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賢的秘密貼文》,有如將主角金多賢的私密部落格「櫻花蝦」的內容彙集成書,記錄了多賢的內心劇場,輾轉反覆、高潮迭起。而能如此牽動多賢心緒的,正是人生當中數一數二的難題:人際關係與做自己。
故事從多賢升上國二,進入分班後的新班級說起。發現自己跟「討厭」的盧恩宥同桌,讓多賢陷入恐慌,不停設想如何換位子,如果不能換,又如何撐過一學期,到了覺得生不如死的程度。看到這裡,雖說多賢的心境很能引發共鳴,但精采的還在後頭——作者開始藉由多賢的思考,逐步剖析青少年的人際煩惱。在認清換不換位子不在自己掌控中之後,多賢的思緒飄向討厭盧恩宥的原因:自己那票朋友討厭她。由於曾因「自命清高」、「出鋒頭」被排擠,又被現在這群朋友當中的權雪娥給拯救,帶她加入「五手指」群組,多賢轉而盡量縮小自我,把朋友視為極其重要的存在。所以當朋友們討厭盧恩宥時,雖然不太清楚真正的理由,多賢也跟著討厭她。明明喜歡古典樂、聲樂,但因為朋友們覺得很老古板,多賢只好隱藏起來,私下寫在「櫻花蝦」抒發。當亞藍「有難」,忘了帶教材去補習班時,即使飯吃到一半、都洗好澡了,多賢還是秉著幫助朋友的心送去,但在遭受亞藍奶奶的無禮對待後,依然忍不住心情差。
不難看出,多賢最大的拉扯在於她雖看重朋友,卻無法百分之百認同朋友的一切,但為了不失去朋友,又無法實話實說。維持人際關係和做自己宛如天平的兩端,太偏向哪一邊,不是沒了自我,就是沒了朋友,而多賢之所以如此拉扯,就是因為要達成平衡實在太難,許多時候不是自己想要就能做到,所以硬要選一邊的話,身為過來人的大人們,至少以我來說,往往會發現迎合太累,不如孤獨做自己。這也讓我在閱讀時,彷彿看到那個曾經懵懂無知的自己,而不免感到恨鐵不成鋼,批判多賢「從眾」或「有失自尊」的作法;當她說「可是我實在好想對每件事都用這種方式頂嘴喔」時,我也好想對她吶喊「就頂嘴啊!為什麼不頂嘴?」但我同時也打心底明白,正因為切身走過這一遭,我才會深刻得出「孤獨做自己」的結論。在這點上,我非常欣賞作者選擇單純讓多賢以第一人稱角度吐露心聲,而不做任何評判的寫法,因為不論讀者、甚至是多賢認不認同她自己的作法,在人際關係/做自己這種與他人互動的議題中,經驗是不可或缺的,畢竟每個人的反應都可能不同,就是得在一次次人際交手中累積經驗值,才能提煉出一套做自己的準則,不管這個「自己」是做三成、七成,還是九成,而這個過程可能會持續一輩子。
看到本書的副標題「我的真心,僅限本人閱讀」,油然感到一股辛酸。是的,真心如此寶貴,已知交出來難免被踐踏,還是自己守著好。不過長大或許就是當你有能力捍衛真心,他人踐踏與否都傷不到你。期待繼續閱讀多賢的心路歷程,見證她的成長。