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吉拉的 Youtube / Instagram, 歡迎追蹤!
道瓊斯新聞社報導,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BofA)週二(12 月 3 日)發表能源展望報告時指出,原油產量增幅預料將會超過需求成長,全球石油過剩日產量預估將高達 80 萬桶、進而在 2025 年對原油價格造成壓力。美銀預估 2025 年布蘭特原油平均價格為每桶 65 美元、低於今年迄今的 80 美元左右均價,2025 年西德州中級(WTI)原油均價預估為 61 美元。
美銀商品研究主管Francisco Blanch指出,石油輸出國組織與夥伴國(OPEC+)內部的許多人以及許多國家都不想繼續減產。他說,原油需求一旦開始回升,OPEC可能會迅速增產以填補市場缺口,因為他們不希望繼續流失市占率。
Yahoo Finance報導,Blanch週二指出,石油不會出現供應短缺,2025年巴西、蓋亞那(Guyana)、加拿大和阿根廷等國家的產油量將強勁成長。
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小摩)週二發表2025年全球商品展望報告時指出,2024-2026年布蘭特原油均價預估分別為80美元、73美元、61美元。
根據能源情報署(EIA)11月發布的「短期能源展望」(STEO)報告,全球石油產量成長意味著,庫存將自2025年第2季起開始增加;2025年第1季布蘭特原油現貨均價預估為78美元、2025年下半年預料將跌至74美元,2025年均價預估為76美元。
STEO顯示,今明兩年美國原油日產量預估分別為1,320萬桶、1,350萬桶,高於2023年的1,290萬桶。
亞馬遜公司(Amazon)今天推出一套人工智慧(AI)模型,這是亞馬遜迄今為止在快速成長的生成式 AI 領域中,與科技巨擘競爭最具膽識的舉措。
法新社報導,推出自家基礎模型系列,標誌著亞馬遜為了加強其在生成式AI領域中對抗領先者微軟(Microsoft)、Google、Meta以及ChatGPT開發商OpenAI的地位,所做出的最新努力。
在此之前,亞馬遜透過其AWS雲端服務提供的AI產品,主要限於讓用戶使用其他公司的模型,包括其支持的AI新創公司Anthropic的模型。
即使Google、微軟和OpenAI在AI領域領先,AWS仍然是雲端運算市場的龍頭,而雲端運算是支持AI工具和產品運作不可或缺的關鍵。
領導亞馬遜AI業務的高級副總裁普拉薩(Rohit Prasad)表示:「在亞馬遜內部,我們正推動約1,000個生成式AI應用,並從宏觀視角了解應用開發者仍面臨的挑戰。」他還說:「我們的新亞馬遜Nova模型旨在幫助解決這些挑戰。」
亞馬遜Nova系列包含6款AI模型,能處理從文字生成到影片生成等多種任務。
亞馬遜表示,這些模型的價格比AWS伺服器上相似的產品便宜至少75%,且運行速度也比類似模型更快。
初期產品陣容包括快速生成文字內容的Nova Micro、處理基本多媒體任務的Nova Lite以及計劃於2025年初發布、可進行複雜推論的Nova Premiere。
這些模型支持200種語言,並可根據客戶的專有資料進行自客製化,亞馬遜希望這一功能能吸引開發專門AI應用的企業。
另外兩個模型專攻創意內容,像是Nova Canvas用於圖片生成,Nova Reel則用於影片創作。
全球地緣政治局勢持續動盪,掀起新一波軍備競賽。據外媒報導,韓國軍工產業以「高性價比」快速征服全球市場,相關族群股價也上演戲劇性大漲。
CNBC報導,隨著近年全球地緣政局不穩,各國軍費不斷膨脹,韓國看準背後的龐大商機,力拚成為「國際軍火大國」,激勵韓國軍工股股價飆漲,今年紛紛寫下驚人漲幅,反映韓國發展先進武器有成,順利打入國際舞台。
2024年截至12月3日,韓國軍火巨頭韓華航太(Hanwha AeroSpace)股價狂漲171.89%;裝甲車製造商現代樂鐵(Hyundai Rotem)漲幅高達101.50%;武器系統公司LIG Nex1勁揚55.94%;韓國航空宇宙産業株式會社(Korea Aerospace Industries)也拉出22%的漲幅。
根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統計,2023年全球軍事支出總額達2.43兆美元,年增6.8%,不僅連續九年增加,且增幅創2009年以來新高。支出前三名由美中俄三大強權包辦,占總額高達54%。
韓媒先前報導,相較於美歐等軍事強國,韓國軍武可說是「物美價廉」,不僅價格較便宜,交貨速度也比其他國家快,因此成功吸引波蘭、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國家下大單。
韓國政府看好今年武器出口總額突破2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並設下目標,希望2027年全球武器出口市占率達5%,晉升全球第四大武器出口國。
馬斯克近期再公開與 OpenAI 高層間的往來信件,讓外界得以更加了解馬斯克與 OpenAI 間的恩怨情仇。有趣的是,馬斯克公開的一系列往來信件中,也讓外界了解科技巨擘們為了搶奪 AI 人才,各自祭出了哪些薪資策略。
這些科技公司的薪資策略,是由 OpenAI 共同創辦人暨總裁 Greg Brockman,在 2016 年 2 月時,以「薪酬結構」為主題,發送給馬斯克與 Sam Altman 的信件中所提及。
早在 2015 年至 2016 年間,許多公司就注意到了 AI 發展前景,並紛紛向 OpenAI 內部員工遞出橄欖枝,希望挖走 OpenAI 內的人才。Altman 當時最擔心的就是來自 DeepMind(被 Google 收購但獨立營運的公司)的搶才攻勢,Altman 在一封給馬斯克的信件中提及,DeepMind 向 OpenAI 的所有員工都提出鉅額薪資,因此 Altman 在這封寫給馬斯克的信中也問到是否要主動給員工加薪。
Brockman 則在信件中指出,當時該團隊提供給創始團隊員工的薪資結構為 27.5 萬美元薪資,再加上 25bps 的 YC 股票。員工可以選擇永久轉換為 12.5 萬美元的年度獎金,也可換成等值的 YC 或 SpaceX 股票。
新進員工可獲得 17.5 萬美元加上 12.5 萬美元的年度獎金;獎金多寡取決於績效審核,員工可能獲得 0% 或明顯高於 100% 的獎金。
不過搶奪 AI 人才的科技強權環伺,信件中也提到了其他科技公司向 OpenAI 員工提出的誘人薪資結構:
Brockman 在信末提到,OpenAI 的薪資不如其他科技公司,就連實習生的薪水也低於市場行情,僅給出一個月 9,000 美元的薪資,但 Facebook 給出一個月 9,000 美元並提供免費住房,而 Google 則提供一個月 11,000 美元薪水。對於人才可能被挖角的憂愁,因此再度詢問馬斯克是否提高員工與實習生薪水。
馬斯克曝光與 OpenAI 高層郵件,抖出科技巨擘搶 AI 人才薪資策略
生成式 AI 運算極度耗電,穩定供電的核能成為熱門能源選項。12 月 3 日,Meta 公告核電採購案,希望 2030 年代初期旗下核能發電量較目前增加 1 至 4 吉瓦,即日起徵求需求建議書(RFP),以遴選適合的合作廠商。
路透社等外媒報導,Meta為因應AI科技帶來的龐大電力需求,在12月3日公告,打算透過招標核能發電設備建置,達成於2030年代初期核能發電量增加1至4吉瓦的目標,不僅實現再生能源轉型,同時確保AI資料中心用電無虞。
每座商用核反應爐一年約可產生1吉瓦電力,可供75萬戶美國家庭使用。
面對AI引發缺電危機,各大科技巨頭購電若渴,促使Meta加入微軟、亞馬遜、Google的擁核行列,購買核電給自家資料中心使用。
據投資銀行高盛(Goldman Sachs)估計,2023年至2030年,美國資料中心用電需求預估將激增兩倍,此期間全美新增發電量須達47吉瓦,才能充分應付所有用電需求。
據 MacPaw 旗下網路安全部門 Moonlock 釋出的 2024 年威脅報告顯示,ChatGPT 等人工智慧應用現在被作為駭客編寫惡意軟體腳本的工具,且現在開始有惡意軟體即服務(MaaS)的趨勢。
報告貼出的暗網論壇截圖顯示,惡意攻擊者正在使用 ChatGPT 等人工智慧工具,來引導他們完成複雜的惡意軟體創建過程;其中一個著名例子就是一名為「barboris」的俄語威脅參與者,他在沒有任何編碼經驗的情況下公開分享了開發 macOS 竊取程式的經驗。
這顯示只要幾個提示,攻擊者就可以產生腳本,並實施過曲需要大量專業知識的先進技術,打造惡意軟體的進入門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還要低,人工智慧已成為網路犯罪分子尋求發起針對 macOS 的活動的新盟友。這也突顯出,曾經需要大量專業技術知識的事情,現在只要會上網就可能完成。
今年內很可能見證惡意軟體開發的根本性轉變,這不再是熟練程式設計人的專利;本質上,這也代表了網路犯罪去中心化的趨勢。然而對於犯罪分子來說,使用程式碼仍具有挑戰性,這就是 MaaS 的優勢所在。
Moonlock 報告指出,暗網在 2024 年圍繞繞過 macOS 防禦和分發惡意軟體即服務的討論激增。目前像 AMOS 這樣的惡意團體以高利潤的 MaaS 業務運作。
MaaS 的運作機制,是惡意軟體開發人員(或運營商)創建軟體,而附屬機構(通常是技術知識較少的團體)付費訪問惡意軟體包並將其引導至他們選擇的目標。對於技術能力趨近於零的犯罪分子來說,MaaS 會是一個受歡迎的解決方案。
技術能力較低的犯罪分子會支付一釘的費用來獲取惡意軟體使用許可,這可以是一次性的付款,也可以是更實惠的定期訂閱;惡意軟體開發人員通常會從中收到的贖金當中抽取佣金。
Moonlock 稱,MaaS 的興起降低網路犯罪分子的進入門檻,以網需要花費數萬美元的服務,現在只需每月 1,500 美元左右即可獲得,價格下滑可能是因為產業競爭激烈。
這幾年歐洲經濟不好,尤其是德國,德國部長直言,德國人太愛請假,2022 年德國員工請 15 天病假,是經濟不振的原因之一。但其實歐洲最愛請假的不是德國人,而是挪威,挪威人一年請快 30 天病假。
之前德國部長指責德國人請太多病假,其實不只德國,歐洲面臨財政拮据,許多國家都在檢討國家福利政策。請最多病假的挪威人,缺勤率也達 15 年來最高。挪威企業已反應影響生產力,由於請病假的人太多,許多企業招募、留住具備合適技能的人才花費更多時間,留下員工卻承擔更多工作,導致生產力下降。
由於挪威政府給予病假補貼,對政府也是額外的財務壓力。外媒報導,專家認為病假太多是因挪威福利制度太慷慨,不只病假勞工有長達一年全薪,之後還可領以前收入三分之二。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都看不下去,稱這是成本高昂且扭曲的政策,敦促改革。
根據排名,德國病假天數最多第九名,但去年德國雇主的員工病假花費創紀錄的 770 億歐元,是 2010 年兩倍多,德國每年因病假損失約 2,000 億歐元。法國國家健康保險機構負責人警告,病假支出費用增加導致政府財政緊張。
德國病假支出比例是歐盟第一,病假和公共醫療保健占 GDP 11%。緊隨其後的是法國和荷蘭,均為 10.2%。2020 年數據,德國也是病假福利支出最多國家,得撥款 GDP 2.3% 支持生病員工。其次是荷蘭、瑞典、西班牙和盧森堡。
挪威還好有 1.8 兆美元主權財富基金支持,但挪威政府仍表示需要改變。今年報告強調,減少病假和防止勞動力流失是關鍵。其他國家也迫切面臨改革,法國準備聯絡請假超過 18 個月的人,想辦法讓他們回到職場,還計劃要求醫生收緊病假批核制度,還要停止補貼請假低於八天的員工,光這項每年就可節省 4.7 億歐元。
但完全沒有病假福利也不好,OECD 研究發現,人們帶病上班對生產力的危害,比因病缺勤的損失更大,達兩至三倍。國家社會安全網需要為生病和無法工作的人提供幫助,金錢只是一部分,政府還必須想辦法幫助他們找到有意義、有保障的工作。
整個歐洲的工作文化都在轉變,2000 年後所有已開發經濟體工時都有減少。奧地利降幅最大,每年工作時間減少 19 個工作天。德國過去 23 年平均每年工作時間減少 76 小時。即使歐洲較少請假的瑞士人,也未能倖免這趨勢,平均每年工作時間比 2000 年減少 138 小時。
美國是勞工福利最差國家,美國政府沒有規定企業給有薪假,每州有自己制度,1 月開始,加州勞動法規規定帶薪病假從三天增至五天。沒有給薪勞工就不休假,美國勞工平均每年工作 1,810 小時,比德國人高三分之一。不過這都比不上亞洲國家,2022 年台灣勞工每年平均 2,008 工時,高於韓國和日本,僅次新加坡。
滙豐(台灣)商業銀行今年歡慶 40 週年,今日舉辦全世界最高的財富管理中心開幕儀式,總經理陳志堅表示,台灣是滙豐的重要財富市場之一,全新打造三個第一個財富管理中心,包括高度第一、台灣第一家拿到財富管理 2.0 的外商銀行、客戶第一。
滙豐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業務南亞暨東南亞區域總經理張凱表示,滙豐集團近幾年全力投入發展亞太區的財富管理業務,其中台灣是滙豐的重要財富市場之一,並擁有全球化布局優勢,更有全方位的個人金融、財富管理與私人銀行服務。
陳志堅表示,今年是滙豐銀行在台灣成立全方位服務分行的 40 週年,從 2022 年底開始,短短兩年間,陸續在台灣多個重要城市打造財管中心,今日盛大開幕的 101 分行已是滙豐在台灣的第六座旗艦型財富管理中心。
滙豐(台灣)商業銀行財富管理暨個人金融事業處負責人游天立表示,台北有錢人非常多,根據安聯報告,台灣人均財富淨資產全球排名第五、亞洲第二,由於財管需求強勁,因此滙豐一定要在台灣各地拓點,以 101 分行來說,鎖定的就是資產 1,500 萬以上的客群,這一年來成長超過 5 成。
游天立指出,滙豐這幾年持續投注資源發展台灣的財富管理市場,台北 101 財富管理中心就位於 84 樓,由原敦南分行喬遷至新址,更名為「滙豐 101 分行」,並升級為財富管理中心,採用頂級規格的軟硬體設備,大廳以明亮採光與極具現代感的設計呈現寬敞舒適的空間。
游天立分享,無論是面臨川普 2.0 時代,或是像韓國這樣突然戒嚴的狀況,這就是財富管理中心存在的重要性,提供高資產客戶所有的消息與資源做評估,至於資金回流的狀況正在觀察,以專屬的理專顧問團隊,為客戶規劃資產增值、子女教育、退休規劃、資產傳承等財富目標。
做為世界最高的財富管理中心,滙豐 101 分行一進大門的服務櫃台採兩種高度設計,方便輪椅人士洽詢,旁邊設有電動升降桌,客戶可依使用習慣調整高度,以操作電腦使用網路銀行,而每間小型會談室與家庭理財空間皆有助聽感應線圈系統(Hearing Loop)設備,大幅度降低環境噪音。
資產 1,500 萬以上客群年增五成!滙豐啟用全世界最高財富管理中心
疫情期間開始的大城市空洞化趨勢,不會逆轉了。史丹佛大學經濟學家 2021 年創造「甜甜圈效應」一詞,原先以為疫情消退,遠距工作人們回流,商業會復甦,大城市就會回到往日生機,但最近研究發現,大城市空洞化已成現實,人流不會回來了。
史丹佛大學經濟學家利用房地產需求、移民流動、通勤模式、公共交通使用和消費者支出的各項數據,分析美國城市與郊區流動狀態,發現大城市空洞化現象。
疫情爆發後,美國 12 個最大城市市中心居民累計減少 8%。紐約、波士頓、亞特蘭大、芝加哥、達拉斯、洛杉磯和舊金山等主要都會區商業中心的企業數量也急劇下降。
他們創造「甜甜圈效應」一詞,指大城市金融區空心化、周邊地區吸引力上升,以及對經濟的影響。此外,也發現甜甜圈效應不只發生在美國最大城市,雪梨、柏林、多倫多等全球都會區也有同樣現象。
但當時政治人物和商界領袖都一致認為,市中心經濟疫情後就會恢復疫情前健康,然疫情結束三年,甜甜圈效應依舊存在,主要原因就是在家上班。
特別是最大都會區,趨勢更明顯,因這些都市區有大量高收入科技業勞工,且能彈性在家上班。數據還顯示,離開市中心的勞工搬到 10~15 英里以外地方,約 24 公里,超過這個距離,甜甜圈效應就開始減弱,主要原因是混合型員工每週仍需兩至三天進辦公室,還是希望住家離工作地點不要太遠。混合工作不太常見的美國城市,甜甜圈效應就很少甚至不存在。
這趨勢造成兩極化現象,新高收入納稅人湧入,郊區蓬勃發展,市中心卻因公共交通乘客急劇下降、商店關門,辦公和住宅空間空置而陷入困境。
作者表示,在家上班是三贏局面,因企業、員工和社會都變得更好,但也有失敗者,最明顯就是大城市市中心。甜甜圈效應給美國主要城市造成很大財政壓力,又很難克服,地方政府可能不得不削減支出、提高稅收和重建市中心。
現在美國大城市政策制定者都在想辦法重新定義市中心,如芝加哥、波士頓、匹茲堡和華盛頓特區,提供辦公大樓改建成住宅公寓稅收優惠。城市發展專家認為,只是辦公大樓的城市並認為市中心只是中央商務區的地方政府,會繼續面臨巨大痛苦。
尚不清楚甜甜圈效應最終會對曼哈頓、舊金山等金融區,或其他美國大城市有什麼衝擊,但作者認為還有一線希望,這幾年因大城市生活成本太高,迫使低階工人和其他低薪、面對面工作的人離開,現在他們可能負擔得起大城市生活,那也是件好事。
中國經濟處於幾十年來最低迷時刻,但衝擊的不是老年人,而是年輕世代。中國經濟學家觀察,現在中國中年人「絕望」、年輕人「毫無生氣」,有朝氣的反而是老年人,演講全文在社群瘋傳,獲海內外廣大共鳴。
疫情剛開始時,中國嚴格封鎖,比歐美國家疫情擴散有限,經濟不受限制,吹起一股內捲狂潮,但最後病毒仍然洗劫中國,出現世界譁然的防疫亂象。2022 年中國結束疫情管控後,經濟並沒有如預期報復性增長,反而更顯死寂,原因就是疫情措施及中國近代史上最嚴重房地產危機,打擊消費信心,大規模減薪和裁員也給家庭經濟帶來壓力,抑制支出。
中國經濟學家高善文點出經濟現實,他在深圳演講指出,由於大量失業,中國年輕人消費活力減弱,但老年人因收入穩定不受影響。他引述數據指出,疫情大流行前,地區消費成長與人口結構並沒有強烈相關。但現在他發現,年輕人愈多省份,消費力增長就愈慢。
原因是年輕人對未來沒有信心,消費意願減弱,買房意願也會越弱,但所有問題對老年人都不存在。這種轉變反映一個事實,退休人員退休金支出保持穩定,年輕人就業前景卻黯淡。10 月青年失業率仍維持 17.1% 高位,是全國城市失業率三倍多。
演講也質疑所有官方經濟數據,過去三年可能仍有 4,700 萬人找不到城市工作,這些人可能回到農村家鄉,或轉成打工,故沒有計入官方數據。4,700 萬人屬隱性失業,占總城鎮勞動力十分之一。
消費數據與經濟數據也對不上。疫情前消費成長與經濟成長差不多,消費成長略快,但疫情後,消費成長比經濟成長低許多,不是消費成長低估,就是經濟成長率高估。估計過去三年中國生產總值可能高估 10%,如果中國經濟增速每年下修 3%,所有數據就對得上了。
他認為中國總量數據,最可信是價格,因來自抽樣,政治力量很難操縱,其他數據可靠性就更弱,容易受非統計因素干擾。北大畢業經濟學家受外媒訪問時也說,中國經濟學家其實都把官方 GDP 數據當笑話。
高善文說結論有些反直覺,但可將中國疫情後社會概括成三句:「生機勃勃的老年人、死氣沉沉的年輕人、生無可戀的中年人」。或說中國社會處於乾坤顛倒的狀態,老年人得意,年輕人死氣。
這篇演講在中國社群媒體瘋傳,網友說「這文章可發出來真是不容易」、「這依照數據分析正確,非常棒的報告」。
即將卸任的美國總統拜登去年曾在白宮高規格款待韓國總統尹錫悅到訪,如今尹錫悅宣布韓國戒嚴,《紐約時報》指出,這是美韓同盟數十年來最嚴酷的考驗,對於國際反民主浪潮下推動全球民主外交的拜登政府更是諷刺。
拜登(Joe Biden)去年4月在白宮設宴款待訪美的尹錫悅伉儷,知名美籍韓裔廚師愛德華‧李(Edward Lee)獲邀擔任晚宴大廚,期間尹錫悅高歌名曲〈美國派〉(American Pie)風光一時,但被美國譽為民主燈塔的韓國3日晚間發生戲劇性變化。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報導,尹錫悅的驚人之舉確實讓美國感到驚訝,他認為韓國反對陣營和北韓共謀傷害執政。拜登政府以民主對抗極權做為外交政策基調,長期與保守派領袖尹錫悅合作,面對中國、北韓與俄羅斯壓力,強化兩國軍事同盟,如今美韓同盟面臨數十年來最嚴酷的考驗。
華府人士臆測,尹錫悅刻意選在拜登向川普(Donald Trump)進行政權移交並訪問非洲之際宣布戒嚴,呼應了2020年川普試圖阻止拜登就職的情況,2022年以些微選票勝選的尹錫悅如今支持度極低。
紐時指出,拜登上任後推動民主外交,召開「全球民主峰會」,今年首度移師首爾舉行。美國盟邦韓國發生重大戒嚴意外,對拜登政府是個諷刺。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當時在峰會形容,韓國在一個世代就成功轉型為堅實和最活躍的民主國家,是全球民主陣營的冠軍。
尹錫悅宣布韓國戒嚴,五角大廈如何決定美國派駐朝鮮半島約3萬部隊的動向也引起關注。駐韓美軍屬印太司令部管轄,與韓國部隊合作駐守兩韓邊界非軍事區域。拜登去年曾在大衛營(Camp David)與尹錫悅及前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舉行峰會,建立美日韓新同盟,並稱日韓為美國不可或缺的盟國。
當時尹錫悅說,美日韓3國是區域間最自由民主,擁有先進科技與創新的經濟體,3國攜手合作前所未有的重要。
尹錫悅於當地時間3日晚間10時許無預警宣布緊急戒嚴,試圖壓制政治對手當中的「反對國家勢力」。不過,國會在4日凌晨1時表決通過解除戒嚴,尹錫悅於清晨4時許宣布解除戒嚴。
川普贏得美國總統大選後,市場預測他會放寬加密貨幣監管,但他曾表示挖比特幣要集中在美國,卻可能影響對 AI 業。11 月 23 日比特幣價格一度達 99,660 美元,刷新歷史最高價,向 10 萬美元邁進。
比特幣挖礦和AI訓練都需大量能源和算力,同步發展勢必對電力和硬體造成壓力,代表AI訓練可能受比特幣價格影響,尤其礦工爭奪有限硬體資源時,故比特幣價格上漲,可能使AI訓練成本提高。
ChatGPT大成功後,AI公司紛紛競相訓練模型,希望打敗OpenAI,產生大量需求:AI模型推理比搜尋引擎索引和檢索複雜更多,一次ChatGPT查詢消耗能源是Google搜尋十倍。
這使AI公司迫切尋求廉價能源、大片土地以容納硬體設備。北美某些地區已實施排隊制度,大型資料中心等著接上電網。然一旦公司獲初步批准,從零建設資料中心可能需數年和數百萬美元,並經歷漫長法規與行政審批。
國際大規模比特幣挖礦極有利可圖,但也受波動劇烈的加密貨幣市場影響,2022 年加密貨幣市場崩盤後,許多礦工破產或關閉礦場。
2023年及2024年初,挺過市場低迷期的挖礦公司終於獲利。但今年比特幣減半(礦工獎勵減半)沒有像以往加密貨幣週期引發價格劇烈上漲,抵消獎勵減少影響。4月開始比特幣價格長期橫盤壓縮礦工利潤,迫使礦工尋求業務模式多元化,對沖加密貨幣價格波動的風險。
四年前資料中心兼比特幣挖礦公司IREN考慮涉足AI訓練時,認為從商業角度看,業務量不夠,但越來越多大型比特幣挖礦公司開始更換部分設備,轉去執行和訓練AI系統。這些公司認為提供AI公司算力,是比挖礦更安全穩定的收入來源。
現在人工智慧與比特幣挖礦合作更順理成章,雙方需求契合,AI公司需要比特幣礦工場地、廉價能源和基礎設施,比特幣礦場追求AI界的穩定收入,以及AI熱潮的潛在利潤。
某些比特幣挖礦公司選擇將場地租給AI客戶,6月2022年瀕臨破產的比特幣挖礦公司Core Scientific宣布為AI新創CoreWeave託管超過200兆瓦GPU,Core Scientific表示AI公司開始以高於挖礦市場的價格購買礦場,稱比特幣礦場為「資料中心業的電力外衣」。
!https://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24/12/02121012/wek7x9d7GD8XApSm351ih3D24hmp1r8c.png
另外比特幣挖礦公司自己跳下來經營AI訓練。比特幣礦場Hut 8從Coatue Management獲1.5億美元投資,建設人工智慧基礎設施。總部位於澳洲的挖礦公司IREN設施AI GPU和比特幣挖礦ASIC設備共用空間。比特幣有立即收入,但波動性較大,AI較靠客戶,但有固定客戶收入更穩定,那斯達克上市公司比特小鹿也在新加坡建設AI資料中心。
不過能馬上轉型的挖礦公司只是少數,挖比特幣的設備稱為ASIC,即專用積體電路縮寫,專用代表無法改成其他用途,挖礦公司不能將挖礦設備「無縫接軌」到AI訓練。某AI Infra從業者說就如訓練模型用H100,挖礦只要4090就好。
也就是說,想轉型AI業,比特幣礦工必須另買硬體,且人工智慧與比特幣挖礦規格完全不同,進入全新且高度複雜的行業本就困難重重,更不用說還要與Google、亞馬遜、微軟等資金雄厚的科技巨頭競爭。
故不是所有挖礦公司都能複製Core Scientific與CoreWeave的合作模式,尤其規模較小礦工,對AI業其實沒有太多可用資源。
中國禁止虛擬貨幣挖礦,故沒有轉型AI算力的礦場,但有其他行業想分AI一杯羹,或直接下場或重組算力子公司,做起「算力租賃」生意。統計A股算力租賃概念上市企業超過百家,包括「彩券印刷大王」鴻博股份、「味精大王」蓮花控股等。影音平台甚至有「拆了老家一套房,買了八百張顯卡,和初中老同學一起合夥做算力租賃」等內容。
!https://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24/12/02120647/Jnj2Dm52npR1MiEPRQk4p5b85Jjsw5Jd.png
理想狀態下,算力租賃商業模式只需前期投資GPU伺服器設備,硬體託管給專業智算中心,再將算力租賃給終端客戶,硬體運算服務都由智算中心負責。
只不過現實並不是好生意。算力租賃需求來自AI大模型產業發展,訓練AI的最高階硬體租賃成本急劇下降中。Featherless.Ai CEO Eugene Cheah指出,H100租賃價格一度高達每小時8美元,現在跌至2美元以下,主因一些公司早期簽訂算力租賃合約,避免閒置產能浪費,開始轉售預留資源,市場多數選擇開源模型,導致新模型需求減少。
中國算力租賃市場也經歷類似「算力過剩」現象,但「租賃市場不太會降價,因前期高價買入」,某智算業從業者說。
幣圈有句名言「computing is power」,算力即權力,現在流到AI圈,算力背後是能源,發達國家與高能耗有密切關聯,如果以人均發電量(千瓦時kWh)圖表對比,能源過剩是文明進步的必要條件,畢竟基本生存層面如農業上疊加製造業、交通運輸、公共服務、城市化和計算等新層次,都需要能源支撐。
!https://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24/12/02120746/5F51yM3W8tKpPACT2yhkTBYw5T8d75fy.png
當初為加密貨幣建立的基礎設施,正為AI時代算力需求提供解決方案,對希望擺脫投機色彩的加密貨幣挖礦業來說,無疑是證明自身價值的機會,只要熱潮持續,頭部廠商將從AI熱情和流動性獲益。
每輪技術革新浪潮,總會伴隨「淘金熱」,對投機者而言,追逐的永遠是利潤,標的物是數位貨幣、人工智慧還是300年前的鬱金香,都不重要。
比特幣減半後,礦工面臨兩難選擇:要麼繼續挖礦囤幣,期待比特幣價格上漲;要麼轉型搞AI資料中心,期待搭上人工智慧列車,賺一波快錢。現在幣價創歷史新高,又有人感歎「還是這個快」,但幣圈還有一句名言:守幣比守寡難。
當人們在幣圈與AI圈間來回搖擺,重複上演戲碼讓人想到凱恩斯所說「投機者並不在意誰最美,只在意選美大賽誰得名」。而這場「選美大賽」還會永無止境演下去。
英特爾執行長 Pat Gelsinger 閃電退休後,大家最關心就是誰要領導這家曾引領半導體業風騷的公司。市場消息,外媒點名邁威爾(Marvell Technology)執行長 Matt Murphy 和益華電腦(Cadence Design Systems)前執行長陳立武,甚至台積電前董事長劉德音等,就連輝達創辦人兼執行長黃仁勳也一度被點名。
有業內人士透露,黃仁勳不僅是在這次的名單中,更是曾在 Pat Gelsinger 接任執行長前,英特爾就曾將他放進執行長候選人名單。彼時英特爾面臨製造部門新製程困難,產品部門面臨競爭對手追趕,當時的輝達則持續努力遊戲顯示卡,與 AI 熱潮的現在不可同日而語,但因為黃仁勳不但有技術背景,同時有深厚產品銷售經驗,英特爾董事會當時將其鎖定為執行長人選。但最終止於討論階段,沒有執行。
輝達未爆紅時,黃仁勳已被多家企業鎖定為執行長人選。除了英特爾,台積電也動過此念頭。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自傳寫道,2013 年尋找繼任者時問過黃仁勳,認為黃仁勳是理想接班人人選,性格、專業經驗和半導體專業知識都很符合。「我花了約十分鐘簡單解釋我對台積電的深切期望。」張忠謀回憶。但黃仁勳聽完後乾脆拒絕:「我有工作了。」幾週後張忠謀再試,黃仁勳依然態度堅決。
2013 年台積電市值 900 億美元,是輝達十倍,台積電執行長薪資雖沒有包括台積電股票,但加總固定薪資及依公司每年淨利的分紅,比黃仁勳收入更高。但黃仁勳沒有接下台積電執行長,堅持走自己的路,最終成為今天的「兆元男」。且黃仁勳領導下的輝達,一路和台積電一起走,兩家公司密切合作,不但是最佳生意夥伴,黃仁勳與張忠謀也建立起相差 30 歲的深厚友誼,最後成就自己,也為半導體產業貢獻不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