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新南老街後,繼續往南探索,迎面而來的是另一片文物館群,這些建築不僅記錄了大溪的歷史,也蘊藏著許多令人驚嘆的文化故事。
落成於1935年的大溪武德殿,是日本時代為推廣武士道精神而建造的訓練場地,當時用於柔道與劍道的練習。如今,這裡成為多功能展覽空間,當我到訪時正好遇到「大溪水文化特展」。
走進武德殿,最吸睛的就是場地中央佈置的大溪地圖了,周圍同步展示了水桶、船隻等道具和模型,講述大溪在農業灌溉、商業貿易及河岸休閒等方面與水的密切關係。而在穿越長廊後的空間,可以體驗一些簡單的桌遊,如模擬開墾順序及木材開發,趣味性十足,也能學到不少知識。
藝師館原是1941年建成的雙併式警察宿舍,後來隨著蔣中正總統在大溪設置行館,宿舍改由其隨從俞濟昌先生一家居住,現在,這裡成為展示大溪木職人故事的空間。
我來訪時的展覽名為「木職人在大溪——神器妙藝」,展示了大溪木職人的傑作,包括神轎、神像、燈凸和斗燈等,令人驚嘆於木藝技術的精湛。每件作品都蘊藏著濃厚的宗教及地方文化內涵,從雕工的細緻度可以感受到職人的敬業態度與對信仰的虔誠,這又能連接到我們下一間要講的六廿四故事館。
前身是大溪農會倉庫,建於1942年,其結構設計別具一格,例如磚造防潮牆及扶壁柱,顯示了當時的建築技術與實用性。
經修復後,六廿四故事館現以推廣「關聖帝君聖誕遶境慶典」文化為核心,成為大溪重要的文化據點。館內展示豐富的遶境相關展品,如神明祭典道具及繞境的詳細解說,還能體驗「走七星步」的互動遊戲,寓教於樂。
大溪歷史館推測建於1937至1940年間,原為四戶獨立的警察宿舍,後來修復成為記錄大溪發展脈絡的展示空間。館舍特意保留圍牆、大門及部分木構件,呈現舊建築的生命痕跡,讓人能感受到住戶當年的生活記憶。
這裡的展覽以「大溪人」為主角,帶領觀眾認識不同比例尺下的城鎮發展史。「大溪人說故事」展區,以當地人物如前鎮長林熺達的生命故事為主軸,呈現從文化保存到城鎮建設的點滴。歷史方面則從早期的樟腦、茶產業,到安居樂業後的教育發展和木藝興起,完整記錄了這座小鎮的繁盛與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