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要過來

更新於 2024/12/1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所謂人有正報與依報,正報就是人身,而依報就是我們降生的國家、家庭環境、職業,以及所結識往來的人。降生在泱泱大國、富裕的家庭,那是好的依報,來自於前生的造福,而降生在貧窮國度、貧苦家庭,那是辛苦的依報,來自於前世忘了造福。不過,既然依報已定,若想要階級上下流動也不是不可能,關鍵在於我們今生的修善修福。


有些人降生在強大且富裕的國家,受到國家的保護,生活很安定,只要認真工作,都能擁有穩定快樂的家庭生活。而有些人降生在動盪不安的國度,內憂經濟外患軍事,想要睡一場安穩的覺都是奢侈,因為不知道哪時候強盜會闖進來,不知外頭的子彈何時會打進來。穩定與動盪都跟我們本身的業報正相關,但是老智者說,來了都來了,不管在哪裡,只要我們的心持善、持正、持誠,就能化干戈為玉帛,淡化殺戮帶來的傷害。比如有一場地震打算帶走一萬人,但是因為這個國家的人善多於惡,加減乘除下,決定搖下幾幢房子就好。


如果我們生於富裕家庭,想當然爾不願意窮人老是到家裡吃免費的。但是如果我們生於貧窮家庭,風吹日曬居無定所,總是會辦法窩在富有人家的門外,找機會討一些食物來裹腹。這是人之常情,可是人往往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去思考,富有的人不知道飢餓的滋味,殊不知今天站上風,他日換居下風,風水輪流轉,屆時想要討一杯水解渴都是奢侈。


就拿體內的細胞來比喻,人體裡有好細胞也有壞細胞,壞細胞當久了覺得有點孤單,想要融入好細胞,可是好細胞不願意壞細胞接近,因為一接近,好細胞就會不舒服。壞細胞老是被拒絕,瞋恨心一起,一路搞破壞,最後好細胞也慘遭魚池之殃。如果好細胞有包容心,願意善解壞細胞的劣質,願意接受它們,初期會有不適,但是時間久了,壞細胞百分之百融入好細胞,屆時好細胞的能量更強大,身體也就更健康了。


老智者總是跟我們說,人要有肚量,今日的好風景不代表他日也會一帆風順,會計較會不悅都是因為自己的利益受損,自己的付出被佔便宜。用大肚量去面對生活鎖事就是替自己修建一幢大城堡,用狹隘的心量做人做事,就是替自己搭一間茅草屋,風一吹便離離散散。所以修行就是把我們的心修大一點、修寬一點,能容納異己、包容別人,就是成就自己的未來。


#包容他人

#成就自己

#正報依報

avatar-img
50會員
1.1K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柳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常說,生養容易、教養難。養孩子如此,奉養父母也是如此。大人從小接受打罵教育,很容易複制上一代的教養方式教小孩,成績不好就打,不打不成器,打痛了自然會怕,就會認真念書。有些小孩確實怕打,打疼了就會認真念書,那是孺子可教也,念得來。有些小孩怕打,卻怎麼也念不來,就算往死裡打也是一樣沒有好成績。 有
有一位女大學生,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小套房,平日作息正常,學校、租屋處,以及鎮上三個定點移動,偶爾跟同學看電影唱歌或是出遊。 有一天晚上,女學生在租屋處洗完澡,準備吃晚餐,突然一股強烈的恐懼感從腳底竄上頭皮,女學生顫抖不已,整個人縮在牆角,全身冒起一層厚厚的雞皮疙瘩,那一剎那,女學生想起媽媽說若
修身養性正是一個人積福的管道,不生氣、不罵人、不計較、和藹可親、善解、包容,這樣圓融的德性不僅不會耗掉一絲福,人緣還能從四面八方來,人緣就是福氣。一個人做很多好事,朋友有困難也很願意伸援手,可是嘴巴不好,動不動就罵人損人眨人,或是心胸不寬大,別人說錯話,他就半年一年不跟對方說話。這樣子的人很耗福,做
假設一個人帶了一份這樣的劇本:「女。十二歲喪母。奔波勞作至二十歲嫁入某戶當長媳,婚姻不圓滿,在工廠做粗活養家。四十五歲時大女兒意外離世。五十歲時兒子車禍往生。五十五歲失智。六十五歲臥床。六十七歲告終。」有人說,這一份劇本儼然就是一生的悲劇,不如不要。老智者說,每個人的人生劇本都是自己一筆一撇撰寫出來
有一對夫妻從年輕就在山上做造墓、修墓的工作,這是一份十分特殊的工作,除了工藝好,最重要是一份清淨心。一般人的工作都是跟活生生的人相處,而這對夫妻則是每天跟墓地裡的「人」相處,這位先生從小就在墓園長大,墓園就像自己的家,他說跟不會說話的人相處比較自在,因為會害人的都是生人。 因為工作性質特殊,所
經常有人在網路上爭論女人靠自己好,還是靠婚姻好,大部份的人覺得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靠自己最好。少部份的人則是因為受到婚姻的保障,認為只要嫁得好就像重新投胎,一輩子吃穿沒煩惱。其實那都是世俗的看法,只要是倚靠外來的人事物,都會變化,因為金銀財寶五家共有。 五家指的是一為火燒、二為水漂、三為稅賦強
常說,生養容易、教養難。養孩子如此,奉養父母也是如此。大人從小接受打罵教育,很容易複制上一代的教養方式教小孩,成績不好就打,不打不成器,打痛了自然會怕,就會認真念書。有些小孩確實怕打,打疼了就會認真念書,那是孺子可教也,念得來。有些小孩怕打,卻怎麼也念不來,就算往死裡打也是一樣沒有好成績。 有
有一位女大學生,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小套房,平日作息正常,學校、租屋處,以及鎮上三個定點移動,偶爾跟同學看電影唱歌或是出遊。 有一天晚上,女學生在租屋處洗完澡,準備吃晚餐,突然一股強烈的恐懼感從腳底竄上頭皮,女學生顫抖不已,整個人縮在牆角,全身冒起一層厚厚的雞皮疙瘩,那一剎那,女學生想起媽媽說若
修身養性正是一個人積福的管道,不生氣、不罵人、不計較、和藹可親、善解、包容,這樣圓融的德性不僅不會耗掉一絲福,人緣還能從四面八方來,人緣就是福氣。一個人做很多好事,朋友有困難也很願意伸援手,可是嘴巴不好,動不動就罵人損人眨人,或是心胸不寬大,別人說錯話,他就半年一年不跟對方說話。這樣子的人很耗福,做
假設一個人帶了一份這樣的劇本:「女。十二歲喪母。奔波勞作至二十歲嫁入某戶當長媳,婚姻不圓滿,在工廠做粗活養家。四十五歲時大女兒意外離世。五十歲時兒子車禍往生。五十五歲失智。六十五歲臥床。六十七歲告終。」有人說,這一份劇本儼然就是一生的悲劇,不如不要。老智者說,每個人的人生劇本都是自己一筆一撇撰寫出來
有一對夫妻從年輕就在山上做造墓、修墓的工作,這是一份十分特殊的工作,除了工藝好,最重要是一份清淨心。一般人的工作都是跟活生生的人相處,而這對夫妻則是每天跟墓地裡的「人」相處,這位先生從小就在墓園長大,墓園就像自己的家,他說跟不會說話的人相處比較自在,因為會害人的都是生人。 因為工作性質特殊,所
經常有人在網路上爭論女人靠自己好,還是靠婚姻好,大部份的人覺得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靠自己最好。少部份的人則是因為受到婚姻的保障,認為只要嫁得好就像重新投胎,一輩子吃穿沒煩惱。其實那都是世俗的看法,只要是倚靠外來的人事物,都會變化,因為金銀財寶五家共有。 五家指的是一為火燒、二為水漂、三為稅賦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不要盲目跟隨別人的腳步生活, 用自己的想法活出自己的人生, 才能活出屬於自己的璀璨美麗。
你人再好:不是每個人都會喜歡你,有人羨慕你,也有人討厭你,有人嫉妒你,也有人看不起你。
Thumbnail
當你屬於自己,你會回到自己之內,安處於當下, 你與自己合一,感覺完整且自由。
Thumbnail
不要看輕每一個人, 因為你不會知道..數年後, 這位你曾經瞧不起的人, 會成為你生命中的貴人, 永遠無需向任何人交代自己的人生, 說得再多,倒不如自己親身體會過, 任何結果都無法決定你的一生, 自己的歷程就是人生最好的養分。
Thumbnail
與其鼓撐一張大眾都喜歡,但得辛苦維持的面皮,那這樣就好:這就我本人。
Thumbnail
學會放過自己 而不是什麼不順自己感受的話 全都收到腦袋瓜裡 於是就不開心 不然就否定了他人所對你的誠意 眼界跟心要學會懂得柔軟與寬闊些 真正的成長絕不是一時 而是日積月累經過時間的淬煉 而面對任何事情都能夠圓融看待 停、看、聽 是不二法門 停下脚步不是〔不停的追求無法〕
Thumbnail
1.自我 發現自己 從日記、感恩開始,找到熱情所在。 精神靈性 內在對話,正念呼吸、放鬆身心。 平靜永樂、相信徵兆、分享付出。 精神的早晨,大步向前。 健康 身心靈的預防保健, 營養:好食物、間歇斷食 運動:體能訓練、慶祝生命、 睡眠習慣、遠離3C。 2.人際
我不想一味訴說人生大道理、生命經歷、心靈成長等抽象的思想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不要盲目跟隨別人的腳步生活, 用自己的想法活出自己的人生, 才能活出屬於自己的璀璨美麗。
你人再好:不是每個人都會喜歡你,有人羨慕你,也有人討厭你,有人嫉妒你,也有人看不起你。
Thumbnail
當你屬於自己,你會回到自己之內,安處於當下, 你與自己合一,感覺完整且自由。
Thumbnail
不要看輕每一個人, 因為你不會知道..數年後, 這位你曾經瞧不起的人, 會成為你生命中的貴人, 永遠無需向任何人交代自己的人生, 說得再多,倒不如自己親身體會過, 任何結果都無法決定你的一生, 自己的歷程就是人生最好的養分。
Thumbnail
與其鼓撐一張大眾都喜歡,但得辛苦維持的面皮,那這樣就好:這就我本人。
Thumbnail
學會放過自己 而不是什麼不順自己感受的話 全都收到腦袋瓜裡 於是就不開心 不然就否定了他人所對你的誠意 眼界跟心要學會懂得柔軟與寬闊些 真正的成長絕不是一時 而是日積月累經過時間的淬煉 而面對任何事情都能夠圓融看待 停、看、聽 是不二法門 停下脚步不是〔不停的追求無法〕
Thumbnail
1.自我 發現自己 從日記、感恩開始,找到熱情所在。 精神靈性 內在對話,正念呼吸、放鬆身心。 平靜永樂、相信徵兆、分享付出。 精神的早晨,大步向前。 健康 身心靈的預防保健, 營養:好食物、間歇斷食 運動:體能訓練、慶祝生命、 睡眠習慣、遠離3C。 2.人際
我不想一味訴說人生大道理、生命經歷、心靈成長等抽象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