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世界的故事:智慧機器將如何塑造我們的未來》

Jauh Tom-avatar-img
發佈於品書開卷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Tales from a Robotic World: How Intelligent Machines Will Shape Our Future》簡介

raw-image


本書由 Dario FloreanoNicola Nosengo 合著,探討了機器人與人工智慧如何塑造未來世界的面貌,並結合科幻敘事與現實科技進展,描繪未來機器人應用的可能性。


核心主題

  1. 機器人的當前狀態與未來願景: 現代機器人主要集中於工廠和家用場景,例如工業生產、物流、清潔等領域,但其在理解環境與決策方面的能力仍有限。 未來的機器人可能在更多複雜場景中發揮作用,例如自然災害救援、城市規劃、甚至太空探索。
  2. 科學與技術的進步: 作者介紹了人工智能、神經網絡、機器學習和感知技術的進步如何改變機器人的設計和功能。 探討了「群體機器人」的概念,即由多個簡單機器人組成的協同系統,可應對更大的挑戰,例如災害中的臨時建築。
  3. 科幻情節與現實交織: 每個章節以虛構故事作為開場,描繪機器人在未來可能的應用場景,並以實際的研究為支撐,闡述當前的技術進展。 範例包括在威尼斯的機器人群體防洪系統、模仿動物行為的生物啟發型機器人等。
  4. 社會與倫理的挑戰: 探討了技術進步對社會結構、就業和權力分配的潛在影響。 強調科技雖然能解決問題,但仍需與政治、經濟和社會措施結合。

特色與價值

  • 跨領域視角:本書融合機器人學、生物學、人工智慧與社會學,適合希望了解機器人如何影響未來生活的讀者。
  • 平衡樂觀與警惕:作者同時探討了機器人技術的機遇與風險,並強調倫理與監管的重要性。

這本書對於科技愛好者、學術研究者及對未來充滿好奇的讀者來說,是一部啟發性作品,展示了機器人如何改變人類社會的運作方式以及面臨的挑戰。


《Tales from a Robotic World: How Intelligent Machines Will Shape Our Future》書評

Dario Floreano 與 Nicola Nosengo 所著的《Tales from a Robotic World》是一部以未來願景為框架,探索智能機器如何影響人類未來的著作。本書將科學事實與未來主義的想像交織,從機器人技術的潛力到其社會、倫理挑戰均有深入探討。以下是本書的書評整理:

主題與結構

  1. 創新敘事方式: 本書每一章以未來的虛構故事作為開篇,這些故事描繪了機器人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接下來,作者解釋這些故事背後的科學事實,探索實驗室中的最新研究與突破。
  2. 跨學科視角: 融合了機器人工程、神經科學、社會科學與倫理學的多學科觀點。 提供了人類如何在技術革命中適應並與機器共存的視角。

核心內容

  1. 未來技術的應用場景: 討論水下機器人如何幫助保護威尼斯的潟湖生態系統。 描述醫療機器人在微創手術中的應用,甚至探索外星球的可行性。
  2. 機器人與人類的協作: 探討機器人如何在人類工作環境中協助並提升生產力。 闡述人機交互設計的重要性,確保機器人能真正融入人類社會。
  3. 倫理挑戰與風險: 針對機器人的自動化決策可能引發的道德問題進行討論。 關注自主技術可能帶來的社會不平等與資源分配問題。

特色與貢獻

  1. 現實與願景的平衡: 作者並未過度美化技術的潛力,而是謹慎探討其可能帶來的挑戰與風險。 提供關於技術創新如何塑造未來社會的具體範例與實證資料。
  2. 科學普及與啟發: 語言生動易懂,適合普通讀者,同時具備足夠的技術深度吸引專業人士。 虛構與現實的結合讓讀者既能感受科學奇蹟,又能理解其背後的努力。

結語

《Tales from a Robotic World》是一部兼具啟發性與學術深度的作品,對未來智能機器與人類社會之間的關係提供了全新的洞察。它提醒我們,技術的發展不僅需要創新,也需要深思熟慮的倫理和政策框架。對於任何對機器人未來影響感興趣的讀者來說,這是一本不容錯過的佳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auh Tom的啦滴賽
8會員
336內容數
無聊攪屎
Jauh Tom的啦滴賽的其他內容
2025/02/17
DeepSeek R1 的真實開發成本:260 億美元是誇大還是事實? 你知道嗎?有分析師說,DeepSeek R1 的開發成本高達 260 億美元!但官方卻表示,他們只花了 557 萬美元就訓練出媲美 GPT-4 的 AI 模型?!這中間的落差,真的是「魔法」還是「誤會」呢?今天,我們就來拆解
2025/02/17
DeepSeek R1 的真實開發成本:260 億美元是誇大還是事實? 你知道嗎?有分析師說,DeepSeek R1 的開發成本高達 260 億美元!但官方卻表示,他們只花了 557 萬美元就訓練出媲美 GPT-4 的 AI 模型?!這中間的落差,真的是「魔法」還是「誤會」呢?今天,我們就來拆解
2025/02/17
對 AI 產業的影響 AI 發展方向的改變:生成式 AI 開發的重心正從過去的「技術軍備競賽」轉向爭奪使用者流量的生態構建。DeepSeek等開源大模型的爆火,使業界意識到C端(消費者端)市場的認知拐點提前到來,迫使企業重新規劃戰略,將免費與開放作為新常態,以迅速擴大用戶基數。OpenAI 執行長
2025/02/17
對 AI 產業的影響 AI 發展方向的改變:生成式 AI 開發的重心正從過去的「技術軍備競賽」轉向爭奪使用者流量的生態構建。DeepSeek等開源大模型的爆火,使業界意識到C端(消費者端)市場的認知拐點提前到來,迫使企業重新規劃戰略,將免費與開放作為新常態,以迅速擴大用戶基數。OpenAI 執行長
2025/02/17
《DeepSeek 崛起:如何改變 AI 競局的中國新星》 [章節 1:DeepSeek 的誕生] 2025 年 1 月 27 日,全球 AI 界屏息以待,DeepSeek-R1 正式發佈!這不僅僅是又一款 AI 模型,而是一場顛覆性的革命。其高效能與超低成本讓科技巨頭措手不及,震撼全球。
2025/02/17
《DeepSeek 崛起:如何改變 AI 競局的中國新星》 [章節 1:DeepSeek 的誕生] 2025 年 1 月 27 日,全球 AI 界屏息以待,DeepSeek-R1 正式發佈!這不僅僅是又一款 AI 模型,而是一場顛覆性的革命。其高效能與超低成本讓科技巨頭措手不及,震撼全球。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未來,科技的進步顛覆了人類的想像。機器人不僅能模擬人類的情感,甚至可以愛與被愛,透過先進的科技,機器人能夠孕育生命,成為新時代的伴侶。
Thumbnail
未來,科技的進步顛覆了人類的想像。機器人不僅能模擬人類的情感,甚至可以愛與被愛,透過先進的科技,機器人能夠孕育生命,成為新時代的伴侶。
Thumbnail
在不遠的未來,人類創造了一種能夠模仿情感的人工智慧機器人,這些機器人擁有超越人類的智慧和近乎完美的外表。
Thumbnail
在不遠的未來,人類創造了一種能夠模仿情感的人工智慧機器人,這些機器人擁有超越人類的智慧和近乎完美的外表。
Thumbnail
《The Heart and the Chip: Our Bright Future with Robots》書評 本書由 Daniela Rus 和 Gregory Mone 合著,深入探討了機器人與人工智慧如何塑造未來的工作、生活與人際關係。以下是本書書評的主要內容: 核心主題 夢想
Thumbnail
《The Heart and the Chip: Our Bright Future with Robots》書評 本書由 Daniela Rus 和 Gregory Mone 合著,深入探討了機器人與人工智慧如何塑造未來的工作、生活與人際關係。以下是本書書評的主要內容: 核心主題 夢想
Thumbnail
《The Age of Em: Work, Love, and Life When Robots Rule the Earth》簡介 作者:Robin Hanson 概要: 本書由經濟學家 Robin Hanson 撰寫,探索了一個以「腦機複製」技術為基礎的未來世界。在這個未來,數位化的人類大腦
Thumbnail
《The Age of Em: Work, Love, and Life When Robots Rule the Earth》簡介 作者:Robin Hanson 概要: 本書由經濟學家 Robin Hanson 撰寫,探索了一個以「腦機複製」技術為基礎的未來世界。在這個未來,數位化的人類大腦
Thumbnail
《Rise of the Robots: Technology and the Threat of a Jobless Future》簡介 本書由 Martin Ford 撰寫,深入探討了自動化技術與人工智慧的發展如何影響全球經濟,並聚焦於其對就業市場的顛覆性影響以及可能帶來的社會和經濟挑戰。以下
Thumbnail
《Rise of the Robots: Technology and the Threat of a Jobless Future》簡介 本書由 Martin Ford 撰寫,深入探討了自動化技術與人工智慧的發展如何影響全球經濟,並聚焦於其對就業市場的顛覆性影響以及可能帶來的社會和經濟挑戰。以下
Thumbnail
《Tales from a Robotic World: How Intelligent Machines Will Shape Our Future》簡介 本書由 Dario Floreano 和 Nicola Nosengo 合著,探討了機器人與人工智慧如何塑造未來世界的面貌,並結合科幻敘
Thumbnail
《Tales from a Robotic World: How Intelligent Machines Will Shape Our Future》簡介 本書由 Dario Floreano 和 Nicola Nosengo 合著,探討了機器人與人工智慧如何塑造未來世界的面貌,並結合科幻敘
Thumbnail
AI技術與人形機器人的發展正快速改變我們的社會與職場。葛如鈞寶博士指出,AI不僅是工具,更是我們的夥伴,將取代重複工作並提升效率。我們需跟上這個科技潮流,軟硬兼施,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理解AI,讓我們在未來社會中保持優勢。
Thumbnail
AI技術與人形機器人的發展正快速改變我們的社會與職場。葛如鈞寶博士指出,AI不僅是工具,更是我們的夥伴,將取代重複工作並提升效率。我們需跟上這個科技潮流,軟硬兼施,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理解AI,讓我們在未來社會中保持優勢。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本針對孩子的書籍,幫助他們理解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的基礎概念。書中包含豐富的插圖和易懂的內容,還設計了小Quiz和Stem手作實驗,讓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樂趣與成就感。對於面對科技進步的未來,在快速變化的科技時代,本書教導孩子以好奇心面對新事物,是家長與孩子共同探索科技的理想選擇。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本針對孩子的書籍,幫助他們理解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的基礎概念。書中包含豐富的插圖和易懂的內容,還設計了小Quiz和Stem手作實驗,讓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樂趣與成就感。對於面對科技進步的未來,在快速變化的科技時代,本書教導孩子以好奇心面對新事物,是家長與孩子共同探索科技的理想選擇。
Thumbnail
後疫情時代來臨 打完疫苗後,開始思考並且逐漸意識到,為什麼在經過了一兩年,我們仍然無法完全擺脫疫情,回到那我們認為的正常,然而在最近看到了李開復先生與陳楸帆先生合作的一本書," AI 2041 : 遇見 10 個未來新世界“ 才漸漸感覺,其實現在就是我們的正常,書裡面的故事很有趣非常推薦大家去看看
Thumbnail
後疫情時代來臨 打完疫苗後,開始思考並且逐漸意識到,為什麼在經過了一兩年,我們仍然無法完全擺脫疫情,回到那我們認為的正常,然而在最近看到了李開復先生與陳楸帆先生合作的一本書," AI 2041 : 遇見 10 個未來新世界“ 才漸漸感覺,其實現在就是我們的正常,書裡面的故事很有趣非常推薦大家去看看
Thumbnail
似乎太久沒看相關的科技應用書籍,閱讀起來有點思緒不連貫,雖然從書名大概可以知道這本書想表達的是什麼,但是閱讀起來卻有點卡住,或是不難以理解,書中分了三個部份來談論,第一部【人腦與機器】、第二部【產品與平台】和第三部【核心與群眾】。
Thumbnail
似乎太久沒看相關的科技應用書籍,閱讀起來有點思緒不連貫,雖然從書名大概可以知道這本書想表達的是什麼,但是閱讀起來卻有點卡住,或是不難以理解,書中分了三個部份來談論,第一部【人腦與機器】、第二部【產品與平台】和第三部【核心與群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