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只會為自己真正想要的,做決策並採取行動|64句教練對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有一天,我在咖啡廳遇到一個老朋友。他剛剛換了一份新工作,但卻一臉鬱悶。我問他:「怎麼了?不是聽說這份工作薪水更高嗎?你不是很想要嗎?」他嘆了口氣,說:「唉,當初是我爸媽一直說,這家公司更穩定,別再跳來跳去了。我也覺得有道理,所以答應了。可是現在做了才發現,我真的不喜歡,做得很痛苦……」

我聽完後點點頭,拍拍他的肩膀說:「兄弟,你這樣,怎麼可能做得開心呢?一個人如果不是真的想要某件事,是不會有動力去努力的啊。」

這件事情讓我深深感受到,當我們的選擇不是出於自己的真心,而是妥協、委屈或情緒勒索的結果,那麼無論表面上看起來多麼合理,最終的結果都不會好。今天,我想跟你聊聊這個主題:人們只會為自己真正想要的,做決策並採取行動。


一、很多協議與共識的背後,其實充滿了委屈與妥協

你有沒有遇過這樣的情況:在一個會議上,大家一起討論,最終達成了一個「共識」。但散會後,很多人其實心裡是不滿的,甚至有人私下抱怨:「這根本不是我要的,但沒辦法,只能配合。」結果呢?大家在行動上就開始敷衍、應付,或者根本消極怠工,最終導致績效結果不理想。

協議背後的「暗黑面」

很多時候,我們表面上達成了協議,但這個協議背後,其實充滿了委屈與妥協:

  1. 不想當壞人:有人心裡明明有不同意見,但為了和氣或害怕得罪人,選擇默默妥協。
  2. 害怕權威:在團隊中,有時候是領導者拍板決定,但其他人因為不敢反對,只好假裝同意。
  3. 情緒勒索:一些決策的背後,可能還夾雜著「不想讓對方失望」或「別人都這樣說了,我要是不同意就太自私了」的心理。

沒有真心認同,怎麼會有好結果?

當協議是基於委屈或妥協而達成的,結果往往很明顯:

  • 行動力不足:沒人真正投入,因為這不是他們的目標。
  • 執行力分散:大家表面上同意,但內心卻各懷鬼胎。
  • 後續問題不斷:委屈久了,人們的情緒會爆發,導致團隊失和或計劃流產。

二、情緒勒索與權威議題如何影響決策?

在團隊或關係中,情緒勒索和權威議題經常出現,它們是很多協議失敗的根源。這些問題不僅影響決策過程,還會讓人們對行動失去真正的動力。

1. 情緒勒索的影響

情緒勒索是最典型的「以情綁人」,讓人不得不配合。比如:

  • 家庭中:父母說:「我都是為你好,你怎麼能不聽我的?」這句話看似充滿關愛,但其實是一種壓力,讓孩子無法說出自己的真實需求。
  • 團隊中:領導者說:「這個專案成敗關係到我們所有人,你怎麼可以不盡力?」結果,大家都被壓著做事,但心裡卻越來越不開心。

2. 權威議題的壓力

權威議題通常發生在「上下級」或「經驗差距」很大的關係中。比如:

  • 職場中:老闆說了算,員工只能硬著頭皮接受,哪怕內心不認同。
  • 家庭中:長輩一句「我是你爸,聽我的就對了」,直接堵住了所有的討論空間。

這些問題帶來的負面影響

  • 抹殺真實想法:當情緒勒索或權威議題出現,人們會壓抑自己的真實需求,導致決策本身就偏離目標。
  • 製造內心矛盾:被迫接受的決策,讓人心裡充滿委屈,行動力自然大打折扣。
  • 長期損害信任:當人們覺得自己的意見被忽視或壓制,關係就會逐漸破裂。

三、什麼是充滿動能與向心力的決策關鍵?

真正能讓一個目標實現的協議或共識,背後必須具備兩個關鍵:真誠的出發點清晰的真實目的

1. 真誠的出發點

要達成一個充滿動能的共識,首先需要每個人都真誠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而不是隱藏或壓抑。例如:

  • 在團隊討論時,每個人都能說出自己的擔憂和建議,沒有人因為害怕權威而噤聲。
  • 在家庭決策時,夫妻雙方能坦誠溝通,說出彼此真正的想法,而不是一方完全妥協。

2. 清晰的真實目的

很多時候,共識失敗的原因,是因為大家的目標不夠清晰。舉個例子:

  • 如果一個團隊的目標只是「業績要更好」,那大家會各自解讀這句話,有人認為是多簽單,有人認為是提升客戶滿意度,結果大家朝不同方向努力,效率低下。
  • 但如果目標是:「每個人每月完成10萬銷售額,並提升客戶回購率20%」,那麼行動就會更聚焦。

目標一致,才能產生動能

當出發點是真誠的,目標又清晰明確,人們的行動就會有動能,因為每個人都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為什麼做,做了有什麼好處。


四、大部分的人都不認識自己,過著悶悶不樂的生活

這裡有一個更深層的問題——為什麼很多人會接受那些自己根本不想要的決策,甚至過著「不是自己版本的人生」?

1. 不認識自己

很多人一輩子都在聽別人的聲音,卻很少問自己:「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比如:

  • 在事業上,有人選擇了一份穩定但無趣的工作,只因為家人覺得這樣「安全」。
  • 在感情中,有人一直忍受著不平等的關係,因為害怕「一個人不好過」。

2. 不知道問題在哪裡

他們每天都在生活中忙忙碌碌,表面看起來沒什麼問題,但內心卻感到悶悶不樂,覺得「總缺了點什麼」。這種狀態就像你在黑暗中摸索,根本看不清方向。


五、我如何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其實沒有你想像中那麼困難。以下用四個面向來舉例:

1. 事業

問自己:我希望每天工作的狀態是什麼?

  • 是穩定朝九晚五,還是充滿挑戰的創業生活?
  • 如果你喜歡穩定,那麼追求一份有保障的工作就是你的選擇。
  • 如果你喜歡冒險,那創業可能會讓你更有動力。

2. 財富

問自己:金錢對我來說的意義是什麼?

  • 是擁有一個舒適的生活,還是能環遊世界?
  • 如果你只想生活無憂,那存款和固定收入是你的目標。
  • 如果你想實現更大的夢想,那麼學會投資和創造更多收入來源會是你的方向。

3. 關係

問自己:我希望和另一半的相處方式是什麼?

  • 是每天黏在一起,還是彼此有自己的空間?
  • 如果你需要更多陪伴,那選擇一個同樣重視陪伴的人。
  • 如果你喜歡自由,那麼找到尊重彼此空間的關係會讓你更快樂。

4. 健康

問自己:我希望我的身體狀態是怎樣的?

  • 是精力充沛,還是放任自然?
  • 如果你想保持健康,那麼規律運動和飲食是必須的。

六、如何在協議中確保對方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當你需要與別人達成共識時,以下幾個技巧能幫助你更清楚地掌握對方的真實需求:

1. 問深一層的問題

不要只聽對方表面上的答案,多問幾個「為什麼」。比如:

  • 「你覺得這樣做比較好,為什麼?」
  • 「這個目標對你來說,最重要的部分是什麼?」

2. 注意情緒與語氣

觀察對方的情緒反應。如果他說同意,但表情僵硬或語氣不自然,很可能他內心並不真正認同。

3. 創造安全的討論空間

讓對方知道,即使他不同意,也不會被批評或排擠。當人們感覺到安全,他們更容易說出真心話。


七、總結

人們只會為自己真正想要的,做決策並採取行動。當一個協議或共識的背後充滿委屈與妥協,最終只會導致糟糕的結果。只有當我們真的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真實需求,並且在協議中尊重每個人的真心選擇時,才能創造出充滿動能的行動。

親愛的讀者,問問你自己:現在的生活,是你真正想要的嗎?如果不是,那就從今天開始,重新審視你的每一個選擇,為自己而活,為自己真正想要的未來努力吧!

行知合一|沒有拿來操練、驗證過的知識,是無用的

附上 One Muse 的相關社群及預約隨喜體驗的資訊:


One Muse 顯化的底層邏輯

如果你對個人成長和心靈提升感到困惑,或者你的職業發展正處於瓶頸期,那麼《One Muse 顯化法則》將是你突破現狀的最佳指南。這本書不僅講述了顯化法則的核心原理,更提供了具體的實踐方法,幫助你從內在信念開始,逐步改善外在結果。

達哥結合多年在企業顧問與心靈教練領域的經驗,深入探討了「念頭」與「能量」的相互作用,揭示了成功與失敗背後的本質原因。書中所提及的「一念生萬象」理念,幫助你認識到,所有的現實都是由內在信念和念頭所形塑。當你學會正確運用這股力量,所有困難都能迎刃而解。

特別是在面對職場困境、創業挑戰和人際關係等現實問題時,本書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行動指南。從念頭的調整、思維模式的改變,到行動計劃的落實與優化,你將逐步掌握顯化的技巧,並最終實現你想要的結果。

這不是一本充滿口號的勵志書,而是一部實務性極強的操作手冊。它的每個章節、每個觀點,都是為了解決真實生活中的難題而設計。立即購買《One Muse 顯化法則》,讓這本書成為你生活中的實踐工具,幫助你改變現狀、實現目標,成為真正的「人生大師」!

電子書購書連結:https://www.pubu.com.tw/ebook/467433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Zeal Chou|One Muse 賦能集團的沙龍
32會員
109內容數
一套結合六大系統的卡牌,透過牌陣可以還原在你所問的問題下,潛意識投射出來的能量狀態。同時可以藉此擁有全局觀、掌握到挑戰與機會,並得出具體解決問題的下一步。進而可以造命改運~聽起來很玄妙吧,我自己一開始也不相信,這是條傳世兩千年的路,讓我們一起慢慢看下去!
2025/04/16
在AI時代,人類如何提升思考力,避免被AI取代?本文介紹「One Muse顯化系統論」,一套能量導向的系統性思維模型,幫助讀者有效與AI溝通,解決問題並創造AI無法提供的解方。透過切入方式、模型交錯、提問力等三個面向,讓讀者學習如何運用系統性思維,提升創造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Thumbnail
2025/04/16
在AI時代,人類如何提升思考力,避免被AI取代?本文介紹「One Muse顯化系統論」,一套能量導向的系統性思維模型,幫助讀者有效與AI溝通,解決問題並創造AI無法提供的解方。透過切入方式、模型交錯、提問力等三個面向,讓讀者學習如何運用系統性思維,提升創造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Thumbnail
2025/04/16
One Muse系統結合東西方哲學智慧,協助使用者突破人生卡點、顯化目標。文章以老子、孔子、佛陀、榮格、蘇格拉底、黑格爾、尼采、Ken Wilber等哲學家的思想為例,闡述One Muse系統背後的哲學思維,並提供具體行動建議,引導讀者反思自身困境,找到解決之道。
2025/04/16
One Muse系統結合東西方哲學智慧,協助使用者突破人生卡點、顯化目標。文章以老子、孔子、佛陀、榮格、蘇格拉底、黑格爾、尼采、Ken Wilber等哲學家的思想為例,闡述One Muse系統背後的哲學思維,並提供具體行動建議,引導讀者反思自身困境,找到解決之道。
2025/04/11
One Muse 賦能圈利用七大AI神器,結合教練制度與顯化行動計畫,協助使用者加速成長、持續突破。文章詳細介紹各AI工具的功能,並突顯賦能圈與傳統課程社群的差異,例如教練陪跑、每週追蹤、AI工具實作、系統化商模等。
Thumbnail
2025/04/11
One Muse 賦能圈利用七大AI神器,結合教練制度與顯化行動計畫,協助使用者加速成長、持續突破。文章詳細介紹各AI工具的功能,並突顯賦能圈與傳統課程社群的差異,例如教練陪跑、每週追蹤、AI工具實作、系統化商模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生活與工作中做出真正符合自己意願的選擇,規避因妥協而造成的內心掙扎。從情緒勒索到對權威的恐懼,這些因素常常影響我們的決策過程。透過真誠的溝通與清晰的目標設定,人們能夠更好地認識自己,找到生活的動力與方向。最終,要勇於尋求真正渴望的生活,重新審視自己的每一個選擇。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生活與工作中做出真正符合自己意願的選擇,規避因妥協而造成的內心掙扎。從情緒勒索到對權威的恐懼,這些因素常常影響我們的決策過程。透過真誠的溝通與清晰的目標設定,人們能夠更好地認識自己,找到生活的動力與方向。最終,要勇於尋求真正渴望的生活,重新審視自己的每一個選擇。
Thumbnail
我們都曾面臨過困境:一份緊迫的專案、一次重要的考試,或是人際關係的摩擦。在這些時刻,我們會做出一個關鍵的選擇:是積極尋找解決之道,還是找藉口逃避?這個選擇,深刻影響著我們的人生。 「找方法」vs.「找理由」:你的選擇塑造未來 「找方法」的人:這些人是問題的解決者,總是積極尋求答案。他們相信
Thumbnail
我們都曾面臨過困境:一份緊迫的專案、一次重要的考試,或是人際關係的摩擦。在這些時刻,我們會做出一個關鍵的選擇:是積極尋找解決之道,還是找藉口逃避?這個選擇,深刻影響著我們的人生。 「找方法」vs.「找理由」:你的選擇塑造未來 「找方法」的人:這些人是問題的解決者,總是積極尋求答案。他們相信
Thumbnail
在碩博士階段,面對來自學業和社會的多重壓力,你可能經常忽略自己內心的需求,反而被外界的期待所牽動。這篇文章將帶你一步步釐清自身需求,學習做出更符合自己內心的選擇,讓每個決定都源於真實的自我,從而減少情緒內耗,找到內心平衡。 ▋探索個人喜好與真實需求 第一步是認識自己的興趣和需求。只有
Thumbnail
在碩博士階段,面對來自學業和社會的多重壓力,你可能經常忽略自己內心的需求,反而被外界的期待所牽動。這篇文章將帶你一步步釐清自身需求,學習做出更符合自己內心的選擇,讓每個決定都源於真實的自我,從而減少情緒內耗,找到內心平衡。 ▋探索個人喜好與真實需求 第一步是認識自己的興趣和需求。只有
Thumbnail
在生活中若能以自己為出發點,並以「這件事是否能讓生命更美好」作為判斷標準,便能享受其中的樂趣。這個簡單的心態轉變,不僅讓我們更加快樂,也能夠使我們的努力更加有意義。from非暴力溝通
Thumbnail
在生活中若能以自己為出發點,並以「這件事是否能讓生命更美好」作為判斷標準,便能享受其中的樂趣。這個簡單的心態轉變,不僅讓我們更加快樂,也能夠使我們的努力更加有意義。from非暴力溝通
Thumbnail
選擇自己過想要的生活 不是為了任何人 聽從自己的內心 生活好比在江湖 有太多人情壓力 常常不由自主的 違背自己的原則 做出的每個決定 往往都不是自己所想 自己所選擇的道路 不一定是好走的 但至少是發自內心的想法 也許因為外在壓力 或者害怕失敗 順其自然喔!不管好的壞的情況 既然決定
Thumbnail
選擇自己過想要的生活 不是為了任何人 聽從自己的內心 生活好比在江湖 有太多人情壓力 常常不由自主的 違背自己的原則 做出的每個決定 往往都不是自己所想 自己所選擇的道路 不一定是好走的 但至少是發自內心的想法 也許因為外在壓力 或者害怕失敗 順其自然喔!不管好的壞的情況 既然決定
Thumbnail
選擇比努力重要,然而每天我們都在面對各種選擇。然而在選擇當中,其實總會遇到不同的問題。 選擇跟什麼人在一起,選擇什麼工作,選擇跟誰學習,選擇的當中,更多時候,需要判斷跟智慧。 然而愛其所擇,擇其所愛,是我的初衷信念。 一個人唯有真正選擇自己認定而所愛的,就不怕路遠,就不怕困難。而是一步步堅定的
Thumbnail
選擇比努力重要,然而每天我們都在面對各種選擇。然而在選擇當中,其實總會遇到不同的問題。 選擇跟什麼人在一起,選擇什麼工作,選擇跟誰學習,選擇的當中,更多時候,需要判斷跟智慧。 然而愛其所擇,擇其所愛,是我的初衷信念。 一個人唯有真正選擇自己認定而所愛的,就不怕路遠,就不怕困難。而是一步步堅定的
Thumbnail
當案主可以主動做出決定時,那麼就如《成為一個人》所說的可以更加成為自己,這中間要克服的是:該如何為自己做出決定?該如何信任自己的體驗?該如何面對挫折的可能?承擔失敗的風險?這個過程也就是「成為自己」了。
Thumbnail
當案主可以主動做出決定時,那麼就如《成為一個人》所說的可以更加成為自己,這中間要克服的是:該如何為自己做出決定?該如何信任自己的體驗?該如何面對挫折的可能?承擔失敗的風險?這個過程也就是「成為自己」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