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翼殺手2049:愛一個人,卻必須當個AI陌生人

銀翼殺手2049:愛一個人,卻必須當個AI陌生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時候愛一個人,你必須當陌生人」—在《銀翼殺手2049》中有怎樣的故事,讓角色不由自主說出這句電影台詞?

你有沒有試過愛上一個AI,卻還要裝作自己只是一個不關心任何人的工具?在《銀翼殺手2049》裡,複製人「K」就正面臨這種尷尬:一邊要聽從上頭命令,狂追叛逃的同類;一邊又和人工智能女友談著足以融化金屬冷漠的愛情。但故事顯然不打算讓他輕鬆下班,因為他意外發現了一個動搖世界根基的祕密:原來複製人也能生小孩?!

於是,你會看到K開始進行靈魂搜索,然後懷疑人生——雖然他本來就不是「人生」,而是「人造」。當他碰上傳奇銀翼殺手瑞克·戴克、遇到神祕科學家安娜時,自我認同的大地震彷彿要把他所有程式都拆了重裝。面對暗藏殺機的企業老闆、難纏的刺客,以及真愛也可能只是一場雲霧的未來,K究竟能不能保有僅剩的那一點「自由意志」?

這段旅程不只是破案或追人,而是對「我到底是誰」的執著探索。電影裡的霓虹雲霧讓我們迷糊,但也照出了存在的微光。如果你想知道複製人能否擁有人類一樣的孤獨與盼望,想聽聽蘇格拉底如何吐槽AI的靈魂深度,就千萬別錯過這支影片。讓我們一起跳進《銀翼殺手2049》那涼颼颼的賽博世界,看看愛與陌生,究竟能不能被「程式設計」出來?快點進來,或許你也會懷疑自己,是否其實也是個「複製人」呢?

https://youtu.be/6FsUtt6RirE


avatar-img
看懂人生這部電影
4會員
7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看懂人生這部電影 的其他內容
本文探討精神疾病,特別是譫妄,如何成為文學創作的動機。通過詩人崔舜華的〈譫妄歌〉,分析其在表達精神疾病與文學救贖功能之間的關係。本文深入研究譫妄的定義及其生理背景,並強調文學書寫如何成為傷心者敘事的延續,提供一種情感的出口。最終,我們認識到文學不僅是對疾病的描寫,更是對人的深刻理解與共鳴。
在藝術史中除了梵谷,貝多芬擁有另一雙讓我們惋惜的耳朵。然而比起畫家如何失去聽覺,失去聽覺的音樂家無疑擁有著本質上的悲劇。失去耳朵是否讓梵谷完成繪畫藝術追求,我們不可得知;但失去耳朵,確實成就貝多芬走向樂聖的命運。阿布〈貝多芬〉正藉音樂家之名為詩,賦詠音樂家悲劇時刻,讓貝多芬音樂命運,成為文字可見。
這是陳彤昀詩集中的〈神聖之島潮汐詩〉,描述了海岸潮汐的生態景象,以及其中的生物物種。詩中用圖像化的文字呈現了潮汐的動力感,吸引讀者親近海洋生態。透過解釋詩中生物物種的豐富性,詩人讓人們認識到海洋生態的複雜性,並透過音節和意象的對應,讓詩作展現出多重閱讀的意義路徑。
洪萬達〈一袋米要扛幾樓〉就內容來說,是為分行的詩劇,其詩意不在於行句意象之精美上著墨,而在於對通俗以及劇場文本的用典設計。其中對於《火影忍者》的迷因中譯,提供了一個引信——是的,它爆炸了,現今通俗文化重視吸睛的閱讀調性,為這首詩劇助燃。
笑容也於是成為一種電影再現歷史的挑戰,這正是王童「臺灣三部曲」——《稻草人》、《香蕉天堂》、《無言的山丘》的喜劇挑戰。如果說悲劇是要關心比我們悲慘的人,那麼,喜劇是否就是要關心比我們快樂的人?悲慘與快樂雖是兩極,然而喜劇真正聚焦所在,不在於快樂,而在於比我們還荒謬的人。
打開心裡的門窗 不是要去迎接一條 走不下去的路 而是 為了迎接一條河的 乾涸 我問: 誰比誰還荒蕪 河流說: 只有沒有淚水的眼睛 才知道
本文探討精神疾病,特別是譫妄,如何成為文學創作的動機。通過詩人崔舜華的〈譫妄歌〉,分析其在表達精神疾病與文學救贖功能之間的關係。本文深入研究譫妄的定義及其生理背景,並強調文學書寫如何成為傷心者敘事的延續,提供一種情感的出口。最終,我們認識到文學不僅是對疾病的描寫,更是對人的深刻理解與共鳴。
在藝術史中除了梵谷,貝多芬擁有另一雙讓我們惋惜的耳朵。然而比起畫家如何失去聽覺,失去聽覺的音樂家無疑擁有著本質上的悲劇。失去耳朵是否讓梵谷完成繪畫藝術追求,我們不可得知;但失去耳朵,確實成就貝多芬走向樂聖的命運。阿布〈貝多芬〉正藉音樂家之名為詩,賦詠音樂家悲劇時刻,讓貝多芬音樂命運,成為文字可見。
這是陳彤昀詩集中的〈神聖之島潮汐詩〉,描述了海岸潮汐的生態景象,以及其中的生物物種。詩中用圖像化的文字呈現了潮汐的動力感,吸引讀者親近海洋生態。透過解釋詩中生物物種的豐富性,詩人讓人們認識到海洋生態的複雜性,並透過音節和意象的對應,讓詩作展現出多重閱讀的意義路徑。
洪萬達〈一袋米要扛幾樓〉就內容來說,是為分行的詩劇,其詩意不在於行句意象之精美上著墨,而在於對通俗以及劇場文本的用典設計。其中對於《火影忍者》的迷因中譯,提供了一個引信——是的,它爆炸了,現今通俗文化重視吸睛的閱讀調性,為這首詩劇助燃。
笑容也於是成為一種電影再現歷史的挑戰,這正是王童「臺灣三部曲」——《稻草人》、《香蕉天堂》、《無言的山丘》的喜劇挑戰。如果說悲劇是要關心比我們悲慘的人,那麼,喜劇是否就是要關心比我們快樂的人?悲慘與快樂雖是兩極,然而喜劇真正聚焦所在,不在於快樂,而在於比我們還荒謬的人。
打開心裡的門窗 不是要去迎接一條 走不下去的路 而是 為了迎接一條河的 乾涸 我問: 誰比誰還荒蕪 河流說: 只有沒有淚水的眼睛 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