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裡測驗 VS. MBTI:玩一玩就好,請不要認真!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請問你之前做過什麼心理測驗?」

當我問這個問題,我猜應該很容易得到一個答案:MBTI。

MBTI到底是不是心理測驗?當企業或人資使用MBTI時,又有什麼效果或是問題呢?

心理測驗,是什麼?

翻開心理測驗的教科書,對於心理測驗的定義是這樣寫的:

A test is a standardized procedure for sampling behavior and describing it with categories or scores. In addition, most tests have norms or standards by which the results can be used to predict other, more important behaviors.

稍微整理一下,整個心理測驗就會包含五個要素:

  • 標準化操作:用一致的方式取得最後的成果
  • 行為範例:對於測驗行為的範例
  • 分數或類型的結果呈現:最後的結果是一個或多個分數、一個或多個類型
  • 常模或是標準:能用上述結果來描述群體的樣貌、或是有用以區分一般和特定人群/行為的標準
  • 對於特定行為的預測:會預測未來的某個特定行為


而在心理學的訓練養成中,每一個測驗還包含了下面兩個很重要的學習內容:

  • 理論依據:這個心理測驗的結果、和它所要預測的行為,連結這兩者的就是他們的理論依據。
  • 信效度研究:這個測驗是否相近的時間當中、進行多次測驗會得到一樣的結果?這個結果是不是真的能夠預測的要被預測的行為?


對於心理學而言,「心理測驗」是非常嚴謹的東西。(也是心理學的學生心中永遠的痛之一……)。

MBTI到底是不是心理測驗?

先講我的結論:只要今天能夠在網路上找到的MBTI,通通不是真正的心理測驗。

在網路上,我大概看到過10種版本以上的MBTI,有五個/六個/七個選項的Likert Scale、Guttman Scale,題目數量和內容也各有不同……。

在上述有講到,心理測驗的其中一個要素是「常模或是標準」,只要題目數量不同或是內容不同,常模或是標準就會是獨立的,並且常模和標準是需要進行維護的……但對於使用者而言,這些「常模或是標準」卻完全是黑箱。

我個人個傾向於相信,這些MBTI根本就沒有科學化的建立常模或是標準。

MBTI本身的問題在哪裡?

MBTI不但不是心理測驗,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它本身就有非常多問題存在。

理論的誤用

MBTI用四個維度來評定一個人,並且依照這些維度將人分成共16種類型。這個理論來自於著名的心理學家榮格的五大人格理論:

  • Openness開放性
  • Conscientiousness盡責性
  • Extroversion外向性
  • Agreeableness親和性
  • Neuroticism神經質,又稱Stability穩定性(其實這個翻譯算是光譜的兩端)

最明顯的問題之一,就是MBTI有四個維度、而榮格的理論有五個維度。

而對於榮格的五個維度而言,其實是五條光譜,每一個人在這五條光譜上都有各自的位置,而多數人會在這條光譜的中間——反之MBTI,是用二元論的方式來呈現結果:一個人不是E人就是I人、不是J人就是P人。

這個問題,也會延伸到第二段:二元化的結果呈現。

二元化的結果呈現

Nashi在平時的工作當中,擅長且經常主動表達意見、樂於認識每一位同事並且與他們交談,也從來不懼於在眾人面前侃侃而談。在MBTI的結果呈現中,卻是典型的I人——但如果今天,只用「I人」的印象來認識Nashi,會發生什麼事情?

人類的性格是非常多變且複雜的,在不同的情境下會有不同的情緒、不同的內外在行為呈現,而非常難以用簡單的二元論做劃分。

  • 實際的Nashi:45%的外向、55%的內向。
  • Nashi的MBTI結果:I人(容易被理解為100%的內向)。


在心理學當中,人格測驗(心理測驗的其中一種,MBTI就屬於此類)會有兩種類型:

  • 類型論:每一個人都會屬於某一種類型。
  • 特質論:每個人都會有每一種特質,區別在於多或少、明顯與否。

在現代心理學當中,大都會比較傾向使用「特質論」來進行研究,已經非常少看到「類型論」的使用案例了。

就像Nashi,明明就是一個「略微內向」的人,但在類型論當中卻會被貼上與「極度內向」同樣的標籤。

當人資或企業使用MBTI,會有什麼問題?

先前我在LinkedIn的一篇貼文當中,參與了對MBTI的討論(這其實是我寫這篇文章的起心動念),當中就有提到在面試當中用了MBTI。但我認為會有幾個問題存在:

容易引發對於人的錯誤判斷

直接舉一個案例,對於業務、客服等職能而言,一定會認為具有足夠外向特質的人才能勝任,對於MBTI而言,就是妥妥的「E人職位」。但是世界上一定有這種人(而且我相信不少)存在:他對於客戶的應對進退良好、也喜歡與客戶建立聯繫,但就跟Nashi一樣,實際上他的性格當中內向佔比還是多,被MBTI判斷為I人。

那他還能不能勝任這個所為的「E人職位」呢?

一定會出現的Social Desirability(社會期許效應)

在那篇貼文當中,那位發文者描述了他遇到的狀況:「有好多求職者在面試的時候,感覺起來就是偏I型(內向型)的,怎麼問卷填起來每一個都是E型(外向型)?」

對於絕大多數的工作機會而言,「不懼溝通、團隊合作」是每一個職位都需要基本條件——但這恰恰也是「E人」所具有的典型特質。Social Desirability這個理論就描述了,這樣的現象往往會讓問卷的填答者們,回答這些「會對自己有利」的答案。

最後結果就是,100份問卷,會有98個E人結果。


更何況,這個版本的MBTI,會不會在100個人當中,其實有95個都是E型人呢?這恐怕沒有人知道。(常模的準確度問題)

小結

最後,我想要幫MBTI平反一下:MBTI真的很糟嗎?我覺得他提供了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幫助人們進行自我探索,以一個好接受、好理解的途徑,帶領人們了解自己的可能的長處、發掘自己潛在的短版;可是現在的MBTI真的過度氾濫、太大量的被誤用,好像當我被貼上了「INTP」的標籤,不夠認識我的人就用「邏輯學家」的一切敘述來為自己定性;更何況除了MBTI,在網路上打上「心理測驗」就會有一大堆似是而非的資訊。

這些「心裡測驗遊戲」可以玩一下,但請謹記,人是複雜的生物,不是只是「I型或E型」、十六種類型就可以囊括的。


而對於公司與企業而言,使用「心理測驗」更是一門需要小心的學問,貿然的使用、不正確的解讀都會在某些地方,埋下潛在的危險因子。



CTA

如果你認同我的內容有所幫助,
歡迎在「方格子」或是「Linkedin」給我一個愛心or

如果你認為我的內容可以幫助到更多人,
歡迎在各種管道進行分享

如果你想要給我回饋或是有任何想法,
歡迎在「方格子」或是「Linkedin」留言告訴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ashi的人資小九九
12會員
18內容數
希望每一個人在公司中,都可以適才、適所的工作。 我希望自己能夠幫助公司建立更好的流程與制度, 打造「任務」、「能力」、「報酬」三者都能互相匹配的職場環境。
2024/12/29
金字塔原理是一種邏輯清晰的溝通方法,能有效避免誤解,提升溝通效率。本文詳細闡述金字塔原理的結構、應用方法及案例,並分享作者實際運用金字塔原理解決部門主管與員工加薪爭議的經驗。文章結構也巧妙地運用金字塔原理,層層遞進,使讀者更容易理解。
Thumbnail
2024/12/29
金字塔原理是一種邏輯清晰的溝通方法,能有效避免誤解,提升溝通效率。本文詳細闡述金字塔原理的結構、應用方法及案例,並分享作者實際運用金字塔原理解決部門主管與員工加薪爭議的經驗。文章結構也巧妙地運用金字塔原理,層層遞進,使讀者更容易理解。
Thumbnail
2024/11/24
在公司工作時,制度未必是束縛,反而可能是效率提升的工具。本文分析其存在的必要性,並分享如何建立適合企業的運作流程,特別是針對人力資源的招募流程。強調制度應隨著企業成長而調整,以應對不斷變化的需求與挑戰。有效的制度應能過濾出關鍵問題,把資源投放在重要的特殊情況上,最終實現高效合作。
Thumbnail
2024/11/24
在公司工作時,制度未必是束縛,反而可能是效率提升的工具。本文分析其存在的必要性,並分享如何建立適合企業的運作流程,特別是針對人力資源的招募流程。強調制度應隨著企業成長而調整,以應對不斷變化的需求與挑戰。有效的制度應能過濾出關鍵問題,把資源投放在重要的特殊情況上,最終實現高效合作。
Thumbnail
2024/11/09
職場上有四種人:努力且會思考、不努力但會思考、不努力也不思考、努力但不思考。 請小心那些「努力但不思考」的人。
Thumbnail
2024/11/09
職場上有四種人:努力且會思考、不努力但會思考、不努力也不思考、努力但不思考。 請小心那些「努力但不思考」的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MBTI人格測試這幾年超級火紅,我也來玩玩看,測出了自己的性格類型為「冒險家」(ISFP)。接者我把數據貼給 ChatGPT,請它幫我分析。個性偏內向一點點,重視當下體驗,富有藝術感和創造力,重視真誠和別人的感受,但也容易受別人的情緒影響,欠缺長遠規劃能力。
Thumbnail
MBTI人格測試這幾年超級火紅,我也來玩玩看,測出了自己的性格類型為「冒險家」(ISFP)。接者我把數據貼給 ChatGPT,請它幫我分析。個性偏內向一點點,重視當下體驗,富有藝術感和創造力,重視真誠和別人的感受,但也容易受別人的情緒影響,欠缺長遠規劃能力。
Thumbnail
MBTI性格測試:了解你的性格傾向,但別過於迷信! MBTI性格測試,別當真!
Thumbnail
MBTI性格測試:了解你的性格傾向,但別過於迷信! MBTI性格測試,別當真!
Thumbnail
你做過心理測驗嗎?講到心理測驗,你會想到什麼呢? 之前聽說 MBTI 的題目有更新,身邊一些朋友重做了,發現結果不同(或相同)。我自己之前在朋友問的時候也有做了一下,發現高中測出來的結果和大學不同。先不論 MBTI 到底算不算嚴謹的心理測驗,今天想跟大家談談心理測驗每次測出來都不一樣是怎麼一回事?
Thumbnail
你做過心理測驗嗎?講到心理測驗,你會想到什麼呢? 之前聽說 MBTI 的題目有更新,身邊一些朋友重做了,發現結果不同(或相同)。我自己之前在朋友問的時候也有做了一下,發現高中測出來的結果和大學不同。先不論 MBTI 到底算不算嚴謹的心理測驗,今天想跟大家談談心理測驗每次測出來都不一樣是怎麼一回事?
Thumbnail
還記得從學生時期,學校就會讓大家寫適性測驗,透過這樣的測驗來了解你是什麼樣類型的人。通常這樣的測驗結果還會附帶告訴你,像你這樣性格的人適合什麼樣類型的工作。而前一陣子也很多人瘋迷 MBTI 人格解析,依照測驗結果了解自己是哪種類型的特質。
Thumbnail
還記得從學生時期,學校就會讓大家寫適性測驗,透過這樣的測驗來了解你是什麼樣類型的人。通常這樣的測驗結果還會附帶告訴你,像你這樣性格的人適合什麼樣類型的工作。而前一陣子也很多人瘋迷 MBTI 人格解析,依照測驗結果了解自己是哪種類型的特質。
Thumbnail
請專家去分析你的日常談話,是比較推薦,也比較精確的做法。
Thumbnail
請專家去分析你的日常談話,是比較推薦,也比較精確的做法。
Thumbnail
究竟MBTI線上測驗準不準? 我們的確認經驗,發現有一半的人都不是網路測驗的結果,有的甚至功能相差甚異。 類型確認很重要,但類型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什麼功能,該怎麼發展。
Thumbnail
究竟MBTI線上測驗準不準? 我們的確認經驗,發現有一半的人都不是網路測驗的結果,有的甚至功能相差甚異。 類型確認很重要,但類型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什麼功能,該怎麼發展。
Thumbnail
「點這個連結測測看你是什麼類型?我覺得超準的。」 某天朋友傳給我的 Line 訊息,裡面有個連結,點開之後發現是 MBTI,也是我第一次注意到心理學課本上的人格測驗,已經流傳在朋友之間,好像沒做過就跟不上時代了! 感謝換日線的邀約,讓我有機會以心理師的角度解析這個近年火紅的人格測驗。
Thumbnail
「點這個連結測測看你是什麼類型?我覺得超準的。」 某天朋友傳給我的 Line 訊息,裡面有個連結,點開之後發現是 MBTI,也是我第一次注意到心理學課本上的人格測驗,已經流傳在朋友之間,好像沒做過就跟不上時代了! 感謝換日線的邀約,讓我有機會以心理師的角度解析這個近年火紅的人格測驗。
Thumbnail
我初次接觸所謂的「 MBTI 」知識,並不是從職業建議或人資的角度看見它的作用的。我是發覺它能解釋人們為什麼會衝突?此次在再度自己整理筆記並po文時,我自己有了對自己重大的新發現。也有了MBTI更好的應用經驗。 寫作最大的收穫是自己,真的沒有錯。這裡再把自己的心(/新)得攤開給有相同興趣的好朋友們
Thumbnail
我初次接觸所謂的「 MBTI 」知識,並不是從職業建議或人資的角度看見它的作用的。我是發覺它能解釋人們為什麼會衝突?此次在再度自己整理筆記並po文時,我自己有了對自己重大的新發現。也有了MBTI更好的應用經驗。 寫作最大的收穫是自己,真的沒有錯。這裡再把自己的心(/新)得攤開給有相同興趣的好朋友們
Thumbnail
榮格也警告他的讀者: 「雖然有些人的類型確實可以一眼就辨認出來,但絕不會總是如此簡單。通常只要仔細觀察,並衡量證據,就可以得到確定的分類。可是,不論對反的傾向和功能的基本原則可能有多麼簡單明瞭,在實際的現實中,卻是複雜且難以分辨的,因為每個人都是規則的例外」。
Thumbnail
榮格也警告他的讀者: 「雖然有些人的類型確實可以一眼就辨認出來,但絕不會總是如此簡單。通常只要仔細觀察,並衡量證據,就可以得到確定的分類。可是,不論對反的傾向和功能的基本原則可能有多麼簡單明瞭,在實際的現實中,卻是複雜且難以分辨的,因為每個人都是規則的例外」。
Thumbnail
MBTi或者十六型人格是種粗淺的稱呼,背後蘊含著一個複雜的理論架構,但不了解其架構而誤會的情況太多了。好好認識,會發現能運用到人生的層面很廣泛,從自我認識到生命中的每個關係。我們致力於推廣並正確運用此理論...
Thumbnail
MBTi或者十六型人格是種粗淺的稱呼,背後蘊含著一個複雜的理論架構,但不了解其架構而誤會的情況太多了。好好認識,會發現能運用到人生的層面很廣泛,從自我認識到生命中的每個關係。我們致力於推廣並正確運用此理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