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完《進擊的巨人》電影,雖然早已知道結局,但在大螢幕下看這部史詩,仍讓我被大大震撼,並帶給我無盡的反思。
如果問《進擊的巨人》的核心理念是什麼,首先想到的絕對是「自由」。它不僅推動角色的行動,也逼迫觀眾思考:什麼是自由?我們是否真的擁有自由?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我們是否承擔得起其代價?
進巨對自由的探討並非流於表面,而是跟隨艾連從牆內的少年到世界的毀滅者的腳步,一步步揭示出自由的複雜本質:自由,並非不受束縛,而是選擇去愛、去承擔、去奮鬥,即使明知前方是一條荊棘之路。
艾倫的故事是一場永不停止的奮鬥。他從少年時便嚮往牆外的世界。他的信念看似單純:推倒高牆、打倒巨人。但隨著劇情的推進,作者揭露更大的真相——牆外不僅有巨人,還有被仇恨餵養的敵人。自由的背後不僅是希望,更是無窮無盡的責任與抉擇。
最終,艾連選擇發動地鳴,以毀滅世界的方式為艾爾迪亞人爭取自由。但這真的是自由嘛?他看到未來,成為自由的奴隸。然而他並非受制於命運的注定,而是主動選擇承擔一切罪孽,讓其他人擁有重生的可能性。
這樣的「矛盾的自由」,揭示了整部作品的核心思想之一:自由不是單純的不被限制,而是面對愛與責任的能力。
自由的本質是承擔,而愛則是自由得以彰顯的最高形式。為什麼?因為真正的愛唯有源於內心的自由選擇。愛是一種主動的給予,是在認清自我後,選擇為他人承擔責任並甘願付出的行為。
尤米爾的故事是愛與自由矛盾的極致寫照。她因愛弗利茲王而甘願為奴,付出了2000年的自由,延續了巨人詛咒。這顯示了愛必須出於自由,卻也能成為自由的枷鎖。然而,米卡莎的選擇展示了愛的另一種可能性。
米卡莎深愛著艾連,但她最終選擇親手結束他的生命,終結了巨人之力。那一幕讓人感動落淚——最殘酷的一幕,畫面卻無比溫柔。她用利刃劃下結局,然後輕輕地吻別艾連。那一瞬間的極端反差,如同整部作品的縮影:在殘酷中透出溫柔,在絕望中帶來希望。
也正是在這一刻,尤米爾看到:愛不必是奴役,它可以是一種自由的選擇。這個覺醒使她得以從長達兩千年的束縛中解放。
《進擊的巨人》揭示,自由的最高意義在於愛,而愛需要勇氣去實踐。當愛與勇氣結合,我們才能真正超越高強,找到存在的價值。
這一觀點與基督信仰不謀而合:在基督教中,愛是自由的終極目的,也是其最高體現。若沒有愛,自由最終只是虛空的存在。自由的價值,不是為了追求個人滿足,而是為了選擇去愛,並在愛中承擔責任。
尤米爾的解放回應了這個觀點:自由的價值在於愛,愛則讓我們超越自我,找到存在的意義。當我們選擇愛時,我們的自由便不再孤立,而是與他人的生命緊密相連,成為更深層次的存在力量。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不具備艾連那樣的力量去反抗環境。然而,正是在這樣的無能為力下,自由的本質顯得尤為深刻。
法蘭克在《活出生命的意義》中寫道:
「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唯獨人性最後的自由 — 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選擇一己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 — 不能被剝奪。」
他在集中營中目睹無數人受苦死去,內心深刻反思:「這些苦難是否有意義?如果生命的意義僅止於能否活下去或逃出去這樣的偶然事件,那麼生命終究不值得一活。」
他的洞察表明,生命的價值並不取決於外在環境,而在於我們選擇如何面對環境的態度。自由並非環境賦予,而是每個人心底與生俱來的人性力量,即使身處最黑暗的境地,人仍然可以選擇自己的態度,選擇去賦予生命以意義。
這種觀點與《進擊的巨人》中的許多角色產生共鳴:艾連承擔罪孽,尤米爾掙脫枷鎖,米卡莎選擇犧牲所愛。他們的故事告訴我們,自由不僅是擁有不受拘束的限制,更是選擇如何面對愛與責任的過程。
正如作品中反覆提到:「世界雖然殘酷,但也美麗。」自由的追尋,正是穿越殘酷,找到美麗的過程。
自由是選擇去愛,選擇承擔,選擇奮鬥,即使前方佈滿荊棘。自由是尤米爾從愛中解放的勇氣,是艾連承擔未來的責任,是米卡莎為世界選擇的犧牲。
對我們每個人而言,自由可能不是推翻高牆、擊敗巨人般的壯舉,而是日常中一次次選擇去愛、去承擔、去奮鬥。當我們選擇不向生活的壓力與絕望妥協時,我們便如同調查兵團般,張開了自己的自由之翼。
這一刻,世界依然殘酷,但正因如此,我們才能在掙扎中看到自由的真正意義,並在這份意義中,找到活下去的理由。
最後,再次感謝諫山創帶來如此深刻而震撼的史詩鉅作。我無法不被感動,這部作品帶給我無比深遠的感動與啟發,更讓觀眾們展開無數的思辨與爭論。儘管結局充滿爭議,但對我而言,它是一個完美的結局,是將歷史輪迴的殘酷與人性掙扎完整演示的現代啟示錄。
或許,巨人最終想告訴我們的是,無論歷史如何重演,我們都能努力在殘酷中選擇找到愛與勇氣,讓自由的羽翼真正飛向未來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