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這件事,常聽到有人問:「到底有沒有什麼成功的投資公式,或者是一定會賺的策略,可以讓我照著做就發大財?」我走了10年冤枉路發現:「成功沒有公式,股票投資也不是靠‘想’或‘說’就能發財,得靠‘做實際操作’。」
講真的,市場變化太快了,經濟數據、國際局勢、公司基本面,甚至投資人情緒,這些東西天天在變。除了天公伯以外,永遠沒辦法準確預測股市的走向。只有真正進場,放錢下去操作,看行情和績效的實際反應,才知道什麼方法可行、什麼方法需要修正。這才是投資的真諦。
投資講求「小步快跑、快速迭代」。什麼意思?就是不要一開始就把資金全壓上去,而是小額試水溫,邊做邊學,邊測試自己的抗跌能力到哪裡。這過程中,可能賺到,也可能賠錢,但重點是要從每一次交易中學到東西,調整策略,慢慢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有些人進股市,只想著「賺大錢」,結果呢?大多數撐不久,因為賺錢不是一蹴可幾的事,過程中遇到虧損是很正常的。要是心態沒調整好,光想到賠錢就睡不著,怎麼可能走得長遠?所以,我覺得,投資除了賺錢的目標之外,更重要的是學會享受這個過程,從學習中找到樂趣。
如果我不喜歡研究公司財報、不愛看國際新聞、不懂得市場波動的節奏,那每天盯盤只會讓我壓力山大。就算偶爾賺了一筆,也不會開心太久;萬一賠錢,那根本是每天心情都在谷底。但反過來說,假如我享受投資的學習和挑戰,那就算有時候賠了,至少過程中不會覺得浪費時間,反而是一種成長。
這讓我想起有一次,YT影片有個人聊到他的投資經歷。他說他原本很愛研究股票,經常追蹤財經新聞和公司動態,還熱衷和朋友分享心得,整個人幹勁十足。後來他聽別人說當專職投資人很好賺,於是就辭職,全職投入股票交易。但不到三年,他就撐不下去了。他說:「每天盯盤、研究,壓力大得要命,尤其是大跌的時候,看到存款變少又沒薪資收入,整晚睡不著,根本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主持人問他:「那現在呢?」他笑著說:「後來我重新調整心態,回到原本的興趣點,現在把投資當成副業中的主業,有薪水當後盾並改買指數ETF,選股和操作都輕鬆多了,賺錢雖然沒那麼快,但日子過得很快樂。」
他的故事讓我深刻體會到,興趣和專業可以結合,但要適可而止,別為了賺錢,硬逼自己做不喜歡的事。像他一樣,重新分清自己擅長什麼、喜歡什麼,然後把其他不擅長的部分交給專業的人來處理,這才是更聰明的選擇。
這也讓我想到《富爸爸窮爸爸》裡的一句話:「要善用專業人士的力量,願意付出相應的報酬,因為他們能幫我省下寶貴的時間和精力。」與其自己拼得要死,不如找對人合作,讓時間為自己帶來幸福。
投資也是這樣,我不用樣樣都自己來,像是複雜的選股、停損停利,可以請投信軟體協助自動化,解決人性難控制的麻煩,把自己的時間花在真正熱愛的事情上。這不僅能提高投資的成功率,還能讓我更專注在享受生活的每個當下。這才是「財富自由」的真諦,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