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股票價格的高低點突破:交易量、價格模式與可預測性的實證分析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前言:

股票價格的波動性與交易量的變化,一直是投資者和研究者關注的核心議題。閱讀兩篇論文後的重點摘要與操作心得。

這兩篇論文分別探討了股票價格突破 52 週高低點時的交易量模式與價格走勢,並深入分析了高價與低價的預測性,這些研究不僅揭示了短期市場動能的特徵,也提供了長期價格均值回歸的實證證據。

根據研究,當股票價格突破先前的 52 週高點或低點時,交易量會顯著激增,且這種現象並非短暫,而是持續數週後才逐漸回歸正常水平。此外,突破高點或低點的股票通常會在接下來的幾週內獲得正向的風險調整回報,特別是在小型公司中表現更為顯著。從理論角度看,高價與低價之間的長期平衡性說明了市場對價值的回歸趨勢,而短期的價格乖離則反映了投資者情緒與動能交易的特徵。

不同投資策略具有深遠影響:短期交易者往往利用股價乖離的動能進行快速交易,而長期投資者則更關注價格最終回歸均值的趨勢。本篇文章的重點總結這些現象,為股票價格的動態特性與投資策略提供不同的觀點。

結論:

  1. 當股票價格突破先前的52週高點或低點時,交易量顯著增加。
  2. 成交量激增並非短暫現象;交易量會維持在較高水平數週後才逐漸回復正常。
  3. 股價突破52週高點或低點的股票,在隨後幾週內會有正向回報,特別是在小型公司中更為顯著。
  4. 股票的高價和低價可能在短期內出現乖離,但長期內會保持某種平衡
  5. 短期交易者做交易是做股價有乖離的動能,但長期投資者會投資未來均值回歸的現象。
  6. 當股價突破某個高點或低點後,在接下來的兩週內,交易量會持續受到影響。如果突破的是高點,交易量通常會持續增加(表示更多人買入或交易)。而如果突破的是低點,交易量通常會減少(表示市場交易活躍度降低)。



第一篇:股票價格突破52週高低點時的交易量和價格模式:理論與實證

Volume and Price Patterns Around a Stock’s 52-Week Highs and Lows: Theory and Evidence

本文探討過去價格極值(52週高點與低點)如何影響交易量與股票回報,並提供實證證據支持這些價格水平在投資者決策中的重要性。

重點:

交易量模式:(短線飆股的特點之一)

  1. 交易量激增:當股票價格突破先前的52週高點或低點時,交易量顯著增加。
  2. 持續性:成交量激增並非短暫現象;交易量會維持在較高水平數週後才逐漸回復正常。
  3. 穩健性:即使考慮過去回報、新聞事件及公司特徵等因素,這些模式仍然存在。

回報分析

正向回報:突破52週高點或低點的股票,在隨後幾週內會有正向風險調整回報,特別是在中小型公司中更為顯著。

涉及到兩個金融行為學假說:

1. 注意力假說(Attention Hypothesis):

主要用於解釋投資者行為中,投資者對市場信息的反應如何受到注意力限制的影響。結果與Barber和Odean(2008)的注意力假說一致,顯示突破交易範圍的股票會吸引個人投資者的關注。

由於投資者的注意力有限,他們傾向於集中在一些『引人注目』的股票或事件上(大多就是我們所說的市場喜愛追逐『事件交易』)

例如:

  1. 創新高或新低的價格水平。
  2. 突然的大幅漲跌。
  3. 高交易量。
  4. 財報發布或重大新聞。

這些事件會吸引更多投資者參與交易,進而影響股票的價格和交易量。

『注意力假說』可以解釋短期內市場中的異常交易行為,並利用在短線交易上:

捕捉高交易量信號利用注意力假說預測哪些股票因引人注目的事件而吸引交易量增加。

短期交易:(飆股戰法之一)

投資者可以基於注意力驅動的市場波動執行短期策略,例如在異常漲幅後賣出,或在異常跌幅後買入。

2. 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

  1. 投資者對於像52週高點和低點這類突出的價格水平呈現出高度關注,是源自於認知資源的限制以及這些價格水平在金融媒體中的突出性。
  2. 當人類在做決策時,由於認知和信息處理能力的限制,無法做到完全理性,只能在有限的範圍內追求「足夠好」的選擇,而非最佳選擇。

影響股價強度的決定因素

  1. 此效應在小型公司、較年輕的公司,以及具有較高估值不確定性的公司(例如回報波動較高)中訊號更為強烈。
  2. 股票價格在交易範圍內停留的時間越長,當價格突破範圍時,交易量的激增越明顯。
  3. 在投資者情緒高漲期間,觀察到的模式會更加明顯。

小結

  1. 行為金融學:52週高點與低點這類突出的價格水平如何驅動投資者注意力與交易活動。
  2. 實務應用:投資者可利用這些模式預測短期交易機會。
  3. 52週高點和低點顯著影響交易量與回報。


第二篇: 股票價格的可預測性:高價與低價的研究案例

On the Predictability of Stock Prices: a Case for High and Low Prices

本文基於『分數向量自回歸模型』(FVECM),分析高價與低價之間的長期穩定關係(協整性),以及它們之間範圍的長記憶特性。這個範圍,即高價與低價的差距,可以作為衡量波動性的關鍵指標。

重點

  1. 高價與低價的可預測性
  2. 股票的高價與低價呈現長期的回歸的關係,也就是說兩者在短期可能分離,但長期會趨於收斂。
  3. 高價與低價的範圍(即差值)具有長記憶特性,範圍內的變化可以通過歷史數據進行預測。
  4. 模型表現
  5. 與隨機遊走模型、移動平均模型等競爭模型相比,FVECM模型在高價與低價的預測準確性上具有顯著優勢。
  6. 此模型結合協整性(Cointegration)與長記憶特性設計交易策略,在提升回報的同時,也能更有效地控制風險。
  7. 透過FVECM模型,可以建立基於價格範圍的交易區間,從而優化進出場的時機。此策略在應對日內價格波動時展現出更低的風險以及更高的夏普比率。

FVECM 模型 (Fractionally Cointegrated Vector Error Correction Model)稱為『分數向量誤差修正模型』。

是一種結合協整理論和長記憶特性的經濟模型,用來分析多個時間序列變數之間的長期平衡關係以及短期動態調整過程。

模型特點

  1. 協整性(Cointegration):

FVECM 假設多個時間序列(如價格或交易量)之間存在長期平衡關係,這些序列可能短期內偏離平衡,但會逐步回歸。



股票的高價和低價可能在短期內出現乖離,但長期內會保持某種平衡:

在短期內,股票的 高價(通常指的是股票在某一特定時間段內(如一天、一周、52 周)交易的最高價格)和 低價會因市場波動而拉開距離(例如,當市場非常樂觀或悲觀時,高價和低價之間的差距會變大)。

從長期來看,兩者之間會趨向於某種穩定的關係,也就是它們之間的差距不會無限制地擴大,而是維持在一個合理範圍內。(均值回歸)

  • 短期乖離:反映市場情緒和波動性的短期影響。
  • 長期均值回歸:受基本面(如企業盈利、市場環境)的驅動,價格回歸理性。

短期交易者做交易是做股價的動能,但長期投資者會會意識到未來一定會有均值回歸的現象。

股票的高價和低價之間的關係:

  1. 長期來看,高價和低價之間可能有固定的比例關係(協整性)。
  2. 當某天高價突然偏離了這種平衡(如突破歷史高點),FVECM 模型會捕捉到這種偏離並預測短期內價格如何回調至平衡範圍。



如何捕捉到FVECM 模型中的信號?

方法:

1. 蒐集相關數據

  • 價格數據:需要高頻或日內數據,包括高價、低價、開盤價和收盤價。
  • 交易量:每筆交易的數量和總體的交易量。
  • 基本面和市場數據:如公司公告、宏觀經濟指標。

2. 建立時間序列(Time Series)模型

用Python、R 或 MATLAB,建立 FVECM 模型來捕捉數據間的長期協整性和短期調整過程。

三個步驟:

檢查協整性(Cointegration):

用 Johansen 協整檢驗來檢查多個序列是否具有協整關係(例如,高價和低價的長期平衡)。

構建模型:

檢測後建立 FVECM 模型,分別捕捉長期平衡和短期偏離的調整速度。

範圍分析:

測試高價與低價的差異(範圍)是否具有長記憶特性,並預測未來的價格波動範圍。

3. 使用信號交易

  • 高點信號:

當價格接近或突破 n 日高點時,觀察交易量的激增是否與價格變化一致。如果成交量放大且價格上漲,尋找機會順向操作。一但量能萎縮留意反轉的訊號。

  • 低點信號:

當價格接近或突破 n 日低點時,尋找交易量是否減少,並等待價格反彈的機會進行反向操作。

實務操作:

  1. 假設某股票的 52 日高點是 100,而當價格接近 100, 伴隨著交易量激增時,FVECM 模型會提示這是一個需要觀察的信號,突破之後選擇時機進場做多。或是未突破前且量能不足,則進場做反向操作(需留意反轉的訊號)。
  2. 如果價格跌到52日低點(如 80),且模型顯示這是偏離長期平衡的低點,是買入的好時機。

注意重點:

  1. 設定基於模型的進出場關鍵點位,如當價格超過預測範圍時買入或賣出。
  2. 使用風險管理工具,如止損單和資金分配(倉位控管)等策略,減少風險。
我是 MimiVsJames,一位熱愛財務經濟學、宏觀經濟分析與量化金融的量化工程師,目前在美國大型資產管理公司工作。從台灣到加拿大,再到美國,這一路上的學習與成長讓我深刻體會到分享的重要,希望能在這裡用簡單溫暖的方式,傳遞實用的投資理財知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P 500 2025 年獲利將達到兩位數成長。 M7『以外的公司』的獲利成長將在2025 年顯著改善,2025 年獲利成長 13%。 2025 年淨利潤率預估為 13.0%,高於 10 年平均(年度)淨利潤率 10.8%。(於 2008年以來該指數
前天有看到網路一直在傳AI未來十年對經濟的貢獻只有0.53%那篇的論文, 加上近期科技股回調的一個焦點在AI是否過度炒作的議題上, 先撇除你是不是認同以上的觀點, 我把高盛研究報告找出來, 大家下載後, 不管用什麼方法, 可以自己好好研讀一遍, 畢竟資訊爆炸+言論自由的時代, 大家都可以發表意見,
今天是美西時間(6/22), 下週有兩件比較重大的事件, 還有一件影響美股大盤較為普通的事件. 兩件比較重大的事件就是: 1) 6/26美光盤後公布本季財報  2) NVDA 6/26召開股東大會, 一件普通的事件就是6/28的 Core PCE經濟數據發佈.
之前我有介紹CELH這檔股票, 因為暑假來臨, 加上未來國際市場陸續拓展下, 期長期成長性依然看好。但近期五月-六月因為有調查機構的報告指出CELH的銷售放緩, 加上股價短期漲幅已大, 有空頭順勢做空打壓股價, 造成股價明顯回檔, 因此我把CELH近期消息面與基本面的調查Update後跟各位簡單報告
今天是美西時間6/18, 主要搜集第一天的主要對搭載高通新處理器( Snapdragon X Elite) 的AI PC 測試報告外以及市場對AI PC的反應, 並著眼於相關AI PC概念股, 高通與ARM的股價未來反應與展望。
S&P 500 2025 年獲利將達到兩位數成長。 M7『以外的公司』的獲利成長將在2025 年顯著改善,2025 年獲利成長 13%。 2025 年淨利潤率預估為 13.0%,高於 10 年平均(年度)淨利潤率 10.8%。(於 2008年以來該指數
前天有看到網路一直在傳AI未來十年對經濟的貢獻只有0.53%那篇的論文, 加上近期科技股回調的一個焦點在AI是否過度炒作的議題上, 先撇除你是不是認同以上的觀點, 我把高盛研究報告找出來, 大家下載後, 不管用什麼方法, 可以自己好好研讀一遍, 畢竟資訊爆炸+言論自由的時代, 大家都可以發表意見,
今天是美西時間(6/22), 下週有兩件比較重大的事件, 還有一件影響美股大盤較為普通的事件. 兩件比較重大的事件就是: 1) 6/26美光盤後公布本季財報  2) NVDA 6/26召開股東大會, 一件普通的事件就是6/28的 Core PCE經濟數據發佈.
之前我有介紹CELH這檔股票, 因為暑假來臨, 加上未來國際市場陸續拓展下, 期長期成長性依然看好。但近期五月-六月因為有調查機構的報告指出CELH的銷售放緩, 加上股價短期漲幅已大, 有空頭順勢做空打壓股價, 造成股價明顯回檔, 因此我把CELH近期消息面與基本面的調查Update後跟各位簡單報告
今天是美西時間6/18, 主要搜集第一天的主要對搭載高通新處理器( Snapdragon X Elite) 的AI PC 測試報告外以及市場對AI PC的反應, 並著眼於相關AI PC概念股, 高通與ARM的股價未來反應與展望。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股票價格的波動性與交易量的變化,一直是投資者和研究者關注的核心議題。閱讀兩篇論文後的重點摘要與操作心得。 這兩篇論文分別探討了股票價格突破 52 週高低點時的交易量模式與價格走勢,並深入分析了高價與低價的預測性,這些研究不僅揭示了短期市場動能的特徵,也提供了長期價格均值回歸的實證證據。
加入免費👉Discord群組/TG Channel接收市場要聞、產業動態和更新通知。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市值型ETF包括美股和臺股,美股因手續費推薦長抱,而臺股則適合進出。不斷買進又賣出可能錯過配發股息和獲利時機,增加成本。定期定額投資則能享受複利效應,建議躺平投資以獲得最大效益。結論永遠留在市場享受複利,若需要現金流可配置到市值型ETF或債券型ETF,不要必須賣股換現金。
在高股息ETF的投資中,重要的是要找到適合的買入時間和賣出時間。一般來說,計算股價和股利的比值可以判斷是否適合買入,而在賣出時,可以以總股利收益作為參考。股票投資的關鍵在於持續的買入和加碼,以及在合適的時間出場,以最大化收益。
股票價格的波動性與交易量的變化,一直是投資者和研究者關注的核心議題。閱讀兩篇論文後的重點摘要與操作心得。 這兩篇論文分別探討了股票價格突破 52 週高低點時的交易量模式與價格走勢,並深入分析了高價與低價的預測性,這些研究不僅揭示了短期市場動能的特徵,也提供了長期價格均值回歸的實證證據。
加入免費👉Discord群組/TG Channel接收市場要聞、產業動態和更新通知。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市值型ETF包括美股和臺股,美股因手續費推薦長抱,而臺股則適合進出。不斷買進又賣出可能錯過配發股息和獲利時機,增加成本。定期定額投資則能享受複利效應,建議躺平投資以獲得最大效益。結論永遠留在市場享受複利,若需要現金流可配置到市值型ETF或債券型ETF,不要必須賣股換現金。
在高股息ETF的投資中,重要的是要找到適合的買入時間和賣出時間。一般來說,計算股價和股利的比值可以判斷是否適合買入,而在賣出時,可以以總股利收益作為參考。股票投資的關鍵在於持續的買入和加碼,以及在合適的時間出場,以最大化收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高檔區可能股價已經轉跌,但基本面只能看到時效相對落後的優異表現,使得股價看似便宜,實際基本面正要開始轉向走弱,因此當股價反彈轉為上漲時,不能排除是趨勢反轉前的逃命波,這時候技術面與籌碼的變化是判斷的重要參考。
Thumbnail
怎麼判斷或思考股市的波動只是短線震盪或有波段趨勢改變的疑慮?除了從股市內容觀察,看指標股、績優股、高價股、題材股、投機股等不同類型股票的表現之外,外在環境是否有所改變也是關鍵,例如利率是否改變,利率會影響整體資金情勢的變化,改變資金流向,扭轉市場投機氣氛。
大盤單年上漲50%絕對是少見的多頭年,不論是暴跌後的反彈創高,或是突然性的題材發酵,上漲的原因有百百種,在過去的每一次發生都有不同的原因。 我先在這邊下一個很簡單的結論,如果無腦照著買進存股持有就能一直上漲,為什麼股市還需要花時間學習。 實際在市場中,要長年參與市場,並打敗大盤,只有百分
Thumbnail
正常而言股價較明顯波動會有提振交易意願的效果,見到股價連續大漲會吸引一般人進場,股市大漲三日,散戶不請自來,所以見到股市大漲時期,應該會有更大的成交量?4/23~4/30這段期間常見到股市大漲,成交量卻一直達不到月均量的水準
Thumbnail
透過觀察原有趨勢往上或往下,可以提高猜對股價表現的機率。然而,股價的短期漲跌往往是趨向隨機,因此使用硬幣來猜的機率可能更高。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預測公司股價的報酬率,同時提到了與股價相似的公司營收表現。對於是否持續創新高,作者建議觀察趨勢是否已經改變。
我們在談一支股票,要再低基期講比較有意義,而不是在已經漲一大段還要繼續喊創高了 創高了~ 確實很多人今年這兩個多月就賺贏去年整年,也或許還會繼續往上漲,但修正也遲早會來臨,沒人知道是什麽時候而已,股票市場本來就是漲漲跌跌,什麽都沒研究就是投資指數簡單又暴力,讓專業的人來幫你汰弱留強。
Thumbnail
整體股市的熱絡不一定代表多數股票都能受惠,需要辨識股市熱絡的內容才能判斷是否屬於投資的好時機,有時候表面熱絡的股市,內容卻可能有較高的風險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高檔區可能股價已經轉跌,但基本面只能看到時效相對落後的優異表現,使得股價看似便宜,實際基本面正要開始轉向走弱,因此當股價反彈轉為上漲時,不能排除是趨勢反轉前的逃命波,這時候技術面與籌碼的變化是判斷的重要參考。
Thumbnail
怎麼判斷或思考股市的波動只是短線震盪或有波段趨勢改變的疑慮?除了從股市內容觀察,看指標股、績優股、高價股、題材股、投機股等不同類型股票的表現之外,外在環境是否有所改變也是關鍵,例如利率是否改變,利率會影響整體資金情勢的變化,改變資金流向,扭轉市場投機氣氛。
大盤單年上漲50%絕對是少見的多頭年,不論是暴跌後的反彈創高,或是突然性的題材發酵,上漲的原因有百百種,在過去的每一次發生都有不同的原因。 我先在這邊下一個很簡單的結論,如果無腦照著買進存股持有就能一直上漲,為什麼股市還需要花時間學習。 實際在市場中,要長年參與市場,並打敗大盤,只有百分
Thumbnail
正常而言股價較明顯波動會有提振交易意願的效果,見到股價連續大漲會吸引一般人進場,股市大漲三日,散戶不請自來,所以見到股市大漲時期,應該會有更大的成交量?4/23~4/30這段期間常見到股市大漲,成交量卻一直達不到月均量的水準
Thumbnail
透過觀察原有趨勢往上或往下,可以提高猜對股價表現的機率。然而,股價的短期漲跌往往是趨向隨機,因此使用硬幣來猜的機率可能更高。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預測公司股價的報酬率,同時提到了與股價相似的公司營收表現。對於是否持續創新高,作者建議觀察趨勢是否已經改變。
我們在談一支股票,要再低基期講比較有意義,而不是在已經漲一大段還要繼續喊創高了 創高了~ 確實很多人今年這兩個多月就賺贏去年整年,也或許還會繼續往上漲,但修正也遲早會來臨,沒人知道是什麽時候而已,股票市場本來就是漲漲跌跌,什麽都沒研究就是投資指數簡單又暴力,讓專業的人來幫你汰弱留強。
Thumbnail
整體股市的熱絡不一定代表多數股票都能受惠,需要辨識股市熱絡的內容才能判斷是否屬於投資的好時機,有時候表面熱絡的股市,內容卻可能有較高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