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雖不是主角,卻也能成為火炬:從《進擊的巨人》看見平凡人生的價值

凡思筆記-avatar-img
發佈於閱影時光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我們小時候都想當英雄,但長大後卻成了章魚哥?

你還記得小時候寫的夢想是什麼嗎?

我記得,幼稚園時,班上有人說「當總統」、有人寫「太空人」、有人說「我要拯救世界」。那個時候的我們,總相信自己是特別的,只要努力,一定能成為那個站在舞台中央、改變命運的人。

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要出人頭地、要成功、要與眾不同。於是我們懷抱理想,努力奔跑,相信只要夠努力,總有一天能站上高位,改變世界。

但長大後,我們發現自己坐在電腦前回信、幫主管修PPT、頂著黑眼圈處理明天的報告,夢想像是某種太遠的平行宇宙。而我們,像極了《海綿寶寶》裡的章魚哥——平庸、無奈、逐漸失去熱情。

夢想還在,但那份「我能改變世界」的自信,卻早已悄悄瓦解。

這樣的落差,常讓人自問:

這樣平凡的人生,真的還有價值嗎?

我這輩子只在乎能不能六點下班!

我這輩子只在乎能不能六點下班!


他們也曾懷抱英雄夢

這樣的疑問,我在《進擊的巨人》中,從兩位非主要角色——夏迪斯教官馬迦特隊長身上,看見了深刻的回應。

他們都曾懷抱英雄夢。

夏迪斯年輕時相信自己是「天選之人」,只要領導調查兵團,就能拯救帕拉迪島。馬迦特則堅信自己若能掌握軍權,便能導正馬雷的腐敗。但當他們真的站上了權力的位置,才發現一切遠比想像中複雜,甚至殘酷得令人無法承受。

夏迪斯在一次次任務失敗與犧牲後主動辭去團長之位,轉而成為默默培養新兵的教官。他不再追求名聲,而是退居幕後,把希望投注在下一代身上。

馬迦特則在多年服從制度之後,最終因戰爭的血腥與孩童的犧牲而覺醒。他開始質疑自己過去的一切判斷與信仰——痛苦、懊悔、無所適從。

這樣的落差,或許你我都經歷過。

「老師蠢死了,根本不會教書」、「主管太笨了吧,我當主管一定比他好」、「爸媽只會情緒勒索,以後我絕不會那樣對孩子」

——可當我們真的走進那個角色,才發現自己也做出當年討厭的決定。

不是因為我們不夠好,而是因為現實真的比想像中複雜,也更沉重。



當我們放下主角夢,才理解「角色」的真義

直到那一刻,他與夏迪斯並肩坐在船艙引擎室中,準備用自己的生命炸毀船艦,為孩子們爭取一線生機。

那是一段簡短卻深刻的對話。

馬迦特坦承自己對過往所作所為感到懊悔。夏迪斯卻看著他,平靜地說出那句話:

「就算你自己不覺得,我也會為你感到驕傲。」

這句話不是寬容的安慰,而是來自一位過來人對另一位凡人的理解

那一刻,他們不再是軍人或體制中的齒輪,而是兩個曾經懷抱夢想、受過現實碾壓,卻仍選擇點燃微光的人。

夏迪斯原以為教官只是自己失敗後的退場方式,但後來,他卻在那樣平凡的位置裡,看見了真正的價值。他明白自己或許不是開創歷史的人,但他可以是培育創造歷史的那群人

奇妙的是,這兩位從不認識對方的人,卻可能是世界上最了解彼此的人。他們在最後一刻相遇,卻彷彿已經在同一條路上走了一輩子。那種英雄惜英雄的瞬間,有著某種浪漫的詩意。


而他們的故事,讓我想起阿德勒心理學中的一項重要觀念:

「幸福的人,不是努力成為特別的人,而是願意與他人共同創造價值的人。」

這正是阿德勒心理學中的核心之一:尊重平凡的自己。

不是每個人都要成為英雄。當我們不再執著於「我要站在最前面」,反而能誠實地活出自己的角色,那時候,我們才真正走向成熟。

也是尼采的那句:「一切就從尊敬自己開始,尊敬一事無成,毫無成就的自己。」


生命的意義不在於成功,而在於選擇怎麼回應現實

心理學家維克多・法蘭克,在納粹集中營中失去至親、歷經酷刑,卻從未放棄希望。他在那樣極端黑暗的地方,創立了「意義療法」——一種不靠逃避、也不靠空泛積極的療癒方式。

「人可以被奪走一切,但唯有一件事不能——那就是選擇如何面對事情的自由。」

馬迦特與夏迪斯就是這樣的例子。

他們無法逆轉過去,也無力對抗體制。但他們選擇用自己的方式回應這個世界——不是逃避或自我否定,而是以平凡卻堅定的方式,為他人留下一道光。

他們不是用宏偉的成功證明自己,而是在幻滅之後,依然選擇站起來,為下一代爭取可能。

那不是悲壯的史詩,那是意義的轉化。


我們無需成為偉人,也能留下光芒

我們當然會被那些改變世界的人所感動——

愛因斯坦、特蕾莎修女、馬丁路德……他們讓我們相信,一個人可以為世界帶來巨大的改變。

但這世界上,有多少人是他們?

更多的人,其實是像你我一樣,沒辦法寫進教科書,只能努力在生活裡,找到自己的意義。

就像夏迪斯與馬迦特。他們沒有成為主角,卻用行動證明了:即使只是凡人,也能選擇自己的方式站立。

夏迪斯當教官,原是逃避夢想幻滅的選擇,但他卻在這條「本來不想走的路」上,找到了自己的意義——他成為了培育他人的那雙手,成為點起火光的人。

這讓我們明白,意義不一定需要來自夢想的完成,有時,它誕生於我們面對現實後的重新選擇

不是每個人都會成為英雄,但每個人,都可以選擇成為那根撐起火焰的木頭

即使不是站在舞台上,我們也能在人生的某一刻,成為點亮別人生命中的一盞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凡思筆記
50會員
42內容數
熱愛創作、喜歡閱讀書籍並思考的醫師作家。希望能以文字紀錄自己的不同時期的想法,會在這裡分享閱讀心得、創作、信仰、生命經驗與體悟。希望能與更多人交流、激盪更多不同的思維。期望能盡己所能,成為對社會帶來正向影響力的人。 . 合作聯絡☎️ michaelseal8@gmail.com
凡思筆記的其他內容
2025/02/21
我們真的能完全獨立於世界,靠自己生存嗎? 阿德勒心理學認為,個體的存在離不開社會聯繫與合作,但這個觀點常讓人難以共鳴。直到重刷《進擊的巨人》,我才從莎夏父親的話中真正理解「社會情懷」的意義。他選擇放下仇恨,走向人群,而非被過去困住,這正呼應了阿德勒強調的「個體與群體共存」。
Thumbnail
2025/02/21
我們真的能完全獨立於世界,靠自己生存嗎? 阿德勒心理學認為,個體的存在離不開社會聯繫與合作,但這個觀點常讓人難以共鳴。直到重刷《進擊的巨人》,我才從莎夏父親的話中真正理解「社會情懷」的意義。他選擇放下仇恨,走向人群,而非被過去困住,這正呼應了阿德勒強調的「個體與群體共存」。
Thumbnail
2025/01/22
前幾天看完《進擊的巨人》電影,雖然早已知道結局,但在大螢幕下看這部史詩,仍讓我被大大震撼,並帶給我無盡的反思。 如果問《進擊的巨人》的核心理念是什麼,首先想到的絕對是「自由」。它不僅推動角色的行動,也逼迫觀眾思考:什麼是自由?我們是否真的擁有自由?在追求自由我們是否承擔得起其代價?
Thumbnail
2025/01/22
前幾天看完《進擊的巨人》電影,雖然早已知道結局,但在大螢幕下看這部史詩,仍讓我被大大震撼,並帶給我無盡的反思。 如果問《進擊的巨人》的核心理念是什麼,首先想到的絕對是「自由」。它不僅推動角色的行動,也逼迫觀眾思考:什麼是自由?我們是否真的擁有自由?在追求自由我們是否承擔得起其代價?
Thumbnail
2024/12/29
「愛是唯一可以超越時間與空間的事物。」 十年前上映的《星際效應》,至今仍然是科幻電影中的經典之作。它不僅在科學層面上極度嚴謹,更以一種史詩般的格局描繪了人類探索宇宙的壯麗旅程。然而,這部電影真正讓人動容的,是它在冰冷的物理法則之下,注入了最溫暖的人性。在這樣一部恢宏壯麗的電影中,突出了最細膩的情感
Thumbnail
2024/12/29
「愛是唯一可以超越時間與空間的事物。」 十年前上映的《星際效應》,至今仍然是科幻電影中的經典之作。它不僅在科學層面上極度嚴謹,更以一種史詩般的格局描繪了人類探索宇宙的壯麗旅程。然而,這部電影真正讓人動容的,是它在冰冷的物理法則之下,注入了最溫暖的人性。在這樣一部恢宏壯麗的電影中,突出了最細膩的情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相隔10年終於完結的動畫。 現今已經有百年的時間沒有巨人入侵,人們在城內過著安逸生活,然而這天,有個突然出現在城牆外的高大巨人將城門給破壞了,許多的巨人衝了進來,艾蓮眼睜睜看著母親在眼前被吃掉,這種無能為力的感覺促使他加入訓練團,誓死要清除所有的巨人們……
Thumbnail
相隔10年終於完結的動畫。 現今已經有百年的時間沒有巨人入侵,人們在城內過著安逸生活,然而這天,有個突然出現在城牆外的高大巨人將城門給破壞了,許多的巨人衝了進來,艾蓮眼睜睜看著母親在眼前被吃掉,這種無能為力的感覺促使他加入訓練團,誓死要清除所有的巨人們……
Thumbnail
他們面對的是同一個世界;是這個現代、疏離,無信仰、無連結可能的世界,最後將他們拋入同一個處境。而就在那短短的一瞬間,只成立在他們的價值傾向或道德衝突對彼此都已經不再構成威脅的一瞬間,或許最後幾秒、幾分鐘的時光,他們兩人不再是孤獨的,而能夠擁有彼此的陪伴。
Thumbnail
他們面對的是同一個世界;是這個現代、疏離,無信仰、無連結可能的世界,最後將他們拋入同一個處境。而就在那短短的一瞬間,只成立在他們的價值傾向或道德衝突對彼此都已經不再構成威脅的一瞬間,或許最後幾秒、幾分鐘的時光,他們兩人不再是孤獨的,而能夠擁有彼此的陪伴。
Thumbnail
主人翁辛克萊以一個少年的視角描繪了對自我認知、性向、性啟蒙、對威權的反抗等議題,呈現出當代年輕人面對的壓力和情緒。文章探討了真實與虛假、自我封閉與蘊含的自我表達之間的衝突,提供了改變內心的勇氣和真誠面對自己的重要性。
Thumbnail
主人翁辛克萊以一個少年的視角描繪了對自我認知、性向、性啟蒙、對威權的反抗等議題,呈現出當代年輕人面對的壓力和情緒。文章探討了真實與虛假、自我封閉與蘊含的自我表達之間的衝突,提供了改變內心的勇氣和真誠面對自己的重要性。
Thumbnail
隨著艾連老家的地下室秘密解密之後,我們心中的調查兵團也像是解散一般。因為「人類」的敵人不再是「巨人」了。這裡的人類也不再是人類,里維、艾爾文口中的「人類」,原是信念、是一個代表「整體」的主詞。當秘密浮出水面之後,我們才知道這裡的人類,是艾爾迪亞人。那個被世界憎恨、拋棄的艾爾迪亞人。而那個「巨人」,也
Thumbnail
隨著艾連老家的地下室秘密解密之後,我們心中的調查兵團也像是解散一般。因為「人類」的敵人不再是「巨人」了。這裡的人類也不再是人類,里維、艾爾文口中的「人類」,原是信念、是一個代表「整體」的主詞。當秘密浮出水面之後,我們才知道這裡的人類,是艾爾迪亞人。那個被世界憎恨、拋棄的艾爾迪亞人。而那個「巨人」,也
Thumbnail
進擊的巨人是日本漫畫家諫山創的漫畫及動漫作品。故事建立在帕拉迪島上人類與巨人之間的衝突,人類居住在由高牆包圍的城市,對抗牆外會吃人的巨人,在尋找關於巨人答案的過程中,揭露了島外尚有廣袤大陸與人種,各族群之間歷史的無奈與糾葛。龐大而完整的世界觀、與現實世界歷史相對應的隱喻,以及對於戰爭、人性的寫實描寫
Thumbnail
進擊的巨人是日本漫畫家諫山創的漫畫及動漫作品。故事建立在帕拉迪島上人類與巨人之間的衝突,人類居住在由高牆包圍的城市,對抗牆外會吃人的巨人,在尋找關於巨人答案的過程中,揭露了島外尚有廣袤大陸與人種,各族群之間歷史的無奈與糾葛。龐大而完整的世界觀、與現實世界歷史相對應的隱喻,以及對於戰爭、人性的寫實描寫
Thumbnail
這篇其實是我的演講記錄,所以結構比較鬆散,也會包含之前寫過的內容,但我還是很想要記下第一次講自己喜愛的作品跟心理健康主題結合的經驗,就是這樣。
Thumbnail
這篇其實是我的演講記錄,所以結構比較鬆散,也會包含之前寫過的內容,但我還是很想要記下第一次講自己喜愛的作品跟心理健康主題結合的經驗,就是這樣。
Thumbnail
追逐自由的奴隸 「人如果不沉醉於某些東西,估計都撐不下去吧?畢竟我們所有人,都是某些事物的奴隸。」
Thumbnail
追逐自由的奴隸 「人如果不沉醉於某些東西,估計都撐不下去吧?畢竟我們所有人,都是某些事物的奴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