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焦慮的時代,看見新的確定性​

在焦慮的時代,看見新的確定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都說這是個 #焦慮 的時代,焦慮來自我們失去對 #未來的掌控感。​

​以往走得通的路,現在都變了,前一輩的經驗都不能用了。小至個人選讀的科系、進入的職業、嫁娶的家庭、生養的孩子...沒有一項能保障安穩。​

​公司企業的壽命也在萎縮,以及在各國發現人流=錢潮的財富密碼,而傾盡全力綻放「觀光服務」的千姿百態時,卻迎來肺炎疫情,衝擊幾年千瘡百孔...​

​到底在充滿不確定性焦慮的時代裡,有沒有一點 #確定性?​

__​

​先從中國的「#專精特新」企業培育說起,概念就像台灣重點產業推動項目。​

​只是從「專精特新」中,看到初期由國家支持,到點燃市場投資,#投資邏輯 差異又導致不同結果。​

​它脫穎而出的投資邏輯,或許揭示出「未來」社會型態的可能面貌;而「專精特新」也可能是「新型確定性」的解套。​

(圖1)​

(圖1)​

​將「專精特新」的「小巨人」資格,想成參與繁星計畫的孩子。​

養育的父母有三種:專業風投機構、互聯網大廠、科技產業龍頭。​

其中 科技產業龍頭 這組,所精選培育出的孩子,通過繁星的機率最高!這其中隱含著什麼投資邏輯差異?​

(圖2-4)​

(圖2-4)​

​「專精特新」的小巨人名單,是製造領域中的佼佼者,如同台灣的「隱形冠軍」。​

#科技產業龍頭 在選擇孵育的對象時,有別於風投機構、互聯網大廠的投資選擇邏輯。判斷的基礎主要來自於「本身對 #產業鍊 的深刻理解」,而不是看創業團隊,或是否踩在市場的風口浪尖上。​

raw-image

​在支持方面,風投機構、互聯網大廠一般給予資金、治理管理的協助,但產業龍頭卻能給培植企業「#直接訂單」的實質幫助!​

raw-image

​視角更是與國家發展一致,看重 #長期 產業生態的協同效應。排除像過去投資高科技、互聯網產業中,那種先拼大贏,再贏家通吃,獲利後又快速抽腿,迅速變現的「快閃」模式。​

raw-image

​「專精特新」也可能是大多夾縫中求生存者的「#新確定性」:​
即成為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領域足夠細分,仍然會有生存空間。​

​不過從產業龍頭的壓寶邏輯,是否能探知「未來」社會型態的可能面貌?​

參下一篇:​
【成熟,經濟&個人的安身立命】

avatar-img
\ 職場小學姊 / 系統思考 軟實力
54會員
59內容數
❝ 再忙,也要抽空喝杯茶 .ᐟ.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因「#俄烏衝突」的相關新聞暴增,讀不勝讀...分享自己的筆記 (製於2/23),自從補上這塊拼圖後,看2022「俄烏衝突」就更看懂脈絡了。
【今日分享】 ❓為什麼無論我們再如何自律,都有拖延症上身的時候 ❓為什麼一旦建立組織,就很容易「增量」,部門永遠喊著人力不足、預算不夠,只是執行效率卻沒有顯著提升? ﹏﹏﹏﹏﹏ 原來其實一切的本質,都是源於人性對資源的習性⋯⋯ /文末有我克制自己拖延症的方式,與你分享/
心智圖的內容,整理自《得到》APP,小馬宋講互聯網銷售指南。雖然題目為互聯網銷售文案,但實際上,現在無論是海報、臉書、抖音,讓財務快速過關的簽呈標題、吸引客戶感興趣的提案企劃,都算是「文案」,不過它的底層邏輯是相通的。
2019年巴菲特股東大會在5/4,每年都有超過三萬人前去朝聖聆聽巴菲特、芒格的對話。從轉載的報導中,我得到的提醒是:「謹慎與積極」。對於新科技的投資選項,比起貿然,應更加謹慎。但對於想跨進新的投資領域選項,應積極,積極閱讀、擴展對應的能力圈。
因「#俄烏衝突」的相關新聞暴增,讀不勝讀...分享自己的筆記 (製於2/23),自從補上這塊拼圖後,看2022「俄烏衝突」就更看懂脈絡了。
【今日分享】 ❓為什麼無論我們再如何自律,都有拖延症上身的時候 ❓為什麼一旦建立組織,就很容易「增量」,部門永遠喊著人力不足、預算不夠,只是執行效率卻沒有顯著提升? ﹏﹏﹏﹏﹏ 原來其實一切的本質,都是源於人性對資源的習性⋯⋯ /文末有我克制自己拖延症的方式,與你分享/
心智圖的內容,整理自《得到》APP,小馬宋講互聯網銷售指南。雖然題目為互聯網銷售文案,但實際上,現在無論是海報、臉書、抖音,讓財務快速過關的簽呈標題、吸引客戶感興趣的提案企劃,都算是「文案」,不過它的底層邏輯是相通的。
2019年巴菲特股東大會在5/4,每年都有超過三萬人前去朝聖聆聽巴菲特、芒格的對話。從轉載的報導中,我得到的提醒是:「謹慎與積極」。對於新科技的投資選項,比起貿然,應更加謹慎。但對於想跨進新的投資領域選項,應積極,積極閱讀、擴展對應的能力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