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網路文章)
剛升高中的小晴,每次假日出門時總是簡單說一聲「我出門了」就匆匆離開,從不告訴爸媽要去哪裡、和誰出去。
當媽媽傳訊息問她幾點回來時,小晴往往不讀不回,好不容易撥通電話,卻只得到一句敷衍的回應:「等等就會回去了!」讓人覺得家裡彷彿只是個過夜的旅館。
有一天,媽媽忍不住提醒:「你出門後能不能報個平安?萬一有事怎麼辦?」但小晴卻不耐煩地回嘴:「你出門我都不會管你!你可以也不要管我嗎?」這句話讓媽媽啞口無言,不知該如何繼續溝通,更不知道該怎麼讓女兒明白,這並不是干涉,而是出於對她安全的擔心。
---
感想
讀完這篇文章,我腦海中浮現兩句話:一句台語俗諺「出去若丟失,回家若撿到」,以及「天下父母心」。故事的核心落在這一句話上:「該如何和女兒溝通,才能讓她明白這不是干涉,而是擔心她的安全。」
.
青春期的孩子開始追求獨立,對父母的保護傾向自然會產生抗拒。在他們的眼中,父母的每一次詢問與叮囑,都像是在干涉他們自由的範圍。而實際上,小晴的態度並非故意傷害父母,而是她試圖劃清界限,向世界證明自己可以獨當一面。
.
但問題在於,這樣的行為讓父母感到心痛和無助。*孩子的獨立追求和父母的牽掛之間,似乎總存在著一條無法跨越的鴻溝。對於父母來說,他們擔心的並不是孩子去哪裡,而是孩子是否安全、是否需要幫助。而對孩子來說,他們需要的是被信任,並不希望在生活的每個細節上被監控。
.
如何解決這個矛盾?
溝通和理解,是這條鴻溝的橋樑。 我覺得可以嘗試的方向如下
.
1. 父母需要學會換位思考: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過度頻繁的詢問和叮囑可能讓他們感到壓力。或許父母可以以更平和的方式表達關心,例如:「我們不是想控制你,只是希望知道你安全,這樣我們才放心。」
.
2. 建立溫和的規則:可以和孩子討論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規則,例如約定好幾點回家、簡單回一則訊息報平安等。這樣既尊重了孩子的自由,也能讓父母安心。
.
3. 讓孩子知道你相信他們: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態度。如果父母展現出對他們的信任,孩子往往更願意分享自己的生活。
.
4. 多談心而非多指責:父母可以選擇在輕鬆的場合和孩子談心,分享自己的青春故事或對他們的信任,而不是一味地訓斥或逼問。這樣更能拉近彼此的距離。
.
青春期是孩子建立自我認同的重要階段,但同時也是父母學會放手的過程。這種過程對雙方來說都不容易,但當我們選擇以愛與理解代替指責和衝突時,彼此的關係會更加緊密。
所以,下次當孩子出門忘了「報平安」時,不妨換一種方式提醒他:不是要控制,而是因為在乎。這樣的關懷,也許會在某一天,被孩子放在心上,成為他們成長路上最珍貴的記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