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文章 vs 搜尋文章,到底差在哪、能不能一文多貼?】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 別貼!讀者和流量都還在外面呢!

答案「社群歸社群,搜尋歸搜尋。」兩個分開思考、分開貼。

想徹底了解「社群 vs 搜尋」的差別,搞懂這兩個現實就行了:

1. 社群 vs 搜尋,兩者無關

「社群」和「搜尋」是待在完全不同的容器裡。不管讀者、情境、流量邏輯都不同。

2. 社群讀者 100% 都在平台裡;SEO 讀者 100% 都在「外面」

所有社群讀者都是已經登入的人。能看見你貼文的人,都來自社群幫你養好的「流量池」。

至於閱讀你 SEO 文章的人是從搜尋引擎出發 —— 有 100% 讀者的「上一頁」都在 Google!

搞清楚這兩個現實,你就會完全明白社群和搜尋該怎樣操作了。

答案:讀者優先。

這兩點還能再濃縮成終極大招:開啟「讀者腦」以讀者為優先。

▋社群:所有流量都在「平台裡面」

如果你登出臉書、刪帳號,那就絕對看不到臉書貼文,沒錯吧?

同樣邏輯,能看見你貼文的人 100% 都要「待在平台裡面」。

你的貼文只會被「臉書裡的人」看見。

所以,臉書適不適合寫吵架時事、寫個人故事、寫廢文?

可以。

只要你的內容能吸引平台裡的讀者,就行了。

* 關鍵:讀者。

▋搜尋:所有流量都在「網站外面」

SEO 流量怎麼來的?從搜尋引擎來的。

有高達 100% 的搜尋流量,剛剛都在「搜尋引擎」上。醒醒吧,讀者們還全在外面呢!

只要認清「100% 的 SEO 流量在外面」,你就不用問「社群文章能不能套用 SEO?」「SEO 文章會不會影響品牌形象?」

答案都是大大的「NO!」——

因為,所有搜尋引擎的人「都在搜尋」。

連你自己打開 Google 的時候,也都是為了搜尋來的。

所以,SEO 文章只能為了「關鍵字」存在、為了「搜尋者」存在。

* 關鍵:搜尋者。

▋「SEO 文章」不是文章,是工具

SEO 文章不是拿來讀的。它連文章都不是,它是工具。

SEO 文章和字典一樣,是拿來「用」的。

你會「使用」線上英文字典、「查詢」生字的意思嗎?會。

你會「沈浸式閱讀」字典嗎?不會吧!

了解這點你就明白了:寫 SEO 文章就是「寫工具書」,不是「寫文章」。

工具書寫完能不能複製下來、貼在社群上發?

是可以啦,但很不合適啊。

想像一下,如果你在臉書看到這段文字:「滑石(英語:Talc 或 talcum)是一種粘土礦物,化學式為 Mg3Si4O10(OH)2 ⋯⋯」

這種「工具文內頁」會讓你停下手指、點開看嗎?

不會吧。因為在滑社群的讀者就不是在搜尋啊!

* 關鍵:讀者。

▋SEO 是為了「關鍵字」而存在

每個點開 SEO 文章的人,都是先打開搜尋引擎 → 查關鍵字。

你的每一滴 SEO 流量,都是從搜尋引擎、搜關鍵字而來。

所以,每篇 SEO 文章必然要為了關鍵字而存在,這種工具就不該是你發揮文采、搞創意的地方。

如果想把「懶人包」排到 Google 第一名?那你的整篇 SEO 文章就只能討論懶人包。文章結構會像這樣:

標題:懶人包大全

⤷ 懶人包是什麼?

⤷ 懶人包為何有效?

⤷ 懶人包有哪些形式?

⤷ 懶人包、懶人包⋯⋯

你能想像在查字典的時候,作者在開頭冒出來跟你說:「嘿,在查字母之前,先來聽我講個 A 字母小插曲」這樣嗎?

肯定不行嘛。

所以,SEO 文章也一樣 —— 不能寫別的,你必須緊繞關鍵字、緊緊迎合搜尋者的需求。

* 關鍵:搜尋者。

▋所以,社群不塞關鍵字、SEO 必塞關鍵字嗎?

也不是。

你雖然理解,但還沒真正理解 ——「塞不塞關鍵字」的主角是誰?

是你啊!是身為作者的「你」。

問這個問題的時候,你有想到讀者嗎?沒有,因為你只想到自己。

真正的重點不是塞不塞字,是了解讀者。

「因為站在讀者立場、理解滑社群的人不是來搜尋」所以別塞關鍵字;

「因為站在讀者立場、理解搜尋者都查關鍵字」,所以緊繞關鍵字。

* 重點不是塞不塞字,重點是讀者。

▋呃,所以⋯⋯SEO 文章能講「個人故事」嗎?

不適合。

會問這題,代表你依然沒想到讀者。

想寫「個人」故事、讓「自己的」故事被看到的人是誰?是你!

但文章的主角應該是誰?

是讀者。

你想的不是讀者,因為你只想到自己。

* 最殘酷的現實是,在不寫文章的時候,你自己也是讀者。

▋想把文寫好,作者就不能有想法

很多人聽完這些都會很著急:「那,何時才能寫『我想寫的』,什麼時候才能業配『我想賣的』?」

答案就是:「唯一的主角是讀者。」想當好作者?那你就只能乖乖寫,作者不該有想法。

憑什麼這麼極端、這樣偏激?

因為,如果你缺乏這種覺悟,你就沒辦法真正開啟「讀者腦」,開啟那個「連你自己當讀者的時候,比誰都不屑作者」的讀者腦。

所有人在閱讀的時候都只想到自己。那麼,想撈流量的你就只能徹底放棄「作者思維」。

醒醒吧:吸引注意力之前,100% 的讀者都在你文章外面,他們都還沒進來呢!

如果連讀者都沒有,那討論「自己想寫的」還有什麼意義?

所以,重點必須是讀者。

▋但,明明有人同時搞定「社群和搜尋」,這怎麼說?

那是因為,瘋狂滿足讀者需求的寫作,反而到哪裡都通用。

只要讀者是人,只要人還用兩隻眼睛閱讀,這種寫作邏輯就通用:

• 文章開頭只能用破題法

• 因為沒人喜歡看廢話

• 重點要馬上講

• 寫白話文

• 讀者優先

⋯⋯

這些寫作原理,不管搜尋、社群、廣告、銷售文案⋯⋯甚至連寫書都通用。

關鍵中的關鍵,是打開你的「讀者腦」。

只要讀者對了,其他就都對了。

要是邏輯弄錯?就全都錯了。

* 關鍵:永遠是讀者。

▋結論:社群 vs 搜尋

社群文章 vs 搜尋文章,到底差在哪、能不能一文多貼?

答案「社群歸社群,搜尋歸搜尋。」

兩個要分開思考、分開貼。


(延伸閱讀:他靠寫作,從麥當勞清潔工寫到 170 萬追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emmy 的沙龍
65會員
94內容數
SEO|數位寫作|內容行銷 ── 用文字創造利潤的變現知識
Jemmy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6
── 思考,是與生俱來、刻在 DNA 裡的座標之力 每次有寫手問我「寫不出來,怎辦?」我就反問他一道題: 「你寫不出來的原因,是什麼?」 ​這時候他輸出能力會爆增 150%、根本打開寫作水龍頭。 產出資訊豐富 + 邏輯清晰 + 用字通順的大長文,該分段的分段、列點的列點
Thumbnail
2025/04/16
── 思考,是與生俱來、刻在 DNA 裡的座標之力 每次有寫手問我「寫不出來,怎辦?」我就反問他一道題: 「你寫不出來的原因,是什麼?」 ​這時候他輸出能力會爆增 150%、根本打開寫作水龍頭。 產出資訊豐富 + 邏輯清晰 + 用字通順的大長文,該分段的分段、列點的列點
Thumbnail
2025/04/06
Alex 是個硬漢企業家。在他健身房大舉擴張、最需要用錢的時候,合夥人掏空公司、捲款跑路。 後來 Alex ​ 查證才發現,合夥人是詐欺前科犯。 Alex 從崩潰邊緣翻身,在 32 歲靠自己賺進 1 億美金身價,但他也從此變了一個人。 因為讓他成為強者的,是鋼鐵般的自律。
Thumbnail
2025/04/06
Alex 是個硬漢企業家。在他健身房大舉擴張、最需要用錢的時候,合夥人掏空公司、捲款跑路。 後來 Alex ​ 查證才發現,合夥人是詐欺前科犯。 Alex 從崩潰邊緣翻身,在 32 歲靠自己賺進 1 億美金身價,但他也從此變了一個人。 因為讓他成為強者的,是鋼鐵般的自律。
Thumbnail
2025/03/24
── 小品牌想提升 AI 能見度?那就先顧好傳統搜尋的能見度 最新數據顯示:Google 在 2024 年搜尋引擎成長了 21.64%。 這幾乎是有史以來最強勁表現! 要知道,這種成熟企業,又在 AI 夾擊之下還有這種成長,是超驚人的數據(你隔壁公司都不知道有沒有 21% 漲
Thumbnail
2025/03/24
── 小品牌想提升 AI 能見度?那就先顧好傳統搜尋的能見度 最新數據顯示:Google 在 2024 年搜尋引擎成長了 21.64%。 這幾乎是有史以來最強勁表現! 要知道,這種成熟企業,又在 AI 夾擊之下還有這種成長,是超驚人的數據(你隔壁公司都不知道有沒有 21% 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此篇文章探討社群行銷與網路行銷的定義、手法與傳統行銷的差異,並說明搜尋引擎行銷的運作模式。文章內容清晰,但可以更深入區分搜尋引擎行銷中的SEM和SEO,並補充更多實例以強化說明。
Thumbnail
此篇文章探討社群行銷與網路行銷的定義、手法與傳統行銷的差異,並說明搜尋引擎行銷的運作模式。文章內容清晰,但可以更深入區分搜尋引擎行銷中的SEM和SEO,並補充更多實例以強化說明。
Thumbnail
── 別貼!讀者和流量都還在外面呢! 答案「社群歸社群,搜尋歸搜尋。」兩個分開思考、分開貼。 想徹底了解「社群 vs 搜尋」的差別,搞懂這兩個現實就行了: 1. 社群 vs 搜尋,兩者無關 「社群」和「搜尋」是待在完全不同的容器裡。不管讀者、情境、流量邏輯都不同。
Thumbnail
── 別貼!讀者和流量都還在外面呢! 答案「社群歸社群,搜尋歸搜尋。」兩個分開思考、分開貼。 想徹底了解「社群 vs 搜尋」的差別,搞懂這兩個現實就行了: 1. 社群 vs 搜尋,兩者無關 「社群」和「搜尋」是待在完全不同的容器裡。不管讀者、情境、流量邏輯都不同。
Thumbnail
丨Threads 丨 最近上班上到厭煩時,就會偷用瀏覽器打開 Threads,快速滑幾篇短文,笑一笑放鬆心情,欸,又有力量了!就關掉分頁繼續上班。 在上面遊蕩了一陣子,Threads 到目前為止還能繼續存活,且仍有一定量的活躍使用者在上面互動,我觀察到以下幾點。
Thumbnail
丨Threads 丨 最近上班上到厭煩時,就會偷用瀏覽器打開 Threads,快速滑幾篇短文,笑一笑放鬆心情,欸,又有力量了!就關掉分頁繼續上班。 在上面遊蕩了一陣子,Threads 到目前為止還能繼續存活,且仍有一定量的活躍使用者在上面互動,我觀察到以下幾點。
Thumbnail
本文章想分享給你,我在閱讀數位寫作的22條法則後,產生的3個理解與思考。 這個月的一個聚焦目標,是仔細研究數位寫作的各種技術。 數位寫作有別於一般寫作,講究以讀者的反應為優先。 你的寫作是為了自己,為了一個具體讀者,還是為了一群想像的讀者呢?
Thumbnail
本文章想分享給你,我在閱讀數位寫作的22條法則後,產生的3個理解與思考。 這個月的一個聚焦目標,是仔細研究數位寫作的各種技術。 數位寫作有別於一般寫作,講究以讀者的反應為優先。 你的寫作是為了自己,為了一個具體讀者,還是為了一群想像的讀者呢?
Thumbnail
現在沒有那麼多人願意在貼文中瞭解你 而是在短短的15秒限時動態中探索你
Thumbnail
現在沒有那麼多人願意在貼文中瞭解你 而是在短短的15秒限時動態中探索你
Thumbnail
不需要太過分的社交,以好像緊密又互相利用的方式去社交;但是可以真誠的與喜歡你文字的人多交流,他們都會是帶你抵達「靠寫作/創作賺錢」的路上,最好的旅伴!
Thumbnail
不需要太過分的社交,以好像緊密又互相利用的方式去社交;但是可以真誠的與喜歡你文字的人多交流,他們都會是帶你抵達「靠寫作/創作賺錢」的路上,最好的旅伴!
Thumbnail
當人們對「社群網站」的厭倦開始形成大量出走到一個「安心」的平台「發聲」,我們真的會「重回」部落格年代嗎?當「文字平台」開始重新取代「社群網站」成為人們選擇溝通對話的方式,我們得先回來看一下「部落格」這玩意的要素有哪些,再來想想文字平台真的能夠被稱之為「部落格」嗎? 前陣子搜到一個2008的網頁「踢
Thumbnail
當人們對「社群網站」的厭倦開始形成大量出走到一個「安心」的平台「發聲」,我們真的會「重回」部落格年代嗎?當「文字平台」開始重新取代「社群網站」成為人們選擇溝通對話的方式,我們得先回來看一下「部落格」這玩意的要素有哪些,再來想想文字平台真的能夠被稱之為「部落格」嗎? 前陣子搜到一個2008的網頁「踢
Thumbnail
如果你的文章只是寫給自己看的,那可以不用學習SEO;如果你的文章想給更多人看到,你就必須學習SEO。
Thumbnail
如果你的文章只是寫給自己看的,那可以不用學習SEO;如果你的文章想給更多人看到,你就必須學習SEO。
Thumbnail
如何將好內容變現,是許多作者十分關注的議題。「字立字強」的第五檔活動,也是首場「創作者經營術」講座,主題是社群觀察與行銷,我們請來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主編李柏鋒,與前 Yahoo 奇摩社群經理施典志暢聊經營社群、建立品牌的核心觀念。
Thumbnail
如何將好內容變現,是許多作者十分關注的議題。「字立字強」的第五檔活動,也是首場「創作者經營術」講座,主題是社群觀察與行銷,我們請來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主編李柏鋒,與前 Yahoo 奇摩社群經理施典志暢聊經營社群、建立品牌的核心觀念。
Thumbnail
李柏鋒比喻,經營自媒體就像讓一架飛機起飛那樣,起飛的時刻是最難、阻力也最大的,必須要全力衝刺才撐得起來。養成創作的習慣、努力「飛起來」或做下去才最重要。
Thumbnail
李柏鋒比喻,經營自媒體就像讓一架飛機起飛那樣,起飛的時刻是最難、阻力也最大的,必須要全力衝刺才撐得起來。養成創作的習慣、努力「飛起來」或做下去才最重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