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 北辰國小,1927|彰化北港|太空風格小學|武德宮附近小學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北辰國小的校門相當有造型,那天就單純個經過,但這樣一瞥見太空梭和飛碟,馬上就停車觀賞,對!對面就有停車場。


右邊是警衛室,大門雙進,大小門以短飾牆隔開,但是牆高和門同高,所以並不是那樣截然;左柱的飛碟塔相當獨特,四柱鋼管撐起飛翔的飛碟,當然你也可以當它是飛碟騰空時的氣流,雖然他堅持飛碟不會有起飛氣流,對應入門後的太空梭,門面非常亮眼。


raw-image


學校有日據時期的宿舍群,不過多是年久失修破敗,雖然已經公告為縣內古蹟建築,但是未見有要維護或是修護的消息。學校成立初始為北港女子公學校,後來才改名為宮前公學校,這種以「宮前」為名的,乃後方有神社而名。

校地面積4.1公頃多,非常的大,娃口近千38班,是北港最大規模學校。

校區也和其他學校不同的配置,操場在整個校廓的中心,兩旁呈現「非」字的排列校舍,附近有運動公園、圖書館、文化中心等文教設施,環境相當優雅。


raw-image

學校校舍以操場為中心,排列兩旁呈「非」字;武德宮在學校西北方。

話說那日是帶家大人去武德上香,因為導航讓我順路了學校。這廟宇氣派非凡、香火鼎盛,停車方便。雖然是平日,但是香客眾集,因為這是一所財神廟,香煙裊裊,供品滿桌,看每個求財的虔誠,和我賞校門的表情相當的不同,所謂人各有志。

我當然也拈香求禱:

眾財神啊,可否給我個頭彩啊,我當是要興學辦校,可知我多想買座廢校,來好好辦學呢!

這樣一巡上香後,他悄悄在我耳邊道:

我知道你拜神求什麼!

那小子一臉慧黠模樣,一臉狡詐的笑,挺欠揍的。

啥?你又知道?我說。

當然!他笑笑說:你求的不就是得一筆橫財讓你去教育小孩?

哇!我真是服了他。他一轉認真回我說:你都說過千百回了,全家都嘛知道!

哈哈!



@彰化北港,成功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laralk Chung的沙龍
119會員
851內容數
旅行和吃吃的囈語,走走是目的,吃吃是陪語
Claralk Chu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隔日起個大早,一路驅車往裡正角過去,想看日出。 裡正角是澎湖湖西鄉的最東側,我想在這邊留下觀日出的腳印。一大早天未亮,依據地圖204縣道開到底就可以到達目的,路上很順,我不敢開快車,這邊測速照相警報響個不停,原先以為可以把車子直接開到海邊,但是在「日軍登陸紀念碑」後已是縣道終點,路標牌顯示右邊
Thumbnail
2024/12/31
隔日起個大早,一路驅車往裡正角過去,想看日出。 裡正角是澎湖湖西鄉的最東側,我想在這邊留下觀日出的腳印。一大早天未亮,依據地圖204縣道開到底就可以到達目的,路上很順,我不敢開快車,這邊測速照相警報響個不停,原先以為可以把車子直接開到海邊,但是在「日軍登陸紀念碑」後已是縣道終點,路標牌顯示右邊
Thumbnail
2024/12/29
旅行,有時是沒目的就會有目的。 那天我們剛越過曾文溪西港大橋,才入西港時突然想起之前有規劃要去麻豆。遂轉173市道,一面請他幫忙看看沿途有啥小學? 一車子頓時一同哀鳴: 「唉啊!又是無盡的小學之旅......」 他查了地圖跟我說前方有後營、松林、紀安、安業、培文等校: 「你好像去過好幾所了
Thumbnail
2024/12/29
旅行,有時是沒目的就會有目的。 那天我們剛越過曾文溪西港大橋,才入西港時突然想起之前有規劃要去麻豆。遂轉173市道,一面請他幫忙看看沿途有啥小學? 一車子頓時一同哀鳴: 「唉啊!又是無盡的小學之旅......」 他查了地圖跟我說前方有後營、松林、紀安、安業、培文等校: 「你好像去過好幾所了
Thumbnail
2024/12/28
我喜歡色彩鮮艷、配色大膽的學校門面,其實,若是可以的話,我希望整個校園就是五彩繽紛,嗯,七彩斑斕更棒。 這樣娃們從小接受到豐富的色彩境教,一定可以讓我們的都市更有活力,就像是高第的建築作品那般。 豐年小的校門讓我駐足許久,簡單的三柱配牆,柱體粗獷的用方磚堆砌,但是用上鮮明、飽滿的黃,配以基底
Thumbnail
2024/12/28
我喜歡色彩鮮艷、配色大膽的學校門面,其實,若是可以的話,我希望整個校園就是五彩繽紛,嗯,七彩斑斕更棒。 這樣娃們從小接受到豐富的色彩境教,一定可以讓我們的都市更有活力,就像是高第的建築作品那般。 豐年小的校門讓我駐足許久,簡單的三柱配牆,柱體粗獷的用方磚堆砌,但是用上鮮明、飽滿的黃,配以基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浪漫台3線來到土城,發現學校就在附近,二話不說轉過去。 一開始找到的是金城路的門,拍照時怎麼看都覺得眼前這雙水泥柱門不似「人君」,攔了從門奔出的路人甲得知要繞到另一邊的興城路才是正門。一字之差,馬涼馮京,亂是可惱可笑。 學校很大,有3.2公頃,是土城七小最大校地面積者,娃口不少,兩千多娃84
Thumbnail
浪漫台3線來到土城,發現學校就在附近,二話不說轉過去。 一開始找到的是金城路的門,拍照時怎麼看都覺得眼前這雙水泥柱門不似「人君」,攔了從門奔出的路人甲得知要繞到另一邊的興城路才是正門。一字之差,馬涼馮京,亂是可惱可笑。 學校很大,有3.2公頃,是土城七小最大校地面積者,娃口不少,兩千多娃84
Thumbnail
位於台南東門城邊的轉角,小學一年級到三年級的通學路上,如果走小巷,穿過一棟兩層樓、傳說頂樓還有游泳池的別墅,可以快一點抵達學校,但是走大馬路,可以經過轉角一間鞋店,鞋店櫥窗內,有一雙漂亮的紅格子布鞋,每天上下學,我都會刻意繞道鞋店,期待母親答應讓我買那雙鞋之前,都不會有人把鞋買走。
Thumbnail
位於台南東門城邊的轉角,小學一年級到三年級的通學路上,如果走小巷,穿過一棟兩層樓、傳說頂樓還有游泳池的別墅,可以快一點抵達學校,但是走大馬路,可以經過轉角一間鞋店,鞋店櫥窗內,有一雙漂亮的紅格子布鞋,每天上下學,我都會刻意繞道鞋店,期待母親答應讓我買那雙鞋之前,都不會有人把鞋買走。
Thumbnail
#095大元國小 1996 .. 離開興大康橋,真的就是「再別康橋」了,因為這是第二次來這邊散策。 我們從台3轉德芳南路準備上台74快速往霧峰,在上快道前看到這校舍掛滿布條、充滿花俏門面的學校,真是讓我笑到彎腰。 連校名「大智無疆凌雲志,元良守真棟樑材」對聯也五彩繽紛。這門面根本無須看校門,
Thumbnail
#095大元國小 1996 .. 離開興大康橋,真的就是「再別康橋」了,因為這是第二次來這邊散策。 我們從台3轉德芳南路準備上台74快速往霧峰,在上快道前看到這校舍掛滿布條、充滿花俏門面的學校,真是讓我笑到彎腰。 連校名「大智無疆凌雲志,元良守真棟樑材」對聯也五彩繽紛。這門面根本無須看校門,
Thumbnail
#093 潭墘國小 1947-2023(廢) .. 離開永光國小後馬上往東朝這次的主角--潭墘國小前進。 導航引導我的路是最短的路程,約6.5公里,這路先往南經過下牛稠村之後直奔堤防旁邊的小路往東,堤防外就是濁水溪,這一路的風景就是右邊堤防、左邊田地,田地裡種的農作多樣,不過多半是雜糧類的,甚至
Thumbnail
#093 潭墘國小 1947-2023(廢) .. 離開永光國小後馬上往東朝這次的主角--潭墘國小前進。 導航引導我的路是最短的路程,約6.5公里,這路先往南經過下牛稠村之後直奔堤防旁邊的小路往東,堤防外就是濁水溪,這一路的風景就是右邊堤防、左邊田地,田地裡種的農作多樣,不過多半是雜糧類的,甚至
Thumbnail
2022年的暑假到來時,自己雄中鐵道社社師的身分也隨之結束,不過這陣子總會想知道大家的近況。直到2023年2月,趁著午後拍社團畢業照的安排,我再次前往學校探訪他們。
Thumbnail
2022年的暑假到來時,自己雄中鐵道社社師的身分也隨之結束,不過這陣子總會想知道大家的近況。直到2023年2月,趁著午後拍社團畢業照的安排,我再次前往學校探訪他們。
Thumbnail
景001/ 永春國小 我不是特意想到城堡當屠龍騎士拯救公主的。 沒有,我連屠龍的寶劍都沒有! 真的,我只是逆旅過客...... .. 是的,要不是文心南三路給喀思口大排長龍的車陣給堵著了,我也不會違逆導航轉彎到永春東路。 這一轉,城堡剎地佔據我的兩眼,那時,握著方向盤的手,給震撼到而微微發抖,若真的
Thumbnail
景001/ 永春國小 我不是特意想到城堡當屠龍騎士拯救公主的。 沒有,我連屠龍的寶劍都沒有! 真的,我只是逆旅過客...... .. 是的,要不是文心南三路給喀思口大排長龍的車陣給堵著了,我也不會違逆導航轉彎到永春東路。 這一轉,城堡剎地佔據我的兩眼,那時,握著方向盤的手,給震撼到而微微發抖,若真的
Thumbnail
古代人們安家落戶辛苦經營後,修築城牆防護天災人禍,有了城門和城樓,方便了進出交通和瞭望守衛。若干年後,卻成為都市發展和交通的障礙,城牆拆除改成陽關大道,城門僥倖留下,也只能成為歷史的回憶。
Thumbnail
古代人們安家落戶辛苦經營後,修築城牆防護天災人禍,有了城門和城樓,方便了進出交通和瞭望守衛。若干年後,卻成為都市發展和交通的障礙,城牆拆除改成陽關大道,城門僥倖留下,也只能成為歷史的回憶。
Thumbnail
相信提到中山捷運站,大家一定想到是逛街的好所在, 但你們知道這附近的建築都充滿著歷史嗎~ 臺北當代藝術館、臺北光點、線形公園、中山藏藝所 跟著黃啟清老師及李麗卿老師走讀,才發現這些建築背後的歷史。
Thumbnail
相信提到中山捷運站,大家一定想到是逛街的好所在, 但你們知道這附近的建築都充滿著歷史嗎~ 臺北當代藝術館、臺北光點、線形公園、中山藏藝所 跟著黃啟清老師及李麗卿老師走讀,才發現這些建築背後的歷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