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創作者聽到「日更」會充滿動力,但又會覺得好辛苦。
但堅持每天寫作,其實比你想像中的還輕鬆。
因為它的甜頭,在後面。它隱藏讓你事半功倍的尾勁。
我最近經營 Threads,在 3 個禮拜內增加大概 5,000 追蹤。
但其中有 90%,都是運用以前寫過的東西。
當你日更一段時間,某種角度上你其實就能「不想努力」了。
只花 1 成心力造就 10 倍成效的戰術,靠的是以下的內容模型:
進駐新平台,要是你有舊文就好辦多了:「改寫、重貼」就行。
別說新平台,就算同樣平台,我也常把寫過的貼文反覆重發。
很多創作者會有心理障礙,想說:「這大家不是看過了?」
其實不會。因為連我自己都忘記以前發過什麼文。
就算偶爾有眼尖的讀者發現,比例也超低。
你看喔,如果你每天創作,堅持半年至少也該累積 100 篇了。
看看廣告,不也都是每天反複一直洗?
那代表什麼?代表內容不可能每個人都看過。就算看過,也記不住。
你在第 101 篇開始「重播」,其實是超客氣的頻率。
如果你有寫長文的習慣,換平台的時候「重貼」的成效更好。
只要把長文拆成短篇,再當成新內容發出去。
像我常寫超過 2,000 字的臉書貼文。
很多人看到會覺得這太麻煩、太辛苦了,但其實不會。因為它有隱藏好處。
隱藏好處是,它其實只是把多篇的辛勞「疊加起來」。
等換到不同平台的時候,這些辛勞就能「解壓縮」:比如單篇 2,000 字的長文,拆分成 4 篇 500 字的 Threads 短文。
這樣,長文不但新發的時候能用,之後還能「單篇抵 4 篇」,總共是 5 倍效用。
「拆分重貼」也是投稿、跨平台轉載內容的時候,很好用的招數。
比如你辛苦寫完一篇部落格文章,流量表現很棒,你又想把它放到《方格子》上面吸流量,但又不想讓「重複內容」出現在多個地方,怎辦?
有個好辦法,就是把「齊全完整版」留在自己家,再把「簡略拆分版」發在外站。
這樣,你就能最大程度保存流量給自己,也能分出價值給別的平台。
把寫過內容切碎、重組、改寫。這樣,你就有大量新內容可以發在新平台上收集數據。
社群其實是個適合隨意發文、「亂槍打鳥」的環境。
所謂「亂發」不是真的濫用、洗垃圾文,而是透過量產找出「命中」的軌跡。
你的內容並不會每篇出現在讀者的眼前。
演算法是根據貼文的互動數據,決定要不要給出額外觸及。
如果讀者喜歡你的內容,平台才會繼續推送出去、呈現在讀者的頁面;要是沒人有興趣,那就不會再對外觸及。這是「為你推薦」的曝光機制。
而亂槍打鳥搭配演算法,其實就形同把你每發亂打出去的散彈,都加上自動追蹤的導航機制,精準命中每隻鳥。
追求內容品質的策略,是先大量發文、讓演算法有資料學習。
善用演算法、從數據分辨讀者喜歡的內容,鎖定好表現「加碼」投資,才是重視品質的寫作策略。
把內容積在自己家裡雪藏、等待慧眼賞識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現代的內容寫作,你必須運用數據。
重視數量,其實是為了追求品質。
像 Threads 這種充斥廢文、情緒高張的膚淺平台,該怎麼經營?
靠寫內容達到年收破億的內容專家 Justin Welsh,分析過一個「倒三角模型」,原理是這樣的:
你要像漏斗一樣,在能吸引眼球、人潮最多的地方,提供無腦、好吸收的速食貼文。
比如頻繁貼出格言、金句、能引起興趣的幾句話。
等到有一定積累的時候,將讀者「拉出平台」。
偶爾在貼文後面加入電子信、私人社群連結,讓有興趣的讀者訂閱。
導進電子信、私人空間之後,你的任務是讓讀者「看見腦袋的運作」。
透過長文、故事、深度思考,來建立讀者的信任。
等到你哪一天推出產品、推銷資訊的時候,就能變現。
社群日更(眼球)
↓
電子信(腦)
↓
轉單(錢)
這個就是 Justin Welsh 透過純文字內容、善用膚淺閱讀和深度寫作的變現模型。
我自己也套用這個策略經營。跟你說:很有效。
(延伸閱讀:靠寫作,一人年賺 1.6 億,每天在家工作不到 5 小時)
透過持續、大量日更,理論上你會有表現出色和表現不怎樣的貼文。
針對反應良好的種類「加碼投資」,能造就更有價值的產出。
就像運動踩飛輪一樣,剛開始阻力最大、最辛苦,但騎到後面越來越順。
數位寫作專家 Nicolas Cole 把它稱作「內容飛輪」。
這個做法,是先挑出表現最亮眼的貼文,再把它加深、加長。
已經精華的完整內容,還能再擴充嗎?
可以:
• 加進數據
• 填充更多實例
• 加入個人經驗、故事
• 注入專家、權威意見
• 把多篇亮眼的內容精華整併、集結成更強新篇
• ⋯⋯
這樣,當你在把讀者「拉出平台」、讓他們看見你腦袋思考模式的時候,讀者會傻眼。
他們會覺得:「這東西,真的是免費可以看的嗎?」
寫出凌駕於長文之上的長長文,甚至是出版一本迷你書,就是 Nicolas Cole 把強大內容再強化的策略。
和日更模型一樣,這不會只是表面看到的「好辛苦、免費送」,而是後續更難以取代的巨大信任價值。
已經很強的內容還能再更強,驚人的尾勁還能再進化。
這,就是歐美寫作專家展示的高度。
我在 Threads 上吸引到很多文字創作者。
例如有出版編輯說:「單憑他堅持日更(每日更新)的毅力,已勝過很多人」
也有讀者說:「Jemmy是真的強。著作一定要拜讀⋯⋯」(幫我打書)
這些意外的曝光和好評,其實不是額外再加倍刻苦經營,而是善用以往日更的累積,相對輕鬆的轉化而成。
如果以前沒認真經營,現在就不會有這樣的效率。
日更,不只是表面看到的每日辛苦寫作,它還有隱藏的尾勁。
所以寫起來,就對了。
(延伸閱讀:每天都有好東西可以發文、靈感滿滿的 7 個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