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是我們最好的老師, 行動是檢驗學習的唯一方式。」 ~ 行動學習之父~ 雷格·瑞文斯(Reg Revans)
為什麼有些問題看起來簡單,卻總是無法有效解決?
當我們過於依賴專家的答案時,是否已經錯失了突破的真正契機?
如果學習的目標不僅僅是掌握知識,而是找到正確的問題,這個前提會對我們的思維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行動學習(Action Learning)可以說就是從上述這些深刻的疑問中所誕生。這是一種以解決『真實問題』為核心的學習方式,它不依賴既定答案,而是通過提問、行動和反思來探索未知。它的誕生,源於20世紀40年代一個關鍵時刻,從英國煤礦業的困境開始,逐步發展成為全球組織管理與教育界的重要工具。以下,我們將詳細探討行動學習的發展歷程,從它的起點到核心理念,再到成功的應用實例。
1940年代的英國煤礦業正處於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之中。當時,煤礦被視為工業生產的命脈,然而,這個行業卻充滿了矛盾與低效。工人的生產效率令人堪憂,罷工事件頻頻發生,而設備故障更是家常便飯。管理層雖然試圖通過提高薪資、增加福利等方式來緩解問題,但成效甚微。即便是技術改進和新設備的引進,也未能帶來根本性改變。
許多專家受邀參與這場「救火行動」,但大多數人的解決方案都停留在表面。他們試圖用更好的技術和管理理論來提升效率,但結果卻陷入「治標不治本」的怪圈:問題的本質從未被真正觸及,工作現場的混亂和對立卻愈演愈烈。工人與管理層之間的不信任讓任何政策的落地都變得困難重重。
在這樣的混亂情勢下,雷格·瑞文斯(Reg Revans)被任命為國家煤礦委員會的教育主任。他的任務是解決煤礦的生產效率問題。然而,瑞文斯的背景讓許多人對他的能力表示懷疑。作為一名核物理學家,他既不懂煤礦,也不是管理專家,甚至沒有從事過相關的教育工作。但正是這種「門外漢」的身份,給了他一個獨特的視角,讓他得以全新的方式看待問題。
瑞文斯的解決思路,並非一開始就來自管理學,而是來自於他早年在劍橋大學卡文迪什實驗室的經驗。在那裡,他與諾貝爾獎得主歐內斯特·盧瑟福(Ernest Rutherford)共事,參與了核物理的前沿研究。實驗室的科學家們每天都面對大量的未知和失敗,但他們的重心並不在於快速找到答案,而是在於如何通過『提問』來更深入地理解問題。
瑞文斯觀察到:實驗的成功往往來自於那些看似「簡單」但本質深刻的問題。例如,當一項實驗失敗時,科學家們並不會急於修改流程,而是首先花時間討論:「這個實驗真正的目的是什麼?」或「失敗的地方到底在哪裡?」這些提問不僅揭示了問題的核心,還打開了全新的研究方向。
這段經歷讓瑞文斯意識到:提問比答案更重要,因為提問能幫助人們跳脫既有框架,重新看待問題的本質。 當他被派往煤礦時,他決定將這種科學家的思維方式帶入到管理實踐中。
來到煤礦現場後,瑞文斯並沒有急於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他花了數周時間觀察工人的日常操作,傾聽管理者的困惑,並與技術人員交流。在這一過程中,他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現象:許多管理者在描述問題時,語言中充滿了假設和偏見,而工人則對所有改進建議抱持懷疑甚至敵對的態度。雙方之間缺乏溝通,而這種斷裂成為了問題無法解決的根本原因。
於是,瑞文斯提出了一個激進的做法:組織一個由管理者和工人共同參與的小組,圍繞實際挑戰展開討論。 不過,這並不是一場普通的會議,而是一個以「提問」為核心的討論模式。他要求每個參與者都必須提出自己的疑問,並共同反思這些疑問可能指向的解決方向,而不是急於尋找答案。
這樣的做法在當時引發了不小的爭議。一些管理者認為這種討論是浪費時間,甚至有人冷嘲熱諷:「我們是來解決問題的,不是來開哲學課的。」但瑞文斯始終堅持,他相信,只有當人們願意重新審視自己的假設,才能真正找到問題的核心。
小組的第一場會議並不順利,但隨著討論的深入,參與者逐漸認識到,許多問題的根源其實與他們最初的假設截然不同。例如,有管理者提到,設備故障率高的原因可能是技術人員維護不到位。然而,在反覆提問後,他們發現,真正的問題其實是設備記錄系統過於繁瑣,導致維護數據的準確性大打折扣。
另一個案例來自於工人對新技術的抗拒。起初,大家認為這是工人的技能不足所致,但經過深入探討後,小組發現,工人之所以抗拒,是因為新技術的培訓過於抽象,並未考慮到他們的實際工作背景。
隨著這些問題被逐一揭示,小組開始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並在短短數個月內取得了顯著成果:
煤礦的生產效率提高了25%。
設備故障率下降了30%。
工人的工作滿意度顯著提升,罷工事件大幅減少。
這些數據不僅改變了煤礦的現狀,也讓參與者開始重新審視學習與解決問題的關係。他們意識到:真正的進步其實是來自於不斷提問和反思,而不是簡單地接受現成的答案。
在總結煤礦實驗的經驗時,瑞文斯提出了一個看似簡單卻極具深度的公式:L = P + Q,即學習(Learning)等於程式化知識(Programmed Knowledge, P)加上提問(Questioning Insight, Q)。
指的是從書本、專家和過去經驗中獲得的已知知識。這些知識雖然有價值,但往往是靜態的,無法應對動態的現實挑戰。
通過提問來啟發新的思考,幫助人們發現知識的盲點與應用的可能性。
真正的學習並非來自於知識的堆積,而是來自於知識與提問的有機結合。
這個公式的提出,挑戰了當時以知識灌輸為主的學習模式,將學習的重點從「知道什麼」轉向「如何提問」。
行動學習的起點是具體的現實問題,而非抽象的理論。每個參與者都必須圍繞問題提出自己的觀點,並通過行動驗證這些觀點的有效性。
行動學習的核心是多元化的小組,每個成員都帶來不同的經驗和視角,從而激發創新和協作。
行動學習不是一次性的過程,而是一個不斷循環的系統,通過反思來改進行動策略,最終實現目標。
1950年代,行動學習的成功經驗引起了比利時政府的注意。他們邀請瑞文斯參與一個全國性的工業提升項目,旨在通過改進管理和生產流程,提升比利時的國家競爭力。這是行動學習首次在跨文化背景下的應用,也是其從煤礦走向全球的第一步。
瑞文斯組織了多個由企業高管、政府官員和學者參與的小組,讓他們針對具體的行業問題展開討論。在這一過程中,他再次強調了提問的重要性,並通過行動學習的框架,幫助小組成員找到突破點。
其中一個成功案例來自比利時的一家鋼鐵廠。起初,管理層認為生產成本過高的原因是原材料浪費。但在小組的討論中,成員們發現,真正的問題其實出在倉儲管理系統的缺陷上。通過重新設計物流流程,企業成功將生產成本降低了15%,並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
比利時工業提升項目的成功,為行動學習在全球範圍內的推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世紀後期開始,行動學習逐漸走出煤礦、工廠等傳統場景,進入更廣泛的領域,包括商業、教育和醫療。這一方法不僅證明了自身的『靈活性』與『實效性』,也展示了它在多元文化與行業背景中的適應能力。
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的斯隆管理學院(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是世界上最早將行動學習引入MBA課程的學術機構之一。他們認為,商業教育不應僅限於理論與案例分析,而應讓學生面對真實的企業挑戰,親自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
在MIT的行動學習課程中,學生們會以小組形式參與到企業的現實問題中。這些企業來自全球各地,涵蓋初創公司、大型跨國企業以及非營利組織。學生被要求在短時間內了解企業運營情況,提出具體問題,並設計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例如,在某次課程中,學生需要幫助一家印度農業公司解決供應鏈管理問題。該公司面臨物流成本過高、產品滯銷等挑戰。學生們通過與企業高管進行多次深入訪談,分析財務和市場數據,設計了一套基於區域分銷中心的物流模型,成功降低了20%的運輸成本,並改善了產品配送效率。
這樣的學習模式,讓學生不僅掌握了理論知識,還學會了如何在動態且不確定的環境中快速決策。MIT的這種行動學習方法後來被許多商學院借鑒,例如哈佛商學院的田野課程(Field Method)和斯坦福商學院的設計思維課程(Design Thinking Course)。
醫療行業的挑戰尤為複雜:有限的資源、緊急的患者需求以及日益增長的醫療成本壓力。行動學習被認為是改善這些挑戰的一種創新工具。它鼓勵醫療機構內部多部門之間的協作,通過提問和反思,找出效率提升和服務改進的切入點。
英國的國民健康服務系統(National Health Service, NHS)是行動學習的成功實踐者之一。NHS在許多醫院中成立了行動學習小組,成員包括醫生、護士和管理人員。他們面對的問題往往涉及多個部門,例如急診室擁堵、手術室使用效率低下等。
某醫院的行動學習小組針對急診室的長時間等候問題展開了討論。他們提出了一系列問題:
1.「患者在進入急診室後的哪個環節耗時最多?」
3.「急診室與其他科室之間的協作是否存在問題?」
經過多輪提問與實踐,他們重新設計了患者分流系統,將輕症患者移至專門的快速處理通道,並優化了重症患者的診療流程。結果顯示,平均等待時間縮短了30%,患者滿意度顯著提高,醫院的工作壓力也有所緩解。
通過行動學習,醫療機構不僅能解決當前的問題,還能培養員工的創新思維和協作能力。這種方法現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和許多發展中國家的醫療系統採用,成為推動醫療改革的重要工具。
行動學習的理念,也對傳統的教育模式產生了深遠影響。在傳統課堂中,教師被視為知識的傳遞者,而學生則是被動的接收者。但行動學習顛覆了這一模式,強調教師和學生的角色應該更加平等,並共同參與到學習過程中。
芬蘭一直被認為是教育創新的領軍國家,他們在中小學課程設計中大量融入了行動學習的理念。例如,在一個針對氣候變化的跨學科課程中,學生被分成小組,要求研究如何在當地社區推廣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學生們首先需要確定研究的核心問題,例如:
1.「哪些家庭對太陽能系統有興趣?」
2.「太陽能的安裝成本是否會影響人們的選擇?」
3.「我們應該如何向社區推廣這些解決方案?」
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不再提供直接的答案,而是充當學習的引導者,幫助學生提出更具深度的問題,並設計實驗來驗證他們的假設。最終,學生們完成了一份詳細的報告,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創意的宣傳活動,並成功說服當地政府支持這一計畫。
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不僅掌握了學科知識,還學會了如何提問、解決問題和進行團隊合作。同時,教師也從知識的傳遞者轉變為學習的促進者,教育變得更加以學生為中心。
行動學習之所以能夠在商業、醫療和教育等多元領域中取得成功,正是因為它具有極強的靈活性和普適性。它不依賴固定的框架,而是根據不同的場景進行調整,始終圍繞「提問—行動—反思」這一核心循環展開。
行動學習的方法論適用於所有需要解決複雜問題的環境。它的成功案例告訴我們:無論挑戰來自於市場競爭、資源分配還是教育創新,最重要的是我們如何看待問題,並用行動去探索答案。
行動學習其實不僅是一種方法,更是一種哲學。它想教會我們,學習的核心不在於掌握答案,而在於如何提問。正如瑞文斯所說:「問題是我們最好的老師,行動是檢驗學習的唯一方式。」。從煤礦深處到國際舞台,行動學習的歷史提醒我們,真正的突破來自於思維方式的改變。當我們學會用提問去挑戰現狀,並通過行動和反思去解決問題,我們才能在未知的世界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以對話引導思考_以論辯形塑觀點
❤️點愛表心|💬留言相伴|✏️追蹤世安|🔗分享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