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力:解鎖思維深度與創新能力的關鍵《洪震宇的精準提問線上課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現代職場與生活中,提問不僅是獲取答案的手段,更是打開思維深度與創新能力的鑰匙。與其專注於「如何快速解決問題」,我們更需要思考「這個問題是否值得解決?」以及「問題的根源究竟在哪裡?」。這篇文章將從答案思維與提問思維的差異出發,結合實用的提問技巧與框架,探討如何建立精準提問的能力,提升我們解決問題的效率與效能。


從答案思維到提問思維

答案思維,著眼於問題的下游,關注如何快速解決眼前的困難。然而,這種思維方式往往會忽略問題的真正成因,導致資源重複消耗,甚至創造更多問題。與之相比,提問思維則引導我們回到問題的上游,深入探索問題的核心本質,並預防問題的再次發生。也是我們將自慢想的思考機制慢慢建立起的過程。

這種轉變需要我們結合 PDCA 循環庫尼文架構(Cynefin Framework) 來分析問題:

  • PDCA 循環 強調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行動(Action),提醒我們在每個環節中加入提問,避免使用舊有答案來面對新挑戰。


  • 庫尼文架構 幫助我們將問題分為簡單、複雜、混沌和未解領域,根據問題性質採取相應策略。例如,面對混沌問題時,我們需要用創新的提問方式去探索未知。

因此,提問的第一步,是分辨問題處於上游還是下游,從而選擇合適的切入點。

raw-image

優質對話的關鍵:AAAR 四循環

精準提問離不開有效的對話,而優質對話的核心在於提問與聆聽的平衡。我們可以運用 AAAR 四循環 來提升對話質量:

raw-image


  1. Ask(提問):通過適當的問題打開話題,引導對方表達。
  2. Active Listening(積極聆聽):以專注的態度傾聽對方,減少誤解,並適時回應。
  3. Awareness(覺察):觀察對方的反應,了解對方的需求與情緒。
  4. Response(回應):以支持性回應取代轉移性回應,讓對話聚焦於對方的需求。

在這個過程中,積極聆聽與專注提問是彼此相輔相成的。我們不僅要用提問引導對方,也需要通過專注的聆聽來捕捉對方未言之意,目的是減少對方對話的落差達到同一頻率。



好問題的特徵與提問的四力

什麼是好問題?一個好的問題應該具備明確的目標,並針對對方的知識背景和經驗提出,避免模糊與籠統。例如,問「什麼是幸福?」過於空泛,無法產生有效的對話;而問「在你的經驗中,什麼樣的事件讓你感到幸福?」則能引導對方具體思考。

為了提升提問能力,我們可以依靠 提問的四力

raw-image


  1. 承轉力通過語調與非語言行為建立信任,並將對話引向未來。
  2. 正向提問力將「為什麼」包裝成「如何」或「什麼方法」,使提問更具建設性。e.g 為甚麼要學提問力-> 擁有提問力,會有甚麼好處?
  3. 重點力找到問題的核心,以掏金思維去複誦、補充與確認回應對方。
  4. 追問力五個關鍵點-趣點、轉點、斷點、痛點、雲點。確定問題背後的問題,將大問題拆解為小問題,逐步探索解決。
raw-image



這些能力幫助我們不僅問對問題,還能推動對話進一步挖掘解決方案。



建立問題意識,解鎖問題背後的價值

提問力的最終目的是幫助我們建立問題意識。問題意識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提升:

  • 定義問題的核心:從大問題入手,逐層拆解,找到問題背後的問題。


raw-image


  • 結合 5W1H 框架:Who、What、When、Where、Why、How,通過完整的背景與脈絡,讓問題更具邏輯性與可操作性。
  • 設置未來導向的目標:問題的說明不僅要回應現狀,更要展望未來的影響與解決方式。

例如,面對「紅酒消耗量下降」這樣的問題,僅僅探討原因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問:「如何調整市場策略以應對這一趨勢?」這樣的問題能引導我們找到實際解決方案。


結語:擁抱提問力,開啟思維新可能

精準提問是一種思維方式,也是一種行動力。它讓我們從「解決問題」走向「發現問題的真正價值」,並通過深思熟慮與有效對話為問題尋求最佳答案。未來的世界屬於善於提問的人,他們能看見他人看不見的可能,並通過探索創造真正的改變。提問,從今天開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子非余的沙龍
8會員
56內容數
AHA是一位懷抱夢想的追尋者,熱愛用文字與編織傳遞內心的情感與故事。透過蠟線與色彩,她將生活的細節織入作品;透過閱讀與書寫,她將思考與知識編織成內在力量。在平凡的日子裡,她默默積累,為自我成長蓄勢待發。願這些生活與創作的心路歷程,能與同樣在茫茫大海中尋找星空的你,產生共鳴,共同點燃夢想的火焰。
子非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29
這篇文章探討「運氣」背後的法則,作者透過十年研究,將其歸納為七大法則:人、觀察、速度、作息、覆盤、正向思維、行動,並從遺傳、時代環境、人脈及個人因素四個面向深入分析如何創造好運。文章強調好運並非偶然,而是透過觀察、行動、反思與調整累積的結果。
Thumbnail
2025/01/29
這篇文章探討「運氣」背後的法則,作者透過十年研究,將其歸納為七大法則:人、觀察、速度、作息、覆盤、正向思維、行動,並從遺傳、時代環境、人脈及個人因素四個面向深入分析如何創造好運。文章強調好運並非偶然,而是透過觀察、行動、反思與調整累積的結果。
Thumbnail
2025/01/22
本文探討創造力和決策力,強調從內省中尋找答案的重要性。文章建議放慢腳步,重新審視日常,並透過換位思考,更有效地連接內外世界。此外,文章也分享如何激發創造力,包括培養問題發現者的思維、保持好奇心、遠離舒適圈等。
Thumbnail
2025/01/22
本文探討創造力和決策力,強調從內省中尋找答案的重要性。文章建議放慢腳步,重新審視日常,並透過換位思考,更有效地連接內外世界。此外,文章也分享如何激發創造力,包括培養問題發現者的思維、保持好奇心、遠離舒適圈等。
Thumbnail
2025/01/12
別害怕平庸,追求卓越!本文探討成功心法,教你如何找到最重要的一件事,專注執行,突破自我限制,達成目標。從時間管理、意志力訓練到目標設定,提供實用策略,讓你成為自己人生的勇者。
Thumbnail
2025/01/12
別害怕平庸,追求卓越!本文探討成功心法,教你如何找到最重要的一件事,專注執行,突破自我限制,達成目標。從時間管理、意志力訓練到目標設定,提供實用策略,讓你成為自己人生的勇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本文探討如何有效理解問題的本質,避免只解決表面問題。文章指出,許多人面對問題時,急於求成,忽略了深入探究問題核心原因的重要性。文中提供三個步驟:停下來提問、蒐集資訊避免主觀判斷、跳脫框架思考更廣的可能性,以幫助讀者有效理解問題本質,進而提出更有效率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本文探討如何有效理解問題的本質,避免只解決表面問題。文章指出,許多人面對問題時,急於求成,忽略了深入探究問題核心原因的重要性。文中提供三個步驟:停下來提問、蒐集資訊避免主觀判斷、跳脫框架思考更廣的可能性,以幫助讀者有效理解問題本質,進而提出更有效率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關於閱讀洪震宇所著《精準提問》一書的心得分享,作者詳細闡述書中提到的提問技巧,例如:承轉力、正向提問力和重點力等,並分享自身在職場和學習上的應用與體悟。文章也分析了提問的目的和重要性,以及如何透過脈絡思考、換位思考等方式,問出更有深度、更有效率的問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關於閱讀洪震宇所著《精準提問》一書的心得分享,作者詳細闡述書中提到的提問技巧,例如:承轉力、正向提問力和重點力等,並分享自身在職場和學習上的應用與體悟。文章也分析了提問的目的和重要性,以及如何透過脈絡思考、換位思考等方式,問出更有深度、更有效率的問題。
Thumbnail
提問力,在AI時代已成為核心競爭力。本文深入探討提問力的三個層次:個人、組織和趨勢,並以實際案例說明如何透過提問力解決問題、創造商機。文章也介紹行動學習方法,作為培養提問力的有效工具,並強調建立提問導向的企業文化的重要性。
Thumbnail
提問力,在AI時代已成為核心競爭力。本文深入探討提問力的三個層次:個人、組織和趨勢,並以實際案例說明如何透過提問力解決問題、創造商機。文章也介紹行動學習方法,作為培養提問力的有效工具,並強調建立提問導向的企業文化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書探討了提問的藝術,作者法蘭克.賽斯諾分享瞭如何透過不同類型的提問提升交流能力及解決問題的技巧。文章揭示了多種提問方式,包括診斷型提問、衝突型提問與遺產型提問,並強調有效提問能帶來深刻的洞察及更好的關係。無論是在工作、生活或自我反思中,掌握提問的技巧都能讓我們在這個複雜的時代更聰明地應對挑戰。
Thumbnail
本書探討了提問的藝術,作者法蘭克.賽斯諾分享瞭如何透過不同類型的提問提升交流能力及解決問題的技巧。文章揭示了多種提問方式,包括診斷型提問、衝突型提問與遺產型提問,並強調有效提問能帶來深刻的洞察及更好的關係。無論是在工作、生活或自我反思中,掌握提問的技巧都能讓我們在這個複雜的時代更聰明地應對挑戰。
Thumbnail
在現代職場中,提問是一種重要能力,能幫助我們深入理解問題的根源。這篇文章整理洪震宇的精準提問線上課程,並結合PDCA循環及庫尼文架構,提供實用的提問技巧,幫助讀者提升解決問題的效率學習如何建立問題意識,真正發現問題背後的價值,並改進思維與對話能力,讓未來的挑戰迎刃而解。
Thumbnail
在現代職場中,提問是一種重要能力,能幫助我們深入理解問題的根源。這篇文章整理洪震宇的精準提問線上課程,並結合PDCA循環及庫尼文架構,提供實用的提問技巧,幫助讀者提升解決問題的效率學習如何建立問題意識,真正發現問題背後的價值,並改進思維與對話能力,讓未來的挑戰迎刃而解。
Thumbnail
在解決問題時,我們常常只看表面,而忽略了真正的根源。四問法提供了一個系統化的思考方式,幫助我們深入挖掘問題的本質。透過四個關鍵問題:What、Why、How和What,我們能夠有效辨識問題並找到根本的解決方案。這篇文章將指導你如何運用這一方法來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唯有深入探究,才能真正治本。
Thumbnail
在解決問題時,我們常常只看表面,而忽略了真正的根源。四問法提供了一個系統化的思考方式,幫助我們深入挖掘問題的本質。透過四個關鍵問題:What、Why、How和What,我們能夠有效辨識問題並找到根本的解決方案。這篇文章將指導你如何運用這一方法來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唯有深入探究,才能真正治本。
Thumbnail
有些講座需要經過沈澱才能領悟其中的奧妙,對我來說 解決問題的方法與實務 就是這樣的,當時在現場被許多方法沖昏頭,只來得及匆忙筆記,如今靜下來整理發現,這些方法都可以直接套用現實的情境,謝謝曼陀號活動組的用心安排 為什麼「問題分析解決」那麼重要? 我想到的是抓到問題核心才有辦法加速工作的效率與協作
Thumbnail
有些講座需要經過沈澱才能領悟其中的奧妙,對我來說 解決問題的方法與實務 就是這樣的,當時在現場被許多方法沖昏頭,只來得及匆忙筆記,如今靜下來整理發現,這些方法都可以直接套用現實的情境,謝謝曼陀號活動組的用心安排 為什麼「問題分析解決」那麼重要? 我想到的是抓到問題核心才有辦法加速工作的效率與協作
Thumbnail
隨科技發展,提問的能力在尋求資訊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愈加重要。本書提出有效提問的技巧和方法,透過魚骨圖、5W1H法等工具,指導讀者如何深入思考並解決問題。良好的提問習慣不僅能提升學習效果,也對工作決策有關鍵性影響,更是保持靈活和敏捷的重要技能。
Thumbnail
隨科技發展,提問的能力在尋求資訊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愈加重要。本書提出有效提問的技巧和方法,透過魚骨圖、5W1H法等工具,指導讀者如何深入思考並解決問題。良好的提問習慣不僅能提升學習效果,也對工作決策有關鍵性影響,更是保持靈活和敏捷的重要技能。
Thumbnail
近來讀了藍偉瑩老師的最新力作:⟪ 提問力 ⟫。這是一本比較與教學相關的書籍,但裡面說到的觀念也可以恰恰適用於日常生活當中。看完這本書後,深深覺得提問力才是未來關鍵、或者說乃至在人生中關鍵的能力,是一本不離主旨,又內含量豐富的一本書!
Thumbnail
近來讀了藍偉瑩老師的最新力作:⟪ 提問力 ⟫。這是一本比較與教學相關的書籍,但裡面說到的觀念也可以恰恰適用於日常生活當中。看完這本書後,深深覺得提問力才是未來關鍵、或者說乃至在人生中關鍵的能力,是一本不離主旨,又內含量豐富的一本書!
Thumbnail
我是一位幕僚,工作中需要分析公司營運損益與經營瓶頸,報告給各層級專業經理人,做為經營決策判斷的參考。 參加洪震宇老師的「精準寫作六堂課」與「關鍵提問力」課堂學習後,我覺察自己過去的盲點,看似懂得很多速成技巧,在工作上卻無法發揮實質效果。 ●原來!深度思考才是源頭。
Thumbnail
我是一位幕僚,工作中需要分析公司營運損益與經營瓶頸,報告給各層級專業經理人,做為經營決策判斷的參考。 參加洪震宇老師的「精準寫作六堂課」與「關鍵提問力」課堂學習後,我覺察自己過去的盲點,看似懂得很多速成技巧,在工作上卻無法發揮實質效果。 ●原來!深度思考才是源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