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剛吃完一餐,明明感覺胃裡已經滿了,卻還是嘴饞得要命?或者吃飽沒多久就覺得餓得受不了?這種情況後來醫生跟我說叫「假性飢餓」。我自己以前就常常遇到這種問題...
我的假性飢餓經歷
以前的我,午餐剛吃完一碗滷肉飯加上一碗湯,回到座位上沒多久就開始想吃零食了。有時候晚上吃火鍋,吃到撐得肚子快炸開,回家竟然還忍不住剝一顆糖吃,這種「吃得飽但嘴巴沒停過」的狀態,真的讓我一度懷疑是不是自己的腸胃有什麼毛病。後來才知道,其實這不是身體真的餓了,而是「假性飢餓」在作祟。這跟心理狀態、血糖波動、飲食習慣都有關係。
假性飢餓的原因
- 血糖波動
假性飢餓最大的元兇之一是血糖波動。像我以前特別愛吃甜食和精緻澱粉(白米飯、麵條、糕點等),這些食物會讓血糖快速升高,但很快又掉下來,身體就以為自己「餓了」,但事實上只是血糖不穩定。 - 飲食缺乏飽足感
如果一餐裡缺少足夠的蛋白質、健康脂肪和纖維,很容易吃完沒多久又覺得餓。以前我的三餐多半以碳水化合物為主,飽是飽了,但撐不了多久就餓了。 - 習慣性嘴饞
有些時候嘴饞不是因為餓,而是因為習慣。像我以前追劇的時候總要拿零食配著,後來發現其實是習慣性動作,跟飢餓完全沒關係。
解決假性飢餓的方法
1. 調整飲食結構
- 多吃蛋白質和纖維:我後來學會在每餐裡加入像雞胸肉、魚、豆腐這樣的蛋白質,以及蔬菜或全穀物,飽足感真的持續更久。
- 避開高升糖食物:少吃甜食、精緻澱粉,多用地瓜、燕麥取代白飯或白麵。
2. 養成喝水習慣
很多時候假性飢餓其實是身體在「渴」,但我們搞混了飢渴的信號。我現在只要感覺嘴饞,就會先喝一大杯水,很多時候嘴饞感就消失了。
3. 用「去濕茶」幫忙調理
這邊我想提到我以前寫過的「去濕茶」。假性飢餓有時也跟身體濕氣重有關,濕氣會讓消化功能變差,容易造成食慾紊亂。我自己喝去濕茶之後,身體循環改善了,感覺嘴饞的頻率也減少了。尤其是用薏仁、決明子、山楂這些材料做的茶,效果很好。
4. 練習辨別「真餓」和「假餓」
我自己學會了一個技巧:如果覺得餓,就問自己「我現在會不會願意吃一盤水煮青菜?」如果答案是「不願意」,那就多半是假的嘴饞,不是真的餓。
去濕茶我自己都喝這家,還是推一下,曾柏翰中醫師自己做的茶包,也比市面上一些其他電商的便宜,茶包很大:https://reurl.cc/gG1Wqz
假性飢餓的改變成果
當我開始調整飲食、喝去濕茶、改掉亂吃零食的習慣後,最大的改變是整天都覺得更有精神,也不用一直靠食物提神。原本一直上上下下的體重也慢慢穩定下來,雖然瘦得不快,但能健康地瘦下去,真的比什麼都重要。
希望大家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解決之道~有任何問題或想法,歡迎留言和我討論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