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焦慮管理與內在力量重建

教師的焦慮管理與內在力量重建

Peter Hung-avatar-img
發佈於時事影視雜談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來訪者的最初狀態

麗華(化名)是一位充滿熱情的幼稚園教師,但自從接手一班較具挑戰性的學生後,她開始感到強烈的焦慮和壓力。她提到經常感覺胸口悶痛,並且在工作中出現手心冒汗、心跳加速的情況。她甚至因擔心無法應對孩子們的行為,在課堂前失眠,導致白天注意力難以集中。情緒上,她描述自己陷入「無法控制的擔憂」,擔心孩子們的行為是否反映她的能力不足。

她的話語中充滿自責:「我是不是不適合當老師?我是不是做錯了什麼,才讓孩子們變得這麼難管?」


心理與生理層面的觀察

心理層面:

麗華的症狀顯示出明顯的焦慮症狀(Anxiety Symptoms),尤其是與表現相關的擔憂,可能與她的高自我期許和對他人評價的過度在意有關。她過去的經驗中提到,小時候常被要求達到「完美標準」,因此對自己在教學中的每個細節都抱持高度責任感。


生理層面:

她的胸悶、心跳加速和手汗等反應,是典型的交感神經系統過度活化(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Overactivation),顯示她的身體正處於一種「戰鬥或逃跑」的壓力狀態。長期失眠進一步加劇了她的情緒敏感性與身體疲憊。


採用的介入方法

1. 情緒接納與重新框架

採用接納與承諾治療(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CT),幫助麗華識別並接納她的焦慮情緒,而不是與之抗爭。透過練習,她學會將焦慮視為一種訊號,而非威脅。例如,我引導她說:「我的焦慮提醒我,我在意我的教學,也希望孩子們能受益於我的努力。」


2. 放鬆技巧與身體覺察

引導她學習腹式呼吸和正念冥想(Mindfulness Meditation)。我們在每次會談開始時進行五分鐘的深呼吸練習,幫助她放鬆身體並專注於當下。正念練習則讓她逐漸從過度擔憂中抽離,並學習在工作中使用這些技巧應對挑戰。


3. 重建自我價值

我運用了內在資源探索法,邀請麗華回憶過去成功應對挑戰的經驗,幫助她看到自己作為教師的能力與韌性。我也讓她設計了一份「成就日記」,每日記錄至少三件讓她感到滿足的小事,無論是成功安撫一名孩子,或是完成了一堂有趣的活動。


療癒過程中的轉變

在第四次會談時,麗華提到:「我開始意識到,我的焦慮是因為我很在乎這些孩子,而不是因為我無法勝任。」這是她的一個重要突破。她的失眠狀況逐漸改善,心跳加速的頻率減少,並且能在課堂上更多地專注於孩子的需求,而不是擔心自己的表現。


後期,我鼓勵她嘗試運用正念技巧,專注於孩子們的積極行為,而不是放大問題行為。她發現,當自己冷靜下來時,孩子們的行為也有了積極的改變。她逐漸恢復了對教學的信心,並對挑戰性學生的行為展現出更多的耐心和創造力。


這個案例帶來的啟發

這個案例提醒我們,焦慮本身並不是問題,關鍵在於我們如何與它共處。對於幼稚園教師這樣高度投入的工作者,焦慮可能是對自我期許與外界壓力的共同反應。透過接納情緒並學習有效的調適技巧,他們可以將焦慮轉化為成長的動力,而非阻礙。


自我療癒的建議

如果你也感受到焦慮,試試以下方法:

1. 覺察焦慮訊號

當你感到焦慮時,試著深呼吸並問自己:「這個情緒想告訴我什麼?」將焦慮視為內心的提醒,而不是一種失敗的象徵。

2. 每日三分鐘正念練習

找一個安靜的空間,閉上眼睛,專注於自己的呼吸。如果思緒飄走,輕輕將注意力拉回。這能幫助你從擔憂中抽離,回到當下。

3. 記錄小小的成就

每天記錄三件讓你感到快樂或自豪的小事,例如孩子們的一個笑容,或是一堂課成功完成。這能幫助你重建對自己的肯定。


結語

焦慮並不可怕,它是我們在乎某些事物的表現。當你學會與它和平共處,你會發現,自己擁有更多的力量去面對挑戰,並重新擁抱生活與工作的熱情。


avatar-img
Peter 的巷口沙龍
14會員
170內容數
七年北漂寒窗,寄居於木柵邊疆,牧養後山森林,享受獨有的山水景緻,常常在深夜漫山短跑。 學成後,幸運走在心理師的路上,歸隱已七年之久,成為學生的玩伴,歷遍鄉村民情,反璞歸真。 寫作的契機,是想記住與每個生命相逢的激盪、激昂,創造生命勾連生命的漣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Peter 的巷口沙龍 的其他內容
第一集的開頭,Jamie 衝動地打破社會規範——打架、挑釁、拒絕對話——但其實這些行為背後潛藏的,是他對「被看見」的強烈渴望。而這個「凝視」應該屬於誰?本該來自父親——這位在劇中幾近隱形卻影響深遠的角色。
5/5混沌少年時(Adolescence)
在《苦盡柑來遇見你》第13集中,金明即將披上嫁衣,準備展開她人生的新章節。劇情原先讓我們以為,這段故事中的「不對等的愛」,是來自金宣虎飾演的朴畫家,對金明深情但無法回應的傾心。 然而,劇情的真相逐漸揭露,最深刻、最讓人動容的不對等,是父母對子女那份毫不保留、卻從不要求回報的愛。
5/5苦盡柑來遇見你
「我不是不想說話,只是不知道怎麼說,說了你們也不會懂。」 這句台詞在第一集的尾聲,像一記悶雷打在心頭。 Netflix 原創影集《混沌少年時》甫一播出就以其真實殘酷又細膩的青春描寫引起共鳴,第一集開場即讓觀眾陷入一個少年掙扎於家庭、學校與自我邊界的混亂狀態。
5/5混沌少年時(Adolescence)
第一集的開頭,Jamie 衝動地打破社會規範——打架、挑釁、拒絕對話——但其實這些行為背後潛藏的,是他對「被看見」的強烈渴望。而這個「凝視」應該屬於誰?本該來自父親——這位在劇中幾近隱形卻影響深遠的角色。
5/5混沌少年時(Adolescence)
在《苦盡柑來遇見你》第13集中,金明即將披上嫁衣,準備展開她人生的新章節。劇情原先讓我們以為,這段故事中的「不對等的愛」,是來自金宣虎飾演的朴畫家,對金明深情但無法回應的傾心。 然而,劇情的真相逐漸揭露,最深刻、最讓人動容的不對等,是父母對子女那份毫不保留、卻從不要求回報的愛。
5/5苦盡柑來遇見你
「我不是不想說話,只是不知道怎麼說,說了你們也不會懂。」 這句台詞在第一集的尾聲,像一記悶雷打在心頭。 Netflix 原創影集《混沌少年時》甫一播出就以其真實殘酷又細膩的青春描寫引起共鳴,第一集開場即讓觀眾陷入一個少年掙扎於家庭、學校與自我邊界的混亂狀態。
5/5混沌少年時(Adolescence)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這篇文章探討室內設計中配色與材質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透過色彩氛圍營造不同的情緒感受。文章以一個客廳空間為例,列舉了72種配色方案,並將其分類為14個類別,每個類別都包含多種配色方案及其所營造的氛圍,並討論配色與空間氛圍及色彩帶給人的情緒感受。
這篇文章探討室內設計中配色與材質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透過色彩氛圍營造不同的情緒感受。文章以一個客廳空間為例,列舉了72種配色方案,並將其分類為14個類別,每個類別都包含多種配色方案及其所營造的氛圍,並討論配色與空間氛圍及色彩帶給人的情緒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