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焦慮的時代,看見新的確定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都說這是個 #焦慮 的時代,焦慮來自我們失去對 #未來的掌控感。​

​以往走得通的路,現在都變了,前一輩的經驗都不能用了。小至個人選讀的科系、進入的職業、嫁娶的家庭、生養的孩子...沒有一項能保障安穩。​

​公司企業的壽命也在萎縮,以及在各國發現人流=錢潮的財富密碼,而傾盡全力綻放「觀光服務」的千姿百態時,卻迎來肺炎疫情,衝擊幾年千瘡百孔...​

​到底在充滿不確定性焦慮的時代裡,有沒有一點 #確定性?​

__​

​先從中國的「#專精特新」企業培育說起,概念就像台灣重點產業推動項目。​

​只是從「專精特新」中,看到初期由國家支持,到點燃市場投資,#投資邏輯 差異又導致不同結果。​

​它脫穎而出的投資邏輯,或許揭示出「未來」社會型態的可能面貌;而「專精特新」也可能是「新型確定性」的解套。​

raw-image

​將「專精特新」的「小巨人」資格,想成參與繁星計畫的孩子。​

養育的父母有三種:專業風投機構、互聯網大廠、科技產業龍頭。​

其中 科技產業龍頭 這組,所精選培育出的孩子,通過繁星的機率最高!這其中隱含著什麼投資邏輯差異?​

raw-image

​「專精特新」的小巨人名單,是製造領域中的佼佼者,如同台灣的「隱形冠軍」。​

#科技產業龍頭 在選擇孵育的對象時,有別於風投機構、互聯網大廠的投資選擇邏輯。判斷的基礎主要來自於「本身對 #產業鍊 的深刻理解」,而不是看創業團隊,或是否踩在市場的風口浪尖上。​

raw-image

​在支持方面,風投機構、互聯網大廠一般給予資金、治理管理的協助,但產業龍頭卻能給培植企業「#直接訂單」的實質幫助!​

raw-image

​視角更是與國家發展一致,看重 #長期 產業生態的協同效應。排除像過去投資高科技、互聯網產業中,那種先拼大贏,再贏家通吃,獲利後又快速抽腿,迅速變現的「快閃」模式。​

raw-image

​「專精特新」也可能是大多夾縫中求生存者的「#新確定性」:​
即成為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領域足夠細分,仍然會有生存空間。​

​不過從產業龍頭的壓寶邏輯,是否能探知「未來」社會型態的可能面貌?​

參下一篇:​
【成熟,經濟&個人的安身立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 職場小學姊 / 系統思考 軟實力
54會員
58內容數
❝ 再忙,也要抽空喝杯茶 .ᐟ.ᐟ
2025/01/25
在「職場邊界失衡」對人際關係與工作貢獻的破壞力上,我有一個極具衝擊性的例子。這個故事來自我剛踏入社會、進入第一份正職工作的時候——當時我如願進入票選「新世代百大最嚮往企業」之一的公司,卻在那裡經歷了一場深刻的邊界教訓。 【初入職場的震撼教育】 每天從土城通勤到市中心,公司離家遠,我總是早
Thumbnail
2025/01/25
在「職場邊界失衡」對人際關係與工作貢獻的破壞力上,我有一個極具衝擊性的例子。這個故事來自我剛踏入社會、進入第一份正職工作的時候——當時我如願進入票選「新世代百大最嚮往企業」之一的公司,卻在那裡經歷了一場深刻的邊界教訓。 【初入職場的震撼教育】 每天從土城通勤到市中心,公司離家遠,我總是早
Thumbnail
2024/07/16
我們處在資訊爆量的時代,以往的寫作模式越來越不順手! ❝ 系統式的思考,拼圖式的寫作 ❞ 或許是個解方。 從安排旅遊中獲得寫作效率的啟發,套用之後,完成文章的效率突然跳脫泥沼大提升~
Thumbnail
2024/07/16
我們處在資訊爆量的時代,以往的寫作模式越來越不順手! ❝ 系統式的思考,拼圖式的寫作 ❞ 或許是個解方。 從安排旅遊中獲得寫作效率的啟發,套用之後,完成文章的效率突然跳脫泥沼大提升~
Thumbnail
2022/10/13
我是 #自由接案者 把持著「#開放關係 的工作連接」。 所以有很大機率,會推掉案子、或不接部分工作。 保持 離群客觀、覺知清醒,能在必要時刻發揮出:「#像聚餐酒後的指定駕駛」的重責大任。 開放關係有兩個層面: 1、對象 2、工作(事情)本身 留白,是為了給合適的鏈接啟動。 — 合適的 [#對象]..
Thumbnail
2022/10/13
我是 #自由接案者 把持著「#開放關係 的工作連接」。 所以有很大機率,會推掉案子、或不接部分工作。 保持 離群客觀、覺知清醒,能在必要時刻發揮出:「#像聚餐酒後的指定駕駛」的重責大任。 開放關係有兩個層面: 1、對象 2、工作(事情)本身 留白,是為了給合適的鏈接啟動。 — 合適的 [#對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引言 在全球經濟持續波動的大環境下,台灣這個亞洲小巨人如何在不確定性的海洋中穩健前行,成了廣大讀者關注的焦點。隨著2023年即將結束,展望未來兩年,我們不僅需要關心台灣經濟的增長動力,也必須正視潛在的風險。本篇文章將深入探討台灣2025年的經濟前景,旨在為各位讀者提供一個全面的解析,明確其增長動力
Thumbnail
引言 在全球經濟持續波動的大環境下,台灣這個亞洲小巨人如何在不確定性的海洋中穩健前行,成了廣大讀者關注的焦點。隨著2023年即將結束,展望未來兩年,我們不僅需要關心台灣經濟的增長動力,也必須正視潛在的風險。本篇文章將深入探討台灣2025年的經濟前景,旨在為各位讀者提供一個全面的解析,明確其增長動力
Thumbnail
父親想要我去做穩定的公司行政,我回:「我們這世代不是在跟其他人競爭,要跟機器人競爭。我得要找出機器人做不到的事才行。」我畢業早超過十年了,但人的焦慮本不會輕易消失。
Thumbnail
父親想要我去做穩定的公司行政,我回:「我們這世代不是在跟其他人競爭,要跟機器人競爭。我得要找出機器人做不到的事才行。」我畢業早超過十年了,但人的焦慮本不會輕易消失。
Thumbnail
未來沒有穩定的工作,只有穩定的人。沒有人能準確預測未來哪些工作會消失、被AI取代。過去十年來最熱門的職業當數「軟體工程師」了,人人都嚮往去到矽谷科技公司,所以過去一年多來矽谷裁員潮令人不勝唏噓。 我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潮流會更迭的更頻繁、快速,與其追隨潮流,再被新的潮流淹沒,不如培養創業家精神。
Thumbnail
未來沒有穩定的工作,只有穩定的人。沒有人能準確預測未來哪些工作會消失、被AI取代。過去十年來最熱門的職業當數「軟體工程師」了,人人都嚮往去到矽谷科技公司,所以過去一年多來矽谷裁員潮令人不勝唏噓。 我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潮流會更迭的更頻繁、快速,與其追隨潮流,再被新的潮流淹沒,不如培養創業家精神。
Thumbnail
有一年大年初一,朋友們依慣例在我家聚會聊天,期間,有經營企業的朋友感慨現今像草莓般的年輕人,耐壓性太差,過於自我卻又沒有企圖心等等,在引起不少附和之餘,其實也有不同的反省之聲。 我們會不會得了便宜又賣乖?畢竟我們成長的年代與現今的年輕人面對的時代大不相同。
Thumbnail
有一年大年初一,朋友們依慣例在我家聚會聊天,期間,有經營企業的朋友感慨現今像草莓般的年輕人,耐壓性太差,過於自我卻又沒有企圖心等等,在引起不少附和之餘,其實也有不同的反省之聲。 我們會不會得了便宜又賣乖?畢竟我們成長的年代與現今的年輕人面對的時代大不相同。
Thumbnail
不斷地擔心未來 在這個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人們往往陷入一個陷阱:不斷地擔心未來,而忽略了當下的美好。生活總是充滿了各種挑戰和壓力,我們常常為了未知的將來而焦慮不安,卻忘記了當下正是我們擁有的珍貴時刻。 不確定的未來 每個人都曾經為未來的不確定性而感到困擾。或許是工作上的壓力,或許是人際關係的波
Thumbnail
不斷地擔心未來 在這個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人們往往陷入一個陷阱:不斷地擔心未來,而忽略了當下的美好。生活總是充滿了各種挑戰和壓力,我們常常為了未知的將來而焦慮不安,卻忘記了當下正是我們擁有的珍貴時刻。 不確定的未來 每個人都曾經為未來的不確定性而感到困擾。或許是工作上的壓力,或許是人際關係的波
Thumbnail
每個年代都有屬於每個年代的悲哀,我認為現代知識焦慮是一個象徵性的悲哀圖騰,也是許多人面臨的困境。 我最早聽到知識焦慮一詞,是在網路上曾經很火熱在討論羅振宇「販賣焦慮」的話題。當時提及販賣焦慮,並沒有特定指某一段內容,更像是在指責,把透過讓現代人焦慮,來宣傳知識付費的各種行銷手段,都稱為販賣焦慮。
Thumbnail
每個年代都有屬於每個年代的悲哀,我認為現代知識焦慮是一個象徵性的悲哀圖騰,也是許多人面臨的困境。 我最早聽到知識焦慮一詞,是在網路上曾經很火熱在討論羅振宇「販賣焦慮」的話題。當時提及販賣焦慮,並沒有特定指某一段內容,更像是在指責,把透過讓現代人焦慮,來宣傳知識付費的各種行銷手段,都稱為販賣焦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