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換禮物的尷尬黑歷史

交換禮物的尷尬黑歷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從我有記憶以來,參加過的交換禮物活動都非常尷尬。

 

交換禮物這種以不特定對象來思考該送什麼禮物的活動,總是讓我很困擾,更不用說再加上預算限制,最後買到的東西往往是連自己也不一定想收到的禮物。



高中聖誕節時班上舉辦交換禮物活動,禮物價格上限為 150 元,但 150 元到底能買什麼?進行方法是全班每個人先抽籤,抽到的人就是你送禮物的對象。

 

我記得最後好像買了一本超薄的繪本,但覺得這個禮物真的很微妙,因為收到的人不一定喜歡閱讀,還疑似一開始就被收禮人發現是我要送他 (抽籤抽到我的座位時只剩三支,結果我抽到坐我前面那個人),真的很尷尬,因為跟他不熟。

 

交換禮物有不同的進行方式,如果是在一群很熟的朋友之間舉辦那還好處理,至少對每個人的喜好大致可以掌握,即使事先不知道要送誰影響可能也不大。

 

但這種全班同學舉辦交換禮物的情況,即使知道對象是誰,我跟對方卻根本不熟,事先知道對方身分真的有幫助嗎?而且還被發現,現在回想起來還是很糗,這種時候交換禮物豈不是就變成對個人品味的檢驗了?我寧願送一個爛禮物然後對方拿去丟掉,也不要被發現。

 

而且當時預算雖然只有少少的 150 元,如果是發現金,每個人可以拿 150 元去買自己想要的聖誕禮物,那該有多好。我在想,適用於所有人的實用禮物,大概就只有現金或衛生紙了吧

 

總之,我不是很喜歡這種融合了隨機元素和未知的活動,還要拿錢出來買一個給別人的東西,換取未知的物品。

 

話說回來,我完全想不起來當時收到什麼禮物。



我還參加過營隊的小天使交換禮物活動。第一次聽到「小天使」這個字出現在現實中的場合是在營隊,一開始想說「蛤,這啥?阿爾卑斯山的少女嗎?」,後來大概懂是一個不同隊的陌生人默默守護你的概念,所以小天使的身分是保密的 (和跟蹤狂只有一線之隔),營隊結束最後一天才會公布,同時會有一個相認的活動。

 

陌生人就是陌生人,在短短幾天營隊活動期間不會有任何接觸,我跟同隊的隊員都變很熟、玩得很開心,要交換禮物也是跟同隊的比較合理,但最後竟然要我跟一個回家前才會知道身分的人相認,還要接受他的禮物,到底可以多尷尬?

 

我有點忘了為什麼我不用送他禮物,可能跟一開始分到的小隊有關係吧。總之,最後小隊輔請所有隊員到台上背對背排成兩排,然後 1、2、3 一起轉身,揭曉小天使身分的同時接受對方的禮物。

 

我一轉身就看到一個滿臉尷尬的眼鏡男,但我看起來想必也十分尷尬,眼看旁邊其他人的配對大多抽到女生 (那個營隊女生比較多),大家都很開心熱絡地交流說笑,為什麼我會抽到男生!我想哭。我們兩個人就相視尬笑了幾秒,他才突然想到手上拿著一個禮物似的,然後小小聲說「這個給你。」

 

結果他送我一個附掛繩的手機套,是十幾年前還沒有智慧型手機的時代,很小的手機用的那種。我之所以記的這麼清楚是因為今年大整理東西時,我把它捐出去了。詳請參閱如何有效斷捨離:從囤物魔人變成極簡風格寶貝


等等,這個好像不是交換禮物?我沒有送他禮物耶,但尷尬的感受永留存。他在選禮物時想必非常困擾吧,要送給一個根本不認識也沒看過的人,不過不知道事先有沒有讓小天使看收禮人的臉就是了。在這種情況下,他也只能以大多數人收到都不會顯得太怪的物品來考量,結果就是一個不上不下的禮物。

 

我一直在思考交換禮物這種活動的必要性。立意和初衷大概是好的,希望可以增進不熟的人的關係和帶來驚喜感,但驚喜感這種事總是驚大於喜。真的有人在交換禮物時收過自己很想要也很喜歡的禮物嗎?


送禮這件事情本身,通常是基於有一定交情的人們之間的行為,所以和不熟的不特定對象交換禮物,等於打破了這個通則。這說不定就是我一直對交換禮物這件事感受到違和感和尷尬的來源吧。


比起交換禮物,我覺得單純抽獎還比較好玩,一樣有驚喜的成分,但尷尬和各種不快不會是來自於某人,而是取決於你自己的籤運。


如果一定要跟不熟的群體交換禮物,我想到一個改良方法:每個人先寫下自己想收到的禮物或是禮物類別,然後大家來認領,沒人認領的再抽籤決定。這樣不僅更有效率,送禮人省事,收禮人也開心,一定能收到自己想要的禮物。

 

但隨著年紀增長,只覺得這些事情未免太麻煩、繞太多圈了吧,長大之後跟親朋好友送禮都是直接跟彼此說想要什麼禮物,或直接貼連結請對方買,真的輕鬆簡單許多。

 

實際和效率萬歲 (笑)。

avatar-img
透明方塊的沙龍
13會員
94內容數
我喜歡閱讀、狗狗、紅茶,還有睡午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透明方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我的窮學生時代,省錢無疑是驅使一切最強大的動力。
去年動畫《櫻蘭高校男公關部》在串流上架,木棉花在 YouTube 也放上全集免費看,想起小時候在電視上播出時有看過,但從來沒有完整的從頭到尾看完,只記得畫面很華麗、很夢幻。上架後幾乎一口氣看完 (實在太好看,一集接著一集但捨不得看完,留了兩集刻意拖很久才看)。
小學六年級的時候,有一陣子和班上受歡迎的女生變成好朋友,放學回家的路上總會去炸物小吃攤買薯條、炸甜不辣分著吃。現在看起來可能沒什麼大不了的,但對當時的我來說,不只是在校內有互動,放學後還能跟同齡的人有一起買東西吃的行程,就是「你有朋友」的象徵。   重點不是買了什麼、吃了什麼,而是讓旁人和路人看
週末去 PLAYground 空總劇場看了百老匯授權舞台劇《The Play That Goes Wrong 戲啊!出包惹》,我第一次看舞台劇看到狂笑不止還笑到哭、笑到肚子痛。結果晚上回家好累,可能是笑得太累了。 這部劇中劇是演員要演出在演戲時「意外出包」劇情 (好饒口),不管對演技還
【捷克城堡與堡邸】的展廳不大,但小巧精緻,牆上的說明文字也很豐富,也將描繪貴族生活的畫作放大展示於牆上,再加上昏暗的燈光,讓人有沉浸於捷克城堡中的錯覺。透過描繪捷克城堡的畫作、用品,如餐具、瓷器、珠寶、信盒、棋盤、折扇、擺飾等,一窺捷克貴族昔日的生活樣貌。
5/5我的逛展地圖
這部電影的構想很有趣,不是注射藥物後回春,也不是回到過去年輕的自己,而是注射物質後從本體長出一個年輕的分身。
在我的窮學生時代,省錢無疑是驅使一切最強大的動力。
去年動畫《櫻蘭高校男公關部》在串流上架,木棉花在 YouTube 也放上全集免費看,想起小時候在電視上播出時有看過,但從來沒有完整的從頭到尾看完,只記得畫面很華麗、很夢幻。上架後幾乎一口氣看完 (實在太好看,一集接著一集但捨不得看完,留了兩集刻意拖很久才看)。
小學六年級的時候,有一陣子和班上受歡迎的女生變成好朋友,放學回家的路上總會去炸物小吃攤買薯條、炸甜不辣分著吃。現在看起來可能沒什麼大不了的,但對當時的我來說,不只是在校內有互動,放學後還能跟同齡的人有一起買東西吃的行程,就是「你有朋友」的象徵。   重點不是買了什麼、吃了什麼,而是讓旁人和路人看
週末去 PLAYground 空總劇場看了百老匯授權舞台劇《The Play That Goes Wrong 戲啊!出包惹》,我第一次看舞台劇看到狂笑不止還笑到哭、笑到肚子痛。結果晚上回家好累,可能是笑得太累了。 這部劇中劇是演員要演出在演戲時「意外出包」劇情 (好饒口),不管對演技還
【捷克城堡與堡邸】的展廳不大,但小巧精緻,牆上的說明文字也很豐富,也將描繪貴族生活的畫作放大展示於牆上,再加上昏暗的燈光,讓人有沉浸於捷克城堡中的錯覺。透過描繪捷克城堡的畫作、用品,如餐具、瓷器、珠寶、信盒、棋盤、折扇、擺飾等,一窺捷克貴族昔日的生活樣貌。
5/5我的逛展地圖
這部電影的構想很有趣,不是注射藥物後回春,也不是回到過去年輕的自己,而是注射物質後從本體長出一個年輕的分身。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在商場江湖上,會計這門內功常被誤認為只有財務長、會計師那種老骨頭才需要修煉。但真相是不懂會計,就像拿著破銅爛鐵去闖天下,怎麼跟別人比劍?
在2022年的某個夜晚,我送走了陪伴我18年的貓咪 那一夜,他靜靜地離開了人世,當時我潰堤落淚,哭到無法站立 這份情感至今仍深藏心底,時而浮現 愛與陪伴的重量,讓人懂得珍惜當下,也讓人學會,帶著思念繼續前行
表達對已逝父親深沉的愛與感謝,以及未能及時表達的遺憾。
在商場江湖上,會計這門內功常被誤認為只有財務長、會計師那種老骨頭才需要修煉。但真相是不懂會計,就像拿著破銅爛鐵去闖天下,怎麼跟別人比劍?
在2022年的某個夜晚,我送走了陪伴我18年的貓咪 那一夜,他靜靜地離開了人世,當時我潰堤落淚,哭到無法站立 這份情感至今仍深藏心底,時而浮現 愛與陪伴的重量,讓人懂得珍惜當下,也讓人學會,帶著思念繼續前行
表達對已逝父親深沉的愛與感謝,以及未能及時表達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