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 #問】01 愛哪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年是五十歲的一年,想要寫一個在這年紀的思考,例如本來期待可以知天命,但一年快過完都沒有到達那個境界,顯然無法寫出"知"系列,乾脆寫個"問"系列吧。

日常小問也好,人生提問也好,確實常常自問自答,或自問但答不出來,無所謂,變成一個中年人後的種種微妙,覺得整理成常見問題集的話,應該不錯。

【五十 #問】01 愛哪裡?

昨天參加了一場新書分享會,是一群愛基隆的年輕人組成工作室,以藝術感染社區、耕耘七年之久後寫成一本指南,會中頻頻提到"愛",包括真的愛情的愛,進展到結婚生子的那種,包括說像談戀愛一樣愛上基隆這個城市、沒事就會騎機車到各區晃想完成拼圖的那種,有異鄉人來一見鍾情的,有離鄉遊子回來再見鍾情的。

現場聽眾也差不多熱烈地展現對基隆的愛,最後討論起基隆人特質、基隆認同、為什麼選擇基隆而不是其他城市等等,總之,大家都深情款款,我不知道是不是藝術做到的,但人們好像真的都被感染了,趁機想告白。

一方面因為愛,一方面因為相信所做的事可以改變什麼,相信會變得更好,所以不是戀愛腦那種盲目愛喔,是源自欣賞與喜歡這城市的存在與風格,逐步探究,才越來越愛的。

回答為什麼是基隆那一題時,答案聽起來有點像剛好,某個人生時刻,剛好在基隆,也可能是澎湖,但剛好是基隆。緣分吧,猶豫久了說不出什麼合適的詞時,緣分永遠是好答案,當然因緣際會也要加上把握機會,才會成就愛。

聽到澎湖兩個字時,你知道我的嘴角失守,是巧合嗎?這麼巧,沒別的例子可以舉,回想他們前面強調喜歡基隆可以看各種角度的海,就不意外能理解為何澎湖會被講出來。啊,所以我的選擇也非常符合邏輯對吧。

愛基隆還是愛澎湖?

不久前有一次去北投上走讀課時跟老師聊天也被問到,喜歡去北投是因為認識了那些北投朋友嗎?

我回答不是,是因為喜歡北投。

如果問我到底喜歡哪裡,應該都喜歡。

如果問愛,那我確實不像眼前神采飛揚的年輕人們能自然地說出”愛基隆”。

生而沒有那麼愛基隆,我有點抱歉。

比較愛澎湖吧?總有人會這樣問,至今仍不確定,當初好像是因為遠方及小島的雙重吸引力,被遺世獨立之美迷倒。

北投呢,則是一個比較近的遠方。

新書分享會結束後我等公車的地方新開了一間義美,買東西被送了一塊巧克力,外面是一張我"愛"基隆的包裝紙,莫名符合我想寫這篇文的主題,所以把它拍照下來。

我愛基隆嗎?這算日常小問還是人生提問呢?知道年輕人們為基隆努力做過的事後,回頭看自己,住基隆的日子大多懶在家裡哪裡也不想去幾乎沒為基隆做過什麼的我,很明顯算是不愛的那個吧。

#五十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nne 的沙龍
6會員
62內容數
隨遇而安,或隨安而遇都可以,自在就好~~
Anne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6
此行最值回票價的是去衛武營音樂廳欣賞了「《新天堂樂園》義大利電影爵士夜」演出,鋼琴皮拉努奇,貝斯范斯貝克,兩小時的現場演奏。同學夫婦倆也去了這場,那麼剛好,我們都提早一小時到,沒多久就在樹冠廣場遇到,三人在涼爽的廣場中坐下來吃霜淇淋,免費聽了幾曲由厲害的民眾出來獻技所彈的鋼琴......
Thumbnail
2025/03/26
此行最值回票價的是去衛武營音樂廳欣賞了「《新天堂樂園》義大利電影爵士夜」演出,鋼琴皮拉努奇,貝斯范斯貝克,兩小時的現場演奏。同學夫婦倆也去了這場,那麼剛好,我們都提早一小時到,沒多久就在樹冠廣場遇到,三人在涼爽的廣場中坐下來吃霜淇淋,免費聽了幾曲由厲害的民眾出來獻技所彈的鋼琴......
Thumbnail
2025/03/26
出發的時候只有幾個目標,除了知名景點如高流、衛武營、高美館都沒去過、輕軌沒搭過,想去看看試試之外,印象中高雄老景點如澄清湖、西子灣、愛河、蓮池潭、壽山/柴山等,也充滿好奇而列入計畫。 很久以前對高雄的印象就是灰濛濛,應該是小時候搭飛機走出小港機場放眼望去的吧,好像有幾棵乾巴巴的樹,視野
Thumbnail
2025/03/26
出發的時候只有幾個目標,除了知名景點如高流、衛武營、高美館都沒去過、輕軌沒搭過,想去看看試試之外,印象中高雄老景點如澄清湖、西子灣、愛河、蓮池潭、壽山/柴山等,也充滿好奇而列入計畫。 很久以前對高雄的印象就是灰濛濛,應該是小時候搭飛機走出小港機場放眼望去的吧,好像有幾棵乾巴巴的樹,視野
Thumbnail
2025/03/26
回到基隆連下四天雨迎接我,才意識到在南方住了兩周,沒有遇到一滴雨;基隆冷到我又穿上大衣出門,在家裡要穿襪子,睡覺要蓋厚棉被,想起在南方最後兩天根本已經開冷氣過日子,從大太陽下騎腳踏車回到住處有快中暑的感覺,趕緊拿朋友冰箱裡現成的汽水,北返的前一晚忍不住開了一罐啤酒消暑氣。 算是得到滿滿的溫暖回
2025/03/26
回到基隆連下四天雨迎接我,才意識到在南方住了兩周,沒有遇到一滴雨;基隆冷到我又穿上大衣出門,在家裡要穿襪子,睡覺要蓋厚棉被,想起在南方最後兩天根本已經開冷氣過日子,從大太陽下騎腳踏車回到住處有快中暑的感覺,趕緊拿朋友冰箱裡現成的汽水,北返的前一晚忍不住開了一罐啤酒消暑氣。 算是得到滿滿的溫暖回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今年是五十歲的一年,想要寫一個在這年紀的思考,例如本來期待可以知天命,但一年快過完都沒有到達那個境界,顯然無法寫出"知"系列,乾脆寫個"問"系列吧。 日常小問也好,人生提問也好,確實常常自問自答,或自問但答不出來,無所謂,變成一個中年人後的種種微妙,覺得整理成常見問題集的話,應該不錯。 【五十
Thumbnail
今年是五十歲的一年,想要寫一個在這年紀的思考,例如本來期待可以知天命,但一年快過完都沒有到達那個境界,顯然無法寫出"知"系列,乾脆寫個"問"系列吧。 日常小問也好,人生提問也好,確實常常自問自答,或自問但答不出來,無所謂,變成一個中年人後的種種微妙,覺得整理成常見問題集的話,應該不錯。 【五十
Thumbnail
不曉得是不是因為活到一定歲數了,累積足夠多的人生歷練了,心智上老了,身體機能下降了,對於很多事情也就沒那麼計較,也不像過往那樣那麼積極爭取了。
Thumbnail
不曉得是不是因為活到一定歲數了,累積足夠多的人生歷練了,心智上老了,身體機能下降了,對於很多事情也就沒那麼計較,也不像過往那樣那麼積極爭取了。
Thumbnail
人生,究竟如何?   十幾歲的時候、二十幾歲的時候、三十多歲的時候……直至今時已邁入不惑之年,這個問題總是縈繞在內心,像是窮究一生都沒有一個肯定的回答。儘管在每個階段都有某種程度的想法,但它本就沒有標準答案,而是我用生命去刻畫的痕跡。   幾年前的某個夜晚,跟女性友人聊天時我忽有感歎,遑論不
Thumbnail
人生,究竟如何?   十幾歲的時候、二十幾歲的時候、三十多歲的時候……直至今時已邁入不惑之年,這個問題總是縈繞在內心,像是窮究一生都沒有一個肯定的回答。儘管在每個階段都有某種程度的想法,但它本就沒有標準答案,而是我用生命去刻畫的痕跡。   幾年前的某個夜晚,跟女性友人聊天時我忽有感歎,遑論不
Thumbnail
中年職涯發展,除了問人該往哪裡去? 更多時刻需要問的可能是自己,你想去哪裡?
Thumbnail
中年職涯發展,除了問人該往哪裡去? 更多時刻需要問的可能是自己,你想去哪裡?
Thumbnail
放心,大家看到這個標題,還以為是句點的意思。這個專題我還會繼續寫下去。以後就是更新隨喜,有想到好的題材,就會不定期跟大家分享。另外,也借這個機會跟大家預告一下,《再登入,自我對話第二彈》即將在近期推出,敬請期待。 如果人的一生可以活到一百歲,那麼,用五十歲做為一個切點,會是一個蠻合理的做法。
Thumbnail
放心,大家看到這個標題,還以為是句點的意思。這個專題我還會繼續寫下去。以後就是更新隨喜,有想到好的題材,就會不定期跟大家分享。另外,也借這個機會跟大家預告一下,《再登入,自我對話第二彈》即將在近期推出,敬請期待。 如果人的一生可以活到一百歲,那麼,用五十歲做為一個切點,會是一個蠻合理的做法。
Thumbnail
這個專題,將會記錄與分享這個觀察、學習、嘗試、行動的過程,期望帶動更多跨域與跨齡的交流,一同探索你我未來老年生活的理想樣貌。
Thumbnail
這個專題,將會記錄與分享這個觀察、學習、嘗試、行動的過程,期望帶動更多跨域與跨齡的交流,一同探索你我未來老年生活的理想樣貌。
Thumbnail
其實沒有人能回答你下一步的方向? 因為每個人不一樣..... 重要別看別人經營的好,自己就轉行了, 先墊墊自己有幾兩重或是個性適不適合... 不要再像年輕時那樣以為自己轉行轉職,隨時都可以 撞個滿頭包,才發現自己不適合....
Thumbnail
其實沒有人能回答你下一步的方向? 因為每個人不一樣..... 重要別看別人經營的好,自己就轉行了, 先墊墊自己有幾兩重或是個性適不適合... 不要再像年輕時那樣以為自己轉行轉職,隨時都可以 撞個滿頭包,才發現自己不適合....
Thumbnail
工作25年至30多年的我們,有人早婚和先生拉拔3個孩子大學畢業,有人離婚獨自帶大孩子,也有人未婚走到如今。婚姻、職場、家庭各方面,人生已經歷過不少風浪,卻揣著「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徬徨。
Thumbnail
工作25年至30多年的我們,有人早婚和先生拉拔3個孩子大學畢業,有人離婚獨自帶大孩子,也有人未婚走到如今。婚姻、職場、家庭各方面,人生已經歷過不少風浪,卻揣著「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徬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