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高中上國文課時,老師曾說孔子因不得志,所以發了牢騷。有次,他說自己想去九夷之地(在此不深究何處,蓋指未開化之地)。孔子知道人們會質疑,九夷之地並未開化,去那裡幹麻?但孔子說:「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論語.子罕》)意思大概是說,當君子居住在那些未開化之地時,怎麼會「陋」呢? 君子前往九夷之地,是會教化未開化之地的人,使其知禮儀?或者,君子修養好,故能無入而不自得?這兩種看法或都有理,在此不論。 奇妙的是,這句可能只是孔子發牢騷之言,在後來的佛教徒看來,卻蘊含有「不分夷夏」之意。佛教作為外來宗教,面對到「佛教是否應該遵循中國的禮儀」的相關問題。對佛教徒而言,佛法比儒家還要高妙許多,哪有屈居中國之理?因此,佛教徒即以孔子這句發牢騷的話,佐證其實孔子心中並沒有「夷夏之別」的依據。 此外,在一本可能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被偽造的經書《列子》中,記載有「孔子知道西方有聖人」的說法。唐代僧人釋道宣就據此宣稱「孔子深知佛為大聖也」(《廣弘明集》,卷一,「商太宰問孔子聖人」)。 孔子如何看待夷夏?可能沒有正確答案,但這種或許是後人「腦補」出來的孔子的立場,卻可能形塑了某些人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