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斷捨離:從囤物魔人變成極簡風格寶貝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睽違十多年全面整理了從小到大累積的東西。我花了兩到三個月,每天用空閒時間整理一小區,或甚至只整理某樣東西(像是小時候的鉛筆,但有好幾百枝之類的),不知不覺清掉了大概七到八成的物品


 

最大的契機其實是空間不夠。


當我發現家裡空間越來越狹窄,覺得東西怎麼越來越多好煩躁,每天都在物色新的收納箱時才突然頓悟:問題的源頭根本不是收納箱不夠,而是東西太多!那減少源頭才是重點吧?(對,我知道這種理所當然的事情現在寫出來自己看真的是覺得很蠢。)

 

因此,和往年最大的差異是,我下定決心把真的再也用不到的東西捨棄,一定要確實並顯著減少東西的量。

 

此外,我規定自己嚴格遵循五秒原則:一樣東西要留還是要丟,只能想五秒。

 

這是有效提高整理速度以及斬斷對物品過度情緒依附的好方法,但可視個人情況調整。如果一開始覺得太痛苦,或怕思考時間不夠反悔,可以先從十五秒或十秒開始,或是要丟的東西先放個幾天,確定不會從垃圾桶撿回來後再丟。

 

不過,我自己丟了這麼多東西的心得是:丟東西會上癮。

 

看著東西越來越少,空間越來越大,露出多年來被一堆東西擋住沒看過的牆面,覺得以前的我簡直就是另一個人。東西大幅減少後,收納的問題自然而然就變得沒這麼迫切了,因為剩下一點點東西隨便放空間都還很大。

 

此外,整理東西額外的好處是會變得很愛乾淨,因為會把多年的灰塵一起清出來,每天都在掃地跟拖地,每隔一個月就洗電風扇,簡直是乾淨寶寶。另外打岔一下,分享一個收納小技巧:壞掉的行李箱別急著丟,如果只是拉鍊或輪子壞掉,外觀沒有明顯損壞,可以當成收納箱來用,意外地很實用。

 

我的清理方法主要有以下這三種:當垃圾丟掉、回收、捐贈

 

想特別提一下捐贈這件事。捐贈除了賦予物品第二次生命,送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中以外,也發現跟直接丟掉相比,捐贈這個動作讓我在斷捨離的心情上有很大的轉變

 

因為不是丟到垃圾桶直接變成垃圾,而是也許能在不同人手中獲得不同的意義,在整理東西時反而能更開心地送走它們。尤其是小時候的文具、玩具多到可以堆成一座山,明明再也用不到了卻又捨不得丟棄。

 

這些我都盡量找了適合的機構捐贈,不過也要注意物品狀況,太破爛或太破舊還是直接丟掉吧。太髒的如果無論如何都想捐,至少都要先洗過再看狀況。就像二手衣回收箱,已經不會再穿的二手衣,也是要先確認衣況良好,先洗乾淨再投進去。

 

事不宜遲,以下分享一下我這次丟掉/回收/捐贈的幾大類物品,供大家參考:

 

1.     垃圾:對,就是垃圾。幾百年前買的東西的包裝盒、說明書、壞掉但一直捨不得丟的物品、壞掉的拖鞋(到底留這個幹嘛?)、破爛到不行或再也不會穿的鞋子、沒水的筆、壞掉的電子產品、充電線、耳機、沒電的電池(記得正確回收)、過期藥品、已經不黏的 OK 蹦、背帶斷掉的包包、破掉的購物袋等等,這些都可以丟了。除非有深刻回憶(小學的書包之類的),否則垃圾就垃圾桶伺候吧。

 

2.     紙、文件:這是我回收的最大宗物品。紙本收據、已繳過費的帳單等可以撕碎或用碎紙機處理後丟掉。學生時代累積十幾二十年份的紙本考卷、報告、課本、講義、筆記、被迫寫的學生日記、週記,這些又重又占空間,基本上是幾乎全部拿去回收(記得撕掉個人資訊)。我只留了一些距離現在比較近、仍有求學期間回憶的少許報告,其他通通回收。

 

比較特別(冷血?)的是畢業紀念冊我也歸在這類。沒錯,連這我也丟了,自從發現上一次翻開是畢業那一天,再來就是整理的這一天,我就決定丟了。

 

不過當然是先分解,把厚厚的紙皮回收,內頁全部用碎紙機碎掉(畢竟充滿人臉)後才丟。到了這個年紀,現在都還有聯絡的學生時代的朋友才是真正的好友,其他根本沒講過幾句話,或只是在臉書剛興起那幾年很興奮加入好友的小學同學,他們就是陌生人。更不用說畢業紀念冊裡面其他十幾班的那些人,他們到底是誰,我為什麼要留這些人的照片?

 

3.     書籍:這比較好處理,不會再看第二次的書就可以拿去二手書店或二手書平台賣掉。

 

4.     衣服:已經不能穿的衣服、太破舊都變形的衣服、破襪子、泛黃的內衣、小時候的泳衣,這些全都可以丟了。如果多年前買的衣服品味會令現在的自己感到匪夷所思,我也全都拿去回收了,看了都覺得尷尬。

 

5.     玩具:視情況丟掉或捐贈,只留幾樣有明確回憶或意義非凡者。

 

6.     文具、吊飾:視情況丟掉或捐贈。小時候真的好喜歡買文具,很多筆記本只寫了前幾頁,還有不知道哪來這麼多筆(我到底有幾隻手)。

 

7.     化妝品:不管是已經過期的贈品、用到一半但早就乾掉硬掉變色的、只用幾次就放在那邊不想用的,這些你都不會再用了,就丟了吧。

 

8.     一次性盥洗用品:住飯店拿過的牙膏、牙刷、洗面乳、化妝水等等,如果已經乾掉或變黃就丟了吧。不過牙刷可以留個幾支,拿來刷鞋子的髒污很方便。

 

9.     CD、DVD 光碟:小時候的語言學習光碟、雜誌光碟全部拿去回收(便利商店有收)。

 

10.  盒子、紙袋:包含紙箱、塑膠盒、紙盒、眼鏡盒,以及買東西送的紙袋等等,留著這些總覺得有一天會用到,但事實上太多了根本用不到,只是放在那邊生灰塵,這些都丟了吧,只留少許即可。

 

11.  小時候的勞作、手工藝作品:如果你是像我一樣沒有任何藝術天分,學生時代做出的勞作、木工等作品十之八九會變成四不像,又占空間,那真的可以丟了。(我整理時看到都還被嚇到,連拍照留念都不想)。

 

12.  別人送的禮物:這比較微妙,以前還會有道德拉扯,但發現年復一年有一大袋裡面都是裝他人送的禮物,都是全新未拆封根本沒用過,不適合我的東西卻無法丟棄,決定要著手處理。

 

我的方法是先拍下照片,問一下周邊親朋好友有沒有人要收留(記得避開送禮人,如果你還記得是誰送的話),送不出去的就捐出去吧。對這些禮物來說,送到全新主人的手裡一定比住在塑膠袋裡躺在床底下十年之久來得好。

 

大整理後最大的體悟是,我從此清楚知道真正重要的東西放在哪裡。從小到大收過的手寫信、卡片、與重要的人有深刻回憶的旅遊紀念品、喜愛的書籍、照片等等,這些我都一直很珍惜地保存著。

 

清掉這麼多東西後,連精神上也有如同步排除大量雜物,心情也舒暢許多。對現在的我來說,極簡風格就是將保留真正重要的事物做到極致吧。

 

希望大家都可以順利斷捨離,迎向嶄新的一年!(現在說這個會太早嗎,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透明方塊的沙龍
28會員
184內容數
我喜歡閱讀、狗狗、紅茶,還有睡午覺。
透明方塊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26
不需要器材且免費的在家步行運動 從去年 3 月開始,我每天運動 30 分鐘,到現在仍每天持續進行。 開始規律運動的契機是這幾年生活型態改變,再加上開始考慮年紀大了之後的事,希望現在就可以建立起多活動身體的習慣,減少久坐的時間。  
Thumbnail
2024/11/26
不需要器材且免費的在家步行運動 從去年 3 月開始,我每天運動 30 分鐘,到現在仍每天持續進行。 開始規律運動的契機是這幾年生活型態改變,再加上開始考慮年紀大了之後的事,希望現在就可以建立起多活動身體的習慣,減少久坐的時間。  
Thumbnail
2024/11/20
養成良好的護眼習慣,希望未來的我會感謝現在的我
Thumbnail
2024/11/20
養成良好的護眼習慣,希望未來的我會感謝現在的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身為採購專家,當然不能錯過11/11購物節的超殺折扣!本文將帶你深入瞭解蝦皮11/11購物節的完整攻略,從必領的各種優惠券、商城折扣,到限時的搶購技巧,讓你買到手軟荷包也不哭泣。更重要的是,揭密蝦皮分潤計畫,教你如何零成本創業,透過分享商品連結,每月輕鬆加薪,開啟數位遊牧人生!
Thumbnail
身為採購專家,當然不能錯過11/11購物節的超殺折扣!本文將帶你深入瞭解蝦皮11/11購物節的完整攻略,從必領的各種優惠券、商城折扣,到限時的搶購技巧,讓你買到手軟荷包也不哭泣。更重要的是,揭密蝦皮分潤計畫,教你如何零成本創業,透過分享商品連結,每月輕鬆加薪,開啟數位遊牧人生!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將近,這次分享一些蝦皮海外賣場購物的步驟與注意事項,並且介紹雙11蝦皮購物的相關優惠;另外蝦皮分潤計畫持續招募新血中,只要分享購物連結即可獲得分潤,是很適合創作者的額外收入管道喔!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將近,這次分享一些蝦皮海外賣場購物的步驟與注意事項,並且介紹雙11蝦皮購物的相關優惠;另外蝦皮分潤計畫持續招募新血中,只要分享購物連結即可獲得分潤,是很適合創作者的額外收入管道喔!
Thumbnail
睽違十多年全面整理了從小到大累積的東西。我花了兩到三個月,不知不覺清掉了大概七到八成的物品。 我下定決心一定要確實並顯著減少東西的量,還要嚴格遵循五秒原則:一樣東西要留還是要丟,只能想五秒。 東西大幅減少後,收納的問題自然而然就變得沒這麼迫切了,因為剩下一點點東西隨便放空間都還很大。
Thumbnail
睽違十多年全面整理了從小到大累積的東西。我花了兩到三個月,不知不覺清掉了大概七到八成的物品。 我下定決心一定要確實並顯著減少東西的量,還要嚴格遵循五秒原則:一樣東西要留還是要丟,只能想五秒。 東西大幅減少後,收納的問題自然而然就變得沒這麼迫切了,因為剩下一點點東西隨便放空間都還很大。
Thumbnail
東西不丟也沒關係。 比起物品,更重要的是空間。 與其「丟掉」,不如「集中」 移動東西,就能得到空間。 有了空間,就會心動。 只要一動心,生活、人生與人際關係都會跟著動起來。 想怎麼打造這個家? 想在家裡做什麼事? 打造怎樣的空間,才能讓你產生雀躍、期盼的心情?
Thumbnail
東西不丟也沒關係。 比起物品,更重要的是空間。 與其「丟掉」,不如「集中」 移動東西,就能得到空間。 有了空間,就會心動。 只要一動心,生活、人生與人際關係都會跟著動起來。 想怎麼打造這個家? 想在家裡做什麼事? 打造怎樣的空間,才能讓你產生雀躍、期盼的心情?
Thumbnail
在一次搬家過程中,因為行李延遲,所以全家過著用「最低限度用品」來生活的日子,但卻發現生活可以那麼簡單。便開啟了崇尚簡單生活,並透過「一日丟一物」的原則來簡化物品。
Thumbnail
在一次搬家過程中,因為行李延遲,所以全家過著用「最低限度用品」來生活的日子,但卻發現生活可以那麼簡單。便開啟了崇尚簡單生活,並透過「一日丟一物」的原則來簡化物品。
Thumbnail
整理物品時,在細心地清空的同時,需要注意將物品收納在適當的地方,減少不必要的浪費並配合自己的價值觀。同時也要注意時間、關係及金錢的整理。作者介紹了一系列的整理方法、收納技巧,通過整理的過程中,自己會有所成長,同時帶來的成就感也會讓人覺得更加舒適。
Thumbnail
整理物品時,在細心地清空的同時,需要注意將物品收納在適當的地方,減少不必要的浪費並配合自己的價值觀。同時也要注意時間、關係及金錢的整理。作者介紹了一系列的整理方法、收納技巧,通過整理的過程中,自己會有所成長,同時帶來的成就感也會讓人覺得更加舒適。
Thumbnail
你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捨去多餘的廢物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有進,就要有出 有出,才能再進 然後,再次清出 良好的新陳代謝
Thumbnail
你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捨去多餘的廢物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有進,就要有出 有出,才能再進 然後,再次清出 良好的新陳代謝
Thumbnail
如第一篇《整理,最難的就是開始整理》提到,我對收納一直很自信,且極少買收納品,而是善用盒子做分類整理,因此對我來說「鞋盒、鐵盒、精品盒、餅乾盒」,凡是「方型」都是我愛不釋手的收納幫手,但日積月累下,家中的盒子早就超越需求量,卻從未在我的清物清單中,甚至捨不得丟棄…….
Thumbnail
如第一篇《整理,最難的就是開始整理》提到,我對收納一直很自信,且極少買收納品,而是善用盒子做分類整理,因此對我來說「鞋盒、鐵盒、精品盒、餅乾盒」,凡是「方型」都是我愛不釋手的收納幫手,但日積月累下,家中的盒子早就超越需求量,卻從未在我的清物清單中,甚至捨不得丟棄…….
Thumbnail
3個箱子,于之琳(2019)的用法是:第一個箱子是常用的,放在最顯眼的地方;第二個箱子是需用的,放在方便拿到的地方;第三個箱子是不常用的,放在知道的地方就可以了;但是有人的用法是針對要捨棄的物品,第一個捐贈,第二個丟棄,第三個網拍。所以說沒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合適的方法。  
Thumbnail
3個箱子,于之琳(2019)的用法是:第一個箱子是常用的,放在最顯眼的地方;第二個箱子是需用的,放在方便拿到的地方;第三個箱子是不常用的,放在知道的地方就可以了;但是有人的用法是針對要捨棄的物品,第一個捐贈,第二個丟棄,第三個網拍。所以說沒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合適的方法。  
Thumbnail
「到底我還要花多少時間在處理他們身上!」 「物品少一件,維護心力又少一分」
Thumbnail
「到底我還要花多少時間在處理他們身上!」 「物品少一件,維護心力又少一分」
Thumbnail
長時間觀察收納整理相關的資訊,我們發現了有幾個比較特別的收納整理方法,其實它們都會有一些前提或是適用的對象,並不是像表面說的那麼簡單(XD)! 一、五秒法 定義:拿取物品和物歸原位的時候,都只需要5秒鐘,拿取物品就能簡單、快速。 為了在5秒鐘之內就完成拿取,這個物品就必須放在當我們需要使用的時候方
Thumbnail
長時間觀察收納整理相關的資訊,我們發現了有幾個比較特別的收納整理方法,其實它們都會有一些前提或是適用的對象,並不是像表面說的那麼簡單(XD)! 一、五秒法 定義:拿取物品和物歸原位的時候,都只需要5秒鐘,拿取物品就能簡單、快速。 為了在5秒鐘之內就完成拿取,這個物品就必須放在當我們需要使用的時候方
Thumbnail
個人覺得 生活中的雜物實在太多元 太多樣 以至於每次發現的時候 都是已經很多很多 塞好塞滿的時候 那雜物要怎打掃整理呢? 步驟1.選一個櫃子或是區域開始整理(一次整理一個小區塊) 是的 要是想整
Thumbnail
個人覺得 生活中的雜物實在太多元 太多樣 以至於每次發現的時候 都是已經很多很多 塞好塞滿的時候 那雜物要怎打掃整理呢? 步驟1.選一個櫃子或是區域開始整理(一次整理一個小區塊) 是的 要是想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