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學生時代上過的「哲學課」嗎?
大多數人聽到「哲學」兩個字,腦袋裡浮現的畫面,不是希臘大鬍子、就是滿嘴抽象名詞的老頭…
但我想說,其實你早就「活在哲學裡」了。
每天做決定、設目標、想未來,其實都跟哲學思考有關。而我創立的 One Muse 系統,雖然是幫助人顯化目標、突破人生卡點的一套方法,但它背後的思維方式,竟然跟許多東西方哲學家的思想不謀而合!
今天就讓我帶你看看,那些看似遙遠的哲學巨人,其實就在你我每天的選擇裡。
✨ 一、老子:不硬衝,是最強的策略
老子說:「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One Muse 說:「卡關時,往前兩步找能量流動的問題。」
這兩句話其實是一樣的智慧。
當你覺得事情卡住,不一定要硬推硬衝,反而可以停下來,看看是不是之前哪裡沒對齊?是不是有什麼地方「違背了自然的節奏」?
有時候,真正的力量不是來自努力,而是來自順勢而為。
就像你開船,風向不對,再用力划也到不了目的地。
✨ 二、孔子:把人生經營好,也是一門藝術
孔子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這跟 One Muse 的八方位超像。
你的人生不是只有工作,還有感情、家庭、金錢、健康、朋友… 每個面向都像一個宮位,一個能量的「站」,它們彼此影響,互相牽動。
當你學會用 One Muse 來檢查每一區的狀況,就像孔子說的:「從自己開始整理,一路影響世界。」
✨ 三、佛陀:問題不是來自世界,而是來自「你怎麼看世界」
佛陀說:「人生是苦,因為我們太執著。」
One Muse 則會問你:「你卡在這個問題,是不是因為你內心有某種信念,一直沒改?」
比如你一直覺得「我不夠好」,那無論你換幾份工作、交幾個朋友,你還是會覺得空虛。
要解這個問題,不是換跑道,而是回來看看你內在的信念。
佛陀教我們放下執著,One Muse 教我們看見潛意識的信念——方向一樣,只是語言不一樣。
✨ 四、榮格:你看不見的潛意識,其實一直在決定你的人生
心理學家榮格說:「人不會變成有意識的,除非他願意面對自己的黑暗。」
One Muse 則透過「卡牌占測」幫你看見你看不見的自己。
你抽出來的牌,不是隨機的,而是你潛意識在對你說話。
有時候我們表面上說「我想賺錢」,但心裡其實有個聲音說:「我不配擁有這些」,你說的話和你信的東西是對撞的,結果就是顯化不了。
榮格說這叫「陰影」,One Muse 則透過工具,幫你把陰影變成光。
✨ 五、蘇格拉底:不給答案,而是陪你找到屬於你的答案
蘇格拉底最有名的,就是他從不告訴學生「標準答案」。他總是問問題,引導對方去思考。
One Muse 的教練也是這樣。
我們不會說「你該怎麼做」,而是問:「你最想達成的狀態是什麼?」
「你現在的信念,有幫助你嗎?」 「如果這問題出現在『風方位』(人際溝通),你覺得前面的能量是哪裡沒流動?」
這種提問,就像哲學對話一樣——不是要你聽從別人,而是幫你聽見你自己的聲音。
✨ 六、黑格爾:所有衝突,其實是下一階段的開始
黑格爾說:「每個衝突,其實都是一種進化。」
One Muse 也這樣看問題。
你現在的卡點,看起來像是障礙,其實是下一階段成長的起點。
每次的「不順」,都是宇宙幫你看見「該升級了」。
我們不是要逃避問題,而是學會用「逆時針」的眼光,回頭看看,這衝突背後,其實是個能量提示。
✨ 七、尼采:成為你自己,別活成別人希望的樣子
尼采說:「要成為那個說YES的人!」
One Muse 強調的「強力結語」,其實就是在訓練你,用一句話,把自己內在的力量喚醒。
你不是為了符合別人的期待而努力,而是因為你選擇了你真正想要的目標。
One Muse 的顯化練習不是許願,而是行動前,先讓自己變得很清楚自己是誰、要什麼。那才是顯化會發生的原因。
✨ 八、Ken Wilber:人生不只有一個面向,要整合看才完整
Ken Wilber 是一位現代哲學家,他說:「人生要用全象限來看:內在、外在、個人、社會,每一塊都重要。」
One Muse 的八宮,就是這樣的全景地圖。
我們不是只教你「怎麼賺錢」,而是幫你檢視整個人生地圖:
- 你的心情OK嗎?
- 你的身體健康嗎?
- 你的家庭支持你嗎?
- 你的團隊有問題嗎?
這樣才不會一邊衝刺,一邊耗竭。
人生是個能量系統,而不是只有「工作」這一關。
🪄 結語|你早就在用哲學活著,只是你沒發現
所以你看,哲學並不難懂。
你其實早就在活在這些哲學家的思維裡: 你有時像老子,順流不爭; 有時像佛陀,看透痛苦背後的信念; 有時像尼采,努力成為真正的自己。
而 One Muse,就是把這些智慧,用更簡單、好操作的方式,設計成一套幫你過好人生的系統。
如果你也正在找「我到底要怎麼走下去?」「我是不是卡住了?」,
那不妨給自己一個機會——用 One Muse 來問問你自己:
「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這個問題,也許就是你人生新的轉折點。
📌 給你一個行動建議:
下一次當你遇到困難,別急著找解法。
先問自己:「我是不是太用力了?是不是忘了回頭看看,那個能量沒流動的地方?」
或許,那才是真正的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