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運東門站附近,金華街上有一規模完整的日式宿舍群「榕錦時光生活園區」,老樹成蔭景致優雅,很難想像在宿舍後方圍牆內,曾經是一座囚禁犯人的臺北監獄。
臺北監獄自1905年興建以來,歷經時代的變化【詳見這一篇】,2007年至2013年政府針對國有土地推動公辦都更,對臺北監獄周邊土地進行徵收、並於2013年強制拆除地上物,做為社會住宅的預定地(金華特五基地)。
由於基地的重要性及特殊性,政府在興建公共住宅之前,聘請考古團隊進行考古調查研究。龍門考古團隊於2018年進駐,開始進行考古試掘,至2023年陸續出土尖底明溝、燻蒸室等遺構,2024年再擴大試掘,前後花了6年時間,共挖掘了19座探坑及一道尖底明溝,今年初將挖掘與採集結果,做一完整結案報告並向民眾公開展示。
由於部分探坑於作業結束後已封填,僅保留數座供展示與教學。
史前地層堆積
首先來到第一座探坑,大小為2X6平方公尺,平整的坑壁和坑底,就像個小型蓄水池,全部都人工以徒手挖成的,非常厲害。坑壁上可看到不同顏色的泥土堆疊,叫做「考古地層」。
考古地層是指不同時間或事件形成的土層變化,從這座探坑壁面資訊,可以見到不同文化層的堆疊。這個探坑層共挖了6層(L1~L6),最驚人的是,最底下L6竟然是距今約3,540年前的訊塘埔文化層,L3則是距今約3,040年前的圓山文化層,這兩個文化層都有陶片出土!等一下會在後面的展示間裡看到。
比較特別的現象是,在其他考古遺址上,這兩個文化層通常是有連續性的,但這裡卻出現斷層,且相差了約一公尺。
從L2段層界牆下可見下凹的黏土現象,以及現象中出土的史前陶塊,從此現象的土質與走向分析,顯示這裡原本有一條溪流。加上這裡臨近新店溪,溪水時常氾濫,淹沒整個基地,而且是週期性的循環;因此從地層結構可判斷,整個基地在史前階段它就是一個沼澤、旱地、沼澤、旱地這樣的循環。
更難得可貴的是,這裡所呈現最早的史前時代訊塘埔文化層,是完全沒有被擾動過的地質,是考古學上講的「原始地層」。也就是說,三千多年前這群人生活在這個地方,離開之後過了三千多年才被我們發現,在這三千多年之間,這個地層是沒有被挖掘擾亂過的。
〔司法新村〕汙水處理池(TP13)
靠近探坑口的紅磚堆砌構造物,是司法新村的汙水處理池,汙水處理池就是化糞池。當時司法新村一共蓋了八棟房舍,每一棟都有相同的化糞池設備。
〔臺北刑務所〕尖底明溝
臺北監獄是台灣第一座現代化監獄,強調公共衛生品質,除建物著重自然採光通風,還規劃有傳染病患隔離獄舍、浴室及下水道系統,已確保環境品質。
考古團隊就發現了一條排水溝「尖底明溝」,沿著臺北刑務所南邊圍牆內側而建。2020年首次發掘出土,至今已揭露的總長度有162公尺。目前這一條尖底明溝已被登錄為歷史建築,未來興建社會住宅時,會暫時移置他處,等房子蓋好之後,再原地復原。
尖底明溝主體由砂岩石條溝壁與紅磚溝面組合,因溝面呈V狀,故稱尖底明溝。兩側的砂岩石條和監獄圍牆一樣,都是取自台北城城牆石。
在尖底明溝告示牌旁邊,上方正好有一條水管跨越,這一條水管是近代產物。從考古的角度來講,這就叫擾動,好在舊水溝並沒有遭到嚴重破壞,且正好可以近距離觀察不同年代物件的差異。
2023年挖掘尖底明溝的完整樣貌,可見到排列成V字型的紅磚溝底,外圍以砂岩石條支撐(圖片來源:台北市文化局)
〔司法新村〕汙水處理池
來到下一個探坑,司法新村的汙水處理池又再度出現,這座汙水處理池的結構更加完整,可看出它的排水方向是採東西走向。
1968年興建的司法新村裡面每一棟建物都設有兩座汙水處理池,所以這塊基地四座建物共有八組,是相當重要的設備。不過比較奇怪的是,團隊在查閱原始設計圖時,卻找不到相關圖面或文字資料。
〔臺北刑務所〕尖底明溝Y型分流溝(TP15)
汙水處理池的北側有一座V字型的磚造遺構,是臺北刑務所時期的尖底明溝Y型分流溝,這組分流溝與方才監獄南邊圍牆旁的尖底明溝主溝是相連接的。
為何會有這組與水溝呈45度開角的分流呢?那就是前面提到的,臺北監獄是呈放射狀配置,所以才會有這個走向的分流。它與司法新村四連棟一字型排開的配置是不同的。
不過V字頂端出口的溝體已經看不到,被戰後興建的司法新村汙水處理池給破壞了。
兩個不同年代的設施同時出土且相鄰,非常不可思議。
〔臺北刑務所〕燻蒸室
緊接著是2020年出土的燻蒸室,是臺北刑務所時期的設備。前面有提到,臺北刑務所在規劃時除了一般牢房外,還設有傳染病患隔離獄舍,對傳染病防治及院內衛生特別注重,因此考古團隊推測這座燻蒸室是監獄內器物的消毒殺菌場所。
燻蒸室主要結構是使用砂岩石條、紅磚、礫石與混凝土漿砂構成,砂岩石條有1~3層圍成「凸」狀,中間填有礫石。以礫石鋪底這樣的結構方式,可反應日治時期的建築工法樣式。
〔臺北刑務所〕工場基礎
緊接在燻蒸室旁邊的又是另外一組司法新村的汙水處理池,汙水處理池旁邊則是臺北刑務所時期的工場基礎。
在燻蒸室北側空地,原有出土大量的清代陶瓷碎片,原探坑已封密,碎片遺物在後方展示間展示。
〔清代〕紅磚鋪面、〔臺北刑務所〕工場基礎
這一區域著實驚人,清代、日治、戰後三個時代構件同時出現在眼前。
首先是中央的紅磚鋪面,考古隊長說,依照紅磚規格大小推測是清代遺構,屬於地基鋪面,目前在台南地區還能見得到。我詢問是否出土時就僅有一層,隊長表示其他地區通常會看到3~4層堆疊的構造,但這裡的確只有單層,底下就是底層了。
臺北刑務所南側工場基礎於2024年出土,它的南側另有附屬水溝;工場與附屬溝的主體都是由砂岩石條與水泥或混凝土組成,工場南側的槽狀結構水溝則是平底形式。
放腳基礎
探坑前緣的L型構造物,並未做任何標示,一問之下,果然也是建築遺構,這是「放腳基礎」。由紅磚砌成,層數約有7~8層。
「放腳」是建築用語,意思是指建築基礎略寬於建築本身,以提供建築更好的承載力與支撐。
隊長說,類似這樣的遺構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尤其華山車站舊址,就大量出現,文資審查委員看了就猛搖頭。難怪這一塊放腳基礎,連標示都沒有。
看完戶外遺構之後,接著回到帳篷內參觀出土文物,以及考古田野工作介紹。
訊塘埔文化層、圓山文化層
考古團隊從探坑中挖掘到許多訊塘埔文化層、圓山文化層的陶器碎片,一般人實在無法分辨差異。
要如何區別兩種文化層碎片的不同呢?隊長解釋,訊塘埔文化主要發現在台灣北海岸一帶,從桃園、八里、淡水、基隆、宜蘭,南邊新城遺址等都有遺跡,訊塘埔文化出土的陶片特色之一,是胎體裡有夾雜火成岩,會有些黑色閃爍的結晶顆粒,相當明顯,且經過時間的變化、風化後,表層會變成"呼呼的"就像千層酥一樣,一摸就酥掉、風化掉了。
但它在沒有風化之前,上面其實是塗了一層「陶衣」,例如赭石類的紅色塗料,赭石粉與水混和後會帶點黏稠性,可塗在陶器上做為陶器表面的陶衣。除了陶衣之外,有些上面還有紋飾,甚至還有彩繪。這一類訊塘埔的陶器,通稱「褐陶」,常見於北海岸一帶,這是區辨訊塘埔文化和圓山文化的特徵之一。
當然還有其他特徵,需要有更多的發掘,並且搭配年代、層位等來做綜合判斷。
此外,也可以透過碳14定年法(※註1)來取得他的年份資訊。隊長說,這次就有送了好幾件到美國鑑定,取得訊塘埔文化層及圓山文化層的年份證明。
清代瓷器與硬陶
在這塊考古基地當中,有大量的清代陶瓷碎片出土,算是意外的收穫。
透過比對,這些陶瓷碎片是來自清代中國東南沿海福建德化地區,由先民帶過來台灣的,由於數量眾多,推測可能是一個龐大家族或聚落。
我比對台灣百年歷史地圖,從1895年《臺北地形圖》可見到城外廣大農田當中,果然有一個聚落,位置就在臺北監獄的南側基地上!
這批清代的陶瓷器,又可細分為瓷器與硬陶,這兩種都是高溫燒製的陶瓷,是台灣各歷史時期中常見的器物。本次發掘的硬陶上釉較少,多為素燒紅陶,器型以粗質大型儲存容器為主,如缸、甕、以及一些質地細緻的壺。瓷器則是日常食器居多,碗、盤、匙等,另有花盆和礙子。
日本時代陶瓷碎片與玻璃容器
在眾多瓷器當中,隊長指出一件青花瓷彩繪的杯子,是日本時代的器物。還有許多的玻璃瓶,汽水瓶、藥罐等玻璃器品,都是日本時期的製品。
關於台灣最早出現的玻璃製品,是在17世紀來自中國的輸入品。本土製造的玻璃器則要到清光緒年間才出現,屬於手工吹製,由陳兩陳於崛江町(今莒光街、廈門街、三元路一帶)創立「金義合硝子壜製工場」,主要生產藥瓶。
日治初期,開始有台灣人自日本引進玻璃製造技術,開始出現民生用品;其中以酒瓶為大宗,主要製造商聚集在崛江町。崛江町有一條河流叫「赤池」,每到初夏夜晚,螢光點點,日本人會三五成群,帶著瓶瓶罐罐到赤池溪邊抓螢火蟲,帶著裝滿玻璃瓶一閃一閃的螢火蟲,唱著勝利的歌謠,來思念故鄉日本。
昭和年間,做為日本南進基地的台灣開始了工業化的製造,1939年由總督府補助的「台灣高級硝子工業株式會社」創立,並將工場搬到新竹,之後台灣玻璃製造重鎮便轉往到新竹了。而玻璃製品除了原先的酒瓶、飲食容器等常民用品外,也出現醫療儀器、實驗儀器等軍需用品。
戰後,玻璃容器仍是台灣人民日常生活各項器具主要的用品,例如本次發掘出土一件「進馨汽水有限公司」生產的汽水瓶,即是黑松汽水於1950年代起的新包裝喔!
考古田野方法
這一次考古活動,除了一睹臺北監獄的遺構之外,也見識到考古田野工作的艱辛。從放樣、定坑、探坑基礎建設、發掘、蒐集資料,無一不是徒手作業,且必須和天候、時間賽跑;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考古工作真不如想像來的浪漫呀!
考古田野現場
在參訪結束後,我在意見本內寫下:「能在臺北監獄舊址上,見到史前時代、清代、日治、戰後等各時期的文化堆疊,相當富有教育意義,是非常珍貴的文化資產、是市民的寶藏,台北市不缺高樓大廈,希望這些考古遺構能夠盡量保存下來。2025.1.6」
帳棚內,掛了一幅國際知名考古學家張光直先生的照片。他在民國38年因「四六事件」受牽連入獄,他在入獄記中如此描述:「臺北監獄是一個很舊、很老的地方。房子是一排排長方形牢房,隔成許多小間,每間牢房大約不到兩米寬,不到三米長、三個人住...每個人的空間,可以夠他躺下,中間有一個小窗戶,一尺見方。房門外鎖,大門有兩吋厚,中間有一個小窗戶,一尺見方.....唯一光線來自門對面牆上的一個小窗戶...每天我們出去到旁邊的一個很小的院子散步十分鐘....這間屋的最後兩塊磚是鬆弛地擺在那裡的,若將他們拿開,兩間屋子便通了」
若是張光直先生知道自己住了幾個月的監獄底下,埋藏有史前遺物,不知道他會如何想呢?
◎感謝龍門考古團隊專業導覽
※註1:碳14放射性碳定年法,亦作放射性碳測年、14C測年方法、放射性14C定年法等,是一種利用碳的同位素14C的放射性來對含有有機物質的物品進行年代測定的方法。威拉得·利比於1940年代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發現了放射性碳定年法,並因此在1960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詳]
◎參考資料
1.新竹玻璃的故事 | 民報 PeopleNews
2.日治時期玻璃瓶瓶罐罐 - 開放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