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最常問的問題之一就是,甜點怎麼創作出來的?
首先,我並不是定位在〝仿真〞,因此整體的呈現偏向隨興、可愛,而非所謂的食物模型,就不會有標準的縮放比例;這點對比例及真實感執著的學生不太適合。
如果跟我一樣不是相關科系畢業,對美學、色彩學和縮放比例都不熟悉的話,就多吃多看多滑手機。
吃東西的時候先拍照,不是拍網美照,而是拍食物的紋路、剖面、擺法;不吃的食物就讓朋友吃,然後食物上桌時間拿過來拍細節;不喜歡吃的東西就滑手機,現在網路很發達,生食熟食、360度的角度都能搜尋到。
以甜點來說,我簡單整理了幾個自己平常設計課程作品時的步驟給大家參考看看,新手可能不太適合,但是也可以嘗試看看。
步驟一:
先設定自己要的方向才能縮小範圍針對性的尋找,譬如我今天要做草莓蛋糕,那我就用中、英、日、韓、法文的〝草莓蛋糕〞來搜尋,然後再將喜歡的、想做的圖片截圖存取。
(網路抓圖,若有侵權請告知)
步驟二:
確定好自己要製作的甜點後,分析蛋糕質感、奶油夾心及外層質感、草莓及整體呈現方式,這個步驟可能要有一些黏土基礎,譬如熟悉3款以上的黏土特性,已有製作的基本功。
如果有基本功,可以下意識地知道蛋糕大概使用的黏土比例、土量及製作方式;若是剛接觸黏土的學生可以使用單一黏土製作就好,以先求有再求好的心態放鬆心情製作。
步驟三:
這邊跳過製作過程,有興趣的學生可參考《基礎課程。10件甜點課程》。
製作完的成品可以依難度呈現度及自身喜好修改,譬如我想要教學生半圓剖面的畫法,所以就將中間夾心改掉。
(日製黏土製作的完成品,iphone11pro拍攝)
步驟四:
作品製作完成後待完全乾燥,再來確認成品是否如預期地呈現,因為每款黏土的收縮比例有些微不同,即便是相同土量,使用不同的黏土製作,完成的效果及尺寸都會有不同。
可以再從中找出自己喜歡的質感後記錄下來,之後碰到相同質感的地方就能使用。
(台製黏土製作的完成品,專業攝影師拍攝)
上面兩張照片雖然是製作同一顆蛋糕,但是使用的黏土完全沒有重複,即便技法相同,製作出來的質感就會有些許不同,再加上是否有專業攝影也會影響觀感。
步驟五:
帶出門拍照打卡,這個步驟可省略。
如果是製作店家有販售的甜點,可以帶出門和真的甜點拍照,也許能接到訂單。
(照片是想拍草莓剖面)
我比較喜歡參考真的實物製作,雖然不是走仿真路線,但是實物的質感可以練習到混土,可以讓自己想辦法去利用所知的黏土特性混出接近的質感,如葡萄塔的戚風蛋糕鬆軟感;或是使用異素材製作出蛋糕碎屑的感覺,如抹茶起司外層的戚風蛋糕碎屑。
(左邊是網路抓圖,若有侵權請告知;右邊是參考後製作的黏土成品)
不去看黏土製作的作品是因為容易被既有的東西框架住,也有可能會做出太相似風格,而找不到自己的路線。
以上是淺淺的小分享,是我平常在設計課程、製作商品時都會使用的步驟。
推薦給想開始自己創作的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