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啟,Pat和Angie在城門水塘恬靜漫步,肢體語言已顯露人物個性(其中側面):一個自信從容,一個窈窕淑女。
行山途中,Angie隨性拈花惹草流露出快活自在心情,最是好看。一位年近七旬長者,不靠化粧,全無醫美,卻仍有活潑少女氣色,這份境界令多少平庸女人求而不得?
Pat有另一種氣定神閒。留意到Angie動靜的她只是微微一笑,然後靠近對方,是沉穩持重的護花使者。兩人並肩而行。而後Pat感到疲累...似乎有不詳預兆😔。之前所有一切:恬靜、悠閒、快活、幸福,都將被打破。從今以後,只剩Angie繼續往前。
電影透過兩個人的互動,從私密的家庭日常到出門行街市,逐層展示出比開場一幕更加多面立體的角色性格。
影片開頭,觀眾看到早已起身、細緻耐心的Angie,和剛瞓醒、更加隨心率性的Pat一齊協作沖茶。然後兩人於露台佈置燈籠、梳妝台前搽面霜,演員接二連三即興協作,上演沒有配樂的雙人舞。
當兩個人出門之後,Pat牽起Angie的手,又再做回護花使者,Angie也流露出快活神情。鏡頭刻意半遮半掩,兩人在大廈門口的互動細節需要觀眾二刷時細心感受。
由《周處除三害》導演黃精甫操刀的《從今以後》預告片十分出色,其中一幕令人印象深刻:
Pat興沖沖問:「要不要薑?」
Angie攔住她:「屋企有」。
一外揚一內歛,兩個沒有過分雕琢痕跡的人物構成鮮明對比,卻又相得益彰。
《花店》更加著力鋪寫人物性格。鮮明且互補的個性令觀眾相信她們彼此適合對方,具備構築穩定情侶關係的基礎。
編劇首先借花店店主之間對話暗示主角的同志身份,並寫出這群體面對的艱難抉擇(家人反對、無兒無女、經濟條件大概率不如男性等)。兩個女人一齊,除非理由充分,否則一旦離開封閉環境 (例如學校或任何缺乏labour liquidity的工作環境),撇除利益考量(如其中一個女人一開始就足夠優越,能為另一方提供工作晉升機會或物質利益),獨立平等的兩個個體較難維持長久關係,更遑論電影中生死不渝的愛情。
兩位主角在鏡頭前的位置一前一後:Pat跟店主談笑風生,Angie則在她背後笑吟吟對花束精挑細選,始終沒決定買。Pat看似不曾細心賞花,卻在Angie嬌嗔提醒她做生意蝕本風險的時候即刻轉移話題: 為Angie買花。
這場戲也將兩個角色的個性表達出來:一個喜歡冒險,幹勁十足;一個耐心謹慎,慢條斯理。 一個是活躍外向性情中人,善於跟人打交道;另一個在背後細緻觀察全局,必要時會不斷提點對方。編劇不單止寫出兩種互補個性,更揭示她倆能粘合在一起的相處之道。Angie對Pat多數時間都有一絲不易覺察的嬌嗔意味,嘴上總愛數落她,用的卻是撒嬌的神態語氣。 在外人面前,這對Couple真是match得天衣無縫,讓人從世俗角度見到:有怎樣個性的兩個角色,即使需要克服種種不利因素也會願意生活在一起,因為從理性角度利大於弊。領會這一點之後,花店內暗中湧動的感性:Pat和Angie為對方買花的平實愛意,Pat離開之後Angie在花店外的黯然神傷,也就真的變得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