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的孩子突然開口向我借錢。他說他手邊只有零錢 800 多元,想湊到 1000 元買零股投資。他理所當然地認為,平常我很鼓勵他用多餘的錢來投資,所以這次開口,我應該會答應。然而,這次我卻拒絕了。
「為什麼你會覺得我應該借你錢呢?」我反問他。
這件事讓我想到一個重要的觀念:孩子最需要學的,不是父母的無條件付出,而是明白世上沒有什麼是理所當然的。即便是父母,也並非天生就該為孩子的人生負責。
我告訴孩子:「這個世界,包括你的父母,從來沒有人應當無條件為你付出。就像銀行一樣,銀行借錢是因為它能從利息中獲得收益。銀行不會因為你的需要而虧本,它需要確保雙方的互利。」
這次的拒絕,並非出於吝嗇,而是想藉機教導他兩件事:
當你有求於人時,試著思考如何讓對方也能得益,而不是一味依賴或索取。無論是在人際關係還是未來的職場,這樣的思維都能讓他更有競爭力。
銀行賺錢的核心在於風險與回報的平衡。同樣,投資也是一種對應風險的選擇。這次借錢的情境,正是讓他從「單純想要」轉向「如何說服與協商」的最佳練習。
結果,他開始重新思考該如何「說服」我。他說:「如果爸爸媽媽願意借我錢,我可以幫你們按摩,或者打掃家裡,用勞力來交換。」接著,他又補充:「我會把投資賺到的股息分紅給你們。」當我聽到這句話時,不禁會心一笑。這就是銀行家的思維:用收益回報來說服出資者。
雖然他的本金償還計劃仍是用勞力兌現,但他試圖提出具體的雙贏方案,這份思考與進步,讓我決定答應他的請求。
這件小事讓我深刻體會,教孩子理財,不僅僅是教他如何存錢或投資,而是幫助他理解金錢的本質與人際互動的核心。在這個過程中,他不僅學會了雙贏的重要性,也嘗試用創造價值來解決問題。
孩子的財商不是天生的,而是從一次次拒絕與引導中建立起來的。
父母的角色,不是無條件滿足孩子的需求,而是幫助他們學會用自己的能力去解決問題,進而成為真正的「生活投資家」。
所以,下一次,當孩子向你有求於時,不妨試著拒絕,看看他能提出怎樣的方案。你可能會驚喜於他的成長與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