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眾多「之」字的用法中,有兩個常見的用法,不難處理﹔但即使結構簡單,還是有特殊的語構現象可供發崛。
我們以下列兩個用法作為揭開「之」字語構特徵的序幕。
「之」字普遍用作代詞,而代詞用法又分指代詞和第三人稱代詞兩種用法。「之」字的指代詞用法有下列兩例﹕
Zi1 適莽蒼者三湌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莊子逍遙遊)
Zi2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書經國風周南桃夭)
先處理第一句。
[現代漢語翻譯﹕(… 到郊區去的人,三餐在外,回來肚子還是飽飽的;到百里外的人,要用一整夜時間舂米準備糧食;到千里外的人,要儲備三個月的糧食。) 這兩隻小虫 (蜩與學鳩) 又如何得知哩。]
這個句式並無疑惑之處,可作如下的解析﹕
下一例句 (Zi2) 看似繁雜,實在亦非常簡單。
解析如下﹕
[現代漢語翻譯﹕(桃樹茂盛,花朵鮮艷﹔...) 這個姑娘嫁過門來,定使家庭美滿。]
Zi2.8 的處理建立於「之子於歸」屬 s 的假設上﹔但按不同的觀點,我們也可以說「之子於歸」屬 vn 或 np,但還是基本型。
總之,必須再次強調的有兩點﹕一,上古漢語有太多這類的四字成語,必須好好地研究一下它們的語構型 (應該不止一個﹗)﹔二,由於上古漢語並非建基於主謂語結構,而是建基於論元\函子結構,因此上古漢語的「句子」概念必然異於當今以歐語為主導的一般概念。
__________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