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提升溝通效率的邏輯思考方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金字塔原理是出自麥肯錫的書籍《金字塔原理:思考、寫作、解決問題的邏輯方法》,一開始是由CMoney的CEO Ken分享,我受益良多。從此往後,我長期使用這樣子的方式進行論述、溝通,在這個過程當中也重新有了自己的體會,想要分享給大家。

金字塔溝通的構成

raw-image


金字塔的上層:結論

結論通常是一個陳述句,有可能是未來要產出的行動、對於狀況或過去的評論及結語。

王小明長得很帥!

金字塔的中層:邏輯

邏輯通常是一個或多個判斷句,有的形式可能是很多「當……,則…….」組成的一段話。

五官深邃的人,我會覺得他很帥(當一個人五官深邃,則我會認為他很帥。)

金字塔的底層:事實或數據

事實指的是對於現狀或過去的描述

王小明的眼睛很大、鼻樑很挺、眉毛很濃。

討論與對話順序

當有一件事情要完整討論或表達時,從結論開始,一層一層往下

同樣的事實或數據,在不同的邏輯之下,往往會有不同的結論——因此,從事實開始進行論述時,往往會不知道最後的結論是什麼,在正常對話中往往會造成發散或是疑惑。例如在上面的舉例:「王小明的眼睛很大、鼻樑很挺、眉毛很濃。」這句話可能最後的結論是「王小明長得很帥」,但也有可能是「王小明是外國人」。

與此同時,自結論開始、一層一層往下還有一個好處,是溝通會變得非常有效率:如果彼此認同結論,那很可能就不用討論到邏輯、事實;如果彼此結論不同,那就得看邏輯一致不一致——當邏輯一致時,那勢必就是看到得事實不同;但如果邏輯一致,那就得確認彼此得事實是不是一樣的。

當要產出新的結論時,從確認事實開始,一層一層往上

另外一種情境,則是常見在一般的討論過程中:對過去要下個評價或定語、對未來要要有新的方向或是行動。在這個時候,就要從確認事實開始——先讓彼此對於要採用的事實、數據有一致的認知,再根據未來的方向制定判斷的邏輯、最後依據事實和邏輯的結合,產出結論。

當然在討論時,我認為非常難「一次只聚焦在一個元素」,但理想的情境是,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知道現在在討論的元素為何,以此去思考新的話題與內容對於另外兩個(已經討論到的)元素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一場對話當中的實際應用

有一次,一個部門主管與他的夥伴發生了一點不一致:這位夥伴想要爭取加薪,但是部門主管拒絕;夥伴無法理解他在拒絕時的理由,於是邀請我作為第三方,主持這一場對話當中。

我便應用了這一個「金字塔溝通」的框架,將對話大致拆分成了五個不同的階段:確認結論、確認邏輯、檢視事實、邏輯再判斷、產出新結論。

確認結論:對焦對話議題

在一開始,我便幫雙方都破了題:夥伴以專案成功想爭取加薪、但是主管以「還沒有到調薪時間、夥伴的狀況也不符合個案加薪的條件」為由拒絕了這位夥伴。

確認邏輯:給出判斷邏輯

儘管我是以第三方的角度加入這場對話的,但在「加薪」上的判斷邏輯,卻是身為HR的我應該要從公司的角度說清楚講明白的,而我給出了以下幾點加薪的判斷邏輯:

  1. 薪資反映的是權責的範圍與難易度(職級等),而不是單一專案的貢獻。
  2. 個案調薪通常發生在「權責與職級等/薪資」不匹配時。

確認事實:夥伴平時工作權責為何?近期的專案為何?

根據我給出的判斷邏輯,接下來要做得事情其實只有一件:確認這位夥伴平時的工作權責。而在這個環節的討論過程當中,這位夥伴也同意了一件事情:「除了這個專案之外,其他的工作內容仍屬於原職等的權責。」

講到這裡,其實對話應該已經可以告一個段落了——結論雙方都理解、邏輯清晰、事實雙方是一致的,但在當下我不打算停在這裡——我想要在帶一個新的結論、跟未來有關的結論出來,所以我重新爬了一次金字塔:夥伴說的那個專案,具體的內容、和成效是什麼?

邏輯再判斷:這個專案代表什麼?

這兩個邏輯,其實在先前的對話內容就有稍微提到(只是為了閱讀順序沒有寫),而在走到這個階段時,就得用這兩個邏輯在進行判斷了:

  1. 單一專案的貢獻可以作為提升職級等的參考之一,但更重要的是佐證能力足以負擔更高權責。
  2. 單一專案的貢獻可以反映在年終獎金分配,但具體由主管決定、高階主管審核。

在這個環節當中,就開始針對這個單一專案當中,這位夥伴展現出來的能力、專案的成效進行拆解,然後引導到下一個階段。

產出新結論

最後,基於這個專案的內容有了幾個新結論:

  • 這個專案原本就被主管納入到獎金分配的參考案例之一
  • 如果要晉升到下一個職等,這位夥伴還需要加強的其他能力

其實,我要有這個新結論的原因很簡單——我不是很想讓夥伴帶著「我的要求被否定」的結論離開,而清楚的知道「我接下來應該做什麼」。

小結,金字塔溝通的運用

這個溝通方式是我在工作以來非常常使用的技巧,甚至在這篇文章當中,我也使用了這個技巧作為主要的文章結構:

  • 結論:金字塔溝通是什麼
  • 邏輯:為什麼要使用金字塔溝通
  • 事實:一個我使用金字塔溝通引導對話的案例

這個溝通技巧對我而言,就像是一個能夠隨時拿出來的思考地圖——不管是面對需求、討論目標、釐清觀點,都可以利用這個結構快速對焦、必且避免溝通上的誤解。

當然,任何一個工具都不是萬能的,需要在實際情境當中調整、變通,才能磨合出最適合自己的使用方式。



CTA

如果你認同我的內容有所幫助,

歡迎在「方格子」或是「Linkedin」給我一個愛心or讚!

如果你認為我的內容可以幫助到更多人,

歡迎在各種管道進行分享!

如果你想要給我回饋或是有任何想法,

歡迎在「方格子」或是「Linkedin」留言告訴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ashi的人資小九九
12會員
17內容數
希望每一個人在公司中,都可以適才、適所的工作。 我希望自己能夠幫助公司建立更好的流程與制度, 打造「任務」、「能力」、「報酬」三者都能互相匹配的職場環境。
2025/01/12
本文探討MBTI人格測驗的科學性及在企業應用中的問題,指出網路上的MBTI版本大多非真正心理測驗,缺乏標準化和信效度研究,其二元化的結果呈現也無法準確反映人類複雜的人格特質,可能導致錯誤的個人判斷和社會期許效應,並建議企業謹慎使用心理測驗。
2025/01/12
本文探討MBTI人格測驗的科學性及在企業應用中的問題,指出網路上的MBTI版本大多非真正心理測驗,缺乏標準化和信效度研究,其二元化的結果呈現也無法準確反映人類複雜的人格特質,可能導致錯誤的個人判斷和社會期許效應,並建議企業謹慎使用心理測驗。
2024/11/24
在公司工作時,制度未必是束縛,反而可能是效率提升的工具。本文分析其存在的必要性,並分享如何建立適合企業的運作流程,特別是針對人力資源的招募流程。強調制度應隨著企業成長而調整,以應對不斷變化的需求與挑戰。有效的制度應能過濾出關鍵問題,把資源投放在重要的特殊情況上,最終實現高效合作。
Thumbnail
2024/11/24
在公司工作時,制度未必是束縛,反而可能是效率提升的工具。本文分析其存在的必要性,並分享如何建立適合企業的運作流程,特別是針對人力資源的招募流程。強調制度應隨著企業成長而調整,以應對不斷變化的需求與挑戰。有效的制度應能過濾出關鍵問題,把資源投放在重要的特殊情況上,最終實現高效合作。
Thumbnail
2024/11/09
職場上有四種人:努力且會思考、不努力但會思考、不努力也不思考、努力但不思考。 請小心那些「努力但不思考」的人。
Thumbnail
2024/11/09
職場上有四種人:努力且會思考、不努力但會思考、不努力也不思考、努力但不思考。 請小心那些「努力但不思考」的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麥肯錫專家教你,用「邏輯思考」解決問題。麥肯錫的MECE金字塔原理居然也可以運用在email上?一封寫得好的email,可以讓人一看就懂,不僅提升「讀信意願」,甚至還能引起收件者「想趕快回信」的動力
Thumbnail
麥肯錫專家教你,用「邏輯思考」解決問題。麥肯錫的MECE金字塔原理居然也可以運用在email上?一封寫得好的email,可以讓人一看就懂,不僅提升「讀信意願」,甚至還能引起收件者「想趕快回信」的動力
Thumbnail
作者是中國的商業顧問劉潤,他在這本書教大家如何思考世界運作背後不變的「底層邏輯」,讓大家可以運用在不同環境及情境中。 邏輯是大腦的運算路徑,邏輯之間沒有對錯。本書用很多例子去講述「底層邏輯」的觀念👇🏻 1️⃣個人層面的底層邏輯 ➿每個人的心中應有三種對錯觀:法學、經濟學家、商人
Thumbnail
作者是中國的商業顧問劉潤,他在這本書教大家如何思考世界運作背後不變的「底層邏輯」,讓大家可以運用在不同環境及情境中。 邏輯是大腦的運算路徑,邏輯之間沒有對錯。本書用很多例子去講述「底層邏輯」的觀念👇🏻 1️⃣個人層面的底層邏輯 ➿每個人的心中應有三種對錯觀:法學、經濟學家、商人
Thumbnail
本文強調人生如同商業模式,核心在於能力、效率和槓桿的結合。成功需明確目標、選擇適合工具及方法,並有效利用團隊、產品、資本和人脈槓桿。書中鼓勵追求高效勤奮,並透過刻意練習及時間管理提升自我,強化個人影響力,實現目標。
Thumbnail
本文強調人生如同商業模式,核心在於能力、效率和槓桿的結合。成功需明確目標、選擇適合工具及方法,並有效利用團隊、產品、資本和人脈槓桿。書中鼓勵追求高效勤奮,並透過刻意練習及時間管理提升自我,強化個人影響力,實現目標。
Thumbnail
閱讀分享 書名:底層邏輯 1主題:如何快速洞察本質-解決問題的底層邏輯 重點摘要 1.商業顧問的核心能力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洞察力。 2.洞察力是每個人都可以透過科學的方法練習精進。 3.系統=要素 X 連接關係 系統-一組相互連接的要素 要素-要素可以想成零件,是我們表面看的
Thumbnail
閱讀分享 書名:底層邏輯 1主題:如何快速洞察本質-解決問題的底層邏輯 重點摘要 1.商業顧問的核心能力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洞察力。 2.洞察力是每個人都可以透過科學的方法練習精進。 3.系統=要素 X 連接關係 系統-一組相互連接的要素 要素-要素可以想成零件,是我們表面看的
Thumbnail
我們常在許多時候用經驗決定我們的決策,但卻忘記這個經驗到底是不是這些決策之間共通的邏輯,這樣即將所有結果訴諸於機率,偶爾的有效會讓我們更加確信自己的經驗,直到跌了一大跤。對於自己跟他人做事的底層邏輯動機有所洞察,才能安穩的在這個詭譎的世界中生存,累積更多可以犯錯之資本,因為永遠不可能有100%成功。
Thumbnail
我們常在許多時候用經驗決定我們的決策,但卻忘記這個經驗到底是不是這些決策之間共通的邏輯,這樣即將所有結果訴諸於機率,偶爾的有效會讓我們更加確信自己的經驗,直到跌了一大跤。對於自己跟他人做事的底層邏輯動機有所洞察,才能安穩的在這個詭譎的世界中生存,累積更多可以犯錯之資本,因為永遠不可能有100%成功。
Thumbnail
我們常說「眼見為憑」,但有時我們看到的表象或著經驗也會迷惑我們,讓我們看不清事情的本質。以上的方法論其實講究的是從事實出發,千萬不要被「想當然爾」牽著走,也不要輕易下結論,重點是得隨時保持空杯心態去看問題。
Thumbnail
我們常說「眼見為憑」,但有時我們看到的表象或著經驗也會迷惑我們,讓我們看不清事情的本質。以上的方法論其實講究的是從事實出發,千萬不要被「想當然爾」牽著走,也不要輕易下結論,重點是得隨時保持空杯心態去看問題。
Thumbnail
每看完書後的一週,內容大至都忘光,想做筆記又沒時間,想說寫些讀後想法,順推薦我認為不錯的書籍給大家參考。 這本「底層邏輯」的作者是「劉潤」,中國著名的商業顧問,曾經擔任微軟中國戰略合作總監,也曾任騰訊、百度、海爾等知名企業的戰略顧問。 第一次看到「劉潤」這名字是在2006年一篇「出租車司機給微軟員
Thumbnail
每看完書後的一週,內容大至都忘光,想做筆記又沒時間,想說寫些讀後想法,順推薦我認為不錯的書籍給大家參考。 這本「底層邏輯」的作者是「劉潤」,中國著名的商業顧問,曾經擔任微軟中國戰略合作總監,也曾任騰訊、百度、海爾等知名企業的戰略顧問。 第一次看到「劉潤」這名字是在2006年一篇「出租車司機給微軟員
Thumbnail
以為這是一本教你如何「吵架」的書⋯⋯整體看下來,其實不然;除了「What you think」也更看重「How you think」,讓我們架穩梯子,一齊爬得高一點。
Thumbnail
以為這是一本教你如何「吵架」的書⋯⋯整體看下來,其實不然;除了「What you think」也更看重「How you think」,讓我們架穩梯子,一齊爬得高一點。
Thumbnail
你曾受過蘋果創辦人 Steve Jobs 史丹佛大學畢業演說的激勵嗎?這場演說,依序描述他就學、創業與面對死亡的歷程,運用「三幕劇」的文章結構,塑造易讀好懂又感人肺腑的文章。想知道怎麼架出簡潔的文章架構,不妨看看洪震宇老師怎麼說...
Thumbnail
你曾受過蘋果創辦人 Steve Jobs 史丹佛大學畢業演說的激勵嗎?這場演說,依序描述他就學、創業與面對死亡的歷程,運用「三幕劇」的文章結構,塑造易讀好懂又感人肺腑的文章。想知道怎麼架出簡潔的文章架構,不妨看看洪震宇老師怎麼說...
Thumbnail
你是否覺得與人溝通是一件痛苦的事?每一次簡報都苦惱到底該說什麼?花了大把時間準備、蒐集了大量的資料,自信滿滿的上台去報告,卻總是叫好不叫座,看著台下面無表情、反應平平,只得到一句「辛苦了!」 或許你該重新思考一下你的溝通方式了。
Thumbnail
你是否覺得與人溝通是一件痛苦的事?每一次簡報都苦惱到底該說什麼?花了大把時間準備、蒐集了大量的資料,自信滿滿的上台去報告,卻總是叫好不叫座,看著台下面無表情、反應平平,只得到一句「辛苦了!」 或許你該重新思考一下你的溝通方式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