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野圭吾《天鵝與蝙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難以理解破案熱情之高、街景描述之詳盡、人物對話之繁瑣的創作理念。

難以理解破案熱情之高、街景描述之詳盡、人物對話之繁瑣的創作理念。

這本《天鵝與蝙蝠》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最嚴峻的一年裡被東野圭吾於六十歲以後創作出來的作品,皇冠出版社也堂堂當成了年度大作地推出了許多令人目不暇給的版本,像是硬殼精裝流水編號版本,像是博客來專屬版本,以及本身就設計好像是跟劇情毫無關聯令人摸不著頭緒的版本。自從春天出版社將東野圭吾的《祈念之樹》收錄於春日文庫之後,任誰都對於東野圭吾作品之樹大有枯枝的表現都發表了具體反感的書評。

我不禁想起在定義對與錯,是與非的同時,是不是應該要屏除掉自己怯懦與短視的心理層面?

我不禁想起在定義對與錯,是與非的同時,是不是應該要屏除掉自己怯懦與短視的心理層面?

最近,我《天鵝與蝙蝠》編號1823的限量精裝版本裡頭告訴我了一個事實,就東野圭吾上了年紀之後所表達出來的深層意涵,確實有別於許多年前對於本格派熱情濃烈,卻往往打偏方向又不能如願歪打正著的情況。這回,《天鵝與蝙蝠》在厚度突破五百頁的外表現身之後,會被認為是繼《祈念之樹》後又一個模糊於溫情與人性、冗長又失真的形象作品也是無可厚非,但是,東野圭吾可以在簽名版本旁邊寫下:今後的創作以突破本書為目標。這樣的自我期許,在我終於讀完了之後,確實也替他發下這個大願捏了一把不小的冷汗。

曠世恩怨X是非抉擇

我沒有讀過杜斯妥也夫斯基寫下的《罪與罰》,而書腰上的宣傳詞大辣辣地寫著這本書是東野圭吾的罪與罰,不禁有些讓我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氣,又在一瞬間像是開上滿是鐵釘樹上的輪胎,畢竟如果一昧地在對與錯得較真上頭打轉做文章而湊滿超過五百頁的話,實在讓人不敢恭維。

然而這次東野圭吾以自己十分滿意的感言發表了這本《天鵝與蝙蝠》,來勢洶洶的宣傳手法底下果然不負我的期望,我本來預期的哈欠連連,卻沒有因為他在同一件事情上以每個參與者不同眼光重複陳述的寫法而感到無聊,但是,要說到為了醞釀讀者懸疑情緒與角色在是非對錯上引起矛盾共鳴而添加了一半以上的贅詞,這一點我也不能因為喜歡這本書而袒護東野圭吾這種不理智的說故事方式。

平平是贖罪,怎麼不重演《贖罪奏鳴曲》?

平平是贖罪,怎麼不重演《贖罪奏鳴曲》?

我不知道這算不算是古典推理,但是認為這本小說的風格屬於冷硬派的偵探小說之流,整體的感覺就像是雷蒙錢德勒的《漫長的告別》,但是因為日本文化總算是比較貼近我們的想法,所以哪怕是五百多頁,只要耐下性子去閱讀,還是不至於會累到想要放棄,曾經有看過某位網友在這本書的評論裡,第一句話就說在四個小時內讀完這本書,我不禁笑了笑,讀書快的人,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我個人是做不到這樣的境界,在我的有生之年恐怕都不能這樣應付自己,也不願意這樣在公開的場合裡自打巴掌的歡迎嘲諷。

這本書我看了許多天,過年期間總不免俗地要浪費一些時間營造過節這種無聊的風情,被這些供奉祖先、陪伴子女、強顏歡樂的勉強空虛打斷了既定的閱讀計畫後,終於在初三的今天給整本吞了下去。

略帶狗血X情意纏綿

我覺得破案的順理成章,這不免讓呆板如我的讀者詬病的事情,無非就是這些毫不起眼的端倪吧?東野圭吾寫了一輩子推理小說,終於在這本罪與罰的冷硬派偵探作品裡大書特書了一番他心裡想說的話了,我想應該就是這樣的情況吧?

案情在每一個進度有新亮點發生之後,其中那種綿密囉唆到像是翻箱倒櫃的弄的你眼花撩亂的猜想與真相,讓這五百多頁本來應該淪為無聊的過程卻突然變得像是悉達多一出生後的那七步,每一步都讓讀者有些驚奇,以至於產生了感情與好奇。

殺人這個念頭我是一直都有的!

殺人這個念頭我是一直都有的!

至於真兇是否因為他所陳述的心理糾結,所以造成了這樣殘忍殺人的結果不置可否,畢竟在這個殘酷與痛苦的人間,人人都需要堅強地以平靜的心思來面對各種抨擊,正所謂炸藥一點就爆炸,黃金千錘百鍊而金剛不壞,不就是這兩者的區別嗎?總不能老是以炸藥自居而苦練七傷拳法,就算是熟悉無敵風火輪大法,也只能備而不用吧?不過,這些大道理說起來都容易,而且還朗朗上口,如果人人可以一點就通,人間又怎麼會是一個無情的修羅場呢?

最令我憎恨的新年假期終於平安度過了,這還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可以在這麼低分貝的屋子裡享受寧靜,祝福自己,也期許東野圭吾能如願突破這本好看的《天鵝與蝙蝠》,再怎麼說,也是我們這種樂於獨處讀上一本小說的人,不為人知的偏激的快樂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亞熱帶往事
6會員
160內容數
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
亞熱帶往事的其他內容
2025/04/01
我突然像是霍桑在這本書的兜兜轉轉之後,集合眾人於一堂時分別點出每一位嫌疑人的動機跟手法,對於行兇可能性的描述,而現實生活,我當然不可能集合眾人來一個統一宣布我發現的一個粗糙相處之下,那個原來如此的豁然開朗,我在多年前的直覺一直告訴我該如此這般地提防,現在相處了八個月之後,嗯,四月份果然是我的分手季節
Thumbnail
2025/04/01
我突然像是霍桑在這本書的兜兜轉轉之後,集合眾人於一堂時分別點出每一位嫌疑人的動機跟手法,對於行兇可能性的描述,而現實生活,我當然不可能集合眾人來一個統一宣布我發現的一個粗糙相處之下,那個原來如此的豁然開朗,我在多年前的直覺一直告訴我該如此這般地提防,現在相處了八個月之後,嗯,四月份果然是我的分手季節
Thumbnail
2025/03/20
可能是因為上一集《刀鋒之先》實在讓我覺得太好看的關係,這一集《到墳場的車票》只有在馬修史卡德心理驚悚的部分,讓我覺得勞倫斯創作上有些不同的點子,其他人物之間的對話、馬修史卡德心裡的呢喃、紐約街頭人
Thumbnail
2025/03/20
可能是因為上一集《刀鋒之先》實在讓我覺得太好看的關係,這一集《到墳場的車票》只有在馬修史卡德心理驚悚的部分,讓我覺得勞倫斯創作上有些不同的點子,其他人物之間的對話、馬修史卡德心裡的呢喃、紐約街頭人
Thumbnail
2025/03/16
曾經我們在家規裡定有一個共識,如果誰犯了以下某某某(包括吃完飯不擦嘴,油膩膩出門被人恥笑!)就要罰看史上最令人髮指的爛電影的一個戒律,關於這個我們有共識的罰則,確實讓我們三個人老老實實地走在炙熱的曼谷街頭好一陣子規矩的像隻小雞一樣,是的,這齣電影就是讓我們對人生感到了無生趣的《最後的女孩》,嗯,也就
Thumbnail
2025/03/16
曾經我們在家規裡定有一個共識,如果誰犯了以下某某某(包括吃完飯不擦嘴,油膩膩出門被人恥笑!)就要罰看史上最令人髮指的爛電影的一個戒律,關於這個我們有共識的罰則,確實讓我們三個人老老實實地走在炙熱的曼谷街頭好一陣子規矩的像隻小雞一樣,是的,這齣電影就是讓我們對人生感到了無生趣的《最後的女孩》,嗯,也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書的封面為了銷量,不得已要把「東野圭吾」之前的神作《嫌疑犯X的獻身》拿出來做個輔助行銷。卻也是因為這樣聳動的相提並論,而且當初怎麼會漏掉這本的,我怎麼想也想不起來了,而翻譯的人似乎是大陸譯者的樣子,博客來上寫得不清不楚的,既然這本書在我從台灣打包回西涼的時候出現了,相逢自是有緣,好像俗話是這種說
Thumbnail
書的封面為了銷量,不得已要把「東野圭吾」之前的神作《嫌疑犯X的獻身》拿出來做個輔助行銷。卻也是因為這樣聳動的相提並論,而且當初怎麼會漏掉這本的,我怎麼想也想不起來了,而翻譯的人似乎是大陸譯者的樣子,博客來上寫得不清不楚的,既然這本書在我從台灣打包回西涼的時候出現了,相逢自是有緣,好像俗話是這種說
Thumbnail
這本《天鵝與蝙蝠》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最嚴峻的一年裡被東野圭吾於六十歲以後創作出來的作品,皇冠出版社也堂堂當成了年度大作地推出了許多令人目不暇給的版本,像是硬殼精裝流水編號版本,像是博客來專屬版本,以及本身就設計好像是跟劇情毫無關聯令人摸不著頭緒的版本。自從春天出版社將東野圭吾的《祈念之樹》收錄於春日文
Thumbnail
這本《天鵝與蝙蝠》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最嚴峻的一年裡被東野圭吾於六十歲以後創作出來的作品,皇冠出版社也堂堂當成了年度大作地推出了許多令人目不暇給的版本,像是硬殼精裝流水編號版本,像是博客來專屬版本,以及本身就設計好像是跟劇情毫無關聯令人摸不著頭緒的版本。自從春天出版社將東野圭吾的《祈念之樹》收錄於春日文
Thumbnail
多年後重溫小說還是覺得滿不錯的,只可惜電子書排版不好,小敗筆。
Thumbnail
多年後重溫小說還是覺得滿不錯的,只可惜電子書排版不好,小敗筆。
Thumbnail
2023年01月30日〜2023年02月05日,日本輕小說一週銷量排行前10名如下。 1. 在地下城尋求邂逅是否搞錯了什麼18 作者:大森藤野 插畫:安田典生 出版社:軟銀創意 發售日:2023年01月 銷售數:12,661部 2. 精靈幻想記23 作者:北山結莉 插畫:Riv 出版社:Hobby
Thumbnail
2023年01月30日〜2023年02月05日,日本輕小說一週銷量排行前10名如下。 1. 在地下城尋求邂逅是否搞錯了什麼18 作者:大森藤野 插畫:安田典生 出版社:軟銀創意 發售日:2023年01月 銷售數:12,661部 2. 精靈幻想記23 作者:北山結莉 插畫:Riv 出版社:Hobby
Thumbnail
看書後總是會碰到那些想寫些什麼可是卻寫不出來的書,大推的就很好寫,但年度總是要總結一下今年的狀況才有一年又過完了的感覺,這篇年初的時候就一直待在草稿匣裡,想著隨著月份慢慢增加(咦? 噗浪這幾天也有個tag問大家推薦的書,我就乾脆整理成一篇也做個年度紀錄。 那些篇幅不夠寫出一篇完整札記的書們,換句話
Thumbnail
看書後總是會碰到那些想寫些什麼可是卻寫不出來的書,大推的就很好寫,但年度總是要總結一下今年的狀況才有一年又過完了的感覺,這篇年初的時候就一直待在草稿匣裡,想著隨著月份慢慢增加(咦? 噗浪這幾天也有個tag問大家推薦的書,我就乾脆整理成一篇也做個年度紀錄。 那些篇幅不夠寫出一篇完整札記的書們,換句話
Thumbnail
雖然一直都很常進出書店,但是專注的方向已經有很大的不同。以前我總泡在推理小說區、文學區,每隔一到兩週都會去看看有沒有什麼新書,從書架上拿出一些書來看。
Thumbnail
雖然一直都很常進出書店,但是專注的方向已經有很大的不同。以前我總泡在推理小說區、文學區,每隔一到兩週都會去看看有沒有什麼新書,從書架上拿出一些書來看。
Thumbnail
龍跡 作者岩鐵  2008年二月初版 2021年5月26日,又是全新的一天,一日線上課程再度開啟,我利用休息時間(呵呵翹課)再來寫寫今天的「談」灣郎的疫情日記,總之,下一堂課,基本電學即將解封,我已經做好在地獄承受煎熬的準備..... 這本《龍跡》有在上一篇文章提過,同樣是來自台南的二手書店(位於後
Thumbnail
龍跡 作者岩鐵  2008年二月初版 2021年5月26日,又是全新的一天,一日線上課程再度開啟,我利用休息時間(呵呵翹課)再來寫寫今天的「談」灣郎的疫情日記,總之,下一堂課,基本電學即將解封,我已經做好在地獄承受煎熬的準備..... 這本《龍跡》有在上一篇文章提過,同樣是來自台南的二手書店(位於後
Thumbnail
還有36天便要告別2020年。 11月開始,我為自己訂立了閱讀目標,就是要將我在這兩年開了但未讀完的書統統看完(對,有些去年開了頭的書到現在還沒讀完。)然後再以一本伊坂幸太郎的小說作結,其實積存了好幾本伊坂的小說未看,該看哪本好呢? 最新出的《鯨頭鸛之王》?抑或早前看過電影的《小小夜曲》? 嗯,不
Thumbnail
還有36天便要告別2020年。 11月開始,我為自己訂立了閱讀目標,就是要將我在這兩年開了但未讀完的書統統看完(對,有些去年開了頭的書到現在還沒讀完。)然後再以一本伊坂幸太郎的小說作結,其實積存了好幾本伊坂的小說未看,該看哪本好呢? 最新出的《鯨頭鸛之王》?抑或早前看過電影的《小小夜曲》? 嗯,不
Thumbnail
前半部〈圓之外〉,我們跟隨殘存在地球表面的人們一起掙扎、一起痛苦,他們每一個都有故事,每一個都讓人不捨,然而作者著力描繪的不是絕望,而是思念,那些點點滴滴的回憶,在我們心中留下敘述不盡的感傷。 相較於圓之外的淒美絕豔,〈圓之內〉又是另一番景象......
Thumbnail
前半部〈圓之外〉,我們跟隨殘存在地球表面的人們一起掙扎、一起痛苦,他們每一個都有故事,每一個都讓人不捨,然而作者著力描繪的不是絕望,而是思念,那些點點滴滴的回憶,在我們心中留下敘述不盡的感傷。 相較於圓之外的淒美絕豔,〈圓之內〉又是另一番景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