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百官.知人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提綱


注重人員甄選、任用、培訓與獎懲,
仰賴通盤制度設計而切勿東拼西湊。


(原28章) 原文/白話

================================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

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明瞭此人的優勢特長,

守護此人的弱項缺點,

作為天下之溪讓人才匯流過來;

保持任用不悖離特質,

便能回歸嬰兒般單純。

知其白,守其辱,為天下谷;

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知曉此人的功績表彰,

持守此人的羞恥意識,

作為天下之谷使人才集聚效力;

維持待遇上賞罰適足,

便能回歸樸實的心態。

樸散則為器,聖人用則為官長,

夫大制無割。

樸實的人才培訓後成為專業人士,

理想的為政者任用做為負責官員,

此乃整體制度設計無法單獨割離。

================================

雄:超群的、傑出的。

雌:柔弱的。

白:彰明、表明。

辱:羞恥。

樸:未加工成器的木材。

散(ㄙㄢˇ):分開、解體。

官長:官員的通稱。



詮釋


對於前來應聘的人才,先評估其專長、能力、性格、優劣勢,再與空缺職位的專業需求相匹配來決定錄取與否,如此安排以達人盡其才。人員一經任用,後續培育方向也是以發揮優勢特長、補足其弱項缺點為養成目標,如此做法能吸引人才源源不絕匯聚而來,故所謂「為天下溪」。

「德」是拿捏得當的意思,故「常德不離」即人員任用、培訓不偏離該人的「雄雌」,也就是應當適材適所。此外,亦表示工作環境要合乎道理。身處職場若本人能力不足以應付工作所需,又得不到主管同事的支持,甚或時刻面對上司壓力與同儕排擠,這樣如何能將全副心思放在本職學能上呢?因此適當的職位與合理的職場環境,能照顧到員工狀態及其所需,方能使其心思如嬰兒般單純地投入工作。

每個人都希望有優秀表現而受重視、依其成果獲得表揚;反之不願丟臉出醜人盡皆知,亦不想違規犯錯而被懲罰。獎懲制度便要善用「知其白,守其辱」的道理,使團隊專注於工作目標,藉由獎勵與處罰來增強工作投入、合作意願,並削弱消極、偏離與不當行為,進而提昇團隊凝聚力與整體效益,則稱之「為天下谷」。維持一個賞罰分明且恰當的「常德乃足」職場環境,讓團隊成員抱持老老實實地做事的心態,即所謂「復歸於樸」。

「樸」的原意為未經加工的木材,經過「散」的工序製成了各種器具,意謂著若是實實在在地在職位上磨練,則能「成器」為專業人士,進入政府組織便成為負責特定業務的官員。當中某些人歷練深造後具備了支持團隊運作的能力,便適合被拔擢為首長主管,即<力行.實力>所說的「故能為成器長」。

從人才的甄選、任職、培訓到獎懲升遷,整套制度設計需一體化通盤考量,此即所謂「大制無割」。若出現這單位甄審、那單位考核,或者這邊抽調、那邊安插,致使不能適材適所安心工作,亦或培訓不當、獎懲脫節及升遷不公,都將嚴重影響整體協作成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草堂一隅
9會員
77內容數
一坐一席一草堂, 一撮佳茗一縷香, 一片道機一點禪, 一夫自品一坡秧。
草堂一隅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對於外交博奕的精闢見解。
Thumbnail
2025/04/26
對於外交博奕的精闢見解。
Thumbnail
2025/04/19
關於學習目標與教育政策的思考。
Thumbnail
2025/04/19
關於學習目標與教育政策的思考。
Thumbnail
2025/04/03
解釋小國與寡民兩項國策。
Thumbnail
2025/04/03
解釋小國與寡民兩項國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描述老子哲學理念對體育選手的影響,以及對臺灣網球管理者及統治者的啟發。文章提到運動員的爭鬥、選拔經驗、管理者的德行等問題,以及老子理念在現今社會中的應用。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描述老子哲學理念對體育選手的影響,以及對臺灣網球管理者及統治者的啟發。文章提到運動員的爭鬥、選拔經驗、管理者的德行等問題,以及老子理念在現今社會中的應用。
Thumbnail
老子從來不否定"仁、義、孝、慈" 大道廢,有仁義:大道毀壞失去作用了,於是有仁義的出現。
Thumbnail
老子從來不否定"仁、義、孝、慈" 大道廢,有仁義:大道毀壞失去作用了,於是有仁義的出現。
Thumbnail
道德經 第八章 活得強大的智慧 上善似水:領導者的品性跟水相近。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水善利萬物,滋養眾生,又非常安靜,只往低處流,處於眾人最厭惡的地方,這樣的特色近似於道。 在現今的社會中,大家都喜歡往高處爬,享受著社會地位被抬高,受到大家的景仰、崇拜,而討厭在地勢低的地方。
Thumbnail
道德經 第八章 活得強大的智慧 上善似水:領導者的品性跟水相近。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水善利萬物,滋養眾生,又非常安靜,只往低處流,處於眾人最厭惡的地方,這樣的特色近似於道。 在現今的社會中,大家都喜歡往高處爬,享受著社會地位被抬高,受到大家的景仰、崇拜,而討厭在地勢低的地方。
Thumbnail
道德經,講的是領導者法則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崇尚錢財或追求某種美德,使人民不鬥爭。領導者不應該追求財富或美德,上行下效,領導者貪求物欲,下面的人也將彼此鬥爭以累積財富或效仿,這就是亂源。
Thumbnail
道德經,講的是領導者法則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崇尚錢財或追求某種美德,使人民不鬥爭。領導者不應該追求財富或美德,上行下效,領導者貪求物欲,下面的人也將彼此鬥爭以累積財富或效仿,這就是亂源。
Thumbnail
道德經 第二章 永遠不要以固定不變的標準看待事物 天下皆知美為美,惡已:如果天下人都說這件事是美好的,他不美好的一面就會出現了,這是本身就不美好了。 老子這樣說,因為我們為事物貼的標籤都是依照當時的條件所貼的,隨著條件的變化,我們貼上的標籤也會有所變化。例如:美的標準會隨著時代背景不同,而隨之變
Thumbnail
道德經 第二章 永遠不要以固定不變的標準看待事物 天下皆知美為美,惡已:如果天下人都說這件事是美好的,他不美好的一面就會出現了,這是本身就不美好了。 老子這樣說,因為我們為事物貼的標籤都是依照當時的條件所貼的,隨著條件的變化,我們貼上的標籤也會有所變化。例如:美的標準會隨著時代背景不同,而隨之變
Thumbnail
聖人的心思意念、行為舉措皆幾近於道,因而能量甚大,足以影響世界,他就像主軸,世界因其而轉,跟他一起隨道運作,同道一體。整個過程是:知守、聚能、合道、復歸、器用、大制。
Thumbnail
聖人的心思意念、行為舉措皆幾近於道,因而能量甚大,足以影響世界,他就像主軸,世界因其而轉,跟他一起隨道運作,同道一體。整個過程是:知守、聚能、合道、復歸、器用、大制。
Thumbnail
前面三種絕棄(聖智、仁義、巧利),是為避免人心紊亂,像是三到閘門,若放開,人心便如大水奔流,往複雜迷亂奔去,但即使設閘,卻也只能防止,難以改變源頭,真正的核心在於心之歸屬,這是比認知想法更早形成的意識意念,人的一切由此開始衍生,所以源頭應為: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Thumbnail
前面三種絕棄(聖智、仁義、巧利),是為避免人心紊亂,像是三到閘門,若放開,人心便如大水奔流,往複雜迷亂奔去,但即使設閘,卻也只能防止,難以改變源頭,真正的核心在於心之歸屬,這是比認知想法更早形成的意識意念,人的一切由此開始衍生,所以源頭應為: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Thumbnail
2014.12.4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曰: 學者舉措不可不審,言行不可不稽。 寡言者未必愚,利口者未必智。鄙樸者未必悖,承順者未必忠。 故善知識不以辭盡人情,不以意選學者。 夫湖海衲子,誰不欲求道。於中悟明見理者,千百無一。 其間修身勵行,聚學樹德,非三十年而不能致。 物既如此,人亦宜然。
Thumbnail
2014.12.4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曰: 學者舉措不可不審,言行不可不稽。 寡言者未必愚,利口者未必智。鄙樸者未必悖,承順者未必忠。 故善知識不以辭盡人情,不以意選學者。 夫湖海衲子,誰不欲求道。於中悟明見理者,千百無一。 其間修身勵行,聚學樹德,非三十年而不能致。 物既如此,人亦宜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