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同志影片的崛起:在戒嚴時期的青春故事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近代因台灣同志法案通過,同志影片被關注機率升高。而男同志片粉絲眾多,相較之下女同志作品真的很稀少。去年看到這個作品出現時,真的很開心(可以吃的糧真的太少拉)

客觀地來說是一部文藝清新片,圍繞在戒嚴時期。美術系學生為自己的自由抗爭,是一個字意識抬頭的時代。

影片以藍色渲染、輕輕的美感。兩位女主角很漂亮(我本來以為他們都才20出頭)
魏青好帥好暈哈哈,不過感覺喜歡上會很辛苦

特別覺得吻戲很溫柔輕盈,青春有情慾卻不色,多的只有青澀。其實某方面來說我也只是想記錄我的有"青春並不溫柔"見證這個世界對多元的開放和多樣的作品紀錄吧?



avatar-img
3會員
2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ay 的其他內容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電影《戀愛通告》及其主題曲「你不知道的事」,並分享了主角杜明德與宋曉清之間的浪漫故事。文章描述了電影的劇情亮點與音樂特色,並評價了其優缺點。對於喜歡輕鬆愉快戀愛喜劇的觀眾,這部作品或許能帶來不錯的觀影體驗,但若帶著太高的期望,可能會有些失望。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電影《戀愛通告》及其主題曲「你不知道的事」,並分享了主角杜明德與宋曉清之間的浪漫故事。文章描述了電影的劇情亮點與音樂特色,並評價了其優缺點。對於喜歡輕鬆愉快戀愛喜劇的觀眾,這部作品或許能帶來不錯的觀影體驗,但若帶著太高的期望,可能會有些失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性一直是我很想探究的題材。我一直很想寫這樣的作品,有一個寫了很久的短篇小說,但是到現在都還沒有辦法解決。
Thumbnail
健全人要如何了解身障者的性(sexuality)?對於作為健全人同時又是女性的我,女性主義是否提供介入的可能性?剛接觸《傴僂》,對這本小說僅有包括贏得芥川獎的初步認識時,我帶著這些疑問翻開了它。
Thumbnail
筆者曾受到《狂舞摯愛》這部作品的鼓舞,一齣跨越歷史的女性舞蹈電影,那時的我就已被史黛芬妮迪朱斯托導演折服,直到去年她的第二部長片《時髦女子》再次入選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無疑證明了我心中的想法,她是應當受到關注的女導演,尤其喜愛導演這次敘事的優雅從容,以及攝影的細膩捕捉,整體相較於前作更趨成熟,
Thumbnail
自認直男異性戀的我,生平第一次接觸的同志文學,是白先勇的《孽子》。在剛解嚴的時代偷偷讀這本書,其實是很掙扎的:一個就讀男校的高中生,萬一被人發現在讀這種「娘娘腔」的東西,一定會被直男同學們覇凌的。但是《孽子》所描寫的同志世界實在迷人,在台北新公園的夏夜裏揮汗尋覓真心的過程,在社會的異樣眼光下奮力求生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沒想到看《破浪男女》會哭到停不下來。 楊雅喆繼《女朋友。男朋友》、《血觀音》後再次觸碰性別議題,說是觸碰可能太過輕微,《破浪男女》刀口銳利,當你以為這只是賣弄情色的電影,片中顫抖的呻吟和喘息早已迫不及防直入內心深處的孤獨。 「如果是很快樂的做愛,那麼生出來的小孩子也許比較幸福吧?」
Thumbnail
在上次參加的跨性別座談會拿到關於BDSM(禁羈)的研討會徵稿單,讓我回想起了小玄的這部《解禁男女》。 誰敢相信,這是我第一次看徐玄的作品,甚至好像是第一次看少時成員的戲劇作品,真的比起演員更愛歌手嗚嗚嗚(ಥ_ಥ) 同時,這是我時隔三年第一部主動看的BG片/劇,在看的時候才猛然發現,我為了BDSM
Thumbnail
整部通篇漫長的「偽緩慢電影」其實從頭到尾只揭示了,女性依舊是個受到男性主體形構出的社會所箝制之下的客體。
Thumbnail
生活無法迴避「政治」的介入,電影《藍色的你》所處的年代正是如此。1988年因著保守派柴契爾夫人宣布的28條款,校園內禁止宣揚同性戀,讓未公開出櫃的女同志體育老師珍備感壓力,她甚至得聽著錄音帶的步驟才能安穩入睡。事實上,正如她女友薇薇對當時社會的認知,她們生活的每個細節都與「政治」劃上等號,一如電視上
Thumbnail
𝗚𝗶𝗻𝗮 𝗦. 𝗡𝗼𝗲𝗿巧妙運用聲音與影像的魅力,譜出鮮豔糖衣包裹的女性悲歌。是近年來描寫數位性暴力、約會強暴、性愛影片外流等性別議題的佳作!
Thumbnail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以捷克的民主化運動布拉格之春及後蘇聯入侵捷克為寫作背景,描寫了一男兩女的愛情糾葛,並帶出各角色生命中屬於他們的「輕」和「重」。雖然小說以大量篇幅刻畫兩性關係以及性愛劇情,但更為準確的是注入了大量隱喻的哲學小說,並表達作者對於生命本質、存有、意義、靈魂肉體等主題的反思。
性一直是我很想探究的題材。我一直很想寫這樣的作品,有一個寫了很久的短篇小說,但是到現在都還沒有辦法解決。
Thumbnail
健全人要如何了解身障者的性(sexuality)?對於作為健全人同時又是女性的我,女性主義是否提供介入的可能性?剛接觸《傴僂》,對這本小說僅有包括贏得芥川獎的初步認識時,我帶著這些疑問翻開了它。
Thumbnail
筆者曾受到《狂舞摯愛》這部作品的鼓舞,一齣跨越歷史的女性舞蹈電影,那時的我就已被史黛芬妮迪朱斯托導演折服,直到去年她的第二部長片《時髦女子》再次入選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無疑證明了我心中的想法,她是應當受到關注的女導演,尤其喜愛導演這次敘事的優雅從容,以及攝影的細膩捕捉,整體相較於前作更趨成熟,
Thumbnail
自認直男異性戀的我,生平第一次接觸的同志文學,是白先勇的《孽子》。在剛解嚴的時代偷偷讀這本書,其實是很掙扎的:一個就讀男校的高中生,萬一被人發現在讀這種「娘娘腔」的東西,一定會被直男同學們覇凌的。但是《孽子》所描寫的同志世界實在迷人,在台北新公園的夏夜裏揮汗尋覓真心的過程,在社會的異樣眼光下奮力求生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沒想到看《破浪男女》會哭到停不下來。 楊雅喆繼《女朋友。男朋友》、《血觀音》後再次觸碰性別議題,說是觸碰可能太過輕微,《破浪男女》刀口銳利,當你以為這只是賣弄情色的電影,片中顫抖的呻吟和喘息早已迫不及防直入內心深處的孤獨。 「如果是很快樂的做愛,那麼生出來的小孩子也許比較幸福吧?」
Thumbnail
在上次參加的跨性別座談會拿到關於BDSM(禁羈)的研討會徵稿單,讓我回想起了小玄的這部《解禁男女》。 誰敢相信,這是我第一次看徐玄的作品,甚至好像是第一次看少時成員的戲劇作品,真的比起演員更愛歌手嗚嗚嗚(ಥ_ಥ) 同時,這是我時隔三年第一部主動看的BG片/劇,在看的時候才猛然發現,我為了BDSM
Thumbnail
整部通篇漫長的「偽緩慢電影」其實從頭到尾只揭示了,女性依舊是個受到男性主體形構出的社會所箝制之下的客體。
Thumbnail
生活無法迴避「政治」的介入,電影《藍色的你》所處的年代正是如此。1988年因著保守派柴契爾夫人宣布的28條款,校園內禁止宣揚同性戀,讓未公開出櫃的女同志體育老師珍備感壓力,她甚至得聽著錄音帶的步驟才能安穩入睡。事實上,正如她女友薇薇對當時社會的認知,她們生活的每個細節都與「政治」劃上等號,一如電視上
Thumbnail
𝗚𝗶𝗻𝗮 𝗦. 𝗡𝗼𝗲𝗿巧妙運用聲音與影像的魅力,譜出鮮豔糖衣包裹的女性悲歌。是近年來描寫數位性暴力、約會強暴、性愛影片外流等性別議題的佳作!
Thumbnail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以捷克的民主化運動布拉格之春及後蘇聯入侵捷克為寫作背景,描寫了一男兩女的愛情糾葛,並帶出各角色生命中屬於他們的「輕」和「重」。雖然小說以大量篇幅刻畫兩性關係以及性愛劇情,但更為準確的是注入了大量隱喻的哲學小說,並表達作者對於生命本質、存有、意義、靈魂肉體等主題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