透過書寫整理自己的思維。 這裡記錄我的所學、所思與所行。 透過書寫整理思維,與同樣追求成長的人交流,探索更深的理解與可能性。
2025/04/30
梁武帝與達摩祖師的對話,短短幾句,卻顛覆了我們對「功德」的想像。當你做了很多善事,卻被說「沒有功德」,你會怎麼想?這篇文章重新審視這段千古對話,帶你看見:連一位勤修善行、文武雙全的皇帝,都可能卡在「我執」裡。我們行善的當下,是心的自然流動,還是念頭的精心安排?
Thumbnail
2025/04/30
梁武帝與達摩祖師的對話,短短幾句,卻顛覆了我們對「功德」的想像。當你做了很多善事,卻被說「沒有功德」,你會怎麼想?這篇文章重新審視這段千古對話,帶你看見:連一位勤修善行、文武雙全的皇帝,都可能卡在「我執」裡。我們行善的當下,是心的自然流動,還是念頭的精心安排?
Thumbnail
2025/04/18
《尋找你的牛》是日本知名禪僧與造園師 枡野俊明 與演員 松重豐 的對談書,兩人透過「十牛圖」來探討人生、修行與自我覺察的過程。這本書不只是談禪,更貼近現代人面對煩惱、職場、家庭、人際時的困惑與迷惘,提供一種不強求、不執著,但又極度誠實面對自己的生活態度。
Thumbnail
2025/04/18
《尋找你的牛》是日本知名禪僧與造園師 枡野俊明 與演員 松重豐 的對談書,兩人透過「十牛圖」來探討人生、修行與自我覺察的過程。這本書不只是談禪,更貼近現代人面對煩惱、職場、家庭、人際時的困惑與迷惘,提供一種不強求、不執著,但又極度誠實面對自己的生活態度。
Thumbnail
2025/03/11
生活總是忙碌,我們常忽略內心的聲音,陷入焦慮與倦怠的循環。日記,正是打破這種循環的關鍵工具。透過每日紀錄,我們能清楚察覺自己的狀態,理解情緒與行為的來源,並逐步調整生活。本文分享 3 個實用方法:間歇式日記幫助隨時覺察當下,AAR 事後回顧法讓每天進步一點,而將新習慣寄生於舊習慣則能輕鬆建立成長模式
Thumbnail
2025/03/11
生活總是忙碌,我們常忽略內心的聲音,陷入焦慮與倦怠的循環。日記,正是打破這種循環的關鍵工具。透過每日紀錄,我們能清楚察覺自己的狀態,理解情緒與行為的來源,並逐步調整生活。本文分享 3 個實用方法:間歇式日記幫助隨時覺察當下,AAR 事後回顧法讓每天進步一點,而將新習慣寄生於舊習慣則能輕鬆建立成長模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本週隨手記。(容光煥發的狀態寫出來的文字真的很有能量) 生活,生活就是種自己開心、自己快樂且充滿富足的狀態,生生不息。 - 『時間?』 小時候總是不懂長輩說年紀越大、越不想出門;隨著自己年紀慢慢往三邁進,我理解了。 以前總覺得很多聚會、很多朋友是經歷成長的表現;現在則是勇敢斷開無效社交、培
Thumbnail
本週隨手記。(容光煥發的狀態寫出來的文字真的很有能量) 生活,生活就是種自己開心、自己快樂且充滿富足的狀態,生生不息。 - 『時間?』 小時候總是不懂長輩說年紀越大、越不想出門;隨著自己年紀慢慢往三邁進,我理解了。 以前總覺得很多聚會、很多朋友是經歷成長的表現;現在則是勇敢斷開無效社交、培
Thumbnail
物理上與自己相處了28年 但是心理卻覺得格外疏遠 沒來由的覺得不夠認識自己 很多時候想說服自己卻都沒法輕易做到 不是所有人都能在愛裡成長,但這不表示就無法擁有美好人生。 你如何再一次陪自己長大?
Thumbnail
物理上與自己相處了28年 但是心理卻覺得格外疏遠 沒來由的覺得不夠認識自己 很多時候想說服自己卻都沒法輕易做到 不是所有人都能在愛裡成長,但這不表示就無法擁有美好人生。 你如何再一次陪自己長大?
Thumbnail
於是我,又解開了自己人生中,一件本來令自己焦慮不已的事!而這,大概就是中年的現象之一吧!不是釋懷,不是放下,而是某種懂得的透徹!做自己,當然好!但問題是,人得想通「自己」是什麼模樣!而不只是起身對抗!
Thumbnail
於是我,又解開了自己人生中,一件本來令自己焦慮不已的事!而這,大概就是中年的現象之一吧!不是釋懷,不是放下,而是某種懂得的透徹!做自己,當然好!但問題是,人得想通「自己」是什麼模樣!而不只是起身對抗!
Thumbnail
都說長大後的自己看能力應該是大得很,是什麼時候又演變成各種無能為力,問問自己吧。
Thumbnail
都說長大後的自己看能力應該是大得很,是什麼時候又演變成各種無能為力,問問自己吧。
Thumbnail
現在回想起童年,有些記憶好像變得模糊, 我不太清楚確切發生的事情,但至今想起, 過去好像一點一點在影響著我現在的生活。 當我說出:「我只是想要你給我一點稱讚與鼓勵。」好像有點羞恥感。 好像長大以後,所有東西都要自給自足,因為曾經被拒絕就害怕開口, 就再也不向他人告知自己內心真心
Thumbnail
現在回想起童年,有些記憶好像變得模糊, 我不太清楚確切發生的事情,但至今想起, 過去好像一點一點在影響著我現在的生活。 當我說出:「我只是想要你給我一點稱讚與鼓勵。」好像有點羞恥感。 好像長大以後,所有東西都要自給自足,因為曾經被拒絕就害怕開口, 就再也不向他人告知自己內心真心
Thumbnail
有些停留在記憶中的人,可能我們偶爾想到了,想他如果能活到現在,會長成什麼樣子;有些我們看著他長大的人,卻會在某一刻發現,他們好像並沒有真正完好的長大。所以我們才發現,長大從來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你要先想辦法撐過內心對於自我的否定,還要想活下來之後該怎麼繼續和這個世界共存,然後它又循環了一次。 這
Thumbnail
有些停留在記憶中的人,可能我們偶爾想到了,想他如果能活到現在,會長成什麼樣子;有些我們看著他長大的人,卻會在某一刻發現,他們好像並沒有真正完好的長大。所以我們才發現,長大從來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你要先想辦法撐過內心對於自我的否定,還要想活下來之後該怎麼繼續和這個世界共存,然後它又循環了一次。 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