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邊的卡夫卡》讀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看完村上春樹的「海邊的卡夫卡」有種很特別的感覺,既名為小說,則在內容鋪陳上該有吸引人的情節與敘事,而實際上其內容也確實有引人入勝的情節環環相扣。但閱讀的過程中,即便無法完全掌握故事的各個銜接點,卻也沒有刻意地回頭翻看先前部分的描述。以兩個看似不相關的故事不斷地交錯呈現,也曾在村上春樹過去的小說中見過,但是不同於過往的閱讀經驗,這次並未能很完整地瞭解故事的細節。在閱讀的過程中,總覺得在意識上不太想去探究故事的發展,可另一方面卻又覺得在潛意識上有著很深的觸動(或者不該說很深,因為無法具體名之)。甚至在閱讀完之後,有一種奇妙的感覺是,這本小說是村上春樹的潛意識,甚至集體潛意識透過意識之處理形塑而成。因此,若試著從意識上去解讀故事的原貌,則將陷於意識與意識的溝通與理解。而心裡卻以為那樣的溝通損害了故事原初浮現時的美意,亦即上述關於潛意識的說法。

回顧整篇小說,以「伊底帕斯」情節為軸心卻又十分隱諱地表現著,也許或多或少地傳達出關於原型的意想。而藉由那樣的模糊,其讓人有著更大的遐想空間。重新思量觀看後的感覺直覺地以為這本書所一直出現的關於隱喻的種種(光書名「海邊」和「卡夫卡」本身就創造出許多的隱喻吧!),不也是創造出一個另類的「原型」,讓讀者去填滿或投射於其內容之中(不論是以意識或是潛意識)。這留待詮釋的空間(或者不該說是詮釋,因為詮釋是屬於意識層面的事情,潛意識呢?),讓深藏於內心角落的部分更有機會被觸動。即便隱隱的、不夠真切、也說不太出來,卻又讓人無法否認。

對於自己來說感到震撼的是,潛意識竟可以透過此一媒介相互溝通。或者該說單純以意識為媒介,卻又不至於受限於意識,仍能傳達潛意識的語言,這一切能說是集體潛意識使然嗎?仍然覺得這是一個非常特別的感覺,在過去的閱讀經驗中,曾興奮不已,就因為透過文字的傳達,總覺得自己和作者在意識上做了一次深刻而讓人心醉的交流。或者文字給出了意象,而那樣的意象提供了想像的空間,只是其間仍以意識為主宰。而這次,卻絲毫不想理解關於意識層面的語言,只是著眼於和作者間潛意識的互動。

未曾有過如此的閱讀經驗,相較於其他種類的藝術創作,也許對於我來說,文字所承載的意識符號實在太重了,以致於讓我無法擺脫。可這回不同的是,自身的潛意識在吸引人的故事情節裡,自然而然地跳脫出意識層面上關於故事本身的意涵,而直接地想和創作者的潛意識對話,還是該說想和關於人的集體潛意識對話。好奇的是,那樣的獨特經驗,是因為翻譯文字使得自身較不容易身陷於詞藻語彙的探究,還是其所碰觸到的原型恰巧活躍於自身的心靈底層。想去釐清卻又難以企及,也罷,以意識之路而欲窮究潛意識之秘,我又沒有佛洛伊德或是榮格的勇氣與智慧,不若放任潛意識的運作,該出現的其自然而然會帶至意識層面吧!

此外,還有一點很有意思的是,書中的對話,竟含括著對於原型的探究,也許這是我朝向集體潛意識作解讀的原因之一吧!最近一連閱讀兩本非心理學類的書籍(另一本書是吳明益的「蝶道」),一本是小說、一本是散文,都不約而同地提到榮格的一些想法。對於我這個榮格的愛好者來說,除了感到驚喜,另一方面彷彿也有種提醒,想想,之前因為考試而放下關於榮格的許多閱讀,現下是不是該找回了呢!

最末想說的是,心中以為閱讀「海邊的卡夫卡」的過程,我的潛意識不經意地觸接到村上春樹的潛意識,那種感覺讓人難忘。也許所言難懂那麼就讓書中最末所寫的一段對話做結尾:

「可是我還不知道人活著的意義。」我說。
「看畫啊。」他說。「聽風的聲音」
我點點頭。
「你可以辦得到。」
我點點頭。

  靜下心來,耳畔傳來風的聲音,雙手合什,感激著。



延伸閱讀

關於默潮這一系列文章的介紹與總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理師的海洋之心
64會員
154內容數
書寫的內容,原則上仍以書籍、電影、旅行、攝影、心理為主軸,而因為己身為心理師,所以往往在思考的面向上會從心理學的角度切入,期待能夠提供一個不一樣的感受與反思。
2025/04/17
一直深信著「光影」如同影像的靈魂,如何掌握光影的曼妙將是一張攝影作品是否傑出的關鍵因素。既然如此,那麼從「光影詩人」四字,便不難想像其背後傳達的是位擅長與光影互動的傑出攝影師。「李屏賓」對於這個名字的印象來自於金馬獎的頒獎典禮,其獨到而具有創造力的拍攝方式為其贏得許多獎項。
Thumbnail
2025/04/17
一直深信著「光影」如同影像的靈魂,如何掌握光影的曼妙將是一張攝影作品是否傑出的關鍵因素。既然如此,那麼從「光影詩人」四字,便不難想像其背後傳達的是位擅長與光影互動的傑出攝影師。「李屏賓」對於這個名字的印象來自於金馬獎的頒獎典禮,其獨到而具有創造力的拍攝方式為其贏得許多獎項。
Thumbnail
2025/04/14
閱讀蔣勳的文字是一種享受、一種溫存,享受著感動的分毫,溫存著美感的發生。這段日子,便在那樣的情境裡度過了許多的夜晚,就因為「只為一次無憾的春天」這本書的相伴。其實在剛開始閱讀之後,便突然刻意放慢了閱讀的速度,除了想要更深刻地去遐想關於文字所描述的種種,更想延長閱讀時所享有的心靈饗宴。
Thumbnail
2025/04/14
閱讀蔣勳的文字是一種享受、一種溫存,享受著感動的分毫,溫存著美感的發生。這段日子,便在那樣的情境裡度過了許多的夜晚,就因為「只為一次無憾的春天」這本書的相伴。其實在剛開始閱讀之後,便突然刻意放慢了閱讀的速度,除了想要更深刻地去遐想關於文字所描述的種種,更想延長閱讀時所享有的心靈饗宴。
Thumbnail
2025/04/07
第一次發現暢銷書的書櫃上放著「心願清單」這本書時,坦白說並沒有太大的動力去翻閱。過往的經驗裡常會以為,一個願意去實踐夢想的人其實不論清單的有無都能勇於冒險;一個躊躇不前的人,即便努力地羅列了許許多多的想望,卻往往在實踐的初期便心生放棄。
Thumbnail
2025/04/07
第一次發現暢銷書的書櫃上放著「心願清單」這本書時,坦白說並沒有太大的動力去翻閱。過往的經驗裡常會以為,一個願意去實踐夢想的人其實不論清單的有無都能勇於冒險;一個躊躇不前的人,即便努力地羅列了許許多多的想望,卻往往在實踐的初期便心生放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小說中的他,又或說是我們,和這些奇怪的人物相遇,然後遇上一連串詭異的事件,即便當時還未搞清楚內心感受,但那些記憶,肯定會在某個時刻突然造訪,也就是那個當下,自己才終於領悟其中。那些虛構的故事,就是如此荒誕,卻又真實的讓人產生懷疑,懷疑是否是他親身經歷、抑或是別人的經歷,真的很不可思議…
Thumbnail
在小說中的他,又或說是我們,和這些奇怪的人物相遇,然後遇上一連串詭異的事件,即便當時還未搞清楚內心感受,但那些記憶,肯定會在某個時刻突然造訪,也就是那個當下,自己才終於領悟其中。那些虛構的故事,就是如此荒誕,卻又真實的讓人產生懷疑,懷疑是否是他親身經歷、抑或是別人的經歷,真的很不可思議…
Thumbnail
你是否曾在某個瞬間,因為村上春樹的一本書、一部改編電影,或僅僅是一句話,而沉浸於他的文字宇宙,久久無法自拔?作為當代最知名的作家之一,村上春樹的作品總在現實與超現實之間游移,營造出夢幻般的場景與神秘氛圍,讓讀者迷失其中,卻又欲罷不能。
Thumbnail
你是否曾在某個瞬間,因為村上春樹的一本書、一部改編電影,或僅僅是一句話,而沉浸於他的文字宇宙,久久無法自拔?作為當代最知名的作家之一,村上春樹的作品總在現實與超現實之間游移,營造出夢幻般的場景與神秘氛圍,讓讀者迷失其中,卻又欲罷不能。
Thumbnail
以往看村上春樹的作品 不論最後喜不喜歡 至少從翻開第一頁開始 就能輕易地被帶進故事營造的情境之中 這在偏嚴肅的純文學領域大作家當中 大概算是比較少有的 不用先"熬"過前段(可能的)枯燥沈重就能愉快進入故事的良好體驗 但這次捧著村上老先生厚厚的新作 確實看得有些不耐煩 有點(比以前更)囉嗦 叨叨絮絮
Thumbnail
以往看村上春樹的作品 不論最後喜不喜歡 至少從翻開第一頁開始 就能輕易地被帶進故事營造的情境之中 這在偏嚴肅的純文學領域大作家當中 大概算是比較少有的 不用先"熬"過前段(可能的)枯燥沈重就能愉快進入故事的良好體驗 但這次捧著村上老先生厚厚的新作 確實看得有些不耐煩 有點(比以前更)囉嗦 叨叨絮絮
Thumbnail
看完村上春樹的「海邊的卡夫卡」有種很特別的感覺,既名為小說,則在內容鋪陳上該有吸引人的情節與敘事,而實際上其內容也確實有引人入勝的情節環環相扣。但閱讀的過程中,即便無法完全掌握故事的各個銜接點,卻也沒有刻意地回頭翻看先前部分的描述。
Thumbnail
看完村上春樹的「海邊的卡夫卡」有種很特別的感覺,既名為小說,則在內容鋪陳上該有吸引人的情節與敘事,而實際上其內容也確實有引人入勝的情節環環相扣。但閱讀的過程中,即便無法完全掌握故事的各個銜接點,卻也沒有刻意地回頭翻看先前部分的描述。
Thumbnail
從說要讀書會到買書、讀完,大概是一週的時間,第一本村上村樹,無法比較各作品間的關聯乃至於好壞,就這本小說來看,情節的安排和敘寫都流暢,即便有幾段重複的敘述,也不影響閱讀體驗,讓人一起有幾趟神遊之旅。 看書名貌似只有牆不確定,事實上城也不確定,但作品要表現的,恐怕是什麼都不確定。想像中城就應該有牆圍
Thumbnail
從說要讀書會到買書、讀完,大概是一週的時間,第一本村上村樹,無法比較各作品間的關聯乃至於好壞,就這本小說來看,情節的安排和敘寫都流暢,即便有幾段重複的敘述,也不影響閱讀體驗,讓人一起有幾趟神遊之旅。 看書名貌似只有牆不確定,事實上城也不確定,但作品要表現的,恐怕是什麼都不確定。想像中城就應該有牆圍
Thumbnail
《毀滅前的香格里拉》試讀本總共95頁、電子試讀約是63頁的內容。「弄不清發生了什麼事,我與書中角色同時飛了出去!」這是看完試讀本後的無奈想法,有股聽完一半卻沒聽到下文的感受。
Thumbnail
《毀滅前的香格里拉》試讀本總共95頁、電子試讀約是63頁的內容。「弄不清發生了什麼事,我與書中角色同時飛了出去!」這是看完試讀本後的無奈想法,有股聽完一半卻沒聽到下文的感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