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時出發尋找自己的桃花源—以「心理位移」重新解讀〈桃花源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文言聊癒」線上共備會與Podcsat節目裡,我們嘗試將古文和心理學結合,用心理學角度來詮釋文言文,讓文學與心理學相輔相成,既能療癒人心,亦能展現文學的深邃意境。第二回,我們以金樹人教授的「心理位移」技術,重新觀看、解讀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金樹人教授的心理位移技術,是將東方哲學與心理學融合的自我療癒方法。靈感源自高行健的《靈山》,書中透過多種敘事人稱的轉換,使書寫者「明知悲苦在自己身上,卻可以疏離開來,藉著疏離開來看這個悲苦」進而達到療癒效果。金樹人老師由此發想,透過「我、你、他」三種視角的書寫轉換,——從「我」的立場出發,再轉向「你」,最終達到「他」的距離。這種方法不僅讓人擺脫固有的觀點,還帶著一種東方文化中的「自觀」與「忘我」之感,有助於人們從不同的距離重新理解自己。

〈桃花源記〉書寫的心理位移過程

我們發現《桃花源記》的敘事歷程,似乎正好涵蓋了心理位移中的不同距離書寫,因此試著重新詮釋,讓這篇文章更具現代意義。在《桃花源記》裡,一位普通的漁夫,無意間闖入落英繽紛、芳草鮮美的桃花林,這個仙境般的地方讓他捨棄船隻,「忘」路之遠近,穿越僅能容納一人的狹窄路徑,克服諸多恐懼後,才能抵達桃花源。這種捨棄與冒險,就像心理位移的第一步——「我」的視角,帶著最真實的情緒和自我框架。當我們用「我」視角書寫時,就像漁人捨船一樣,暫時放下自我的負擔,以純粹的心態探索新的可能。

進入桃花源,漁人遇到了一群友善的村民,他們熱情地設酒殺雞,友善地招待這位不速之客。這種相處方式,讓人聯想到心理位移中的「你」視角——當我們在書寫中採用「你」視角,學著像朋友或知己般對待自己,讓我們能在心靈中建構一位支持者,向自己說「你今天辛苦了」、「你做得很好」,從而達到自我接納的效果。金樹人教授指出,許多受試者在這一階段往往會感受到心靈的撫慰,彷彿有一位知己在溫柔地傾聽自己。

當漁人進一步了解桃花源的歷史,發現這裡是村民為避亂而來的隱世之地時,他轉換到了「他」的視角,理解桃花源的存在並非憑空而來,而是因為特定時空背景,才孕育出這般「理想之地」。如此旁觀而知全局,也正是心理位移書寫中「他」視角的作用——當我們以旁觀者的身份看待自己,這樣的距離感讓我們能帶著一種客觀的態度重新審視自己的過去、情感和處境,進而逐步接納它們。

陶淵明筆下的漁人,最終選擇離開桃花源,辭別這片理想境界,回到現實生活。這一刻的他,像是經歷了心理位移書寫的最後階段,回到「此時此刻的我」,這個「我」已經不再是原本狹隘的「我」,而是經歷過「我-你-他」的不同視角,更加包容與平靜的「我」,重新面對現實。金樹人教授認為,心理位移書寫的重點在於最終的回歸,它帶來的不僅是認知的轉變,更是內心的成熟與穩定,幫助我們以更從容的心態應對生活中的困難。

漁人為何離開桃花源?為何其他人找不到同一個桃花源?

陶淵明並未讓故事在此結束,他安排漁人將桃花源的消息告知太守,而太守與高尚士劉子驥懷著一心尋找的目的,卻最終無法找到這片理想之地。這段安排讓人反思——如果桃花源這麼好,為什麼漁人要離開?為什麼漁人後來無法重新回到桃花源?或許因為,桃花源再美好終究不是自己的家,又或許僅有漁人最初「忘」、「尋」的過程是非常關鍵的契機,其他人帶著執念時,便難以找到桃花源的入口。當一個人帶著過強的目的性去尋找「理想」時,往往難以如願。心理位移書寫的意義,也正是這樣一種無目的的探索,讓人單純地透過書寫,看到自己內心深處的感受和故事。

如果能夠放開心態,或許桃花源其實沒有這麼罕見,或許每個人心目中的桃花源也僅需「復行數十步」就能遇見,最重要的是,保持欲窮其林的好奇與捨船的勇氣,我們隨時可以出發去尋找自己的桃花源!


🎧單集這裡聽:https://reurl.cc/bYZagy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Shelly 雪梨-avatar-img
2024/11/13
古文搭配心理學 好特別的切入角度!
avatar-img
暢談國文沙龍
8會員
39內容數
2016年夏天,傳奇講堂開始著手啟動一系列的「暢談國文」計畫,希望透過創作與行動,讓更多人相信文學其實很美、很好玩。透過實際體驗參與,翻轉對於國文枯燥乏味的刻版印象!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靈學這個名詞從表面來看,是關於靈魂的研究,但對我而言,靈學更是一趟回歸真正自己的旅程,它帶領我們從外在的混亂、焦慮與比較中抽離,幫助我們重新找到內在的平靜與方向。在靈性學習的旅程中不僅僅可以累積相關知識,更是一種不斷向內觀看、修正自我的練習。
Thumbnail
靈學這個名詞從表面來看,是關於靈魂的研究,但對我而言,靈學更是一趟回歸真正自己的旅程,它帶領我們從外在的混亂、焦慮與比較中抽離,幫助我們重新找到內在的平靜與方向。在靈性學習的旅程中不僅僅可以累積相關知識,更是一種不斷向內觀看、修正自我的練習。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漁人的角色以及其背後所反映的中西哲學差異。透過漁人的無心進入與慾望的分析,文章引導讀者深入理解東方哲學的模糊性與西方哲學的明確性,並反思在當代生活中的應用。讀者將學會如何在不同觀點間有效溝通。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漁人的角色以及其背後所反映的中西哲學差異。透過漁人的無心進入與慾望的分析,文章引導讀者深入理解東方哲學的模糊性與西方哲學的明確性,並反思在當代生活中的應用。讀者將學會如何在不同觀點間有效溝通。
Thumbnail
在「文言聊癒」線上共備會與Podcsat節目裡,我們嘗試將古文和心理學結合,用心理學角度來詮釋文言文,讓文學與心理學相輔相成,既能療癒人心,亦能展現文學的深邃意境。第二回,我們以金樹人教授的「心理位移」技術,重新觀看、解讀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金樹人教授的心理位移技術,是將東方哲學與心理學融合的
Thumbnail
在「文言聊癒」線上共備會與Podcsat節目裡,我們嘗試將古文和心理學結合,用心理學角度來詮釋文言文,讓文學與心理學相輔相成,既能療癒人心,亦能展現文學的深邃意境。第二回,我們以金樹人教授的「心理位移」技術,重新觀看、解讀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金樹人教授的心理位移技術,是將東方哲學與心理學融合的
Thumbnail
在我們的第一次「文言聊癒——暢談國文線上共備」會議裡,我們聊了一個超有趣的話題:怎麼把國文和心理學結合起來,讓傳統文學有現代的味道,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和周圍的世界。這次的主角是韓愈的〈論佛骨表〉,我們試圖從心理層面來看看他在面對權威時心裡到底在想什麼。 一開始,我們討論了韓愈寫這篇文章
Thumbnail
在我們的第一次「文言聊癒——暢談國文線上共備」會議裡,我們聊了一個超有趣的話題:怎麼把國文和心理學結合起來,讓傳統文學有現代的味道,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和周圍的世界。這次的主角是韓愈的〈論佛骨表〉,我們試圖從心理層面來看看他在面對權威時心裡到底在想什麼。 一開始,我們討論了韓愈寫這篇文章
Thumbnail
文友們閒聊時談起,何謂靈感?靈感從何而來?如何才能讓自己文思泉湧,續航力源源不絕呢?大家各抒己見,突然讓我有古人以文會友、詩會之情境,雖非雅集,卻也不亦樂乎。
Thumbnail
文友們閒聊時談起,何謂靈感?靈感從何而來?如何才能讓自己文思泉湧,續航力源源不絕呢?大家各抒己見,突然讓我有古人以文會友、詩會之情境,雖非雅集,卻也不亦樂乎。
Thumbnail
詳細內容,請點擊觀賞:情緒管理是探索真實自己的能量旅程,靈性科學與情緒管理:認知科學融合道德經與佛經 靈性科學與情緒管理:認知科學融合道德經與佛經 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認識到有必要使用現代科學的方法來詮釋古老的道德經和佛經中的修道與修行。這部影片是認知科學與道德經、佛經的完美融合,探索它們
Thumbnail
詳細內容,請點擊觀賞:情緒管理是探索真實自己的能量旅程,靈性科學與情緒管理:認知科學融合道德經與佛經 靈性科學與情緒管理:認知科學融合道德經與佛經 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認識到有必要使用現代科學的方法來詮釋古老的道德經和佛經中的修道與修行。這部影片是認知科學與道德經、佛經的完美融合,探索它們
Thumbnail
大家好, 今天接下來會跟大家分享心理學的部分。 這個心理學的部分好像跟我們所說的其它的部分有一些關聯, 那麼也很少一些談論一些身心靈成長的過程當中, 很少會提到心理學, 其實心理學跟我們的靈性成長、修行是息息相關, 所謂心理學就是探討心, 心的運作心的過程
Thumbnail
大家好, 今天接下來會跟大家分享心理學的部分。 這個心理學的部分好像跟我們所說的其它的部分有一些關聯, 那麼也很少一些談論一些身心靈成長的過程當中, 很少會提到心理學, 其實心理學跟我們的靈性成長、修行是息息相關, 所謂心理學就是探討心, 心的運作心的過程
Thumbnail
文字,是想像力的素描彩繪本。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看見”了嗎?這是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還記得當初閱讀到每句、每個段落時……,桃花的香、芳草的味、落英繽紛的美,像大腦電影院正在同步播放的視頻,勾起我獨自探幽的心境。 我們各自的視頻,有自行調配
Thumbnail
文字,是想像力的素描彩繪本。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看見”了嗎?這是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還記得當初閱讀到每句、每個段落時……,桃花的香、芳草的味、落英繽紛的美,像大腦電影院正在同步播放的視頻,勾起我獨自探幽的心境。 我們各自的視頻,有自行調配
Thumbnail
上個月的《隋唐佛教史稿》暫時擱置,腦力有限,於是開始久違的看起了小說,從《波間弦話》開始,到《縛乩》、《萬應》,以及一系列的梨木香步(《椿宿之事》、《植物園的巢穴》、《家守綺譚》、《冬蟲夏草》)。
Thumbnail
上個月的《隋唐佛教史稿》暫時擱置,腦力有限,於是開始久違的看起了小說,從《波間弦話》開始,到《縛乩》、《萬應》,以及一系列的梨木香步(《椿宿之事》、《植物園的巢穴》、《家守綺譚》、《冬蟲夏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