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 │ 來寫個日常

wenyi-avatar-img
發佈於日常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螞蟻

早上起來慣例都會先去打開電熱水瓶煮水,然後去上廁所、梳洗,回來之後剛好水滾泡咖啡。

最近發現電熱水瓶附近有螞蟻,煮完水都會打開看一下螞蟻有沒有跑到裡面。每次打開都會有一兩隻,有時三四隻。

生螞蟻的原因一定是跟食物有關,但我寫這篇並不是要寫為什麼會生螞蟻,而是我發現每次打開電熱水瓶,總是會有螞蟻跑到水裡,總是有一兩隻,但都沒有很多隻。

這就讓我想到我們人類社會。

不管是河、溪,還是海邊,或遊樂場的戲水設施,總是會有少數人不看標示,無視〝禁止戲水〞的警告,然後溺水、造成悲劇。

那些在電熱水瓶溺水的螞蟻..,會不會跟那些不看標示的人一樣呢?會不會螞蟻社會表示:「那個容器有能夠飲用的水」,然後少數螞蟻則是:「欸我們去那個水池玩」。

認真想了一下..,我家除了那個電熱水瓶,並沒有一個〝開放式〞的放水的容器,而且是煮過、可直接飲用的水。螞蟻社會也應該沒有見過這麼多水吧?或許那個水瓶,對牠們來說是「湖」?甚至有可能「海」?

「這充滿謎團的容器,裡面有可飲用的水,也不知道這些水哪來的,且永遠取之不盡。雖然有時候會變得非常燙,但哪裡找的到這麼多水呢!」

螞蟻們會這樣想嗎..?


ai 生成音樂

最近在 youtube 看到「AI Lo-Fi Music is Ruining YouTube」這部影片。

內容主要是說,現在 youtube 出現不少音樂內容、影片命名方式、影片圖等都非常相似的「帳號」,如下圖。

raw-image
raw-image

LoFi_TOKYOCITY」從它的影片描述中可以看到,所有音樂和圖片都是 ai 生成。雖然它訂閱數還沒超過四萬,但觀看數達到七百六十萬。

現在 youtube 充滿這種頻道,有些甚至沒有標示這是 ai 生成,且有些不同帳號,它的音樂和影片圖還都一模一樣。

在看那部影片之前我沒有意識到這個現象,有發現那些頻道,也有聽過、看過它們的音樂,但沒想過內容是否是 ai 生成。看過那部影片後..,現在在找音樂都會刻意去找內容是否是人類做的。

關於這件事..,我個人是不樂見,不喜歡這種〝免洗〞的方式,不喜歡這種大量使用相似度極高的內容來洗流量。

但這件事目前來說沒有〝犯法〞,所以..我是有點好奇未來會如何發展。因為現在有部分人發現這種 ai 生成音樂的頻道,且有在做篩選,跟我一樣會刻意去聽人做的音樂。

究竟未來會充滿 ai 生成,還是人類會開始做抵制呢..?


演算法

有時候我覺得演算法真是個麻煩的東西。

各個社群媒體有時會推薦一些看起來好像有點有趣的東西,不管是甚麼樣的社群媒體,圖片、影片或文字。當要點那個「看起來好像有點有趣」的內容時,就會想到:

「我想要我的演算法充滿這個東西嗎..?」

很常那「有趣的東西」是一些非常娛樂性的內容,比如某個 meme、政治性話題、某個性感的女性,或單純的貓貓狗狗。

有段時間,我讓我的 x 幾乎快被迷因圖佔據。看到某張迷因圖很有趣,按讚了之後,演算法就一直推薦我類似的東西和發相似內容的帳號。到了某個時刻,我在滑 x 的時候發現:「怎麼都是這些東西啊?」,雖然很有趣,但我不太喜歡這種「漫無目的的滑」,滑老半天也不知道到底在幹嘛或滑了甚麼。

有點沉迷的感覺。

前幾天坐公車,無意間看到坐我右前方的人在滑好像是 FB。那個人滑的速度非常之快,一則貼文停留時間不到一秒,但也不是「都沒在看」,我想現代人應該都可以知道我在講甚麼。以非常快的速度掃描貼文,並且在腦中瞬間決定究竟是否要停止滑動查看。

無意間看到那個人,讓我想到自己在滑社群媒體的時候也是這樣嗎?

並不是在意他人的看法,而是自己對自己的看法。

我不太喜歡永無止境刷手機的那個樣子。

但也不是隨時隨地都在看一些很認真的東西,有時也會想看些迷因、有爭議等等的娛樂性內容。

好像變兩個話題了。一個是我平常還是會想看一些娛樂性的東西,只是希望演算法不要這麼暴力,點讚過一個後,就把整個畫面塞滿類似的內容..。另一個是,我想到頭來還是我們人類在做掌控,自己決定要看甚麼、要看多久,都塞給演算法..好像不太〝公平〞。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enyi
14會員
207內容數
日常 / 心得 / 設計
wenyi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作品集 / 原型食物 / 《懼裂》
Thumbnail
2025/04/27
作品集 / 原型食物 / 《懼裂》
Thumbnail
2025/04/13
2025/04/13
2025/04/03
甜點 / AI 生成文章 / 幸福
Thumbnail
2025/04/03
甜點 / AI 生成文章 / 幸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https://suno.com/song/9978109c-e433-4a13-9b61-2e4ba98ecbd4 新年快樂 (上面的連結是為了創新新年賀圖,所寫的新年賀歌,有興趣請點入欣賞) 一、本周主要的AI應用實作,一樣是用在了「寫歌」上面 這次的寫法,跟之前不同 心目中首先有一
Thumbnail
https://suno.com/song/9978109c-e433-4a13-9b61-2e4ba98ecbd4 新年快樂 (上面的連結是為了創新新年賀圖,所寫的新年賀歌,有興趣請點入欣賞) 一、本周主要的AI應用實作,一樣是用在了「寫歌」上面 這次的寫法,跟之前不同 心目中首先有一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寫作背後的核心技術,包含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和生成式AI,並以淺顯易懂的比喻和實際應用案例說明其運作原理。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寫作背後的核心技術,包含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和生成式AI,並以淺顯易懂的比喻和實際應用案例說明其運作原理。
Thumbnail
▋前言|心態 因為是學習語言用,所以我盡可能不耗費太多心力。 Q. 為什麼? A. 消耗毅力過多的話,容易堅持不下去。 順從人性!容易、i+1的分量,有助於每天一點的堅持學習下去。 用因如此,過程能多簡單,就多簡單。 別複雜化了! 目標明確:學習語言,不是創作!
Thumbnail
▋前言|心態 因為是學習語言用,所以我盡可能不耗費太多心力。 Q. 為什麼? A. 消耗毅力過多的話,容易堅持不下去。 順從人性!容易、i+1的分量,有助於每天一點的堅持學習下去。 用因如此,過程能多簡單,就多簡單。 別複雜化了! 目標明確:學習語言,不是創作!
Thumbnail
螞蟻 / AI 生成音樂 / 演算法
Thumbnail
螞蟻 / AI 生成音樂 / 演算法
Thumbnail
歧視言論 / 書腰 / AI 生成
Thumbnail
歧視言論 / 書腰 / AI 生成
Thumbnail
生成式AI已融入我們生活,讓文章、音樂、影片等創作更快速、輕鬆,大幅提升效率並降低成本。雖然帶來許多便利,但也面臨質量不穩定、版權問題及虛假資訊的挑戰。未來,AI會更聰明,應用更廣泛,人機合作也將更加緊密,讓我們專注創意發揮。
Thumbnail
生成式AI已融入我們生活,讓文章、音樂、影片等創作更快速、輕鬆,大幅提升效率並降低成本。雖然帶來許多便利,但也面臨質量不穩定、版權問題及虛假資訊的挑戰。未來,AI會更聰明,應用更廣泛,人機合作也將更加緊密,讓我們專注創意發揮。
Thumbnail
[日常] 每天創作 就不用想 今天還是是明天 要不要創作 為什麼要創作
Thumbnail
[日常] 每天創作 就不用想 今天還是是明天 要不要創作 為什麼要創作
Thumbnail
  前陣子ChatGPT出來,一時成了最熱門的搜索詞,在Youtube上面這類的介紹討論也大量冒出。有賺views的,也有賣課的。   我本身是個科技白癡,試了一陣AI作畫之後,因為總感覺不符預期(可能是因為自己的提詞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又拿起筆,練起美術基礎來。   Chat的功能我用過一點,它比
Thumbnail
  前陣子ChatGPT出來,一時成了最熱門的搜索詞,在Youtube上面這類的介紹討論也大量冒出。有賺views的,也有賣課的。   我本身是個科技白癡,試了一陣AI作畫之後,因為總感覺不符預期(可能是因為自己的提詞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又拿起筆,練起美術基礎來。   Chat的功能我用過一點,它比
Thumbnail
AI教會我的事: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中(隱題詩) 一日無事,閒閒沒代誌 本想找樂子,麻煩卻來此 正想著逃走,可是被人攔住 經不起對方質問,只好瞎扯應付 地上有個大坑,我說因為天上掉下了仙人門僧 胡子拉鋼絲的老頭,我 說是老鼠樂團的首席提琴手 八隻眼睛的怪物,我說是警衛叔叔 道理說不通,只好呆呆放鬆
Thumbnail
AI教會我的事: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中(隱題詩) 一日無事,閒閒沒代誌 本想找樂子,麻煩卻來此 正想著逃走,可是被人攔住 經不起對方質問,只好瞎扯應付 地上有個大坑,我說因為天上掉下了仙人門僧 胡子拉鋼絲的老頭,我 說是老鼠樂團的首席提琴手 八隻眼睛的怪物,我說是警衛叔叔 道理說不通,只好呆呆放鬆
Thumbnail
人工智慧始終還是「人工」,機器需要透過人類的訓練,像人類一樣經過學習才能夠進行反饋。但它與人不同的地方則是不會疲憊、可以不斷的進行學習,這也進而加快了應用的時間。而牽涉到聯想及整合的時候,它依舊無法取代人類;人類在聽音樂時產生的觀點,也是人工智慧無法想到的。
Thumbnail
人工智慧始終還是「人工」,機器需要透過人類的訓練,像人類一樣經過學習才能夠進行反饋。但它與人不同的地方則是不會疲憊、可以不斷的進行學習,這也進而加快了應用的時間。而牽涉到聯想及整合的時候,它依舊無法取代人類;人類在聽音樂時產生的觀點,也是人工智慧無法想到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