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我是誰?那你又是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Hi,我是你的自由潛水教練龍龍✌🏾
如果你是我的學生這句話一定會在報名表上看見,也是我想要給人一種親切感和專屬感的開場,也將會是你藍色旅程的開場白:

2020年的11月,我取得了SSI Freediving Level 1,從那一刻開始,大海不再只是遙遠的風景,而成為了我的心靈歸屬。自由潛水,對我來說不僅是一項運動,更是一扇通往內心深處與自然連結的大門。在每次屏住呼吸、潛入海水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平靜與自由,那是一種無需言語的對話,是心與海的共鳴。

如果你問我,大海對我來說是什麼?我會告訴你,它是我的朋友、我的老師,也是讓我學會平靜與感恩的地方。當你屏住呼吸,沉入水底,耳邊的聲音慢慢消失,只剩下自己的心跳聲和大海的回應,那種與大海連結的感覺真的會讓人很感動。

這不是浪漫化的描述,而是真正貼近生命本質的感受。

過去幾年,我參與了多場比賽與活動:

• 2021 環太平洋自由潛水泳池賽新人組 🥈第二名
• 2022 幸福盃泳池賽 🥉第三名
• 2023 希薇亞新人盃深度賽 🥈第二名

同時,我也成為雙系統教練(AIDA & Molchanovs),並在2023年受邀擔任DeepWeek Taiwan的教練。這些經歷不僅豐富了我的技術,也加深了我對自由潛水的熱愛。

自由潛水:潛入生命深處的旅程

自由潛水的旅程,其實是一場與自己的對話。每一次屏住呼吸,你都會更清晰地聽到內心的聲音。當你的心跳放慢,雜念褪去,所有注意力集中在當下時,那一刻,你會明白什麼叫真正的平靜。

這種平靜,是一種力量。它提醒我們,不管生活中有多大的壓力和喧囂,只要願意停下來,願意深呼吸,就能在自己的內心找到那片藍色的微光

我常跟學員說,自由潛水並不是要突破極限,而是找到內在的平衡。每次從海裡浮出水面,吸入第一口氣,我都感受到自己彷彿重生了,帶著一份全新的理解和勇氣,回到陸地的生活。我記得第一次潛到10米深的時候,陽光從水面穿透下來,像一束束溫暖的光芒灑在海底。那瞬間,我的眼眶濕了,不是因為害怕,而是因為大海的美麗震撼了我的心靈。這份震撼,讓我決定不僅要潛入它,更要守護它。

保育的使命:從感動到行動

作為潛水教練,我有幸帶著許多人第一次進入海洋,看著他們因為魚群、珊瑚、光影、大海而露出笑容,是值得開心的事情。但作為一個長期觀察者,我也看到了大海的傷痛:漂浮的塑膠袋、沉默的珊瑚白化、越來越稀少的魚群……

這些畫面讓我開始思考:如果大海能帶給我們那麼多的療癒與美好,我們是不是也應該為它做些什麼?

自由潛水讓我看到了海洋的美麗,但它同時也讓我目睹了大海的傷痕。

2024年,我參與了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的比賽,並榮幸地獲得成人組「原創影音創新獎」優勝。這份榮譽不僅是對我努力的肯定,更是一種提醒:我們需要用更多創新的方式喚起大家對海洋的關注,讓更多人加入保護的行列。

這就是我創立「藍色微光 Azure Glimmer」的原因。我希望用文字與影像,讓更多人看到海洋的美,也了解它的脆弱。

基隆東北角:在大海與陸地之間,找到共鳴

潮境公園是我12歲時的遊樂場,那時的我們和同學衣服脫了就直接跳下海,而沿途的風景也充滿了我和家人的回憶,東北角是我與海第一次認識的地方,因此產生共鳴。在這裡擁有壯麗的地形與豐富的海洋生態,所以我希望推動海洋保育從這裡開始,東北角也是非常多潛水者的天堂。在這裡,我見證了許多學員第一次潛入海洋的感動,也見證了許多人因為這片海洋而立下守護的承諾。

有人問過我:你這樣做,真的能改變什麼嗎?
我的回答是:每一個改變,都能讓世界多一點希望,換個心態,不要想要改變什麼,是我能為這大海做些什麼?

從減少使用塑膠,到參與淨灘行動,再到支持保育計畫,每一個小小的行動都能為海洋帶來改變。我相信,只要我們一起努力,下一代也能和我們一樣,潛入那片湛藍,探索生命的源頭。

我們能做些什麼?你的第一步,也可以從自由潛水開始

自由潛水不只是冒險,而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與自然對話的方式。我希望透過我的教學,讓更多人感受到這份純粹的快樂,同時也讓大家明白,保護海洋不只是潛水者的責任,而是我們每個人的使命。

單純地潛入海水,去感受它的美好,愛上它,自然就會想守護它。

當越來越多人願意付出行動,這份愛就會像漣漪一樣,傳遞出去。

大海給我們的,不只是探索的快樂,更是與自我和解的勇氣。你可能沒有發現,其實每個人都能從大海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也許是一種突破,也許是一種放下,也許僅僅是一種與當下連結的幸福感。

讓我們一起,用心守護海洋,讓這片藍色星球繼續溫暖更多人的靈魂。

raw-image

現在的我是誰?那你又是誰?
五年前的我什麼都不是,但現在的我很清楚知道我是誰我在做什麼,
如果你也想改變,希望你不要放棄,因為現在的我依然繼續往目標前進,希望未來五年後的我也會和今天的我說聲,曾龍生,你真棒!


曾龍生|藍色微光

自由潛水教練|海洋保育推動者

自由潛水報名表

「藍色微光」帶有深刻的象徵意義,尤其是對於熱愛海洋的人來說,這個名稱不僅僅是一種視覺的描述,更是精神層面的呼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藍色微光 Azure Glimmer」不僅是部落格的名稱,更象徵著自由潛水與海洋保育的心靈呼應。這個名字寄託了對海洋的熱愛與對自然美的敬畏,傳遞出探索深海與守護自然的生活態度。通過這個部落格,希望能夠與讀者分享海洋的神祕與寧靜,並引發關於環保與生態珍惜的共鳴。
「藍色微光 Azure Glimmer」不僅是部落格的名稱,更象徵著自由潛水與海洋保育的心靈呼應。這個名字寄託了對海洋的熱愛與對自然美的敬畏,傳遞出探索深海與守護自然的生活態度。通過這個部落格,希望能夠與讀者分享海洋的神祕與寧靜,並引發關於環保與生態珍惜的共鳴。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身為一名提倡讀萬卷書同行萬里路一樣重要的格友,以往於外出時總是習慣隨身攜帶幾本書,一來是出於自勉的心理,期待自己能把握住空檔閱讀,再者是出於喜歡換口味的閱讀風格,讀累了、換個內容又可以繼續投身於書海;隨著年齡的增長與體力的衰退,逐漸變得討厭攜帶重物,當然這些都是藉口,抱著「上網動動手指查詢、chat
這篇超完整的7天6夜北越自由行攻略,涵蓋河內、下龍灣、陸龍灣精華景點、美食與特色活動,提供行前準備、Google地圖懶人包、詳細行程規劃、總花費及購票連結,讓你輕鬆規劃深度北越之旅!
大家好~我是蘆薈,歡迎來到我的方格子! 之前在 Threads 上分享過如何利用網路資源自學鉤針,因為有字數限制,所以只能概略說明。從這篇開始,我會陸續推出一系列詳細文章,帶大家一起進入鉤針的世界! 毛線挑選重點 鉤針挑選重點
其實女生大概都喜歡風格時尚之類的,只是從一個專注練琴關在琴房的書呆子到磨練出自己適合的風格和造型,漸漸的發現每一件事情要從無到有慢慢地在每一次演每一次活動的紀錄之中,慢慢地修改找尋適合自己的風格,也是個人內在的形塑、氣質、每一個單品透露出用品本人的性格,都在無形的地方,慢慢的成為人生的一部分
身為一名提倡讀萬卷書同行萬里路一樣重要的格友,以往於外出時總是習慣隨身攜帶幾本書,一來是出於自勉的心理,期待自己能把握住空檔閱讀,再者是出於喜歡換口味的閱讀風格,讀累了、換個內容又可以繼續投身於書海;隨著年齡的增長與體力的衰退,逐漸變得討厭攜帶重物,當然這些都是藉口,抱著「上網動動手指查詢、chat
這篇超完整的7天6夜北越自由行攻略,涵蓋河內、下龍灣、陸龍灣精華景點、美食與特色活動,提供行前準備、Google地圖懶人包、詳細行程規劃、總花費及購票連結,讓你輕鬆規劃深度北越之旅!
大家好~我是蘆薈,歡迎來到我的方格子! 之前在 Threads 上分享過如何利用網路資源自學鉤針,因為有字數限制,所以只能概略說明。從這篇開始,我會陸續推出一系列詳細文章,帶大家一起進入鉤針的世界! 毛線挑選重點 鉤針挑選重點
其實女生大概都喜歡風格時尚之類的,只是從一個專注練琴關在琴房的書呆子到磨練出自己適合的風格和造型,漸漸的發現每一件事情要從無到有慢慢地在每一次演每一次活動的紀錄之中,慢慢地修改找尋適合自己的風格,也是個人內在的形塑、氣質、每一個單品透露出用品本人的性格,都在無形的地方,慢慢的成為人生的一部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沒什麼特別的原因,純粹因為我從小就很會流汗,體育課時唯有待在泳池才不顯得狼狽,加上小學體育課我所有項目都不行,跑步慢吞吞、打球被球打,只有游泳我能贏過其他人,因為我漂得起來,又會換氣。但是在泳池來回打水畢竟是都市小孩的親水體驗,離真正的「會游泳」還有好大一段距離。
離職之前,去了一趟蘭嶼 我很喜歡蘭嶼,即使物價很貴 期待了很久的深潛我竟然不敢下去 教練問我說:你是不是壓力太大... 當下淚水就奪門而出...(我嚇到) 幸好全身濕,別人分不清楚那是海水還是淚水 隔天早晨看到緩緩升起的日出 再仔細想想自己上班的生活 被鳥事硬生生的磨掉光采 活
Thumbnail
潛水教練說:經過潛水考證的訓練,你會更了解自己喜不喜歡這件事。有些人拿到後,很確定自己喜歡而經常潛水;但也遇過,拿到證照後反而確定自己無法而放棄的。 你不理解,又如何評論喜不喜歡?只有去嘗試了,你才能大聲說,你要不要!
Thumbnail
安安靜靜的聽著浪潮吹著海風 想象著湛藍的海中 是什麽樣的世界 原本以爲適應陸地的我會懼怕海中的寧靜 誰知道 是我無知,不給自己機會去探索 是不會知道身體器官的奧妙 在海裏 人的感官被無限放大 身體與自然的調節 是那麽的微妙 這一切 從我裸辭后去了刁曼島考取潛水執照開始 我對海里的認知才慢慢
所以開始想像開始學游泳的時候 練習把自己交給水的浮力,相信它會托著我 回想起正念冥想時老師常說 「把身體重量交給大地」 因為害怕 不安 恐懼的掙扎焦躁 在開始有意識與自己對話後 沉靜了
Thumbnail
夏天到了,令人心情悸動又澎湃的季節,每到夏天,我要去海邊(有夠老派)。我很喜歡大海,喜歡到希望全身浸泡在海裡的我,還考了水肺潛水證照。 回想第一次在沖繩觀光潛水,一試就上癮,難忘當時美麗的海底世界,以及在水中優游的感覺,為了自由地在海中漫遊,與一探更深的海中美景,回台之後,立刻報名潛水考照課程
Thumbnail
每個人的人生就像游泳一樣,自己跟自己競賽,有些人很厲害,很快完成了階段性的泳池,不斷朝著下個階段泳道游泳,有些人遲遲學不會游泳,每天在水上載浮載沉。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沒什麼特別的原因,純粹因為我從小就很會流汗,體育課時唯有待在泳池才不顯得狼狽,加上小學體育課我所有項目都不行,跑步慢吞吞、打球被球打,只有游泳我能贏過其他人,因為我漂得起來,又會換氣。但是在泳池來回打水畢竟是都市小孩的親水體驗,離真正的「會游泳」還有好大一段距離。
離職之前,去了一趟蘭嶼 我很喜歡蘭嶼,即使物價很貴 期待了很久的深潛我竟然不敢下去 教練問我說:你是不是壓力太大... 當下淚水就奪門而出...(我嚇到) 幸好全身濕,別人分不清楚那是海水還是淚水 隔天早晨看到緩緩升起的日出 再仔細想想自己上班的生活 被鳥事硬生生的磨掉光采 活
Thumbnail
潛水教練說:經過潛水考證的訓練,你會更了解自己喜不喜歡這件事。有些人拿到後,很確定自己喜歡而經常潛水;但也遇過,拿到證照後反而確定自己無法而放棄的。 你不理解,又如何評論喜不喜歡?只有去嘗試了,你才能大聲說,你要不要!
Thumbnail
安安靜靜的聽著浪潮吹著海風 想象著湛藍的海中 是什麽樣的世界 原本以爲適應陸地的我會懼怕海中的寧靜 誰知道 是我無知,不給自己機會去探索 是不會知道身體器官的奧妙 在海裏 人的感官被無限放大 身體與自然的調節 是那麽的微妙 這一切 從我裸辭后去了刁曼島考取潛水執照開始 我對海里的認知才慢慢
所以開始想像開始學游泳的時候 練習把自己交給水的浮力,相信它會托著我 回想起正念冥想時老師常說 「把身體重量交給大地」 因為害怕 不安 恐懼的掙扎焦躁 在開始有意識與自己對話後 沉靜了
Thumbnail
夏天到了,令人心情悸動又澎湃的季節,每到夏天,我要去海邊(有夠老派)。我很喜歡大海,喜歡到希望全身浸泡在海裡的我,還考了水肺潛水證照。 回想第一次在沖繩觀光潛水,一試就上癮,難忘當時美麗的海底世界,以及在水中優游的感覺,為了自由地在海中漫遊,與一探更深的海中美景,回台之後,立刻報名潛水考照課程
Thumbnail
每個人的人生就像游泳一樣,自己跟自己競賽,有些人很厲害,很快完成了階段性的泳池,不斷朝著下個階段泳道游泳,有些人遲遲學不會游泳,每天在水上載浮載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