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演講時,有一位家長分享說:「有一次跟讀國一的兒子吵架,他很生氣地跑回房間用很大的力氣讓門『砰』地被關上,
我更生氣地追去說我跟你說過你的房間不能關門、不能上鎖。
然後我自己到外面去冷靜想了很久,想找孩子談一談時卻找不到他,
當時嚇死我了!最後終於在衣櫃裡找到他躲在裡面哭!
那時我好傷心,想著家裡這麼大_我竟然逼得孩子只能躲進衣櫃裡哭,我們真的要練習跟青春期的孩子好好溝通!」
.
.
現在的小孩都很早熟,很多在國小高年級,也就是5、6年級,就進入所謂的「叛逆期」,也就很難溝通的年紀。(以前多是到了國中才發作的,現在提早了)
.
我覺得現在孩子的生活或社交,一方面比以前更豐富,更精彩,但是另一方面更孤獨,也更寂寞。為什麼有這樣的矛盾的兩極說法呢?因為網路的關係。
.
因為網路的關係,現代孩子好像認識很多人,但知心的人沒有幾個,甚至是「0」!在網路上在群組裡,熱熱鬧鬧,但是回到現實世界,回到自己的房間,就只剩下自己一個人。
.
因為網路的關係,孩子好像什麼都知道,但是實際上都只是知道皮毛。就好像他一天看了上百個短影片,問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個?恐怕也講不出來。
.
簡單的說,網路生活好像讓現代的孩子,生活在虛無的天空中。沒有根,沒有實際感。
.
「我們真的要練習跟青春期的孩子好好溝通!」這是很棒的點。但是,還需要很長期的培養「溝通」的氣氛與管道。現在的父母,可能需要花更多心力在孩子的溝通上。
.
我們家長應該怎麼去瞭解國中生的心呢?具體的建議有哪些?要從哪些方面著手?
.
國中階段的孩子正處於青春期,情緒波動大、心理變化快,家長往往會感到困惑或無從下手。但如果能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家長可以更有效地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建立起信任和支持的橋樑。
.
青春期的孩子渴望被尊重,家長可以通過平等和耐心的溝通,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
你可以這樣試試看:
每天留出時間與孩子聊天,不要只問成績和學習,可以聊一些生活趣事、新聞話題或他們感興趣的事情。
避免用命令式語氣,多用「我想了解你」的語調,比如:「最近學校的活動有沒有什麼讓你覺得有趣的?」
.
國中生開始探索自己的價值觀和個性,這時候家長要尊重他們的選擇與想法,避免過度干涉。
你可以這樣試試看:
接納他們的興趣,比如支持他們喜歡的音樂、運動或偶像文化,這能讓孩子感受到你願意進入他們的世界。
在合理範圍內給予自由和選擇權,比如讓他們自己規劃周末活動。
.
有時候孩子只是需要一個聽眾,而非「問題解決者」。過多的指責或建議,反而可能讓孩子更抗拒交流。
你可以這樣試試看:
當孩子向你傾訴時,不要急著打斷或評論,先認真聆聽,可以點頭或用「嗯,我明白」這類話表達關注。
如果他們情緒激動,可以試著共情,比如:「我知道這對你來說一定很難過。」
.
雖然學業重要,但孩子在國中階段也需要情感支持和生活技能的發展。
你可以這樣試試看:
鼓勵他們參與課外活動,如運動、音樂或志工服務,幫助孩子找到興趣和自信心來源。
討論生活中的小問題,比如怎麼處理人際關係、時間管理等,這些比學科知識更能陪伴孩子成長。
.
青春期的壓力來自學業、同儕關係和自我期待,家長要敏銳地察覺孩子的情緒狀況,並及時給予支持。
你可以這樣試試看:
若孩子表現出明顯的焦慮、退縮或反常行為,可以主動關心,但不要逼問。可以說:「最近看你有些不太開心,想不想聊聊?」
如果問題持續,考慮尋求學校輔導室或專業心理諮詢的幫助。
.
孩子會模仿家長的行為,因此家長的言行舉止非常重要。
你可以這樣試試看:
展現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情緒管理,比如遇到壓力時如何解決問題。
承認自己的錯誤,向孩子表達你也在學習和成長,比如:「我剛剛說的話有點重,對不起。」
.
理解國中生的心理並不容易,但透過平等對話、尊重個體、傾聽需求等方式,家長可以更好地走入孩子的內心。最重要的是,陪伴和信任永遠是建立親子關係的基石。當孩子感受到你的支持,他們自然願意向你敞開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