貍想的課堂:如何讓學生體驗以探索為核心的學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編輯小序

  2023年3月起,YouTube頻道推出一系列評論亞洲歌手的影片——「國外聲樂老師點評」,主要負責評論的是來自加拿大的歌手Rozette,是一名專業的聲樂教練,因曾說希望取中文名字叫「橘」,於是中文圈都稱她為「橘老師」 。「橘老師」憑藉對聲音的高感知和模仿能力,在頻道中與專業聲音工作者一同示範和討論,其深入淺出的評論頗獲好評。除了歌藝,大貍老師在〈有時候不做功課,才是最好的功課〉針對橘老師如何面對網友要求她從事樂評前要先「做功課」的提議,思考其中反映出來的文化探索與教育哲學——思考一個好的學習者,如何呈現出自我的學習歷程。

在聲樂點評之外

  近日Youtube頻道上「國外聲樂老師點評」的相關影片引起了許多人的討論,像是對楊丞琳的評判、對陶喆的共情,以及那專業、精闢且持平的解說。貍也非常喜歡,不過喜歡的點倒不太一樣。貍喜歡她在影片中反映出來的文化探索與教育哲學。

  前者在橘老師點評陳奕迅〈孤勇者〉那集可以看見,她深深地去思考東西方文化,對旋律和歌詞的著重點不同;後者可以在多位歌手唱〈起風了〉那集看見,她清楚地說明給予反饋的時候會受到哪些情境的影響,但那都不涉及對於「個人」的評判,對於每個藝術家仍是予以一定尊重的。

  而貍最喜歡的一集(排除掉千年之戀和五月天那種有趣的集別外),是橘老師點評林俊傑、李健、周杰倫嘉賓合唱那一集。倒不是點評本身,而是在10:35後,有一段非常長的觀點陳述,貍覺得那很充分地呈現了「思維教育」的意義。

看見學習的歷程

  這系列的影片是由海外華僑杰凱和另一個夥伴Flo挑影片,邀請國外的聲樂專家橘老師來聽,以影片記下她最真實的反應。在這個過程裡,常常有網友表示不開心,覺得「怎麼會挑這一部」、「怎麼不做功課」,甚至有多次橘老師追問樂曲樂器等額外資訊時,杰凱與他的夥伴是答不出來的,常常為此汗流浹背,緊張得要死。(但也有一批觀眾就喜歡看製作團隊緊張的模樣)

  不少觀眾非常生氣,有的直接在觀看影片的即時評論「彈幕」上批評;還有的會寄信或私訊頻道,告訴製作團隊應該要怎麼選片、補充哪些資訊,美其名都是希望這個頻道「可以更好」。製作人杰凱在這集裡難得訴了苦:「觀眾覺得我應該無所不知,我應該要什麼都知道,他們覺得問題在於『我沒有做功課』,他們總認為:『如果你做功課的話,你就會同意我們的觀點』。」

  為此,橘老師停下來進行了一段很長的回應:「喔,不是的。我覺得我們兩個都在

查找一些東西,然後盡力學習。隨著我們開始探討這些話題,我們開始意識到,我們對某些事物充滿熱情,當你對某事充滿興趣和熱情時,你會自然而然地,想要了解更多。我其實覺得做功課並不一定是成就最佳藝術的方式,或是達到最佳結論的方式。我相信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做功課是有必要的,但我們的節目關注的是探索體驗,著重非常真實的反應,所以我們不會提前做功課。

  我覺得我們永遠都不會做功課。坦白說,在我看來,做功課會毀了這個節目。對我來說,做這個節目就沒有任何樂趣了……。我喜歡的是這些討論在你們面前逐漸展開。事實上,我的助理之前跟我說:『喔Jenn(橘老師本名),有人給你發了一篇維基百科的文章,讓你了解一位藝人。你知道嗎Jenn,有人複製了一些從google上找到的東西發給了你。』

  不,我們不會看那些東西,我不能接觸那些東西,因為那其實會破壞我的體驗。而且在我看來,也會破壞你們的體驗。在我的想像中,你們之所以會獲得一些快樂,是因為你們看見了我學習的歷程。」

​  多麼令人驚豔的一段話!

  貍相信許多人是喜歡看橘老師的表情,那就是一個純然的學習者該有的樣子。當然,她並不是否定「做功課」這件事的意義,畢竟影片中也說道「這些對我來說很有意思」,但她覺得更有意思的是那些當下即時的反應,在那過程中的討論、觀察、聆聽、學習、比較。

​  橘老師之所以可以尊重理解不同的藝術與文化,是因為她理解到:「很多事,是沒有答案的,至少不是一個答案。」為此,她在其中也表明了她有多喜歡那些探究的時刻,透過閱讀做出解讀,找出它可能的意義。她不認為自己需要像大眾所期待的專家那樣,準備到萬無一失。她甚至覺得一開始定調自己是「聲樂老師」,使得她的評語有些過於「天真」,還為此表示了歉意。

​  橘老師在探究的歷程中覺知到藝術與文化的多元形式,甚至原本不欣賞的,後來可以理解了,又或者原本不認同的,後來共感了。貍真的非常喜歡她看同一個人的成長歷程,歌手周深那段尤其好看,歌手華晨宇的也不錯。

  橘老師有一段話,幾近於呼求,講得相當好:

  「請允許我們在鏡頭前學習,請不要給我們安排作業。

  我很開心看見你們對我們節目的熱情。

  但,別給我看那些(網友做的功課),

  因為我想在鏡頭前,

  是第一次看,和你們一起看。」

思維教育的意義,不是統一,而是多元

  貍自己是做思維教育的,在課程的設計上,一定會做的安排是「定錨-起錨」、「雙重實作」,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看見思考的歷程是怎麼變化的。而且,我也認為每個人未必要抵達相同的終點。多年前進行思辨遊戲的示範課時,曾有觀課的老師覺得大貍「做得不夠」,應該要在最後有一個「揭示」,告訴學生他們應該要體驗到什麼、感受到什麼,才能發揮這個活動體驗的最大意義。

​  貍必須說自己是不可能這樣做的。畢竟,就算因為教師的講解讓孩子「知道了」,那也不是他自己探索出來的,貍會期望,真正的體驗探索,不只是透過實踐活動來內化知識和技能,還可以激發學習主動探索、拓展成長的邊界。

​  當然,「做功課」還是有它的樂趣,於是這就衍生出貍想教育「築壩閱讀」的一套課程模式──

  • 1.共讀文本
  • 2.紀錄第一個想法並整理想討論的問題
  • 3.共同進行文本分析
  • 4.分享相關人物或時代背景
  • 5.回顧整個思考歷程,寫下復盤

  1至3點,其實就是「新批評主義」的課程進行方式,不事先帶題解,不會破哏文眼,甚至不多介紹作者,只是透過「純.文本」的閱讀,進到純然的學習狀況;4至5點,就是所謂的「知人論世」,藉由新的學習線索的加入,來驗證先前的討論,或者提供一種新的閱讀可能性,這會讓我們的探索顯得更有趣,但不代表作者的觀點就是該作品的唯一解。透過這樣的課程設計,可以達成文學的探究與實作,不假繪圖、演戲或其他的外掛活動,

便能純然地感受思路的開展。在許多課程活動裡,會發現貍不介紹自己是「講師」,而是「共學員」。那是因為貍期望可以陪伴每一個學習者走出自己獨特的歷程。

​  是的,貍喜歡並實踐思維教育,不代表貍認為其他教育是不好的,

​  這邊就得為頻道製作人杰凱特別打抱不平,他其實有在頻道介紹裡聲明他們的創立理念與初衷,卻還是常常被說:「你怎麼可以不……。」每一個頻道都有自己的設立背景,就像每一種教育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如果我們鼓勵每一個人都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為什麼要期望每一部網路影片都要長成某種特定的樣子呢?

  如果非得要有些學習的理由才能看這部影片,那貍會覺得亮點並不在聲樂知識或是點評方法,而是對於多元文化的「尊重」。

TIPS:


1.教育應幫助學習者理解學習的意義,並引導他們主動參與探索​。

2.教育需促進對不同文化和觀點的理解與尊重,培養開放的思維​。

3.學習不應拘泥於預設的標準,而應以探索和真實反應為核心​。

4.教師不只是知識傳遞者,而是與學習者共同參與和成長的引導者​。

5.教育場域應容納多元的學習形式和個性化需求,適應不同學習者的需求​。

6.真正的體驗探索,不只是透過實踐活動來內化知識和技能,還可以激發學習主動探索、拓展成長的邊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貍想教育
10會員
28內容數
作為教育工作者溫柔的後盾, 貍想教育從文學、教學、共學三面向提供課程, 致力於開拓教學想像、進行教學設計、推動教學實踐,從而推動教育轉型。
貍想教育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分組,是許多課堂中最常見卻也最容易引發情緒張力的環節。每一次分配、妥協,背後承載的從來不只是「安排」,而是取多需求與渴望。看似簡單的課堂分組意外,竟讓整門課停頓了下來——但停下腳步,卻讓真正的學習生發。當孩子在情緒與規則之間徘徊時,身為大人可以怎麼陪伴?請跟大貍老師一起走進這段未竟但深刻的學習之旅。
Thumbnail
2025/04/29
分組,是許多課堂中最常見卻也最容易引發情緒張力的環節。每一次分配、妥協,背後承載的從來不只是「安排」,而是取多需求與渴望。看似簡單的課堂分組意外,竟讓整門課停頓了下來——但停下腳步,卻讓真正的學習生發。當孩子在情緒與規則之間徘徊時,身為大人可以怎麼陪伴?請跟大貍老師一起走進這段未竟但深刻的學習之旅。
Thumbnail
2025/04/15
「分數」常被視為學習成果最直觀的標準,真實的教學現場裡,我們面對能力差異極大的學生群體,單一化、量化的評分方式,容易忽略孩子多樣表現與潛在動力。本文記錄的是大貍老師在2024年秋季自學團課程中,嘗試以「向度指標」取代傳統分數,透過更有彈性與自我參與感的歷程設計,實現以評量來推進自我學習動機的目標。
Thumbnail
2025/04/15
「分數」常被視為學習成果最直觀的標準,真實的教學現場裡,我們面對能力差異極大的學生群體,單一化、量化的評分方式,容易忽略孩子多樣表現與潛在動力。本文記錄的是大貍老師在2024年秋季自學團課程中,嘗試以「向度指標」取代傳統分數,透過更有彈性與自我參與感的歷程設計,實現以評量來推進自我學習動機的目標。
Thumbnail
2025/04/08
  飲食文學課程來到異世界!轉生異世界,是精神的遠行,可以跳脫框架來重啟人生規則。​異世界的設定可能宏大到有魔法、龍族、戰爭與神明,但食物——永遠是日常。因為料理,就是最貼近生活的魔法。透過大貍老師的飲食文學課程〈異世界料理挑戰〉,讓料理,不只是味道,是一種跨文化向度的理解。
Thumbnail
2025/04/08
  飲食文學課程來到異世界!轉生異世界,是精神的遠行,可以跳脫框架來重啟人生規則。​異世界的設定可能宏大到有魔法、龍族、戰爭與神明,但食物——永遠是日常。因為料理,就是最貼近生活的魔法。透過大貍老師的飲食文學課程〈異世界料理挑戰〉,讓料理,不只是味道,是一種跨文化向度的理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gxvuK51xIs 愈來愈熟練的段落, 是因為在聽覺裡會形成一個連結的運動性, 那是聽覺活動的一種狀態, 加上手、身體、眼睛與記憶, 熟練就是必然的事。 不過讓孩子喜歡,最重要的是給他們成就感。 成就感會帶來反饋,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gxvuK51xIs 愈來愈熟練的段落, 是因為在聽覺裡會形成一個連結的運動性, 那是聽覺活動的一種狀態, 加上手、身體、眼睛與記憶, 熟練就是必然的事。 不過讓孩子喜歡,最重要的是給他們成就感。 成就感會帶來反饋,
Thumbnail
孩子對音樂領域感興趣,卻在次次練習中消磨自信心,如何應對?身為家長和老師,又該如何陪伴?以及,許多人敲碗的熱門搜尋關鍵:做好一門音樂學問,是不是背後有什麼秘訣?這次很開心邀請到 2023 卓越盃國際音樂交流音樂會的優秀表演者們,以及在學習路上一路陪伴他們的老師與家長,分享學習路上的點點滴滴!
Thumbnail
孩子對音樂領域感興趣,卻在次次練習中消磨自信心,如何應對?身為家長和老師,又該如何陪伴?以及,許多人敲碗的熱門搜尋關鍵:做好一門音樂學問,是不是背後有什麼秘訣?這次很開心邀請到 2023 卓越盃國際音樂交流音樂會的優秀表演者們,以及在學習路上一路陪伴他們的老師與家長,分享學習路上的點點滴滴!
Thumbnail
YT頻道評論亞洲歌手——「國外聲樂老師點評」影片,由Rozette老師(中文圈成為「橘老師」)在頻道中專業的示範和討論,深獲好評。除了精湛歌藝外,大貍老師發現橘老師面對網友要求她從事樂評前要先「做功課」的回應,有其深刻的文化思索也展現教育哲學思考——一個好的學習者,如何呈現出自我的學習歷程。
Thumbnail
YT頻道評論亞洲歌手——「國外聲樂老師點評」影片,由Rozette老師(中文圈成為「橘老師」)在頻道中專業的示範和討論,深獲好評。除了精湛歌藝外,大貍老師發現橘老師面對網友要求她從事樂評前要先「做功課」的回應,有其深刻的文化思索也展現教育哲學思考——一個好的學習者,如何呈現出自我的學習歷程。
Thumbnail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臺灣男歌手楊肅浩的音樂旅程與其身為老師的獨特視角。新專輯《像咱這款人》融合了社會議題與個人情感,展現出深厚的人文素養。歌曲反映了對學生、家庭和歷史深刻思考與理解,讓聽者在音樂中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這位新一代的音樂創作人,無疑以其穩固的實力及對社會的關懷,成為臺灣音樂界的亮點。
Thumbnail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臺灣男歌手楊肅浩的音樂旅程與其身為老師的獨特視角。新專輯《像咱這款人》融合了社會議題與個人情感,展現出深厚的人文素養。歌曲反映了對學生、家庭和歷史深刻思考與理解,讓聽者在音樂中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這位新一代的音樂創作人,無疑以其穩固的實力及對社會的關懷,成為臺灣音樂界的亮點。
Thumbnail
開南大學電影與創意媒體系日前邀請知名美聲女伶張心綺老師分享歌唱技巧心得,並指導學生練習發聲呼吸,課堂上學生對腹式唱法與共鳴腔的反應充滿好奇心。張心綺老師特別一一指導並調整學生音色與共鳴腔相位的轉換,試著讓學生摸索找到自己身體的共鳴點,發現身體結構的奧秘。
Thumbnail
開南大學電影與創意媒體系日前邀請知名美聲女伶張心綺老師分享歌唱技巧心得,並指導學生練習發聲呼吸,課堂上學生對腹式唱法與共鳴腔的反應充滿好奇心。張心綺老師特別一一指導並調整學生音色與共鳴腔相位的轉換,試著讓學生摸索找到自己身體的共鳴點,發現身體結構的奧秘。
Thumbnail
修正缺失,精進實力。
Thumbnail
修正缺失,精進實力。
Thumbnail
回顧第一堂課我們學唱「身騎白馬」,大家才深刻了解到,原來大家耳熟能詳的七字調,只是耳熟,其實很不容易唱的。我還是讚揚這群資深學員們「很棒」!以鼓勵大家提起同學們的信心。
Thumbnail
回顧第一堂課我們學唱「身騎白馬」,大家才深刻了解到,原來大家耳熟能詳的七字調,只是耳熟,其實很不容易唱的。我還是讚揚這群資深學員們「很棒」!以鼓勵大家提起同學們的信心。
Thumbnail
人們在欣賞戲曲時,對於演員豐富而精彩的表演,所發抒的濃郁情緒,更能打動觀眾,使得人們欣賞戲曲時,常常更願意重複欣賞一本戲的精華所在,更著意於最重要的抒情段落,更希望看到優秀演員看家本領的折子戲。 Soundon:https://sndn.link/yuanliyoung/50PH5j
Thumbnail
人們在欣賞戲曲時,對於演員豐富而精彩的表演,所發抒的濃郁情緒,更能打動觀眾,使得人們欣賞戲曲時,常常更願意重複欣賞一本戲的精華所在,更著意於最重要的抒情段落,更希望看到優秀演員看家本領的折子戲。 Soundon:https://sndn.link/yuanliyoung/50PH5j
Thumbnail
2019年度叱咤樂壇流行榜!請樂迷,謹記校訓「學樂樂學」…… 這跟我有什麼關係?有……這句說話我聽了足足一個月的早上。正當我在猶豫去投那個女歌手及那個組合時(男歌手沒有選擇,只有一個)… … 於是我在想…… 不如開個「突擊號」主題,寫個「學樂樂學」的《四各關係》吧!
Thumbnail
2019年度叱咤樂壇流行榜!請樂迷,謹記校訓「學樂樂學」…… 這跟我有什麼關係?有……這句說話我聽了足足一個月的早上。正當我在猶豫去投那個女歌手及那個組合時(男歌手沒有選擇,只有一個)… … 於是我在想…… 不如開個「突擊號」主題,寫個「學樂樂學」的《四各關係》吧!
Thumbnail
<p>若是在雅虎直播的話,能夠觸及到之群眾為流行音樂同溫層以外的觀眾,一方面對於音樂人來說可以有更好的推廣管道;另一方面,對於民眾而言,則是可以接觸到更多元的音樂,其視野當中便不會只有很主流的幾個著名歌手。</p>
Thumbnail
<p>若是在雅虎直播的話,能夠觸及到之群眾為流行音樂同溫層以外的觀眾,一方面對於音樂人來說可以有更好的推廣管道;另一方面,對於民眾而言,則是可以接觸到更多元的音樂,其視野當中便不會只有很主流的幾個著名歌手。</p>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