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分辨何謂正確。(政治上的總預算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這幾天參與了較多政治相關的文章、影片留言等等,看了很多資訊。

要尋找到可信的資訊來源有難度,而正確的資訊又能不能夠正確地推理出結論呢。


想舉一個不斷追朔的範例,但最後大概也沒有結果。


事先提醒:

雖然我已利用個人的理解能力接收了各陣營支持者的大量資訊,但我沒有事事都善盡查證的責任。

如果有人能舉證你的資訊確實更加正確的話,我也願意修改文章或刪除錯誤的敘述。

(當然這可能很花時間(因為你也要查證),也未必對你而言有意義)


國民黨有沒有提出一些預算近乎全刪的提案?

據我現有的理解是「有」。

但有提出能表示他們真的在為惡嗎?或許有荒唐反智的成分,但看看民進黨總召的臉書發文,哪些言論比較瘋狂我是不太好分辨。

提出提案並不等於會通過,民眾黨跟國民黨提出的預算刪減版本差異很大,我是也讀過民眾黨的一些資訊,感受上大部分是尚有邏輯,不至於失去理智(而立法院並非國民黨獨大)。

行文當下的最新資訊是國民黨撤回了絕大多數的提案(似乎撤回了幾千個吧)。


提出某項目預算全刪的提案很荒謬嗎?

這就要去追朔歷史上的紀錄,例如民進黨是否有做過這樣的事情?其他國家有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

提出這種提案有沒有可能是立法院審預算的常態?只是作為攻防的籌碼,希望部門出來詳盡解釋預算用途。

據我現在的理解,預算刪減、審查的攻防以往都是有的,只看金額的話,以往刪的預算也不算少。

如果不只看金額,還要看項目呢?

那就很麻煩了,而且預算還沒審完,拿現在還沒審完的提案,去對比以往已經審完的提案,可能不夠公允。


刪減預算的理由合理嗎?

黃國昌刪除台鐵預算的理由是過去給了很多預算,但做不好,所以刪減預算。

民眾黨一部分刪減的邏輯差不多是這樣,你表現不好,我們要懲罰性的縮減你分配到的預算。

這理由到底說不說得通呢?

你給孩子生活費/零用錢,他考試考不好,所以你要少給他一點。

那他到底是會「受到你的懲罰而奮發向上」,還是會「要就一起來擺爛」。

如果今年刪了預算,反而台鐵出包、意外事件更加頻傳,很好奇黃國昌對台鐵安全顧慮的決心打算如何實現呢?

難道是繼續刪預算?還是刪台鐵(?)


曾經給了錢但有出現過不好的表現,就表示他做得不好嗎?

不給他錢就能讓他做得更好嗎?

到底這孩子是被你溺愛得生活糜爛;還是認真生活但力所不能及?

(想透過「刪台電購置燃煤的費用來降低燃煤發電的總量」這點我也是覺得滿荒唐的)


民進黨都不討論是真的嗎?

雖然我沒看VOD,但民進黨總召在提案討論的發言時放飛自我應該是確有其事。

(我的判斷方法大概是這樣,國民黨與民眾黨支持者們這樣說,也有影片相關證據(雖然我沒全看),而民進黨支持者也沒有對此反駁)

但他數次的發言不就事論事,就證明了民進黨不討論嗎?

有沒有可能議會的機制沒有讓民進黨立委有足夠的發言機會呢?

還是之前幾個月的認真發言常直接被略過進入投票表決,以至於民進黨立委認為認真發言也無濟於事?

又有民進黨支持者表示,說民進黨不想討論是荒謬的。

明明幾個月以前就應該要提案討論的總預算案,被國民黨和民眾黨拖延到截止期的前幾天,這幾天才開始討論幾千條提案(雖然現在可能刪減完後沒有幾千條了),才開始要徵詢各部門的意見,這能算是「有想要討論」的表現嗎?

雖然我沒有再得到國民黨支持者對此的看法,不過我自己腦補一下。

會拖延到現在,不也是民進黨針對之前各種法案不斷拖延,導致立法院運作緩慢,才導致現在這個結果嗎?

那到底誰是對的呢?

如果我不認同你的觀點,也不認為你有打算要跟我討論,那我還會想跟你仔細解釋嗎?


傾向支持民進黨的我,腦中一直有個想法揮之不去:

退到底線來說,假設握有權力的民進黨會貪汙、會濫用司法追殺政敵;握有權力的民眾黨會追求公平正義;那握有權力的國民黨現在在做什麼呢?

看了許多資料、各方的說法,還是很難感受到國民黨行為的中心思想(當然我是指除了親中以外)。


不知道什麼是正確的,可能大部分都是政治權力的鬥爭。

看到人們對預算刪減的反應巨大,有種《阿特拉斯聳聳肩》的既視感。

當政治人物不尊重專業人士,認為社會的權力可以用來實現一切,直到超出了現實的考量或物理法則的限制時,文明的社會就離覆滅不遠了。

至於那個時刻有多遠,我也很難判斷,在民進黨廢核支持綠電,並提出已知科學上不可實現的能源配比提案時,我也是冒出這樣的想法。

查了一下現在的配比應該是沒有如期實現,而台電靠著預算補貼但負債仍不斷增加。

不過不知道是不是運氣好,相比小時候,我已經很多年沒有遇過停電了(?)(雖然知道有其他人遇到)。


2025/01/19更新:

試著理解民眾黨對減列燃煤預算來降低燃煤發電量的看法。

按照民眾黨的想法,刪減了預算以後,有很多可能的方向可以降低燃煤發電量,所以民眾黨認為此提案是合理的。

(詳情我就不細究了,因為我也不是完全理解,只是理解了對方大概是這樣理解的)

這樣的想法到底是合理的呢?還是荒謬的?還是說只是過於理想化的?

我也覺得很難判斷。

各種提案刪減了預算以後,隔年行政機關表現正常:

可以是行政機關勉強維持生存,刪減了一些長遠發展的項目(但人民看不到);
也可能是歷年預算確實逐漸浮濫。

而隔年行政機關表現更差:

可以是確實刪除了不妥的預算以至於妨礙行政;
也可能是執政者(民進黨)表現不佳或故意擺爛。

無論哪種情況發生,人民的認知都可以再更加對立。

那不如現在就想想,做為一個人,你打算怎麼在事後判斷是非吧。

我自己以「為了減少燃煤發電量而減列台電燃煤預算」為例(這是我認為民眾黨提案刪減最荒唐的項目與理由):

我看看一年的時間燃煤發電的量會不會下降,無論民眾黨要透過開核能、擴增綠能,或是讓人民節能,或是讓用電大戶退出一些離開台灣都行,只要它辦得到,那我就只能接受事實,這項提案刪減預算是合理的。唯一的但書是我一年內在家時不能遭遇2次以上的停電或分區限電(我已經很多年沒遇到家裡停電了,就容許1次意外)。

數字一翻兩瞪眼,如果真的下降了,我下次立委就投民眾黨。

辦不到我好像也不會特別怎樣(?),就只是信任的程度稍微下滑。

雖然這種承諾理論上有很多細節值得討論,在我沒有仔細查證以前運氣成分可能很大。

例如綠能持續在擴建,本來燃煤的比例就有可能逐年下降;

例如國家用電量持續上升,燃煤的用量也隨比例繼續上升。

一年內能發生的意外情況也很多,也許有突發多用電的理由,也可能有突發節電的理由。

但認為「可以透過減列預算降低燒燃煤的量」的是民眾黨,我就只檢驗這個「信念」。

就算最後是台電自行舉債買回原本需要燒的燃煤量,導致燒的燃煤沒有減少,一樣算是民眾黨這個「信念」的失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紹東的沙龍
9會員
28內容數
關於一些生活上的信念,或不輕信世俗道德的人如何培養出自身的價值觀的故事。
黃紹東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1
如果過去的人所相信的道德、價值觀逐漸式微,新生的孩子們又會培養出怎樣的道德觀呢? 又要怎麼樣培養呢?
2025/04/11
如果過去的人所相信的道德、價值觀逐漸式微,新生的孩子們又會培養出怎樣的道德觀呢? 又要怎麼樣培養呢?
2025/02/24
一家補習班開課,招收只限男學生。這是性別歧視嗎? 背後有什麼可能的原因,是你能接受的嗎?
2025/02/24
一家補習班開課,招收只限男學生。這是性別歧視嗎? 背後有什麼可能的原因,是你能接受的嗎?
2025/01/21
在社會化的人眼裡,有些話是不會說出口的。 有些問題不會真的問出來,問了也很難得到真正的回答。 真正的原因是,我們無法相信他人能夠接受答案。 你是能夠承受真相的人嗎?
2025/01/21
在社會化的人眼裡,有些話是不會說出口的。 有些問題不會真的問出來,問了也很難得到真正的回答。 真正的原因是,我們無法相信他人能夠接受答案。 你是能夠承受真相的人嗎?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黃國昌批評蔡政府國會改革跳票,總統制削弱國會監督,國會聽證調查制度跳票。他認為國會改革勢在必行,應建立聽證調查制度、落實人事同意權。呼籲支持民眾黨,讓柯文哲當選總統,推動國會改革。
Thumbnail
黃國昌批評蔡政府國會改革跳票,總統制削弱國會監督,國會聽證調查制度跳票。他認為國會改革勢在必行,應建立聽證調查制度、落實人事同意權。呼籲支持民眾黨,讓柯文哲當選總統,推動國會改革。
Thumbnail
剩不到三個月,又是我們台灣每兩年一次的重大盛事—選舉,這個全台都會紛紛拿出激情盛典的到來。但有誰想過,這一次竟然先是論文抄襲案成為了雙方互相廝殺或改變人馬的一個重點?接下來隨著時間倒數越是趨近,肯定會有各種花式戲碼上演,說穿了就是要抓住我們的注意力,好改變我們心中的意願。 為什麼呢?
Thumbnail
剩不到三個月,又是我們台灣每兩年一次的重大盛事—選舉,這個全台都會紛紛拿出激情盛典的到來。但有誰想過,這一次竟然先是論文抄襲案成為了雙方互相廝殺或改變人馬的一個重點?接下來隨著時間倒數越是趨近,肯定會有各種花式戲碼上演,說穿了就是要抓住我們的注意力,好改變我們心中的意願。 為什麼呢?
Thumbnail
記得2018年後,筆者有遇過一些國民黨落選人物,每一個都對韓流痛心疾首,尤其是喪失跟基層聯繫管道。他們都清楚發生何事,但媒體工具一旦讓出,群眾反民進黨的情緒被點燃,自己已經無能為力,最後導致國民黨整個親中化,無力逆轉。
Thumbnail
記得2018年後,筆者有遇過一些國民黨落選人物,每一個都對韓流痛心疾首,尤其是喪失跟基層聯繫管道。他們都清楚發生何事,但媒體工具一旦讓出,群眾反民進黨的情緒被點燃,自己已經無能為力,最後導致國民黨整個親中化,無力逆轉。
Thumbnail
如果沒有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對岸大陸, 民進黨要怎麼辦。
Thumbnail
如果沒有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對岸大陸, 民進黨要怎麼辦。
Thumbnail
我覺得國民黨缺乏高手,還沒有完全認清楚現在的政治局面。那麼,國民黨的真正危機是什麼?
Thumbnail
我覺得國民黨缺乏高手,還沒有完全認清楚現在的政治局面。那麼,國民黨的真正危機是什麼?
Thumbnail
我覺得國民黨缺乏高手,還沒有完全認清楚現在的政治局面。那麼,國民黨的真正危機是什麼?
Thumbnail
我覺得國民黨缺乏高手,還沒有完全認清楚現在的政治局面。那麼,國民黨的真正危機是什麼?
Thumbnail
撰寫:楊騰凱 國民黨改革委員會對兩岸論述提出的報吿內容,諸如加強台灣的國際參與,以及洽談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確實都是值得推展的政策,不過整體看來,這些事項仍停留在「術」的層面,不僅旁人看不清國民黨想帶領枱灣「去向何方」?甚至連國民黨「從何而來」,也近乎一筆釐不清的爛賬。 國民黨長期以來便以「缺乏
Thumbnail
撰寫:楊騰凱 國民黨改革委員會對兩岸論述提出的報吿內容,諸如加強台灣的國際參與,以及洽談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確實都是值得推展的政策,不過整體看來,這些事項仍停留在「術」的層面,不僅旁人看不清國民黨想帶領枱灣「去向何方」?甚至連國民黨「從何而來」,也近乎一筆釐不清的爛賬。 國民黨長期以來便以「缺乏
Thumbnail
​整理小編:阿金 【韓國瑜】 1.抗議蔡英文政府,有關台大校長管中閔受到不公平、不正義的待遇 2.蔡英文踐踏學術自由、大學自治、知識份子,踐踏台灣最高學府的校長 3.希望全民做管中閔的後盾 4.同樣的工作性質,但高雄和台北的薪資待遇不同,一個台灣兩個世界 5.經濟政策過
Thumbnail
​整理小編:阿金 【韓國瑜】 1.抗議蔡英文政府,有關台大校長管中閔受到不公平、不正義的待遇 2.蔡英文踐踏學術自由、大學自治、知識份子,踐踏台灣最高學府的校長 3.希望全民做管中閔的後盾 4.同樣的工作性質,但高雄和台北的薪資待遇不同,一個台灣兩個世界 5.經濟政策過
Thumbnail
選前三天,來補充最新的選情。當然,因為選罷法的規定,完全不能談民調,也不能談票數,為了避免聯想,我連會讓你推敲民調的用詞都拿掉了。這也讓本集內參超級短,但該有的重點盡量放。像是台北市柯文哲為什麼陷入苦戰,以及高雄大便……大辯論會之後,又會對選情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Thumbnail
選前三天,來補充最新的選情。當然,因為選罷法的規定,完全不能談民調,也不能談票數,為了避免聯想,我連會讓你推敲民調的用詞都拿掉了。這也讓本集內參超級短,但該有的重點盡量放。像是台北市柯文哲為什麼陷入苦戰,以及高雄大便……大辯論會之後,又會對選情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