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烤箱的好日子》:寫下來的那些,都只是時刻的標本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閱讀一本好作品是一個令人大呼過癮的旅程,好作品如何「好」?我想起一位職業是實驗教育老師的朋友曾經與我分享的故事。朋友的兒子是自學生,偶爾會到體制內國中裡去參加考試,有次寫了一篇自己甚為滿意的文章,以為自己能獲得令人滿意的A+,結果非但沒有獲得讚賞,分數甚至連滿意的邊都沾不上。兒子感到十分困惑與挫折,在課後與老師另約時間想一探究竟。國文老師說:我只會教考試能夠得高分的作文,你可以決定要不要學寫這一種,如果你決定要學,我可以教你。只是你要記住一件事:千萬不要忘記怎麼寫回你自己的那一種。


作者李佳穎在500輯的訪談裡提到:「許多小說描述景色啊物品啊,那些離開「人」的段落都會讓我閱讀速度加快,嗅到一種落落長但訊息量不多又可能陳腔濫調的味道。」我們有時能在某些小說裡感受到一股「企圖」,那種想把細節盡可能地描繪出來的企圖,不知道這是不是就是作文老師口中那種「可以得高分」的寫法。不過,今年末讀到這本《進烤箱的好日子》我體驗到一種暢快淋漓的感受,語言被探索到極致,讀者像是跟著作者一起實驗著如何訴說自己,探究小說與回憶錄就本質上都是語言的遊戲。


為了鋪天蓋地記得而寫,為了鮮靈活現記得而不寫。
但到頭來,能讓你明白自己發生了什麼事的,不是記憶,而是語言。

曾在諮商室裡被心理師建議著,紀錄下自己每個時刻的感受。我實驗了幾天就宣告放棄。當時的我以為是我匱乏的詞語庫讓我寫不下去,然而或許我內心深深知曉,那些無以名狀的感受,早已交織糾纏得像是一團團打結的毛線球,是混雜著過去數十年歷史的人生,我沒有辦法梳理如同我也無法用任何文字去企圖修補。用語言寫下以後,感受還是感受嗎?書寫可以有目的的去療癒生命嗎?人生可以寫成一則考試作文嗎?


《進烤箱的好日子》寫的是兒童邁入青春期的這段歲月——大量訊息排山倒海而來卻沒有足夠的語言可以處理——的那段,情感開始摻入了不再只是快樂/不快樂二元對立的青澀時光。開始試圖更全面的去理解自己,對自我卻還在模糊的探索階段,懵懵懂懂、不懂裝懂,生活碎片多到抓不住放不進「自我」這只袋子裡。成年的自己寫一本青春期的自己,主角阿丹說,比例尺小於一時,地圖才會現出用處。那麼,他所書寫的回憶錄是把文字推到地球表面,將回憶往兔子皮毛的末端探爬。於是,沒寫進去的或許才是人生。


生命是什麼你知道嗎?是那個將一刻活成一個宇宙的人。對,就是人。


如果說寫下來的都只是時刻的標本,諮商師建議的也未嘗不是好方法。寫下那些感受——寫下它,將那些把人吞噬的巨大感受釘在文字上,使它們無所遁形。雖然老王說,一旦有了不朽的念頭,大家都得進烤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非必要迷人的沙龍
51會員
79內容數
2025/04/12
市川沙央的小說《傴僂》,括弧裡還刻意加上一句「引發評審激烈爭議的道德問題作」,似乎刻意提醒讀者:你即將走入一個讓人不舒服的世界。而讀者也總忍不住想問,那些不安來自哪裡?來自小說內容?還是來自你對殘障者說話方式的既定期待? 女人應該靜靜地痛,身障者應該默默地活。
2025/04/12
市川沙央的小說《傴僂》,括弧裡還刻意加上一句「引發評審激烈爭議的道德問題作」,似乎刻意提醒讀者:你即將走入一個讓人不舒服的世界。而讀者也總忍不住想問,那些不安來自哪裡?來自小說內容?還是來自你對殘障者說話方式的既定期待? 女人應該靜靜地痛,身障者應該默默地活。
2025/03/29
我認識的所有大人,沒有一個實現了兒時的夢想。 也許,所謂成為大人,代表的是必須戰勝失敗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3/29
我認識的所有大人,沒有一個實現了兒時的夢想。 也許,所謂成為大人,代表的是必須戰勝失敗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3/22
愛因斯坦曾經說:「當數學邏輯開始用來描述真實事物的時候,那種邏輯就不會是明確的,反過來,如果那種邏輯是明確的,那它是不可能用來描述真實事物的。」 ——〈除以零〉
Thumbnail
2025/03/22
愛因斯坦曾經說:「當數學邏輯開始用來描述真實事物的時候,那種邏輯就不會是明確的,反過來,如果那種邏輯是明確的,那它是不可能用來描述真實事物的。」 ——〈除以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說真的,寫作就是一種「有感而發」的過程,所以,這次的會考作文,我覺得是一個很不錯的方式,同一件事,本來每一個人就有不同觀點,藉著結合不同的生活經驗,自然而然就有屬於自己的想法與感受。我想說的是,世界上那麼多事情,你不必對每一件事情都有感,但也不能對全部的事情都無感!
Thumbnail
說真的,寫作就是一種「有感而發」的過程,所以,這次的會考作文,我覺得是一個很不錯的方式,同一件事,本來每一個人就有不同觀點,藉著結合不同的生活經驗,自然而然就有屬於自己的想法與感受。我想說的是,世界上那麼多事情,你不必對每一件事情都有感,但也不能對全部的事情都無感!
Thumbnail
那時寫了什麼?那是只寫給自己看的日記,自然是只寫著自己覺得有感受的事,用流暢的句子表達出來,這樣而已。 原來,這才是「我的文字」。大學時候的我想。在那些文字死掉很久以後。
Thumbnail
那時寫了什麼?那是只寫給自己看的日記,自然是只寫著自己覺得有感受的事,用流暢的句子表達出來,這樣而已。 原來,這才是「我的文字」。大學時候的我想。在那些文字死掉很久以後。
Thumbnail
『我,為何而寫、為何而讀。』 覺得在這裡發表文章滿需要有個開場白,同時察覺自己好久好久沒有寫字了。文學之於自己,還是太太重要的存在,已經不只一次地這樣意識到。生活的浪潮裡不斷有些聲音在提醒自己:去寫字吧,該敘述了。這是身而為人,我們行走的痕跡。 所以想要用心正視這件事,好好的把想讓世界知道的話,用
Thumbnail
『我,為何而寫、為何而讀。』 覺得在這裡發表文章滿需要有個開場白,同時察覺自己好久好久沒有寫字了。文學之於自己,還是太太重要的存在,已經不只一次地這樣意識到。生活的浪潮裡不斷有些聲音在提醒自己:去寫字吧,該敘述了。這是身而為人,我們行走的痕跡。 所以想要用心正視這件事,好好的把想讓世界知道的話,用
Thumbnail
這樣的書寫真能解憂,從自己的故事寫起,文字成了知己。──〈作者序〉 在那篇敘事書寫中,我再次看見父親和自己,那仿佛是另一種重逢。──〈作者序〉 有時候,我們只是希望被了解。透過書寫,可以看清楚自己的內心世界,讓你被自己了解。──〈作者序〉 前幾次搬家,只是一次又一次搬著家當,對著房東仰望;後兩次搬家
Thumbnail
這樣的書寫真能解憂,從自己的故事寫起,文字成了知己。──〈作者序〉 在那篇敘事書寫中,我再次看見父親和自己,那仿佛是另一種重逢。──〈作者序〉 有時候,我們只是希望被了解。透過書寫,可以看清楚自己的內心世界,讓你被自己了解。──〈作者序〉 前幾次搬家,只是一次又一次搬著家當,對著房東仰望;後兩次搬家
Thumbnail
後面的日子,無論我出什麼樣的題目,他都會和我回答類似的話,總結來說就是 : 我對這些事情都沒有什麼感覺,也沒有興趣。 我的人生很枯燥,寫出來也沒有人想看。 他的回答,無疑使我的教學生涯踢到一塊大鐵板,但也讓我認真思考起「寫作」這件事,究竟要怎麼做,才能真正寫出好文章呢? 寫作的意義:我為何而寫?
Thumbnail
後面的日子,無論我出什麼樣的題目,他都會和我回答類似的話,總結來說就是 : 我對這些事情都沒有什麼感覺,也沒有興趣。 我的人生很枯燥,寫出來也沒有人想看。 他的回答,無疑使我的教學生涯踢到一塊大鐵板,但也讓我認真思考起「寫作」這件事,究竟要怎麼做,才能真正寫出好文章呢? 寫作的意義:我為何而寫?
Thumbnail
為普羅大眾採寫,粥字維生時,喜歡自稱「文字工人」,因為,我的寫作,不是文學創作那種類型。
Thumbnail
為普羅大眾採寫,粥字維生時,喜歡自稱「文字工人」,因為,我的寫作,不是文學創作那種類型。
Thumbnail
為何明明「寫文字」就是「寫作」,怎麼不直接一點? 不過,這真的有點難。沒有目的、沒有動機算什麼?好像有點不負責任,又有點太隨便。搞到底也有可能什麼都不是,然後仍然進入渾屯與莫名的情緒中。
Thumbnail
為何明明「寫文字」就是「寫作」,怎麼不直接一點? 不過,這真的有點難。沒有目的、沒有動機算什麼?好像有點不負責任,又有點太隨便。搞到底也有可能什麼都不是,然後仍然進入渾屯與莫名的情緒中。
Thumbnail
這不是一個「人人都是了不起的文學家」的年代,言之無物能擁有大量粉絲,隨便寫個食記、貼張貓照寫三行字,都有人抖內、有熱度的人多的是。一旦一遇到「我到底寫得好不好」這個問題,要不拿那些賣弄文字能力的來比,要不就老拿那些有人氣沒內容的嚇自己,「自己」都被拋到外太空去了。
Thumbnail
這不是一個「人人都是了不起的文學家」的年代,言之無物能擁有大量粉絲,隨便寫個食記、貼張貓照寫三行字,都有人抖內、有熱度的人多的是。一旦一遇到「我到底寫得好不好」這個問題,要不拿那些賣弄文字能力的來比,要不就老拿那些有人氣沒內容的嚇自己,「自己」都被拋到外太空去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