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AI 為什麼正在吞噬世界?AI 殺手級應用即將出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5 分鐘

Hi 我是 VK~

年底到了,各大創投或分析師不外乎會開始回顧今年科技發生的種種之外,也會開始預測 2025 年的科技趨勢,這期來聊聊前美國創投 Andreessen Horowitz 合夥人 Benedict Evans 對於明年的科技展望〈AI eats the world〉、Sequoia Capital 近期發布的〈AI in 2025: Building Blocks Firmly in Place〉究竟講了些什麼?有哪些可以再進一步討論的?

這期會來介紹:

  • 〈AI eats the world〉的重點
  • 科技典範轉移如何發生的?
  • Scaling Law 會繼續發生嗎?🔒
  • LLM 技術帶來的價值?🔒
  • AI 最終將演變成 JUST SOFTWARE🔒

喜歡這期的內容,歡迎分享給朋友一起訂閱《VK科技閱讀時間》,祝你今天一切順利~


科技趨勢分析師 Benedict Evans 幾乎可以說是少數能與《Stratechery》 Ben Thompson 平起平坐的電子報 OG。 無論是在科技圈的知名度、影響力,甚至是花在科技寫作的時間能說是不相上下。

Benedict Evans 過去有將近 20 年都在分析 mobile、媒體和科技等主題,現在身為獨立分析師的他也經營著付費電子報《 Benedict's Newsletter》。目前寫超過十年、有超過 17 萬人訂閱,他的電子報風格比較接近策展+評論的形式,每期都會找當周重要、值得關注的科技新聞和數據等,主要都是簡短分析、評論,附上相關連結,偶爾會有長文。(之中我都會特別看 Evans 電子報中的「Outside interests」,他會蒐集一些和科技沒有直接關聯的內容,往往會多看到一些有趣的內容。)

在科技分析領域中打滾很久的 Evans,很常都能在文章或簡報中提供獨到觀察科技的視角,或是拋出一些很犀利的洞察和問題,像是印象中最深刻的是他曾給出一段對前東家 a16z 的評論:「a16z 是一間靠著 VC 來獲利的媒體公司。(a media company that monetizes through VC.)」

從 2013 年開始,Benedict Evans 每年都會在年底給出他對於明年科技趨勢的展望,也會討論科技產業的宏觀和策略。他對明年的科技預測是「AI eats the world」,歷年也討論過 「AI and Everything Else」「The Great Unbundling」「Mobile is Eating the World」等題目。

Benedict Evans

Benedict Evans

〈AI eats the world〉報告的重點?

〈AI eats the world〉不是 Benedict Evans 刻意下的聳動或農場標題,而是在致敬 a16z 共同創辦人 Marc Andreessen 一篇在 2011 年寫的經典文章《Why Software Is Eating The World》。他在文中強調、預測了軟體將改變世界的前景,列舉了 Amazon、Netflix、Spotify 和 Pixar 等都是軟體公司,如何透過軟體的力量,讓他們在產業中維持領先地位。幾乎任何想要強調軟體重要性的內容,都會引述到這篇經典文章。

但往下問一層為什麼要這樣做?我反而會認為這更像是一篇 a16z 的投資宣言。如果軟體將在未來成為重要力量,他們可以如何吸引更多以軟體為主的優秀創業者:透過內容、在媒體曝光來吸引更多人。最一開始這篇文章不像現在是刊在 a16z 自己的官網中,反而是發佈在《WSJ》。

當時矽谷老牌創投通常都認為沒有媒體是好的媒體,很少會上媒體曝光,但身為矽谷創投的新進者 a16z 背後有行銷和公關的人才積極幫他們操刀、牽線上媒體曝光。這也幫他們走出一條和其他創投不同的路。這幾乎也可以解釋很多 Andreessen 寫的文章,通常都會有非常強烈的樂觀論調。在生成式 AI 這波,他也有在 2023 年 6 月寫過〈Why AI Will Save the World〉(為什麼 AI 將拯救世界)或是之前有聊過的〈The Techno-Optimist Manifesto〉。

拉回來講正題,各種形式的內容都會有作者的立場和觀點,相對起來 Benedict Evans 沒有太多的包袱和情緒,反而可以提供大眾更清楚的視角來思考各種與 AI 相關的進展。

會想要花一期的篇幅來聊這份報告有個原因:雖然說這是在對明年科技進展預測,但 Evans 很巧妙地用三個基本問題串起整個演講。他的論點是 AI 最終將演變成 JUST SOFTWARE,並在最後拋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電梯問題:

你上次搭乘自動電梯是什麼時候?你上次走進電梯,按下按鈕,然後想『啊,我正在使用 AI 電梯』是什麼時候?

電梯幾乎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沒有刻意提醒大概也不會特別注意到搭電梯的次數,自動電梯的出現到現在已經不再會是一種被視為新奇的技術,而是變成一種融入在我們生活中的便利設施。最終生成式 AI 也將會逐漸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工具/功能。

在這份報告中,Evans 談到三個重要問題,接下來會針對這些問題延伸討論:

  1. AI 技術的規模會發展到什麼程度?
  2. 這些大型語言模型實際上有什麼用?
  3. 我們如何實際部署這個技術?

回顧過去的科技典範轉移

「在我的一生中,我見過兩次技術演示讓我感到具有革命性,這分別是圖形使用者介面(GUI )和 ChatGPT。」無論是 Benedict Evans 去年或是今年的報告,他都會從微軟共同創辦人 Bill Gates 的這段話來開場。

這出自 Bill Gates 在 2023 年寫的文章〈The Age of AI has begun〉。他提到,人工智慧的發展與微處理器、個人電腦和智慧型手機的出現一樣重要。它將改變人們工作、學習、旅行、獲得醫療保健和相互交流的方式。整個行業都將圍繞它重新定位。企業將通過他們的使用程度來區分自己。

為什麼比爾蓋茲會特別把 GUI 和 ChatGPT 放在一起討論?兩者的共通點是,將從根本上改變軟體的功能和使用方式,讓更多人能夠輕鬆使用電腦和軟體。無論是 GUI 或是大型語言模型(LLM)的出現,都讓用戶用更方便的方式解決問題、完成任務。

當時我接觸到了圖形使用者介面(GUI) — 每個現代作業系統(包括 Windows)的前身。.....我們立即開始集思廣益,討論使用這種使用者友好的計算方法可以做的所有事情。

第二個大驚喜就在 2022 年。自 2016 年以來,我一直與 OpenAI 的團隊會面,他們穩定的進步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22年中,我對他們的工作感到非常興奮,以至於我給了他們一個挑戰:訓練人工智慧以通過大學先修課程生物學考試。...

它(ChatGPT)寫了一個深思熟慮的答案,可能比我們在場的大多數人給出的要好。我知道我剛剛看到了自從圖形用戶介面以來最重要的技術進步。

往前談未來預測之前,Evans 回顧了幾個科技重要典範轉移之處,通常來說科技產業大約每隔 10 到 15 年就會經歷一次轉變。每次的科技革新,都會帶來新的改變,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使用的工具,都帶來新的生產力、民主化,最終也重新改寫新的遊戲規則、重新定義既有市場:(這裡會補充一些延伸想法)

  • 1960 年代中期至 1970 年代後期:大型主機電腦
    一剛開始大型主機只有企業或政府可以使用倒,主要用記錄保存和資料處理,類似數位化的檔案櫃。比較有代表性的是 IBM System/360 等,逐步推動了在商業領域自動化的初步應用。像是可以用在處理銀行的存款、提款和結算等、或是預定航班等。
  • 1980 年代:個人電腦
    每次的科技革新都會伴隨民主化,過去只有少數人能擁有大型主機電腦,但隨著個人電腦時代的來臨,人人的家中和公司擁有電腦變得越來越容易,再加上像是 Microsoft Windows、Apple Macintosh 等 GUI 的普及都讓使用電腦、軟體變得更方便。GUI 讓誰可以使用電腦、誰可以使用軟體做些什麼事,有了根本性的變化,可以要求電腦為你做一些事情。這也推升了蘋果、微軟和 Adobe 等公司。
  • 1990 年代後期:網際網路
    網際網路的出現,幾乎改變了人獲取資訊的方式,這也重新改寫了原先的產業,創造了新的商業模式。這包含 Google、Amazon 的出現。
  • 2000 年代中期:智慧型手機
    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催生了行動應用程式和行動優先的服務,讓數位生活全面移動化,催生了社群媒體,像是 Facebook、Twitter 等,O2O(線上到線下)模式改變了零售、交通和服務業,也催生了共享經濟等商業模式。
  • 2010 年代中期:雲端運算與大數據時代
    在這之前可以透過網路分享資料,不需再用磁碟儲存。主從式架構(Client-server model)成為主流,但隨著資料不斷增加,也大幅增加維護伺服器的成本。這些都推動了雲端服務的出現。雲端服務提供者在全球購買龐大的資料庫中心,接著低價租給用戶。隨付隨用的運作模式讓用戶更有彈性擴增或縮減,像是 AWS、Azure 等。這也讓 SaaS 等模式變成主流。
  • 現在,科技產業正處於另一次重大轉變的邊緣,由生成式 AI 所驅動。 許多科技業人士認為,生成式 AI 將成為下一個主要的平台轉變,為軟體應用開闢新的可能性。

Evans 也強調,目前我們還不清楚 AI 的規模化發展究竟能走多遠,LLM 是否能持續提升效能,甚至達到有些人預測的「取代所有軟體」的程度,接下來就來討論規模化還會繼續發生嗎?

raw-image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977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VK科技閱讀時間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22.5K會員
70內容數
Hi,我是 VK~ 好奇科技發展、想看懂科技趨勢和新創的眉角。決定每週記錄下那些我感興趣、還看不懂的事。這裡會聊很多科技公司、新創,他們背後的人物與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VK科技閱讀時間 的其他內容
Hi 我是 VK~ 在電子報中有個主題是「科技人物特寫」,通常會從一個人的視角去看他的選擇和他在一家公司的影響。像過去我們介紹過微軟前任執行長 Steve Ballmer、蘋果執行長 Tim Cook 和國防新創 Anduril 共同創辦人 Palmer Luckey 等人。 在未來可以寫的科技
Hi 我是 VK~ 在今年上半年我們聊過 iPod 之父 Tony Fadell 的書《創建之道》(Build),當時文章著重在前半段,也就是如何打造職涯、如何開發產品、如何說個好故事等。 書的後半段包含一些很有趣的議題,但距離我有點遠,像是成為執行長、收購和被收購的企業文化轉變等,那時就沒有很
Hi 我是 VK~ 在 YouTube 打滾十年,累積超過 3 億訂戶的創作者 MrBeast,究竟是如何思考他的內容事業?如何打造病毒式傳播影片? 這兩週在 X 上有份文件不斷被瘋傳,那就是從 MrBeast 內部流出的備忘錄〈How To Succeed At MrBeast Product
Hi 我是 VK~ 過去我們聊過微軟現任執行長 Satya Nadella,如何透過布局混合實境、量子運算,以及人工智慧三大領域,帶領微軟再次崛起。 讓 Nadella 能夠帶領微軟「刷新未來」的本錢,有部分都得歸功於前任執行長 Steve Ballmer 打下的基礎。 這期我們來聊聊 Ste
Hi 我是 VK~ 這期來聊聊 YouTube 上的「3C 評測之王」 MKBHD。他在早期是如何成為 YouTuber,到如今建立近 2000 萬訂戶的媒體事業? MKBHD 在十多年的創作生涯中,有什麼是他堅持的原則?他對觀眾的了解,如何幫助他打造科技產品評測的內容?Humane AI Pi
Hi 我是 VK~ 上月剛好是 Apple WWDC 大會,加上近來有許多 Apple 下任執行長接班人傳言的人選。這也是個蠻好的時機來回顧現任執行長庫克(Tim Cook)他接任蘋果執行長後有哪些創新成功與失敗的地方。 這期主要會聚焦在: 不是「產品人」出身的庫克,為什麼讓賈伯斯親自招募他加
Hi 我是 VK~ 在電子報中有個主題是「科技人物特寫」,通常會從一個人的視角去看他的選擇和他在一家公司的影響。像過去我們介紹過微軟前任執行長 Steve Ballmer、蘋果執行長 Tim Cook 和國防新創 Anduril 共同創辦人 Palmer Luckey 等人。 在未來可以寫的科技
Hi 我是 VK~ 在今年上半年我們聊過 iPod 之父 Tony Fadell 的書《創建之道》(Build),當時文章著重在前半段,也就是如何打造職涯、如何開發產品、如何說個好故事等。 書的後半段包含一些很有趣的議題,但距離我有點遠,像是成為執行長、收購和被收購的企業文化轉變等,那時就沒有很
Hi 我是 VK~ 在 YouTube 打滾十年,累積超過 3 億訂戶的創作者 MrBeast,究竟是如何思考他的內容事業?如何打造病毒式傳播影片? 這兩週在 X 上有份文件不斷被瘋傳,那就是從 MrBeast 內部流出的備忘錄〈How To Succeed At MrBeast Product
Hi 我是 VK~ 過去我們聊過微軟現任執行長 Satya Nadella,如何透過布局混合實境、量子運算,以及人工智慧三大領域,帶領微軟再次崛起。 讓 Nadella 能夠帶領微軟「刷新未來」的本錢,有部分都得歸功於前任執行長 Steve Ballmer 打下的基礎。 這期我們來聊聊 Ste
Hi 我是 VK~ 這期來聊聊 YouTube 上的「3C 評測之王」 MKBHD。他在早期是如何成為 YouTuber,到如今建立近 2000 萬訂戶的媒體事業? MKBHD 在十多年的創作生涯中,有什麼是他堅持的原則?他對觀眾的了解,如何幫助他打造科技產品評測的內容?Humane AI Pi
Hi 我是 VK~ 上月剛好是 Apple WWDC 大會,加上近來有許多 Apple 下任執行長接班人傳言的人選。這也是個蠻好的時機來回顧現任執行長庫克(Tim Cook)他接任蘋果執行長後有哪些創新成功與失敗的地方。 這期主要會聚焦在: 不是「產品人」出身的庫克,為什麼讓賈伯斯親自招募他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機構投資者對軟體產業的投資考量,包括 AI 和 Cloud 及其與資安的關聯,以及軟體產業前景的分析和短期投資策略。另外提到 Andy Grove 的《十倍速時代》一書,闡述了 IT 技術轉變對產業結構的影響,並建議 3 個月回顧一次這個主題。
Thumbnail
隨著全球技術進步,AI已成為推動經濟與社會轉型的重要力量。但究竟什麼是AI?為何近年來其發展速度大幅提升?特別是在東南亞地區,AI技術不僅是創新的推手,也成為促進地區經濟成長的關鍵因素。本文章探討AI的定義及發展原因,摩根士丹利對東南亞數據中心未來展望,以及東南亞AI在各產業中的發展狀況和未來趨勢。
Thumbnail
除現有已知的 AI 硬體建構廠商外,本篇並列出作者對於下一波 AI 應用興起時之潛力企業觀察清單,包含網路服務、網路安全、行業運用方案解決業者、與 AI 軟體開發商等。
Thumbnail
在 NVDA 於 Q1 2023 整整經歷了4季的爆發性成長後,本篇將延續年初分析持續透過月營收與季度財報狀況對台股 AI 族群進行未來展望解讀並找出成長潛力個股。
Thumbnail
筆記-美投君-AI概念股-24.06.09 *AI應用會是大勢所趨,技術將持續進步,企業對於AI的投資會持續。 在AI應用普及之前,對於基礎建設層面的投資仍會持續,部會僅限於1-2年的時間,而會是個長期受惠的過程。 *過往的網路發展,經歷過從硬體轉向軟體應用的趨勢。 Cisco為網路硬體公司
Thumbnail
終究還是在NVDA拆股前匆忙上車,這個高的成本價真的抖抖的,但保持著看好AI龍頭一哥的威望,希望5年內還是可以引領人類創造嶄新科技願景的預期心理下,本宅還是忍不住啊!就看分拆後會不會激起散戶投資人的群起買入再創股價成長。
Thumbnail
世界的經濟脈動和科技、新創趨勢與市場資訊息息相關,在這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世代,我們透過各種管道蒐集資訊,企圖在趨勢變化愈發快速的 2024 中站穩腳步。 vocus 有許多美股與科技類型創作者,透過大量的資料、文本整理,提供會員們最新的趨勢觀察與深入分析,無論你想從分析總經開始、或是深入研究科
Thumbnail
2024年將是人工智能技術加速發展的一年,從演算法突破到應用場景擴大,以及企業角力加劇和法律監管建立等多個方面,都有望實現突破。本文對人工智能在2024年的發展趨勢進行了詳細預測和分析。
Thumbnail
由05/2023 NVDA 引領的生成式 AI 浪潮至今,若將2023年視為 AI 元年一點也不為過,以臺灣科技實力尤其在矽智財IP與半導體整個大族群串起的上中下游完整完整供應鏈與以傳統伺服器組裝與其周邊關鍵零組件。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機構投資者對軟體產業的投資考量,包括 AI 和 Cloud 及其與資安的關聯,以及軟體產業前景的分析和短期投資策略。另外提到 Andy Grove 的《十倍速時代》一書,闡述了 IT 技術轉變對產業結構的影響,並建議 3 個月回顧一次這個主題。
Thumbnail
隨著全球技術進步,AI已成為推動經濟與社會轉型的重要力量。但究竟什麼是AI?為何近年來其發展速度大幅提升?特別是在東南亞地區,AI技術不僅是創新的推手,也成為促進地區經濟成長的關鍵因素。本文章探討AI的定義及發展原因,摩根士丹利對東南亞數據中心未來展望,以及東南亞AI在各產業中的發展狀況和未來趨勢。
Thumbnail
除現有已知的 AI 硬體建構廠商外,本篇並列出作者對於下一波 AI 應用興起時之潛力企業觀察清單,包含網路服務、網路安全、行業運用方案解決業者、與 AI 軟體開發商等。
Thumbnail
在 NVDA 於 Q1 2023 整整經歷了4季的爆發性成長後,本篇將延續年初分析持續透過月營收與季度財報狀況對台股 AI 族群進行未來展望解讀並找出成長潛力個股。
Thumbnail
筆記-美投君-AI概念股-24.06.09 *AI應用會是大勢所趨,技術將持續進步,企業對於AI的投資會持續。 在AI應用普及之前,對於基礎建設層面的投資仍會持續,部會僅限於1-2年的時間,而會是個長期受惠的過程。 *過往的網路發展,經歷過從硬體轉向軟體應用的趨勢。 Cisco為網路硬體公司
Thumbnail
終究還是在NVDA拆股前匆忙上車,這個高的成本價真的抖抖的,但保持著看好AI龍頭一哥的威望,希望5年內還是可以引領人類創造嶄新科技願景的預期心理下,本宅還是忍不住啊!就看分拆後會不會激起散戶投資人的群起買入再創股價成長。
Thumbnail
世界的經濟脈動和科技、新創趨勢與市場資訊息息相關,在這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世代,我們透過各種管道蒐集資訊,企圖在趨勢變化愈發快速的 2024 中站穩腳步。 vocus 有許多美股與科技類型創作者,透過大量的資料、文本整理,提供會員們最新的趨勢觀察與深入分析,無論你想從分析總經開始、或是深入研究科
Thumbnail
2024年將是人工智能技術加速發展的一年,從演算法突破到應用場景擴大,以及企業角力加劇和法律監管建立等多個方面,都有望實現突破。本文對人工智能在2024年的發展趨勢進行了詳細預測和分析。
Thumbnail
由05/2023 NVDA 引領的生成式 AI 浪潮至今,若將2023年視為 AI 元年一點也不為過,以臺灣科技實力尤其在矽智財IP與半導體整個大族群串起的上中下游完整完整供應鏈與以傳統伺服器組裝與其周邊關鍵零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