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是出自麥肯錫的書籍《金字塔原理:思考、寫作、解決問題的邏輯方法》,一開始是由CMoney的CEO Ken分享,我受益良多。從此往後,我長期使用這樣子的方式進行論述、溝通,在這個過程當中也重新有了自己的體會,想要分享給大家。
結論通常是一個陳述句,有可能是未來要產出的行動、對於狀況或過去的評論及結語。
王小明長得很帥!
邏輯通常是一個或多個判斷句,有的形式可能是很多「當……,則…….」組成的一段話。
五官深邃的人,我會覺得他很帥(當一個人五官深邃,則我會認為他很帥。)
事實指的是對於現狀或過去的描述
王小明的眼睛很大、鼻樑很挺、眉毛很濃。
同樣的事實或數據,在不同的邏輯之下,往往會有不同的結論——因此,從事實開始進行論述時,往往會不知道最後的結論是什麼,在正常對話中往往會造成發散或是疑惑。例如在上面的舉例:「王小明的眼睛很大、鼻樑很挺、眉毛很濃。」這句話可能最後的結論是「王小明長得很帥」,但也有可能是「王小明是外國人」。
與此同時,自結論開始、一層一層往下還有一個好處,是溝通會變得非常有效率:如果彼此認同結論,那很可能就不用討論到邏輯、事實;如果彼此結論不同,那就得看邏輯一致不一致——當邏輯一致時,那勢必就是看到得事實不同;但如果邏輯一致,那就得確認彼此得事實是不是一樣的。
另外一種情境,則是常見在一般的討論過程中:對過去要下個評價或定語、對未來要要有新的方向或是行動。在這個時候,就要從確認事實開始——先讓彼此對於要採用的事實、數據有一致的認知,再根據未來的方向制定判斷的邏輯、最後依據事實和邏輯的結合,產出結論。
當然在討論時,我認為非常難「一次只聚焦在一個元素」,但理想的情境是,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知道現在在討論的元素為何,以此去思考新的話題與內容對於另外兩個(已經討論到的)元素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有一次,一個部門主管與他的夥伴發生了一點不一致:這位夥伴想要爭取加薪,但是部門主管拒絕;夥伴無法理解他在拒絕時的理由,於是邀請我作為第三方,主持這一場對話當中。
我便應用了這一個「金字塔溝通」的框架,將對話大致拆分成了五個不同的階段:確認結論、確認邏輯、檢視事實、邏輯再判斷、產出新結論。
在一開始,我便幫雙方都破了題:夥伴以專案成功想爭取加薪、但是主管以「還沒有到調薪時間、夥伴的狀況也不符合個案加薪的條件」為由拒絕了這位夥伴。
儘管我是以第三方的角度加入這場對話的,但在「加薪」上的判斷邏輯,卻是身為HR的我應該要從公司的角度說清楚講明白的,而我給出了以下幾點加薪的判斷邏輯:
根據我給出的判斷邏輯,接下來要做得事情其實只有一件:確認這位夥伴平時的工作權責。而在這個環節的討論過程當中,這位夥伴也同意了一件事情:「除了這個專案之外,其他的工作內容仍屬於原職等的權責。」
講到這裡,其實對話應該已經可以告一個段落了——結論雙方都理解、邏輯清晰、事實雙方是一致的,但在當下我不打算停在這裡——我想要在帶一個新的結論、跟未來有關的結論出來,所以我重新爬了一次金字塔:夥伴說的那個專案,具體的內容、和成效是什麼?
這兩個邏輯,其實在先前的對話內容就有稍微提到(只是為了閱讀順序沒有寫),而在走到這個階段時,就得用這兩個邏輯在進行判斷了:
在這個環節當中,就開始針對這個單一專案當中,這位夥伴展現出來的能力、專案的成效進行拆解,然後引導到下一個階段。
最後,基於這個專案的內容有了幾個新結論:
其實,我要有這個新結論的原因很簡單——我不是很想讓夥伴帶著「我的要求被否定」的結論離開,而清楚的知道「我接下來應該做什麼」。
這個溝通方式是我在工作以來非常常使用的技巧,甚至在這篇文章當中,我也使用了這個技巧作為主要的文章結構:
這個溝通技巧對我而言,就像是一個能夠隨時拿出來的思考地圖——不管是面對需求、討論目標、釐清觀點,都可以利用這個結構快速對焦、必且避免溝通上的誤解。
當然,任何一個工具都不是萬能的,需要在實際情境當中調整、變通,才能磨合出最適合自己的使用方式。
如果你認同我的內容有所幫助,
歡迎在「方格子」或是「Linkedin」給我一個愛心or讚!
如果你認為我的內容可以幫助到更多人,
歡迎在各種管道進行分享!
如果你想要給我回饋或是有任何想法,
歡迎在「方格子」或是「Linkedin」留言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