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影音時代,孩子的價值觀誰來守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近日,高年級的兒子因觀看 YouTube 上推播的短影音,也開始出現對某事件或某人發表了帶有偏頗的言論。這讓我頓時警覺,在這種網紅與短影音充斥的時代,許多人或許並沒有時間去了解事件的全貌,僅憑片段化的資訊,就對與自己無關的人事物隨意評斷。

「被刪掉的那些,或許才是最真實的。」
這是我當時跟孩子說話。

網路世界裡,我們所看到、聽到的,都可能經過精心設計與剪輯,而那些「被刪掉的部分」往往是整個事件的關鍵脈絡或是不想被看見的。當孩子選擇相信眼前的內容時,身為家長的我們,是否也曾思考過:這些無人可把關的創作型影片,也在無形中慢慢影響孩子的一生?


短影音時代為家長帶來的挑戰

短影音的迅速崛起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資訊流通便利,但它也讓資訊變得片段化。15 秒到 1 分鐘的影片,無法呈現事件的全貌,影音創作者通常會選擇在剪輯時,挑選對觀眾最有衝擊力的部分。身為家長的我,難免會擔心這樣的片段內容,是否會讓孩子的判斷力被稀釋?

特別是當這些影片以有趣、幽默或煽動情緒的方式呈現時,孩子們很容易受到吸引,並且不自覺地接受影片中的價值觀。例如,政治相關的影片可能只展現單一立場,卻忽略了其他觀點;看似幽默搞笑的影片,若開玩笑的界線不當,是否會變成另一種欺負或霸凌?在人人可當自媒體創作者的現代,甚至有些影片刻意誤導或帶有偏見,都有可能因為觀看的孩子年齡還小而無法察覺。




作為家長,我希望孩子不僅僅是資訊的接受者,更能以開放的態度去看待這個世界。這需要我們教導他們擴展視角,理解事情的多面性,並且在尚未收集到完整訊息時,不輕易下判斷。

我常和孩子說:

世界上每件事情都有正反兩面,你現在看到的,可能只是其中一面。

我最常跟他舉的例子就是,就像某一件事,媽媽生氣的點是這個,但是你生氣的點是其他的。引用實際的生活經驗讓他更感同身受,這種引導對孩子來說很重要!!!!

這不僅僅是一種提醒,也是一種啟發,讓孩子學會以好奇心探索更多的可能性,而不是急於給世界貼上標籤。


在這樣的資訊洪流中,到底該如何守護孩子的價值觀,同時幫助他們保持對世界的好奇與探索?我這裡有幾個方法可以參考:

1. 與孩子共同探討媒體內容

和孩子一起觀看他們感興趣的影片,了解他們的想法,並引導他們思考影片內容的真實性。例如:

「這個影片的觀點很有趣~你覺得會不會有其他不同觀點呢?」
「真好奇~不同觀點的人會怎麼看這件事呀?」
「哇~原來這個創作者是這樣看的呀?你覺得這個影片說的是真的嗎?」
「這段影片有沒有可能只說了一部分的事實?」


這樣的對話能幫助孩子學會批判性思考,也能讓他們明白,事情往往不只有一種答案。

2. 分享自己的分析過程

作為家長,我們可以示範如何分析和理解資訊。例如:

「這段影片的觀點很有趣,但我很好奇,他們的資料來源是什麼?」
「這裡好像只提到對這個這件事的批評,會不會漏掉了其他相關資訊?」

雖然說這些話的過程,高年級的孩子都會對你白眼(這是真實會發生的^^|||),覺得你很掃興,但是讓孩子看到你的思考過程,他們也會逐漸學會如何從多角度分析問題。


3. 提供多元資訊來源

引導孩子接觸多種媒體和觀點,比如深度報導、書籍或紀錄片,讓他們看到事件的不同面向。這可以幫助他們了解,世上沒有絕對的對與錯,每個觀點都有其背景與理由。


4. 建立媒體素養的基礎

媒體素養教育是幫助孩子學會解讀資訊的重要工具。我們可以教孩子:

  • 質疑資訊來源是否可靠。
  • 判斷資訊是否帶有偏見或誇張。
  • 分辨真實事件與個人意見之間的差異。


你看的聽的,都將成為孩子的世界觀

孩子的價值觀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而是從我們日常的態度、家庭對話,以及他們接觸的媒體中逐漸塑造的。如果我們自己能保持批判思考和開放心態,他們也會耳濡目染,學會從多元的角度看待世界。


短影音時代最大的挑戰,不在於資訊的快速傳播,而是如何讓我們的下一代學會理性地看待這些資訊。這不僅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責任,因為每個父母的選擇,都會在孩子身上留下深遠的印記。


最重要的是,我希望孩子在探索世界時,始終帶著一顆善良、好奇與謙遜的心,既遵從自己的內心,也不過度拘泥於片面的觀點,因為這樣的眼界與胸懷,將帶領他們走得更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當媽後才了解的世界
9會員
26內容數
我是一個十歲的媽媽,希望在忙碌的生活中慢慢記錄,從媽媽眼裡看出去的世界是什麼樣子,以及當媽十年的心得感想。
2025/01/14
洗碗、掃地、倒垃圾這些日常瑣事,乍看之下似乎平凡無奇,但它們其實藏著深刻的家庭文化與價值觀。原生家庭的家務分工模式深刻影響子女的婚姻觀。父母應以身作則,打破傳統性別角色框架,建立健康、平等的家庭關係,為下一代樹立良好榜樣。
Thumbnail
2025/01/14
洗碗、掃地、倒垃圾這些日常瑣事,乍看之下似乎平凡無奇,但它們其實藏著深刻的家庭文化與價值觀。原生家庭的家務分工模式深刻影響子女的婚姻觀。父母應以身作則,打破傳統性別角色框架,建立健康、平等的家庭關係,為下一代樹立良好榜樣。
Thumbnail
2025/01/08
最近,一篇有關洗碗的文章在社群媒體上爆紅,掀起了無數家庭和伴侶的激烈討論。看似日常的小事,為何能引發如此廣泛的共鳴?「洗碗」到「愛的證明」,家務分擔為何成了婚姻的考驗?這背後其實不只是「洗碗」的問題,更多是關於家庭角色、性別期待,以及伴侶關係中愛與責任的深層思考。
Thumbnail
2025/01/08
最近,一篇有關洗碗的文章在社群媒體上爆紅,掀起了無數家庭和伴侶的激烈討論。看似日常的小事,為何能引發如此廣泛的共鳴?「洗碗」到「愛的證明」,家務分擔為何成了婚姻的考驗?這背後其實不只是「洗碗」的問題,更多是關於家庭角色、性別期待,以及伴侶關係中愛與責任的深層思考。
Thumbnail
2024/12/26
這篇文章描述一位ADHD孩子的家長,在孩子參與3D動畫比賽期間,如何應對孩子因壓力而產生的情緒波動和教養挑戰。文中詳述了親子間的衝突、家長內心的掙扎,以及最終如何達成平衡與和解的過程。文章也分享了作者的反思,強調同理心和讓孩子學習面對挫折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4/12/26
這篇文章描述一位ADHD孩子的家長,在孩子參與3D動畫比賽期間,如何應對孩子因壓力而產生的情緒波動和教養挑戰。文中詳述了親子間的衝突、家長內心的掙扎,以及最終如何達成平衡與和解的過程。文章也分享了作者的反思,強調同理心和讓孩子學習面對挫折的重要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oRhUqwK8I4 這一支影片剪很久,有一較多的個人隱私所以都盡量剪掉。 或許對大人來講可能沒什麼?但對孩子來說, 曾經經歷的感受,就是真實的感受。 在一連串的討論之後,會有一曙光去引領孩子自己找到解答。 這都不是你叫他怎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oRhUqwK8I4 這一支影片剪很久,有一較多的個人隱私所以都盡量剪掉。 或許對大人來講可能沒什麼?但對孩子來說, 曾經經歷的感受,就是真實的感受。 在一連串的討論之後,會有一曙光去引領孩子自己找到解答。 這都不是你叫他怎
Thumbnail
現代生活中,科技產品如短影音盛行,可能影響幼兒情緒管理及注意力發展。本文提供職能治療師的衛教指引,包含情緒識別遊戲、角色扮演、減少螢幕時間、替代活動等方法,幫助家長引導孩子健康成長,建立良好情緒與專注力。
Thumbnail
現代生活中,科技產品如短影音盛行,可能影響幼兒情緒管理及注意力發展。本文提供職能治療師的衛教指引,包含情緒識別遊戲、角色扮演、減少螢幕時間、替代活動等方法,幫助家長引導孩子健康成長,建立良好情緒與專注力。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網路世界,存在很多陷阱,價值觀很容易被影片影響,小孩在無法獨自判斷對錯前,請大人留意小孩觀看的內容,並一起討論影片內容。刀槍、暴力內容,常埋藏在兒童頻道中,不得不慎重。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網路世界,存在很多陷阱,價值觀很容易被影片影響,小孩在無法獨自判斷對錯前,請大人留意小孩觀看的內容,並一起討論影片內容。刀槍、暴力內容,常埋藏在兒童頻道中,不得不慎重。
Thumbnail
我在網路上看到有人整理這樣10個重點,覺得不錯,就節錄在這裡。這些重點不一定都是對的,有些特殊狀況下可能還是要這麼做比較好。不過,這就是一些提醒,讓大家檢視一下自己的教養方式。
Thumbnail
我在網路上看到有人整理這樣10個重點,覺得不錯,就節錄在這裡。這些重點不一定都是對的,有些特殊狀況下可能還是要這麼做比較好。不過,這就是一些提醒,讓大家檢視一下自己的教養方式。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看黃色書籍和影片、玩暴戾電玩遊戲,除了影像與黑氣會儲存在阿賴耶識,障礙思想、行為、生活、運途之外,尚有非常多的邪靈附著在其中,容易會被沖犯及干擾。所以,不要玩電動遊戲、網路遊戲、流覽色情網站,若被黑氣影響,會蒙蔽心智,且讓人胡思亂想,容易欲罷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看黃色書籍和影片、玩暴戾電玩遊戲,除了影像與黑氣會儲存在阿賴耶識,障礙思想、行為、生活、運途之外,尚有非常多的邪靈附著在其中,容易會被沖犯及干擾。所以,不要玩電動遊戲、網路遊戲、流覽色情網站,若被黑氣影響,會蒙蔽心智,且讓人胡思亂想,容易欲罷
Thumbnail
談及網路安全教育,曾多聞認為「往往不是孩子的教育不能等,而是大人的教育不能等」。調查指出,網路上流傳的兒少私密照,大多不是壞人拍的,而是父母拍來曬娃的,但照片卻被有心人是截圖利用。若孩子習慣從小就在網路上暴露自己的隱私,那長大後也容易輕易發表自己的照片,因為他們沒有網路安全的意識,所以作為家長應該「
Thumbnail
談及網路安全教育,曾多聞認為「往往不是孩子的教育不能等,而是大人的教育不能等」。調查指出,網路上流傳的兒少私密照,大多不是壞人拍的,而是父母拍來曬娃的,但照片卻被有心人是截圖利用。若孩子習慣從小就在網路上暴露自己的隱私,那長大後也容易輕易發表自己的照片,因為他們沒有網路安全的意識,所以作為家長應該「
Thumbnail
以下為二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之後,兩方家長各打來學校告知孩子在家裡的狀況,各班老師開始團體討論引導,各班主教老師開始用各種方式來引導孩子,莫再模仿這種不當行為。之後,孩子也很少再說這方面的事情,這件事情才悄悄落幕。 分享二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Thumbnail
以下為二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之後,兩方家長各打來學校告知孩子在家裡的狀況,各班老師開始團體討論引導,各班主教老師開始用各種方式來引導孩子,莫再模仿這種不當行為。之後,孩子也很少再說這方面的事情,這件事情才悄悄落幕。 分享二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Thumbnail
關於網路留言評論,帥爸作為一個「資訊把關者」,在保護帥帥的情況下,都是我先過濾
Thumbnail
關於網路留言評論,帥爸作為一個「資訊把關者」,在保護帥帥的情況下,都是我先過濾
Thumbnail
最近因為有個媒體要拍紀錄片,跟著我參加了不少活動。導演有一次與我在私底下聊天時感慨:「看來你的孩子,比較不正常!」  因為他發現我的雙胞胎女兒很喜歡跟著爸爸媽媽參加大人們的聚會,與他看到的絕大部分青少年都不同,通常大孩子都不喜歡跟大人在一起,不是扳著一張臉,就是躲到一旁自顧自的玩手機,幾乎不可能快樂
Thumbnail
最近因為有個媒體要拍紀錄片,跟著我參加了不少活動。導演有一次與我在私底下聊天時感慨:「看來你的孩子,比較不正常!」  因為他發現我的雙胞胎女兒很喜歡跟著爸爸媽媽參加大人們的聚會,與他看到的絕大部分青少年都不同,通常大孩子都不喜歡跟大人在一起,不是扳著一張臉,就是躲到一旁自顧自的玩手機,幾乎不可能快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