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戰傷與壓碎傷:止血帶、骨針與後送計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戰傷和壓碎傷是創傷急症中最具挑戰性的情況之一,常伴隨大出血、多發性骨折及組織壞死。EMT在現場的快速處置(如止血、骨針建立與後送計劃),是減少死亡率和並發症的關鍵。


1. 戰傷(Battlefield Injuries)的特徵與處置

常見特徵

  1. 穿透性創傷
    • 包括槍傷、爆炸碎片傷或刀傷。
    • 可導致內臟損傷、大血管破裂與內出血。
  2. 大出血
    • 戰傷患者常因肢體撕裂或動脈出血而快速失血,未控制的大出血是首要死因。
  3. 多發性骨折
    • 包括長骨或骨盆骨折,可能合併內出血或組織損傷。

EMT處置重點

  1. 止血
    • 直接壓迫: 使用無菌敷料或止血紗布壓迫傷口。
    • 止血帶:適用於肢體大出血,將止血帶放置於傷口近心端5~7公分處。記錄止血帶放置時間,避免長時間使用引起缺血性壞死(建議每2小時檢查一次)。
    • 填塞止血:使用止血敷料或止血劑填塞傷口(適用於腹股溝、腋窩等難以直接加壓的部位)。
  2. 固定骨折
    • 對於骨折部位,使用夾板進行穩定,並檢查末端血流狀況(脈搏、毛細血管充盈)。
  3. 骨針建立
    • 若無法建立靜脈通路,可採用骨內注射(IO)以快速輸液或給藥。
    • 常見骨內注射位置:脛骨近端、股骨遠端。

2. 壓碎傷(Crush Injuries)的特徵與處置

壓碎傷綜合症(Crush Syndrome)

壓碎傷是由長時間受壓導致肌肉組織壞死和毒素釋放的嚴重急症。當壓力解除後,毒素(如鉀離子、肌紅蛋白)進入全身循環,可引發腎衰竭、心律不整或休克。

臨床表現

  1. 局部症狀
    • 腫脹、瘀血、劇烈疼痛。
    • 組織壞死,皮膚蒼白或末端循環受損。
  2. 全身症狀
    • 電解質紊亂(如高鉀血症),可能引起心律不整或心臟停搏。
    • 急性腎衰竭,尿液呈暗紅色或減少。

EMT處置重點

  1. 維持生命徵象
    • 為患者提供高濃度氧氣,穩定呼吸和循環。
  2. 防止毒素釋放
    • 限制受壓部位血流:在壓力解除前,使用止血帶或加壓包裹防止毒素迅速進入循環。
    • 液體復甦:建立靜脈或骨內通路,輸注0.9%生理鹽水以稀釋毒素。輸液量:500~1000 mL/hr,避免過量導致肺水腫。
  3. 持續監測電解質與心律
    • 若出現心律不整(如高鉀血症引起的尖峰T波),需考慮使用鈣劑或鈉碳酸氫鹽處理。

3. 後送計劃:快速決策與醫院聯絡

  1. 優先選擇創傷中心
    • 戰傷與壓碎傷患者需送至具備手術能力與ICU的醫院,確保能進行內出血處置或腎功能支持。
  2. 通報內容
    • 傷病機轉: 如爆炸衝擊、長時間壓迫等。
    • 現場處置: 包括止血、輸液或骨內注射的使用。
    • 生命徵象與疑似診斷: 包括血壓、心律與是否懷疑壓碎綜合症。
  3. 運送期間的監測
    • 持續記錄患者的血壓、脈搏與尿量(如已導尿)。
    • 若生命徵象惡化,隨時準備進一步干預。

4. 案例分析:戰傷與壓碎傷的處置

案例1:爆炸傷的快速止血


一名28歲男性在工地爆炸中右大腿被撕裂,動脈出血且生命徵象不穩定。


  • 處置:
    1. 在大腿近端放置止血帶並填塞傷口。
    2. 使用骨內注射通路輸液以穩定血壓。
    3. 後送至創傷中心,途中通報需進行急診手術。

案例2:壓碎傷綜合症的處理


一名35歲男性因建築物坍塌壓住下肢4小時,被解壓後出現意識模糊與心律不整。


  • 處置:
    1. 在解壓前使用止血帶限制血流。
    2. 建立靜脈輸液通路,輸注0.9%生理鹽水1000 mL。
    3. 持續心電監測,發現高鉀血症後,緊急使用鈣劑穩定心律。
    4. 後送醫院並通知腎功能支持需求。

5. 結語

戰傷與壓碎傷的處置需要快速止血、精準液體復甦與妥善的後送計劃。EMT需熟練掌握止血帶、骨針及壓碎傷綜合症的應對技巧,並與醫療機構密切協作,確保患者在黃金時間內獲得最佳治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andwich-Care : 你的家庭健康守門員
10會員
169內容數
Sandwich-Care 是每個家庭的健康第一線,一旦家人出現任何身體不適、症狀不明、或有慢性病管理需求,它能即時提供專業建議,協助判斷 是需要立刻去醫院進一步檢查? 還是可以在家先觀察或調整生活方式? 有它在,家庭健康不再靠猜!
2025/01/31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與急診環境的變化,急救與急診團隊需要持續進修與學習,以應對日益複雜的臨床挑戰。永續的急救教育不僅能提升EMT與急診醫護的技術與判斷能力,還能強化團隊協作與決策效率,確保急救系統的穩定與發展。 1. 急救教育的重要性 1.1 面對快速變化的醫療環境 疾病與創傷模式的變遷: 例
Thumbnail
2025/01/31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與急診環境的變化,急救與急診團隊需要持續進修與學習,以應對日益複雜的臨床挑戰。永續的急救教育不僅能提升EMT與急診醫護的技術與判斷能力,還能強化團隊協作與決策效率,確保急救系統的穩定與發展。 1. 急救教育的重要性 1.1 面對快速變化的醫療環境 疾病與創傷模式的變遷: 例
Thumbnail
2025/01/30
隨著急救和急診領域的需求不斷增加,提升急救效率成為當前醫療體系面臨的重要挑戰。各種創新技術的出現,為改善急救處置提供了新的機會。然而,如何在提高效率的同時確保醫療質量,並克服現有系統中的障礙,仍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1. 當前急救效率的挑戰 1. 醫療資源不足 人力資源短缺: 許多地區,尤其
Thumbnail
2025/01/30
隨著急救和急診領域的需求不斷增加,提升急救效率成為當前醫療體系面臨的重要挑戰。各種創新技術的出現,為改善急救處置提供了新的機會。然而,如何在提高效率的同時確保醫療質量,並克服現有系統中的障礙,仍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1. 當前急救效率的挑戰 1. 醫療資源不足 人力資源短缺: 許多地區,尤其
Thumbnail
2025/01/28
隨著數位科技的迅速發展,急救與急診醫療正在進行革命性變革。人工智慧(AI)、電子病歷(EMR)和遠程指導等技術,正在提升急救效率、改善患者預後,並為急救人員提供新的支持工具。 1. 人工智慧(AI)在急救中的應用 1. 急救現場的AI輔助判斷 檢傷分類的自動化: 基於AI的應用程序能通過患
Thumbnail
2025/01/28
隨著數位科技的迅速發展,急救與急診醫療正在進行革命性變革。人工智慧(AI)、電子病歷(EMR)和遠程指導等技術,正在提升急救效率、改善患者預後,並為急救人員提供新的支持工具。 1. 人工智慧(AI)在急救中的應用 1. 急救現場的AI輔助判斷 檢傷分類的自動化: 基於AI的應用程序能通過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希望你永遠不會遇到這種狀況,但萬一真的發生了,你一定要知道怎麼辦。 想像一下,你或身邊的人被鋒利的刀片、玻璃割到脖子,或者更嚴重,被異物(鐵條、木棍)刺進頸部。這時候,你不能慌!因為頸部是人體的重要「生命線」,處理不當可能導致嚴重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這篇文章就是要告訴你,如果頸部受傷,怎麼做
Thumbnail
希望你永遠不會遇到這種狀況,但萬一真的發生了,你一定要知道怎麼辦。 想像一下,你或身邊的人被鋒利的刀片、玻璃割到脖子,或者更嚴重,被異物(鐵條、木棍)刺進頸部。這時候,你不能慌!因為頸部是人體的重要「生命線」,處理不當可能導致嚴重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這篇文章就是要告訴你,如果頸部受傷,怎麼做
Thumbnail
戰傷和壓碎傷是創傷急症中最具挑戰性的情況之一,常伴隨大出血、多發性骨折及組織壞死。EMT在現場的快速處置(如止血、骨針建立與後送計劃),是減少死亡率和並發症的關鍵。 1. 戰傷(Battlefield Injuries)的特徵與處置 常見特徵 穿透性創傷 包括槍傷、爆炸碎片傷或刀傷。 可
Thumbnail
戰傷和壓碎傷是創傷急症中最具挑戰性的情況之一,常伴隨大出血、多發性骨折及組織壞死。EMT在現場的快速處置(如止血、骨針建立與後送計劃),是減少死亡率和並發症的關鍵。 1. 戰傷(Battlefield Injuries)的特徵與處置 常見特徵 穿透性創傷 包括槍傷、爆炸碎片傷或刀傷。 可
Thumbnail
腹部創傷是急救現場中隱匿且高危的情況,特別是內出血,常因缺乏外部明顯跡象而被忽視。EMT需迅速辨識潛在的危險,通過視診、觸診等評估方法,結合適當的處置與後送策略,為患者爭取寶貴的治療時間。 1. 腹部創傷的分類與病理機制 外傷類型 鈍性創傷(Blunt Trauma) 常由交通事故、跌落或
Thumbnail
腹部創傷是急救現場中隱匿且高危的情況,特別是內出血,常因缺乏外部明顯跡象而被忽視。EMT需迅速辨識潛在的危險,通過視診、觸診等評估方法,結合適當的處置與後送策略,為患者爭取寶貴的治療時間。 1. 腹部創傷的分類與病理機制 外傷類型 鈍性創傷(Blunt Trauma) 常由交通事故、跌落或
Thumbnail
創傷性休克是由於外傷引起的血容量減少或血液循環不足,導致全身組織缺氧,進而危及生命。EMT的首要任務是迅速辨識休克、控制出血、穩定骨折並進行體液復甦,以為患者爭取黃金治療時間。 1. 創傷性休克的病理與臨床表現 病理機制 創傷性休克的核心是低血容量性休克,常由以下原因引起: 外出血: 開放
Thumbnail
創傷性休克是由於外傷引起的血容量減少或血液循環不足,導致全身組織缺氧,進而危及生命。EMT的首要任務是迅速辨識休克、控制出血、穩定骨折並進行體液復甦,以為患者爭取黃金治療時間。 1. 創傷性休克的病理與臨床表現 病理機制 創傷性休克的核心是低血容量性休克,常由以下原因引起: 外出血: 開放
Thumbnail
[微心世界]解答大家最常遇到的問題: 3、10、14、16、17、18、19、34、38、44、53、67、71、79。 3. (3 ) 若案主有出血、骨折及呼吸停止時, 第一優先要採取的措施為①止血②送醫③人工呼吸④固定。 解答:當我們看到骨折出血的人,尤其開放性骨折,血肉模糊,往往會緊張不
Thumbnail
[微心世界]解答大家最常遇到的問題: 3、10、14、16、17、18、19、34、38、44、53、67、71、79。 3. (3 ) 若案主有出血、骨折及呼吸停止時, 第一優先要採取的措施為①止血②送醫③人工呼吸④固定。 解答:當我們看到骨折出血的人,尤其開放性骨折,血肉模糊,往往會緊張不
Thumbnail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今天指出,主動脈剝離是極為嚴重與緊急的醫療狀況,主動脈是人體心臟輸送血液至身體各部位的主要血管,當主動脈內膜破裂、血液流入主動脈的層間,可能導致內膜與間膜的剝離,進而引起主動脈破裂,此時已面臨生死關頭。 急診醫學部主任郭鐘太(見圖)表示,臨床上常見動脈剝離的症狀包括:突發性、非常
Thumbnail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今天指出,主動脈剝離是極為嚴重與緊急的醫療狀況,主動脈是人體心臟輸送血液至身體各部位的主要血管,當主動脈內膜破裂、血液流入主動脈的層間,可能導致內膜與間膜的剝離,進而引起主動脈破裂,此時已面臨生死關頭。 急診醫學部主任郭鐘太(見圖)表示,臨床上常見動脈剝離的症狀包括:突發性、非常
Thumbnail
快速的在路上奔跑享受著那速度的爽感,正享受當下時,一個不注意踩到了路上的小水坑,滑了一跤,到現在我還記的那清楚的慘叫聲...。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快速的在路上奔跑享受著那速度的爽感,正享受當下時,一個不注意踩到了路上的小水坑,滑了一跤,到現在我還記的那清楚的慘叫聲...。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出版社想製作一系列的災害防治圖解,剛好我負責繪製的內容與 #地震有關 今天發生地震,將插畫分享給大家,共10張,內容分別為: 01 震後傷員救治 02 震後安全與衛生防疫 03 城市戶外避震 04 自然野外避震 05 物資準備 06 自救常識 07 居家避震.高樓 08 居家避震.矮樓 09 如
Thumbnail
出版社想製作一系列的災害防治圖解,剛好我負責繪製的內容與 #地震有關 今天發生地震,將插畫分享給大家,共10張,內容分別為: 01 震後傷員救治 02 震後安全與衛生防疫 03 城市戶外避震 04 自然野外避震 05 物資準備 06 自救常識 07 居家避震.高樓 08 居家避震.矮樓 09 如
Thumbnail
頭部外傷懶人包 定義 外力撞擊導致腦部組織損傷 不同受傷機制,造成不同區域腦部損傷 可能導致失能或死亡 發生原因 鈍力:車禍、跌倒 穿入性:刀傷、槍傷 常見症狀 昏迷 創傷後失億 行為功能及情緒管理問題:易怒、暴躁等 肢體癱瘓(全癱、偏癱等) 視覺功能障礙 平衡、協調及步態異常 物理治療 建議 -
Thumbnail
頭部外傷懶人包 定義 外力撞擊導致腦部組織損傷 不同受傷機制,造成不同區域腦部損傷 可能導致失能或死亡 發生原因 鈍力:車禍、跌倒 穿入性:刀傷、槍傷 常見症狀 昏迷 創傷後失億 行為功能及情緒管理問題:易怒、暴躁等 肢體癱瘓(全癱、偏癱等) 視覺功能障礙 平衡、協調及步態異常 物理治療 建議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