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多元產品結構以及定價策略有效嗎?奢牌這樣做不會自貶品牌價值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全身上下都LV的消費者

全身上下都LV的消費者

LV會爆炸式的賺錢絕對不是只單靠流量策略,還有一個重點使力的關鍵,那就是豐富產品結構。企業管理學者Stephen P. Robbins本身曾經提及,公司在規劃產品研發策略時,需力求種類的豐富性,以迎合不斷變換的消費者需求,並擴大各種交易可能性,滿足各類型消費者所需。這講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卻很難。簡單來說,你一間公司若只賣兩三個產品,除非你真的是做到業內壟斷以及無人能敵,基本上過不久就會有其他競品對你致敬,推出更好、更便宜的競品還吞噬你的市場。因此,為什麼要一直做新品,目的就在這邊,除了迎合跟滿足消費者的新鮮感與選擇性,更重要的是在各個品類的版圖上趕快去插旗,以免之後沒位置。你可能會發出疑問,這種一直出新品是快速消費品(FMCG)才需要做的事吧?其實不是,千萬要記住現在已經是網路與電商高度發展的年代了,消費者想買什麼東西基本不用花太多錢,輕輕鬆鬆都能拿到。這是一種「速度經濟學」的反噬,消費者只會希望你快還要更快,不管你是奢侈品、耐久財還是快消品,消費者就是要不斷地看到你出新的東西,因為出新品會讓他們感到新鮮,對於感官刺激上會有愉悅的作用。


是故,奢侈品能不發展全品類的版圖嗎?目前來看,LV擁抱廣大產品線的策略是成功的。LV在1854年是一卡皮箱起家,1997年才找來小帥哥Mark Jacobs當成衣創意總監。這跟高訂基因的奢牌有著很大的區別,LV的時裝是很後期的事了,所以他沒有什麼品牌遺產包袱需要扛,也不用去對過去的品牌基因致上最崇高的敬意。所以,你可能會覺得LV有些款式不像老牌奢牌,甚至帶點潮,具有街頭跟年輕感。慢慢的,LV開始發展腕錶、珠寶、香氛、家居等,2023年還推出嬰兒系列。透過多元化的品類發展企圖心,你可以知道LV的目的就是要滲透你的所有生活空間,打造你使用LV全品類的儀式感與氛圍。


2022年,LV除了進入200億歐元俱樂部外,當然產品也做了調整,但該牌本身的漲價策略是有分類型的。除了部分包袋價格飛升外,有些專門當作帶路雞的小物,或者用來拓展新客群的見面禮,價格依舊不動,主要就是用來和消費者交朋友的。這些精準的產品分類,以及定價策略並沒有犧牲他的品牌價值,反而和他的年輕化品牌策略以及流量經濟搭配天衣無縫,很多年輕沒摳摳的小朋友看到偶像代言LV,都會買LV的入門物件當作支持。價格策略在各種管理學教科書上都會教你要像LV那樣做,這是最基本的,但奢牌本身就比較特殊,因為他有稀缺性跟排他性,目前看來按照教科書老師教的方法做執行的奢牌,大概就只有LV做的最成功,業績漲到不要不要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周炫・無意識的囈語
1會員
78內容數
曾在時尚與傳播產業打混, 回顧過去光怪陸離的人生, 感嘆自己何其幸運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第一本書是濃縮我任時尚編輯時所見, 將不定時隨意發表。
2024/11/23
經過過去曾經在一起搭檔的范倫鐵諾雙人組設計師Pierpaolo Piccioli與Maria Grazia Chiurik的PK賽後,兩人拆夥後網上的確曾經一面倒的大讚Pierpaolo贏過Maria,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2024/11/23
經過過去曾經在一起搭檔的范倫鐵諾雙人組設計師Pierpaolo Piccioli與Maria Grazia Chiurik的PK賽後,兩人拆夥後網上的確曾經一面倒的大讚Pierpaolo贏過Maria,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2024/11/23
這麼說好了,小組作業總是平分秋色,彼此都需顧念同事情誼,禮貌性的不讓鎂光燈全部聚焦在一個人身上,而是雨露均霑式的將這份榮耀分散出去。
2024/11/23
這麼說好了,小組作業總是平分秋色,彼此都需顧念同事情誼,禮貌性的不讓鎂光燈全部聚焦在一個人身上,而是雨露均霑式的將這份榮耀分散出去。
2024/11/23
從Valentino鉚釘高跟鞋來看,這雙微搖滾元素的爆款因其大膽風格而與高定基因的范倫鐵諾過去仙氣飄飄的時裝元素衝撞,加上Pierpaolo Piccioli和Maria Grazia Chiurik兩位設計師成功對該元素做了轉化,讓這股叛逆風氣產生了少有的高定感。
2024/11/23
從Valentino鉚釘高跟鞋來看,這雙微搖滾元素的爆款因其大膽風格而與高定基因的范倫鐵諾過去仙氣飄飄的時裝元素衝撞,加上Pierpaolo Piccioli和Maria Grazia Chiurik兩位設計師成功對該元素做了轉化,讓這股叛逆風氣產生了少有的高定感。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本文探討品牌經營的三大關鍵層次:策略性規劃、功能性規劃和操作性規劃,並深入分析每個層次的關鍵要素,例如市場定位、商業模式、產品開發、行銷溝通、KPI管理、數位轉型等。成功的新創品牌建立於這三個層面的完美整合,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建立持久影響力。
Thumbnail
本文探討品牌經營的三大關鍵層次:策略性規劃、功能性規劃和操作性規劃,並深入分析每個層次的關鍵要素,例如市場定位、商業模式、產品開發、行銷溝通、KPI管理、數位轉型等。成功的新創品牌建立於這三個層面的完美整合,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建立持久影響力。
Thumbnail
本文淺談低成本創業中行銷與產品品質的關聯性。無論是許多新創企業在行銷上大力投入卻忽視產品品質,或是實體店面與網路商店在流量與轉換率的考量中,均提醒創業者需重視順序。高流量加上高轉換率才能實現商業成功,良好的產品品質才能保證顧客回購,避免負評的影響,確保企業長期穩定發展。
Thumbnail
本文淺談低成本創業中行銷與產品品質的關聯性。無論是許多新創企業在行銷上大力投入卻忽視產品品質,或是實體店面與網路商店在流量與轉換率的考量中,均提醒創業者需重視順序。高流量加上高轉換率才能實現商業成功,良好的產品品質才能保證顧客回購,避免負評的影響,確保企業長期穩定發展。
Thumbnail
商業的基本邏輯是相通的,但各種不同的要素產生了千變萬化的組合,也足以造成新創 企業99%的失敗以及1%的成功。 想想看,提高價值、降低價格以及彈性調整價格哪種適合你呢? 為了讓受眾感到物超所值,可以怎麼做呢?
Thumbnail
商業的基本邏輯是相通的,但各種不同的要素產生了千變萬化的組合,也足以造成新創 企業99%的失敗以及1%的成功。 想想看,提高價值、降低價格以及彈性調整價格哪種適合你呢? 為了讓受眾感到物超所值,可以怎麼做呢?
Thumbnail
527|用戶塑造的品牌價值|奢侈品策略|The Luxury Strategy ​ 奢侈品對於整個社會的意義,傳遞的不僅僅是社會標籤,更是一種精神象徵。 ​ 單就以奢侈品的打造,如果只是為了鑑別階層所創造,最後流行的範圍也僅限於特定圈層,所以奢侈品的操作策略,就需要創造一個開口,這個開口是讓人們看到
Thumbnail
527|用戶塑造的品牌價值|奢侈品策略|The Luxury Strategy ​ 奢侈品對於整個社會的意義,傳遞的不僅僅是社會標籤,更是一種精神象徵。 ​ 單就以奢侈品的打造,如果只是為了鑑別階層所創造,最後流行的範圍也僅限於特定圈層,所以奢侈品的操作策略,就需要創造一個開口,這個開口是讓人們看到
Thumbnail
  現在這個世代說到價值的翻倍再翻倍,擁有這個能力的除了股票期貨虛擬貨幣外,風險較低的就是打造個人品牌了,同樣都是皮包,掛上LV、愛馬仕的LOGO,價格直接多好幾個0,因此可見品牌的威力。   不僅是奢侈品,生活上到處可見品牌的蹤跡,從食品、運動用品、3C產品,只要能夠擁有響亮成功的品牌名聲,獲利都
Thumbnail
  現在這個世代說到價值的翻倍再翻倍,擁有這個能力的除了股票期貨虛擬貨幣外,風險較低的就是打造個人品牌了,同樣都是皮包,掛上LV、愛馬仕的LOGO,價格直接多好幾個0,因此可見品牌的威力。   不僅是奢侈品,生活上到處可見品牌的蹤跡,從食品、運動用品、3C產品,只要能夠擁有響亮成功的品牌名聲,獲利都
Thumbnail
高效行銷的秘密就在於如何讓消費者願意花更多的錢去購買你的產品。 有人會問,如何才能把一個五塊錢的碗賣到五萬塊呢?很多廣告專家都在不斷地嘗試各種炫技,但實際上,這只是不同的思考邏輯。 從根本上來說,如果你想要提高產品的銷售價值,就必須先確保產品本身是有價值的。這就是商業邏輯的關鍵所在。 如果你只是想通
Thumbnail
高效行銷的秘密就在於如何讓消費者願意花更多的錢去購買你的產品。 有人會問,如何才能把一個五塊錢的碗賣到五萬塊呢?很多廣告專家都在不斷地嘗試各種炫技,但實際上,這只是不同的思考邏輯。 從根本上來說,如果你想要提高產品的銷售價值,就必須先確保產品本身是有價值的。這就是商業邏輯的關鍵所在。 如果你只是想通
Thumbnail
做品牌與銷售,大多數人把重心放在行銷上,能得到越多的流量、越多的網路互動就是成功的曝光。但要能夠達到轉換的目的,除了流量之外,自身的品牌與產品實力需要有一定的強度才會有效,相信很多做行銷的同行都有過這種經驗,為什麼相同的模式,無法創造跟其他品牌一樣的效果。
Thumbnail
做品牌與銷售,大多數人把重心放在行銷上,能得到越多的流量、越多的網路互動就是成功的曝光。但要能夠達到轉換的目的,除了流量之外,自身的品牌與產品實力需要有一定的強度才會有效,相信很多做行銷的同行都有過這種經驗,為什麼相同的模式,無法創造跟其他品牌一樣的效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