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年級的兒子因觀看 YouTube 上推播的短影音,也開始出現對某事件或某人發表了帶有偏頗的言論。這讓我頓時警覺,在這種網紅與短影音充斥的時代,許多人或許並沒有時間去了解事件的全貌,僅憑片段化的資訊,就對與自己無關的人事物隨意評斷。
「被刪掉的那些,或許才是最真實的。」
這是我當時跟孩子說話。
網路世界裡,我們所看到、聽到的,都可能經過精心設計與剪輯,而那些「被刪掉的部分」往往是整個事件的關鍵脈絡或是不想被看見的。當孩子選擇相信眼前的內容時,身為家長的我們,是否也曾思考過:這些無人可把關的創作型影片,也在無形中慢慢影響孩子的一生?
短影音的迅速崛起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資訊流通便利,但它也讓資訊變得片段化。15 秒到 1 分鐘的影片,無法呈現事件的全貌,影音創作者通常會選擇在剪輯時,挑選對觀眾最有衝擊力的部分。身為家長的我,難免會擔心這樣的片段內容,是否會讓孩子的判斷力被稀釋?
特別是當這些影片以有趣、幽默或煽動情緒的方式呈現時,孩子們很容易受到吸引,並且不自覺地接受影片中的價值觀。例如,政治相關的影片可能只展現單一立場,卻忽略了其他觀點;看似幽默搞笑的影片,若開玩笑的界線不當,是否會變成另一種欺負或霸凌?在人人可當自媒體創作者的現代,甚至有些影片刻意誤導或帶有偏見,都有可能因為觀看的孩子年齡還小而無法察覺。
作為家長,我希望孩子不僅僅是資訊的接受者,更能以開放的態度去看待這個世界。這需要我們教導他們擴展視角,理解事情的多面性,並且在尚未收集到完整訊息時,不輕易下判斷。
我常和孩子說:
世界上每件事情都有正反兩面,你現在看到的,可能只是其中一面。
我最常跟他舉的例子就是,就像某一件事,媽媽生氣的點是這個,但是你生氣的點是其他的。引用實際的生活經驗讓他更感同身受,這種引導對孩子來說很重要!!!!
這不僅僅是一種提醒,也是一種啟發,讓孩子學會以好奇心探索更多的可能性,而不是急於給世界貼上標籤。
在這樣的資訊洪流中,到底該如何守護孩子的價值觀,同時幫助他們保持對世界的好奇與探索?我這裡有幾個方法可以參考:
和孩子一起觀看他們感興趣的影片,了解他們的想法,並引導他們思考影片內容的真實性。例如:
「這個影片的觀點很有趣~你覺得會不會有其他不同觀點呢?」
「真好奇~不同觀點的人會怎麼看這件事呀?」
「哇~原來這個創作者是這樣看的呀?你覺得這個影片說的是真的嗎?」
「這段影片有沒有可能只說了一部分的事實?」
這樣的對話能幫助孩子學會批判性思考,也能讓他們明白,事情往往不只有一種答案。
作為家長,我們可以示範如何分析和理解資訊。例如:
「這段影片的觀點很有趣,但我很好奇,他們的資料來源是什麼?」
「這裡好像只提到對這個這件事的批評,會不會漏掉了其他相關資訊?」
雖然說這些話的過程,高年級的孩子都會對你白眼(這是真實會發生的^^|||),覺得你很掃興,但是讓孩子看到你的思考過程,他們也會逐漸學會如何從多角度分析問題。
引導孩子接觸多種媒體和觀點,比如深度報導、書籍或紀錄片,讓他們看到事件的不同面向。這可以幫助他們了解,世上沒有絕對的對與錯,每個觀點都有其背景與理由。
媒體素養教育是幫助孩子學會解讀資訊的重要工具。我們可以教孩子:
你看的聽的,都將成為孩子的世界觀
孩子的價值觀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而是從我們日常的態度、家庭對話,以及他們接觸的媒體中逐漸塑造的。如果我們自己能保持批判思考和開放心態,他們也會耳濡目染,學會從多元的角度看待世界。
短影音時代最大的挑戰,不在於資訊的快速傳播,而是如何讓我們的下一代學會理性地看待這些資訊。這不僅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責任,因為每個父母的選擇,都會在孩子身上留下深遠的印記。
最重要的是,我希望孩子在探索世界時,始終帶著一顆善良、好奇與謙遜的心,既遵從自己的內心,也不過度拘泥於片面的觀點,因為這樣的眼界與胸懷,將帶領他們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